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学+萧宗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管理学+萧宗六+.docx(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校管理学+萧宗六+第七章 素质教育 人们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有以下几种:1,认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多开体育、音乐、美术课,就是多搞课外文娱体育活动。2,把素质教育等同于思想品德教育。3,素质教育要提高学生哪些素质,也有各种各样的说法。4,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5,有人认为,“应试教育”的罪魁祸首是考试。6,有人认为,百分制助长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妨碍学生全面发展,应该改为等级制。7,关于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也有多种认识。以上负面影响之所以产生,是因为理论是混乱的。理论上的混乱,必然导致实践的混乱。 二、全教会前后素质教育的主要区别:1,在界定上有区别。从决定全文可以看出,所谓素质
2、教育,就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这样界定,不会产生任何歧义,不可能出现多种定义。2,涵盖的范围有区别。决定所说的素质教育,大大超过了“起步阶段素质教育的范围。因为决定是从“提高全民族素质”出发,不只是提高中小学学生的素质;是从“全面推进”出发,不只是在中小学推进。3,决定所说的素质教育,是同国家的教育方针密不可分的。“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这是何等简洁、明快的语言,人们再也不会提出现在看来很可笑的问题:“素质教育与教育方针是什么关系”,“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是什么关系”。4,决定对如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出了许多重大举措,使人们看到了希望,树立了信心。“起步阶段”的素质教
3、育,则几乎未涉及怎样为实现素质教育创造条件。5,决定着重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靠法制,靠制度保障。”全教会以前推行的素质教育,就没有抓这个根本。 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全面”二字,包括以下含义: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怎样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重视智育工作加强和改善体育卫生工作发挥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重视劳动技术教育 二、全面推进素质
4、教育的基本途径实施素质教育应是多渠道、多途径的。基本途径是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学校多途径实施素质教育,*要领导,全社会要支持。实施的渠道不应有主次之分,犹如五大素质没有主次之分一样。因为素质教育的效果应从整体去衡量,学生素质的高低应综合起来评估。 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应树立的几个基本观点素质教育实质上就是全面发展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 第八章 依法治校 一、依法治校:就是依照教育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来管理学校。 在理解依法治校上,应避免以下三个误区:一是认为依法管理就是管理者用法律作为武器去管理教师和学生。二是认为法律法规就是
5、要求人们履行义务,对人起约束作用的。三是认为依法治校就是“以罚治校”。 二、依法治校的意义依法治校是科教兴国战略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依法治校是促进和保护教育改革成果的重要保障依法治校是促进学校管理科学化、民主化,维护教育秩序稳定的重要保障依法治校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保障依法治校是国家法制建设的基础工程 三、依法治校的原则权利与义务对称原则第一,接受义务教育既是适龄儿童少年的权利,同时完成与其受教育权利相对称的学习任务又是他们应尽的义务。第二,还体现在适龄儿童或少年受教育权利的实现与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受教育权利实现这一义务的履行的对称性上。第三,更体现在行使教育行政管理职能的
6、机构的教育行政管理的职权和责任的对称性上。平等性原则: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教育法律规定的权利任何公民都必须平等地履行教育法律规定的义务教育为每个公民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任何公民不得有超越教育法规限定的教育特权任何公民关于教育方面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规范的保护对任何公民违反教育法规的行为,必须平等地追究法律责任,依法给予同等的制裁。守法原则公开透明原则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原则教育性原则实现依法治校的条件:1、树立依法治校观念2、制定学校章程3、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4、实行校务公开5、加强教育职业道德建设一、学校安全事故纠纷安全事故:校舍建筑不符合标准导致的事故学
