如何处理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409033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处理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处理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处理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处理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处理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处理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如何处理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如何处理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 略读课作为一种课程形态出现在教材中,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因此,略读课的教学应该重视略读方法的训练。著名特级教师王燕骅老师说:“略读课文的教学应当是教略,而学要丰;应当是教略,而学不略。”叶圣陶先生也谈过,略读的略字,一半系就教师的指导而言,只须提纲挈领的指导;一半系就学生的功夫而言,还是要像精读那样仔细咬嚼所以,略读课文教学的追求是在“精”与“略”之间行走,重其所重,略其所略。整体把握求“略”,教师指导和学生所花的时间略;重点感悟求“精”,对于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 “精略相辅,略中有精,教略而学不略”

2、,略读课文教学定位的确定,正为我们略读教学的探索指明了方向,我们认为可用如下方法进行教学。 整体感知求“略” 对课文的内容、词句、结构、表达方法,在整体感知的阶段,力求放开,从略处理。只求尽量快地尽量多地略读浏览,搜集信息,多角度、多方位地粗知文章大意,对全文形成一个比较粗略的整体认识。 1.整体性阅读。整体性阅读是对于课文从整体上快速理解的阅读方法,速读的主要程序是了解文章题目、人物、时间、地点、主要事件、自己的感受体会等。 如请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力求读通读顺;对长的、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同时,边读边想阅读提示中的问题,然后尝试利用查字典等方法解决问题,在自

3、己感受最深和感觉还有问题的地方做上记号。 2.寻找式阅读。是寻找特定信息的一种阅读方法。学生可以根据阅读提示所提示的问题寻找信息,也可以根据自己在整体性阅读中所发现的问题寻找信息。 略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除了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外,还着重对课文的主旨和阅读方法、学习的重难点、语文实践的拓展点给予提纲挈领性的导向。因此要引导学生对照“阅读提示”进行自主读书或朗读,或默读,或高声诵读,或轻声低吟,或就精彩片断反复品读,或对部分描述扫视而过,从而粗知大意。 3.浏览式阅读。只求了解大体内容而不顾细枝末节,不阅读全文就能掌握材料内容的一种阅读方法。浏览式阅读法的程序:看目录或标题,选择自己感兴

4、趣的内容。浏览正文,有选择性地阅读文章中的某些部分。整理收获。读后概括中心思想、文章要点,以形成总的印象。 读通课文,整体把握是略读教学很重要的一步,为下一步理解课文作铺垫。只有读准了,读通了,读顺了,才会有下一步的“我自己读懂了”。 重点感悟求“精” 编者定为略读课文,定有其道理,我们把握时要注意这一点,与精读课文有所区别,但也要尽可能觅到“精教精学”的乐趣。在略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对课文特别是“阅读提示”所要求的重点进行探究时要采用精读方法,通过小组学习,通过研读形式,进行比较集中深入的感悟,追求“精略相辅,略中有精,教略而学不略”。 1.主线点拨法。从方法上说,略读课文就是让孩子把在精读

5、课文中学习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教师的作用就在于适当点拨和引导,使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中张扬,阅读水平得到提高。我们认为围绕主线,精妙点拨是有效的方法。 2.重点突破法。人教版教材的略读课文中有不少文章和精读课文一样,文质兼美,情趣突出,可以深入文字,在教学中寻找适当的突破口、“感悟点”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引导学生细细品读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 3.语言积累法。文字很美的文章,则注重语言积累。“美文诵读”是理解、感悟课文的捷径。学生在诵读中,积累了景物描写的语言和手法;在品词品句中,自然而然地就把这些好词佳句记忆在脑中,丰富了自己的“语言仓库”。 4.赏析书

6、写法。略读课文有的故事性强,可读性佳;有的离学生生活很近,学生容易与之产生共鸣;有的情感特别强烈,对学生心灵有很大震动。学生对这些略读课文阅读兴趣一般都比较浓厚,教师应该借助学生的学习热情找准“练笔处”,趁机进行读写能力的训练,让笔尖的滑动,留住课堂的精彩,使三维目标在练笔中达到整合。 文质兼美的散文,可引导学生赏析、评点,写出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游记作品,可以指导学生立足文本写解说词。 略读课文虽然受到教学时间的限制,但还可在“情节留白”处填补,实现阅读期待;“言外之意”处揣摩,诠释文本内涵;“结尾延伸”处创造,升华情感体验,让略读课文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拓展延

7、伸法。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既然略读是为了推广应用,独立阅读课文的教学,就应该以教材为拓展点,内引外连,进行课前、课中、课后拓展阅读。 综上所述,略读课文的教学,最关键的是教师自身对文本的认真解读和准确把握,要使课堂在思路清晰、条理简约的基础上不失丰赡,应是“教”略而“学”丰。这个“略”度应该介于精读与独立阅读之间,不是囫囵吞枣,更不是越俎代庖牵着学生走,同时在学生自读感悟的基础上又不失教师有效的引导,让学生沉浸在文本之中,和文本一起呼吸、一起慨叹、一起喜怒哀乐,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逐步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这其实是快乐的心灵之旅,“精略相辅”的幸福之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