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心得体会与经验.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417485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心得体会与经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心得体会与经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心得体会与经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心得体会与经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心得体会与经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心得体会与经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心得体会与经验.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心得体会与经验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心得体会与经验 周珊珊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学龄前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启蒙时期,科学的学前教育对人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从幼儿入园开始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指导,将直接关系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家庭幸福,更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发展。为此,我认为必须认真贯彻学习教育部关于印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实质切实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落实到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各个环节。下面我谈个人的体会与经验: 一、“育人为本”终身教育的理念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奠基石,但教育的基本宗旨是树人育人,它以促

2、进每一个儿童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幸福为本。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最集中体现就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规化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育人为本是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的“科学发展观”在教育中的体现。 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快乐生活,健康成长有意义的童年。 二、“尊重儿童”热爱幼儿的旗帜 伟大先哲孔子倡导“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和“因材施教”学记提出了教师要“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些尊重学生,尊重教育规律的思想

3、至今仍熠熠生辉。对儿童的尊重,建立在倾听与理解、包容与接纳,感性共情与理性认知的基础之上,体现在依据来实施科学的教育活动之中。教是为了学而存在的,学的存在规定了教的存在。教师的教只有根据儿童已有的基础构建在恰当的起点之上,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儿童从教育价值的边缘走向教育价值的中心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特征。指南强调“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这些基本原则都是“尊重儿童”个体价值的理性表达。 三、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纵象 日本著名教育家大田尧在清华大学同行做了一个精彩的演讲。他一开头就讲

4、了一个故事:他的一位农民朋友给他切开一个苹果,指着苹果核中的种子说:每颗种子都有自己的设计图,我的工作就是培土、施肥、浇水,使它按照自己的设计图长成一个优质的苹果。只施有机肥料,不用化肥、农药,完全让种子自由发芽,成长。这样做,虽然要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心血,与市场经济不相宜,但是长成的苹果又香又甜。如果施加无机化肥,苹果虽然长得又红又大,却不香甜。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苹果成长是有规律的,不能随便去改变它。苹果生长是这样,孩子的成长,智力的发展更是有规律的,更不能随便去改变它。如果在孩子年纪比较小的时候就反复向他灌输精确的科学知识,就会扼杀孩子的首创精神和求知兴趣,是孩子不可能理解科学的丰富内容;

5、空泛无益的知识是微不足道的,实际上是有害的,因此孩子在上学前应该充分的让他们玩耍不要强加他们任何不必要的知识,使儿童在玩中充分地扩展他们思维的自由空间,开发智力,增强儿童大脑中各方面功能的神经元;从小被灌输那么多知识,结果会使知识僵化,思想呆滞,这种思想为大脑接受而不加以利用,从而使思想也便得僵化。要是知识充满活力,不能使知识僵化,这是一切教育的核心问题。所以我们要以指南的要求教给儿童使幼儿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方面学习知识。 四、严禁“拔苗助长” 学前儿童正是天真烂漫、无忧无虑、享受快乐童年的时候,但很多孩子因为不堪忍受学习的重负,被迫学会了欺骗和伪装。很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

6、切,忽视了儿童生理、心理成长的规律或“拔苗助长”或强行灌输,让孩子过早地承担起并不适合他们的重担。岂不知孩子的成长有规律可循,如此心急只会适得其反。此外,有些家长根本就没有认识到童年本身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一些急功近利的家长往往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道理,那就是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跨越、不可替代、不可再生的,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价值,童年亦然。 今天,重要的问题不是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是赢是输,而是如何为孩子们创造更健康的成长环境,使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得到更好地保护。只有真正做到尊敬儿童,才能真正促进儿童健康发展,帮助儿童快乐成长。 五、重视家园共育,提高科学育儿能力 指南强调“亲切地对待幼

7、儿,关心幼儿,让他感到长辈可亲,可近,可信赖的,家庭和幼儿园是温暖的。”因此,幼儿教育中家园合作是必然的,家长参与幼儿园也是必然的,幼儿的成长需要家庭和幼儿园的同步协调,形成教育合力才能真正担负起教育人的任务。 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尚属薄弱环节,造成这种现状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从主观上,独生子女增多,家庭结构基本是三个四个或两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这样造成了爷爷奶奶对孩子的传统教育方式与父母对孩子的新要求互相矛盾,相互冲突,老人的过分溺爱与父母的正确对待相互矛盾,造成孩子的两面性,父母对子女的期待不一样,采取的教育方式不一样,造成家庭教育中的互相抵制;另一方面,从客观上存在着许多家

8、长都是各行各业的骨干,市场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随着社会不利因素,不良作风的影响,在幼儿发展关键时期已经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在幼小的心灵中,不是树立崇高的远大理想抱负团结尊重别的优良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而给幼儿造成了教育障碍。 家园合作是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的互相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幼儿园教育使教师懂得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掌握了科学的教育方法,是对幼儿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而作为幼儿最接触的家庭教育,我认为: 1教师,、家长都应该提高对幼儿教育的认识,树立大教育观,认识到幼儿教育不等于幼儿园教育,不能把教育工作的对象局限在幼儿身上。应该扩展到家

9、长以及其他社会成员。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指南精神。 2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树立为家长服务的意识,尊重家长,取得家长的信任。还要努力提升自己,掌握家庭教育知识,培养和发展自身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能力。 3教师要主动了解,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利用家长来园接送幼儿的时间,利用家园联系册,教育活动开放日,幼儿活动成果与汇报会,便条或校讯通联系家长幼儿在园的学习,生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商讨解决办法,同时教师向家长提出要求,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一致。 4家长要自觉学习育儿知识,提高家教质量。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教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孩子天真好奇好问,家长要把握住对孩子的启发诱导,要自觉学习教育孩

10、子的知识,掌握规律,不断提高家教水平主动开展家庭教育,家长除了和教师经常联系,接受教师的指导外,还应参加幼儿园的活动,参与幼儿园的全过程,让家长都具有“我也是孩子的一个重要教育者”的意识,把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视为己任,并且不断总结经验。做好教育儿童的工作。 5让家长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孩子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家里,家长除了要求孩子,自己应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模范形象,孩子的模仿性强,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待人接物及生活,学习习惯,孩子都有意无意地模仿着,并在孩子自己的生活中表现出来,要让孩子充分的活动,愉快的成长。 6让家长尊重孩子,关心孩子。作为家庭的一员,孩子随着年龄

11、的增长,思维观点逐渐形成,有时孩子出现问题,家长要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分析前因后果,正面启发诱导,说服教育,肯定长处,指出存在的问题,孩子容易接受,在家庭活动中家长要处处考虑到孩子的位置,尊重孩子的意见兴趣和自尊心,在家庭中团结融洽互相关心民主商量,根据孩子的特点,家长让孩子在日常生活游戏散步参观旅行等活动中,更好的接触大自然社会与人交往,从而让孩子或得更多的机会锻炼。 因此,在幼儿教育越来越强调生态化教育的今天,幼儿园应将家园合作视为重要工作之一,注重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家教质量,让每个家庭牢牢抓住学前教育这个关键时期,科学育儿,是孩子受到良好一致的教育,促进幼儿各方面全面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