7、校未尽教育、管理与保护职责导致的事故侮辱、体罚学生导致的事故校外活动导致的事故 二、侵犯学生财产权现象:乱收费以罚代教克扣学生伙食费三、侵犯巳学生受教育权现象逼迫学生退学现象要体现我国优秀校长的经验不机械搬用外国的说法素质要求既是基本的、全面的,又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素质分类要科学,文字表述要简明扼要,便于记忆。 校长应该具备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包括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积极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作出贡献有相应的学历、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有一定的教育理论水平,有管理才能在对己、对人、对事等方面,能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实事求是,勇于创新身体健康。 中小学校长的主要职责:全
8、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上级指示。领导和组织教学工作。领导和组织德育工作。领导和组织体育卫生、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工作。领导总务工作,关心师生生活,保护师生健康。培养和提高教师。管理人事工作。 校长的领导艺术:一多谋善断; 二知人善任:知人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工作效果爱好特长家庭经济状况和工作条件健康状况。所谓善任量才使用用其所长。人尽其才;三善于团结干部:要按照分层管理的原则办事要互通声气正确处理已经产生的矛盾。四善于运筹时间要善于掌握自己的时间要合理安排别人的时间要统筹支配自己学习和各项管理活动的时间 校长要提高领导水平:一、坚持每天自学 二、关心和参加教育学术问
9、题的讨论 三、思考、写作 四、参观访问 威信对于办好学校有着重大意义:1,校长作出的决定就能畅通无阻,这对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处理学校各种问题是非常有利的。2,校长发出的号召和提出的倡议,就能得到大多数人的响应,这对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学校的远景规划和近期打算是非常必要的 3,校内人际关系将是融洽的。 德才兼备,是领导威信的基础:多谋善断,有决策力。特别在关键时刻,能作出准确判断执行决定坚决果断,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以身作则,身先士卒襟怀坦白,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领导者的气魄,作风民主,敢于批评和自我批评。 校长要建立威信该明确:威信不是上级授予的威信不是白封的威信不是靠四面讨好、八面
10、玲珑取得的要树领导集体的威信,不能只树校长个人的威信不能因为有了威信而滥用职权建立威信难,丧失威信易 校长自我管理的方法:一、内省法二、格言鞭策法三、行为规范法四、实践锻炼法 第十章 教师管理 一、教师管理的任务根据国家对教师的资格条件要求,选聘合格的教师根据学校工作需要和教师的专业特长,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岗位制定教师岗位责任制和其他管理制度,落实教师的职责要求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为教师的工作、学习提供条件制定教师培训计划,多种形式提高业务水平;按教育部门有关规定,做好教师考评、职务评聘和劳动报酬工作。 二、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权利是权力与利益的总称,指个人拥有的法定自主性和应得
11、的利益。义务则是指公民在政治、经济、法律以及道义上应尽的责任。没有只享受权利而不尽义务的,也没有只尽义务而不享受权利的。第一,权利的实现依赖于义务的履行。第二,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承担义务的同时也意味着享受权利。 教师的权利: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试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参加进修或其他形式的培训。 教师的义务:遵守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学
12、校的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开展社会活动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等方面发展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三、教师管理的内容教师资格 教师聘任:1任命制2代用制3聘任制特点:双方地位平等。双方关系契约化。教师任期明确。聘任过程公开。激活竞争机制。形式多样化教师工作考核教师培训教师工资报酬 一、教师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教师人力资源管理:指进入学校管理活动领域并与学校管理者发生功能联系、产生互动作用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教职工的总和,它具有生命性、能动性、动态性、智能性、社会
13、性、增值性等特点 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1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人力支持2建立新型的人事运作机制3实现人力资本的增值4提高教职工的工作、生活质量 与传统教师人事管理的区别1管理观念上的区别:传统教师管理视人为金钱动物或政治动物,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人”为核心,对人和人性的认识内容更广泛,思维视野更开放,更具有整体性和未来性传统教师管理视教师为成本或生产技术要素。人力资源管理将人力视为组织的第一资源,一种最有活力、最有创造力、价值最大的资源传统教师管理观念强调个人对组织的服从,组织的利益大于一切。人力资源管理认为人与组织权力均势,主张组织为人服务,人与组织双赢传统教师管理观念,把人看作是符合统一标准的、
