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 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之间的关系: 第一,它们都围绕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主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它们都坚持人类与自然界、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人与生态系统的辩证统一,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各有其侧重点:系统自然观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人工自然观突出并反思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生态自然观站在人类文明的立场,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和发展。 第三,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
2、关系方面相互关联:系统自然观通过系统思维方式,为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人工自然观通过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实践性,为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认识论前提;生态自然观通过强调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协调性关系,为系统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目标。 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的自然辩证法中的生态自然观,科学地揭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辩证统一关系,对当代中国和谐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中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础,而其中,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
3、观和生态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当代形态。简单来说,系统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存在及演化的观点,人工自然观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总的观点,而生态自然观则是人与生态系统辩证关系的总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现代生态自然观的直接的理论来源。 生态系统是由人类及其他生命体、非生命体及其所在环境构成的整体,它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具有整体性、动态性、自适应性、自组织性和协调性等特征;人类通过遵守可持续性、共同性和公平性等原则,通过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事先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人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仍应以人类为主体,包括改造自然的内容,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防灾减
4、灾;生态自然界是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统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目标。 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无疑要归功于人类有意识、有计划改造自然的活动。 但是由于人类在一定历史时期认识能力的有限性,这就造成了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界不可预知的影响。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在这里恩格斯强调了在过去的历史中,人类过度的盲目和自信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无视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些
5、问题反过来又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 总之, 所谓的科学技术一体化, 并不是指科学与技术的完全融合, 必须在严格区分科学与技术的前提下去谈论科学技术一体化。 怎样认识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一般认为, 生产实践、生产需要是科学发展的动力。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我们认为, 科学发展的动力应从下述两个方面加以分别考察。 首先, 从宏观来看, 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是社会需要社会需要应包括两大内容: 一是物质需要; 二是精神需要。物质需要首先是发展生产。因此从这种意义上也可以说, 生产需要的确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正如恩格斯所指出过的: “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 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
6、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整个流体静力学是由于十六和十七世纪调节意大利山洪的需要而产生的” 。事实上, 一切应用科学都是在物质需要的直接推动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其次, 从微观来看, 个人的兴趣爱好是推动科技工作者不断进行科学探索的重要动力,因而也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之一。科学研究是一种脑力劳动, 和其他脑力劳动相比更复杂、更艰难、更需要持久性。但为什么有的科学家能在十分艰难、无人支持的条件下自觉地进行研究呢? 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认, 科学家对他所研究的间题有着特殊的兴趣和爱好, 是起着相当作用的。 1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 “需要”本身就是各种迫切的发明的教师。 亚里士多德在
7、论哲学中提到远古时候人类为了生存逐渐累积起来各种智慧 “需要”包括多个方面,有物质需要、精神 需要,自己的需要、他人的需要或社会的需要 需要的产生是由矛盾引起的,其中最为基本的是人和自然的矛盾。 2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 技术目的,就是在技术实践过程中在观念上预先建立的技术结果的主观形象,是技术实践的内在要求,影响并贯穿于技术实践的全过程。 技术手段即实现技术目的的中介因素,包括实现技术目的的工具和用工具的形式。 目的与手段是相对而言的,又互为条件。 3科学发展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西方在近代工业革命以前,科学与技术基本上处于分离状态,从19世纪第二次技术革命至今,科学走到了技术前面,成为技术发展的理论向导。 当今社会的发展,日益形成了“科学技术工程生产产业经济社会环境”一体化的双向交叉过程,其中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已成为核心 。 文化对技术发展的张力作用 文艺复兴为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在我国清朝时期,蒸汽机从西方传入国内,人们基本上持抵制的态度。 当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坚持科学发展观、建构和谐社会,促进技术与社会文化的共同进步。 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思维方法有哪些?如何理解辩证思维渗透在科学研究的全部过程中? 一、分析与综合 二、归纳与演绎 三、从抽象到具体 四、历史与逻辑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