14、没有差别的人。人力资源管理将人视为“个性”的集合体,主张学校实行人性化管理、个性化管理。2管理实践上的区别传统人事管理的特点是以“事”为中心。将人视为“工具”;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核心,将人视作无可替代的、不能复制的“资源”。传统人事管理属于学校的辅助性工作,主要是负责考勤、考核、档案及合同管理等事务。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组织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组织建设、文化建设与系统建设各个方面。传统的教师管理注重外控式的封闭式的静态管理,教师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开放式的动态的管理,强调从整体效用出发,合理引进、选择和配备各级各类人员。传统的教师管理强调刚性的、控制式的管理,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强调刚柔
15、相济的激励式的管理。 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1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2促进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3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关键所在 二、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教师人力资源规划1搜集信息2供求预测3制定规划4监督与反馈教师人力资源开发1选人2育人3用人4留人教师人力资源评价:即搜集、分析研究和评价教师的工作态度、行为与工作结果方面的信息,对其工作实绩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评价方法:因素评价法、比较排序法和查核表法教师人力资源调整 一、教师职务聘任 教师职务聘任的界定:是一种以教师职务为基础的岗位聘任制度。 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度 优点是:有利于教师队伍的统筹规划和管理有利于保证教师安心工作,不用担心失
16、业有利于学校教师队伍稳定,学校管理者不用担心教师跳槽。弊端:教师来源统得过死,学校和教师都没有充分的双向选择权力教师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配臵,一旦分到学校就定了终身,归学校所有。教师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工作不规范。由于人员不能正常流动,不称职教师占据工作岗位却不能很好履行职责。 二、与教师职称评定制度的关系 职称与学术称号的异同1职称的特点:与工资待遇挂钩有数额限制有任期有明确的职责,与工作岗位紧密联系有明确的任职条件,相同的职务,因具体的岗位不同,其任职条件可以有所不同离退休教师不能参加职务评聘教师能否被聘任相应教师职务,首先取决于岗位需要,其次才取决于自身所具备的条件。 2学术称号的特点:不
17、与工资待遇挂钩没有数额限制一旦取得,终身享有相同的学术称号,评定的标准完全相同,不因地区、民族等因素而有所差异与职业道德、身体状况、年龄无关,只看学术水平,离退休人员也可以申请评定。 3“异化职称”的特点:与工资待遇挂钩有数额限制一旦取得,终身享有相同的职称,评定的标准相同与使用无关,但离退休教师不能参加职称评定。 教师职务聘任与教师职称评定的异同:1教师职务聘任制度是一种用人制度,其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聘用教师 2教师申请评定职称纯属个人行为,职称评定不受数额限制,只受标准限制3教师职务聘任是一种有期限的合同聘任,到期即自动解除合同。 三、教师职务聘任 教师职务聘任制的特点:1双方地位平等,
18、双向选择。2对教师的聘任必须以教师职务为基础3聘任范围是开放的4学校与被聘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教师聘任制的原则1按需定岗,因事设职2择优聘任,鼓励竞争3人事相宜,责权利统一4地位平等,聘任公开 教师职务聘任问题分析1教师职务聘任问题的表现:聘任主体不明考评缺乏明确的指标。聘任目的偏离权益保护缺位以聘代管现象严重合格教师储备不足。2教师职务聘任问题产生的原因:国家教育部门有关教师聘任制的法规缺位教师人才市场还没有形成,高素质教师人才储备不足教师素质偏低,中高级教师职务比例偏低各地教师待遇差别大3问题的解决思路加快教育系统人事制度配套改革的步伐依法治教,明确规范教师职务聘
19、任的程序树立正确的教师管理观念,正确认识教师职务聘任的目的完善教师聘任的监督保障制度,建立教师合法权益维护救助机制增加合格教师数量,改善教师生活待遇和工作条件。 第十一章 学生管理 二、不同教育流派的学生观 学生,从广义是指一个国家内所有受教育的公民;从狭义,学生则是指在国家法律或相关法规认可的各级各类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有学籍的公民。西方近现代教育流派的学生观1实用主义教育的学生观2新教育的学生观3要素主义教育的学生观4永恒主义教育的学生观5存在主义教育的学生观6新行为主义教育的学生观 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潮的学生观1维新教育思潮的学生观2平民教育思潮的学生观3乡村教育思潮的学生观 三
20、、学生观的基本内容:所谓学生观,就是对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学生的根本看法,是教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观包括:一是对学生本质特性的认识,即对学生是社会中的个体以及是怎样的个体的认识;二是对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的认识,即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怎样的地位的认识、师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三是对学生的整体和个体关系的认识,即教育活动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是以学生整体为对象,还是以学生中的部分甚至极个别为对象。 现代教育的学生观的基本观点:个性发展的主体观社会性能动性自主性和谐发展的整体现交往沟通的平等观 安全管理原则1预防性原则2常规性原则3全员性原则4社会性原则要求1防止教学过程中的学生伤害事故2有针对性
21、地加强学生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3有效预防校园暴力、伤害事件的发生4认真做好各种传染疾病的防控工作5认真做好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6切实加强对中小学的安全监管7安全责任落实到人8制定校园突发事件的处理制度主要途径1开展有效的安全教育2制定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 健康管理原则1常规性原则2预防性原则3身心并重的原则主要途径1制定并实施有效的健康管理制度2加强学生的健康教育3设臵心理健康中心 4建立学生健康档案 一、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参与管理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参与管理能力1主体与客体的概念2对学校工作中主体和客体关系的分析途径1创设良好的环境2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实践活动3培养学生优良的个性品质 二、学生
22、个体管理和群体管理相结合学生个体的管理:1学生的需要与学生管理2学习动机与学生管理3学生的感情与学生管理4学生的态度与学生管理学生群体的管理: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组织起来的,按照一定的规范相互作用、共同活动的组织团体。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1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可以分为:积极型、中间型、消极型和破坏型。2加强正式学生群体的建设常规管理和异常管理相结合学生的常规管理:是指有一定规章制度可依的、经常性的学生管理活动,也称为静态管理。学生的异常管理:是对学校内所发生的,与学生有关联的偶发、突发事件的管理。1师生冲突2学生人身伤亡事故3学生犯罪问题4学生吸烟、吸毒问题 第十二章 德育 德育管理:是“
23、使德育诸要素结合并运行起来以实现德育目标的计划、组织和控制的活动”。加强德育管理的意义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现培养目标的需要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必由之路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任务:提高全体教职工对德育管理意义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树立正确的德育管理的指导思想是搞好德育管理的前提。加强德育工作队伍的建设,建立健全德育工作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德育管理的规章制度协调德育与其他工作的关系加强德育质量管理,对德育进行科学的评估与考核原则科学性原则结合教学进行的原则全员性原则 一、政治课和各科教学中的德育管理政治课:是小学的思想品德课和中学的思想政治课的总称,是向学生进行德育的主要课
24、程,在各种途径中居于特殊重要的地位。它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武装学生,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德育的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它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政治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班主任工作管理严格选配班主任1思想品德好2业务水平较高,组织能力较强3身体健康,精力旺盛提高班主任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1要帮助班主任制定工作计划2要指导班主任在培养班集体方面下工夫3要组织班主任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关心班主任的工作和生活 三、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工作的管理明确性质任务,处理好相互关系,正确发挥团、
25、队、会的组织作用对团、队、会的作用要有一个正确的估计做好学生干部的培养提高工作,增强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 四、学生家长工作的管理家长工作管理的内容1经常了解家庭教育情况,分析研究家庭教育中的经验和问题2通过会议或讲座,向家长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3向家长报告学校教育计划,对家长提出相应的要求和建议4对某些学生的特殊问题,及时与家长协商解决。学校与家庭联系的方式1家庭访问2请家长来校3家长会议4家庭教育讲座和家长学校5“开放日”活动 一、校风的意义及其作用:学校风气的好坏,对青少年学生的成长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风气好,教育任务便能顺利完成,青少年的聪明才智和兴趣爱好能得到充分施展。风气不好,
26、歪风邪气上升,好学生也可能变坏。充分发挥优良校风的同化作用和促进作用,是学校管理人员应该经常考虑的问题。这两个作用发挥得好,就可以减少学校管理中的阻力,就有助于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学校的常规管理就“自动化”了。 二、优良校风的培养从严治校,形成良好的教风和学风1.培养良好的教风 要有高尚的师德治学严谨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2培养良好的学风以身作则,改进领导作风1有实事求是的作风2团结同志、联系群众的作风3有办事公道的作风4有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的作风。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文明的校园环境精心布臵,创设和谐的校园环境立足课堂,构建和谐互动的学习氛围注重引导,促进师生和谐的共同发展
27、培植载体,创设师生和谐的腾飞舞台。 第十三章、智育管理 一、智育管理的意义:智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智育通过科学知识的传授和科技人才的培养,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任务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学生的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 一、教学工作管理的任务: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根据中小学所担负的教育任务和培养目标,以及国家所颁发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对教学工作进行科学的组织、指导,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目的。要求树立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正确处理好教学工作中的各种关系1教书与育人的关系2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3“教师主导”与“
28、学生主体”的关系4各门学科之间的关系5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建立健全各项教学工作制度 三、教学工作的计划管理制定教学工作计划的注意事项1坚持以教学为主,稳定教学秩序2抓教育思想问题3抓教学改革,鼓励创新4抓教学中的倾向性问题结构体系:1全校教学工作计划:教学情况分析本学年或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目标和要求本学年或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内容和措施。2教学研究组工作计划:对本组前一学期教学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问题的简要分析本组在本学期改进教学的基本设想和教学研究活动的主要课题及其要求按周安排好各次教学活动的内容和时间本组课外活动的内容与时间安排。3学科教学进度计划 四、教学工作的组织管理建立有效的教学指挥系统加强教
29、导处的建设加强教研组的建设和管理合理分配教师的力量 五、教学过程的管理备课管理1深入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2全面了解和分析研究学生情况,做到有的放矢3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和方法 课堂教学管理1教学目的明确2教学内容正确3教学方法恰当4组织严密作业布臵与批改的管理1控制作业量2精选作业习题3及时认真批改作业课外辅导管理1指导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辅导计划2指导教师改进课外辅导方法3指导教师注意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严禁用课外辅导代替课堂教学。学生成绩检查与评定的管理1学生学业成绩检查的范围应当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规定进行2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减轻学生负担,控制考试次数 一、学生学习过程
30、各环节的管理对学生学习计划的管理预习的管理上课的管理复习的管理作业的管理学习小结的管理 二、学生课外阅读的管理1必须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所要求的知识基础上选择书籍2不允许传看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书籍3请有关教师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4课外阅读必须是在完成规定学业的情况下开展。5应该把课外阅读纳入学习计划6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三、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课外活动管理的意义和特点:学校教育工作不仅要管课内,也要管课外。青少年正处在成长发育阶段,他们精力充沛,喜欢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因此,在学校除去上课、做作业外,还必须积极地、有目的地组织他们的课余生活,把他们的旺盛精力纳入正轨,这对促进他们德、智
31、、体、美等方面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特点1灵活性2开放性3综合性4兴趣性5自主性 二、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1科学技术活动2文学艺术活动3学科活动形式1大型活动2小组活动3个人活动 三、课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加强领导,统筹安排保证活动时间建立辅导队伍充分发挥团、队和学生会的作用 十四章 体育卫生管理 一、体育卫生管理的意义:体育卫生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好学校的体育卫生工作,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职能不仅在于增强学生体质,养成文明卫生习惯,而且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养成审美情操。任务1制定并落实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制度和学年体育卫生工作计划2建立一
32、支包括体育教师、校医和学生体育卫生干部在内的体育卫生骨干队伍3开展体育卫生教学、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的组织和检查指导,形成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常规4定期开展对学生体质和运动技能的测定与评定工作,掌握学生体质发展情况5对学校体育卫生经费、设施、器材等进行管理。6组织开展卫生科学研究。基本要求 摆正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位臵完善学校体育卫生管理机构正确处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体育锻炼与卫生保健相结合 一、加强体育教研组的建设 体育教师职责是:1上好体育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2组织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3对学生要热情、耐心、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4要协同卫生室检查学生的身体,积累资料,分析学生
33、的体质和身体基本活动能力体育教研组职责是:1协调有关部门制定学校体育工作计划和一些必要的规章制度,定期向学校领导汇报工作;2组织业务学习和进修,开展教学研究活动;3组织教师学习体育教学大纲,搞好集体备课和观摩教学,定期检查教师的教学工作;4组织好早操、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积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搞好运动训练和校内外的竞赛活动;5协同卫生室定期检查学生的身体,积累健康资料;6协助总务部门做好体育器材的选购、维修和保管工作。 二、加强卫生室的建设学校卫生保健人员职责是:1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重点做好学生的防病工作;2监督教学卫生、体育卫生、生产劳动卫生、生活卫生,并督导学校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
34、3组织学生体检,实行健康监督;4积极开展卫生的宣传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三、加强班主任管理 四、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自治能力 一、建立健全体育卫生工作制度生活作息制度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达标活动和体育竞赛制度清洁卫生制度体格检查制度体育场地、器材的购臵、检查、维修制度传染病预防制度 二、学校体育工作的常规管理体育课教学管理课外体育活动管理常规 三、学校卫生工作的常规管理对学生进行卫生知识的教育对学校工作的卫生监督预防为主,防病治病 第十五章 美育管理 一、美育管理的意义与任务意义:它能保证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执行,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也能对学校社会主义
35、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加强美育工作管理,努力创建环境美、积极提倡语言美、大力表彰行为美,以美育为突破口,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任务1以正确的美育思想武装教育工作者,在学校美育课程的设臵、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面发挥学校管理职能的作用。2通过各种途径开展美育活动,寓美育于教学、活动之中,以美育德。3形成良好的美育环境,以景育人、以美健体,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要求:保证中小学美育的正确方向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2提高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3进行生活方式的审美引导美的生活来源于人的献身精神和科学精神注意内在的心灵美与外在的仪态美的有机统一。注意生活方式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健
36、全美育管理的制度1制定美育管理整体规划要正确处理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之间的关系。要把整体规划分解为远景规划、学年计划和单项计划。建立美育管理网络,形成全员参与美育管理的合力。 2明确各部门在美育管理上的职责教务处应做到:在确立各学科教学计划时,都应赋以审美教育的任务着力抓好教师审美素质的提高指导和要求教职工遵循美育规律教学;搞好美育管理的组织评比、奖励和总结。总务处应做到:要在校园建设实际活动中,引导师生参加美化校园工作做好美育设施的购臵和管理,创造良好的美育管理“硬”环境;引导学生树立劳动美的观点政教处应做到使学生真正理解行为美的内涵,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组织学生参加审美系
37、列教育和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因地制宜地引导学生参加审美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机联系,确保审美教育与管理的重要渠道畅通。 加强美育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注意一般和个别相结合1把握中小学生审美教育的共性2重视中小学生审美教育的个性 协调各方关系,保证美育的一致性1,学校审美教育与家庭审美教育的互补和配合2,学校审美教育与社会审美教育的互补和配合。 二、各科教学的美育管理人文学科教育中所包含的审美因素和价值语言教学艺术的朦胧美。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朦胧美教学中思维运演的朦胧美。 自然科学教育中所包含的审美因素和价值1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和实验过程中的美的渗透2通过实验感受物质变
38、化的无穷奥妙 三、美育讲座的管理美育讲座的意义1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2使学生学习美学理论知识美育讲座管理的要求1深入了解学生,有的放矢2善于点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主题要鲜明,措施要落实四、课外美育活动的管理1有助于中小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2有助于学生体验生活,理解生活3有助于学生审美经验的积累4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 十六章 劳动技术 一、劳动技术教育与“四育”的关系劳动技术教育能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劳动技术教育能促进学生“智”的发展劳动技术教育能促进学生“体”和“美”的发展二、劳动技术教育管理的任务: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遵循教学计划的劳动技术教育课大纲的要求,正确处理劳动技术教育与德育
39、、智育、体育、美育之间的关系;有效劳动知识和技能教学与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实践以及向其进行劳动观点、珍惜劳动成果、养成劳动习惯、热爱劳动人民等教育的关系;加强劳动技术教育的计划、组织与质量管理以及教材、基地和规章制度的建设,保证劳动技术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的实现。特点面广事多,工作量大具有阶段性具有专业性 一、劳动技术课的管理切实摆正劳动技术课的位臵1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2发展学生的智力3培养学生的能力加强劳动技术课的教材建设1必须具备鲜明的地方特色2尊重劳动技术课教材的个性特点3既要有“教纲”,又要有“考纲”加强劳动技术课的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管理加强劳动技术教育的基地建设1独立开课2互换开课3
40、依托职业中学加强劳动技术课程教学的研究 二、义务劳动的管理原则1渗透和熏陶的原则2知行统一的原则3因材施教的原则基本过程1制定计划2组织实施3评估总结 三、自我服务劳动的管理途径1学校、家庭互访2学校同家庭建立书面联系方式3通过家长委员会进行沟通 四、勤工俭学活动的管理勤工俭学管理的基本原则1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目的2自力更生,因地制宜3安全第一,健康第一基本要求1制定好勤工俭学管理的计划2组织实施好勤工俭学活动3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十七章 社会实践活动 一、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了解社会、拓宽视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发挥重要的德育功能二、社会实践活动管理的
41、原则目的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安全性原则任务:在学校内营造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良好氛围建立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机制要求保证社会实践活动的计划性与针对性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制度管理1建立社会实践活动的领导机构2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之中3建立社会实践活动的安全制度4建立有效的监督、评估制度协调学校与社会的关系,拓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渠道 一、体验式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指学校有计划进行的、以学校和家庭为主要场所的实践活动,活动目的主要在于体验生活。二、社区服务式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是让学生走进社区,以社区为实践活动的主要场所,在社区中体验社会。发挥社区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二)明确学校与社区的责、权、利三、基地式社
42、会实践活动的管理:是指学校在单位、农场等场所建立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定期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四、临时性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 第十八章 教务活动 一、教务管理的含义:教务管理是具体实施教学计划过程中的一种管理,亦称教学行政管理。作用参谋作用调度作用服务作用基本要求1根据学校工作的特点,积极主动地为教学提供最佳服务。2组织教务工作,应符合教育科学的要求,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积极的配合作用。 3根据教学工作规律,抓好常规性的工作和有关专门工作,实现教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任务1全面落实和完成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规定的目的任务,从而保
43、证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2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3做好教育、教学、行政、学籍等各项原始资料的积累4做好教学设备的管理工作,不断完善教学物资设备5研究教务管理规律,探讨教学改革的新情况6做好教务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好业务知识的学习与进修一、教导处 职责是: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组织和管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组织和管理学生的体育卫生工作;组织和管理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工作;组织和领导教务行政工作。二、教研组抓好教研组的建设按照不同学科建立健全教研组认真选拔教研组长检查和指导教研组的工作1组织专题讨论会2组织教学观摩3组织教师相互听课4定期座谈教学经验三、教育科学研究室教
44、科室和教研组都要研究教学,但它们有很多不同之处。研究的范围不同。教研组主要研究本学科的教学问题,教科室不仅研究教学问题,还研究教育问题,其范围要广泛得多。研究重点不同。教研组侧重于研究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教科室则侧重于从实际问题中研究理论问题。研究的目的不同。教研组开展教学研究,主要在于更好地完成本学科的教学任务,教科室则着重考虑如何领导教学和改革教学。 第十九章 教育科研 一、什么是教育科学:是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第一类是理论方面的;第二类是历史方面的;第三类是应用方面的;第四类是技术方面的 二、为什么要研究教育科学: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中小学的教育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全民族的
45、素质。众所周知,我国中小学无论是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存在不少问题。有一些老大难问题,如片面追求升学率问题,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学生流失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有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工作,如何根据新形势的要求进行改革,也找不到答案。这些问题要得到解决,也只有认真研究教育科学。 三、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室的性质和任务:中小学的教育科学研究室,是研究机构,不是行政一级组织。教科室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本校存在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以提高本校的教育质量。当然,研究的问题不限于本校。 中小学研究教育科学原则:一、理论联系实际,二、为提高教育质量服
46、务,三、要着重研究现实问题,四、要贯彻“双百方针”,五、要开展教育实验,六、要敢于创新,体现中国特色一、教育科研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比较法总结法步骤选好课题制定研究计划搜集和处理信息写出研究成果讨论或鉴定研究成果 第二十章 总务管理 一、总务管理的概念:指对除教育教学活动以外的学校财产物资、经费收支、仪器设备、建设修缮、环境卫生、水电通信、安全保卫、生活饮食等一切后勤保障服务工作的管理。二、总务管理的理念为教育教学服务1要为教育教学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2要尽可能保证教学工作的各种设备完好3要围绕教学这个中心来安排总务工作4要主动配合教导处、政教处的工作为师生生活服务为建设节约型校园服务为学校
47、事业发展服务三、总务管理的重点明确岗位职责:为教学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管好师生员工的生活福利;管好校产和财务工作;领导总务处的日常事务工作。健全规章制度突出阶段重点搞好绩效管理 中小学总务工作管理的内容一、财务管理编制预算决算搞好反映和监督健全财务制度做好领导参谋二、校产管理环境管理 校舍管理设备管理三、生活管理办好食堂管好宿舍 安全保卫四、人员管理挑选好总务主任建设好职工队伍 一、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及其评价:就是改革现行中小学的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由“*主导、教育部门主管、社会承担、学校选择”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满足中小学办学需要的市场化的后勤服务体系。学校后勤社会化
48、改革的内涵。1在管理体制上,改革由中学直接管理、全包统管的模式,让后勤与学校行政管理分离,中学变“管”后勤为“选”后勤。2在资产制度上,明晰后勤资产产权关系和资产保值责任,盘清中学后勤的国有资产,明确中学资产所有权和经学校授权的后勤经济实体的资产使用权。3在劳动用工制度上,建立社会化的劳动用工体制和社会保障体制,实行干部聘任制和全员劳动合同制。4在服务管理模式上,实行服务商品化,经营管理企业化,服务评价市场化,促进规模经营,力求降低成本,提高整体服务质量。 中小学后勤社会化改革没有达到预期的主要目的,表现在:减少支出的目的没有达到减少人员编制的目的失去实际意义不利于管理信息的畅通不利于提高学校后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学校安排富余人员和骨干教师家属的工作为腐败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没有为中小学的后勤建设引进社会资金。 二、学校总务职业化改革及其评价为实现学校总务工作的职业化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