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之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之一.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之一考试科目: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试范围与要求中国古代文学史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考试范围包括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代文学、元代文学、明清文学和近代文学八编。要求考生掌握大纲中所规定的内容,系统地学习中国文学自先秦至近代的发生发展历史,把握其间各种文体的演变、文学思潮的兴替、各种文学流派和文学团体的理论主张和创作风格、重要作家及其在文学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考生应具备对中国古代文学的阅读鉴赏能力、分析评论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能比较准确地把握代表作家、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闭卷笔
2、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二)试卷结构1、内容结构基础知识:70分;综合运用80分2、题型结构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名词解释题(5小题选答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简答题(6小题选答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论述题(3小题选答2小题,共40分)三、考试内容与评价目标第一编 先秦文学第一章 上古文学(一)考试内容原始诗歌、上古神话。(二)评价目标1、识记上古歌谣、上古神话篇名尚书尧典、吕氏春秋古乐、弹歌、周易贲卦的记载;神话的概念、性质。2、理解诗乐舞结合的特点,神话的劳动起源说。3、运用说明神话的特征、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
3、。第二章 诗经(一)考试内容诗经的名称:诗经的分类;诗经的主要内容;诗经的艺术特点。(二)评价目标1、识记诗经概念、采诗说、献诗说、删诗说。2、理解风、雅、颂的分类及其意义;诗经的流传。3、综合运用:诗经内容及其代表作;分析诗经的艺术特色;结合作品说明赋、比、兴的含义。第三章 历史散文(一)考试内容散文萌芽: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二)评价目标1、识记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今文尚书、古文尚书、伪古文尚书、春秋。2、理解左传及其作者;国语简况;战国策简况。3、综合运用:左传的文学特色;战国策的文学特色。第四章 诸子散文(一)考试内容论语、孟子、庄子、荀子、朝非子(二)评价目标1、
4、识纪孟子生平及其思想、庄子生平及其思想、荀子生平及荀子简况。2、理解孔子及论语简况、庄子简况。3、简单运用:论语的文学特点,庄子的文学寓言特色,荀子的说理文特色,朝非子说理文特点及其寓言的特色。4、综合运用:孟子文章的主要特点;庄子的寓言特色。第五章 屈原和楚辞(一)考试内容屈原、离骚、楚辞、宋玉。(二)评价目标1、识记“楚辞”名称,屈原生平,九歌篇目,九章篇目,宋玉及其赋作。2、理解屈原作品及其真伪;离骚题义及主题;九歌的内容。3、简述九歌艺术表现特点、九章的风格。4、论述离骚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第二编 秦汉文学第一章 汉赋(一) 考试内容 汉赋的特点,汉赋主要作家枚乘,司马相如及其代表作
5、品,汉赋的影响。(二)评价目标1、识记汉赋名称,汉赋特点。2、理解汉赋渊源及发展脉胳、司马相如生平及其作品篇目,扬雄生平及赋作、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赵壹刺世嫉邪赋。3、简单运用:张衡在史上的作用和地位。4、综合论述司马相如赋作特点、扬雄大赋的创作特点。第二章 秦汉散文(一)考试内容秦汉散文的发展脉络;贾谊、晁错政论文;桓宽盐铁论;刘向说苑、新序;王充论衡。(二)评价目标1、识记政论散文、记事散文、抒情散文概念;贾谊生平;晁错生平。2、理解秦汉散文发展脉络;李斯生平与谏逐客书写作缘由;西汉中后期散文大势;东汉散文大势。3、简述谏逐客书主要特点,西汉初期散文概况,王充散文的特点。4、论述贾谊、
6、晁错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第三章 司马迁与史传文学(一)考试内容司马迁与史记、班固与汉书(二)评价目标1、识记史传文学名称、史记体例特点。2、理解班固生平及汉书简况。3、简述班固与司马迁史学思想与写作的区别。4、综合论述司马迁的生平和创作心态,史记描写人物的艺术特点,史记的地位和影响。第四章 汉代诗歌(一)考试内容五言诗的起源,乐府民歌,古诗十九首(二)评价目标1、识记“乐府”源流、汉代乐府机关职能;班固咏史;古诗十九首2、理解乐府诗的分类、汉乐府民歌的保存、汉乐府民歌的文学成就,旧题李陵、苏武诗。3、简述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孔雀东南飞简说、五言诗的起源与形成。4、综合理解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
7、色、古诗十九首的时代背景及其主要内容、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诗歌(一)考试内容建安诗歌,正始诗人,晋代诗人,南北朝主要诗人,南北朝乐府民歌。(二)评价目标1、识记建安诗坛的时间断限;建安七子姓氏名字;蔡琰生平及作品;陈琳及其饮马长城窟行。正始诗歌的时间断限。晋代诗歌风貌;陆机生平、潘岳生平、左思生平、郭璞生平。南北朝诗歌创作大势。谢灵运生平。鲍照生平。永明文学的时间断限,“永明体”,谢朓生平;南朝民歌及其保存,“吴歌”、“西曲”;北朝民歌及其保存。2、理解曹操、曹丕、曹植生平、思想、性格;曹丕对七言诗的贡献;七子生活道路和文学分期;正始政治时局对诗歌创作
8、的影响;陆机诗歌内容特点;游仙诗;山水诗;北朝文化地理环境及诗歌特色,南朝诗风对诗人的影响;北朝民歌风格及其产生的原因。3、简述建安风骨形成的原因,阮籍生平与思想,嵇康诗特色;太康诗风形成的原因,太康诗歌艺术形式的特点,郭璞游仙诗内容及艺术;玄言诗产生的原因及其内容形式特点;永明声律说及其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宫体诗发生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庾信前后期诗风之不同,南、北朝民歌内容及其产生原因;西洲曲、木兰诗艺术特点。4、综合运用曹操、曹植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正始思潮对诗歌创作的影响,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成就,左思咏史的艺术成就,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成就;鲍照、谢诗歌的艺术成就。第二章 陶渊明(一)
9、考试内容陶渊明生平思想、陶诗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二)评价目标1、识记陶渊明散文作品,陶渊明辞赋。2、理解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的思想艺术特点。3、简述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艺术境界。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辞赋(一)考试内容骈文特点;辞赋和骈文的主要作家及代表作;王粲登楼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孔稚圭北山移文、丘迟与陈伯之书、吴均与朱元思书、庾信哀江南赋并序。(二)评价目标1、理解魏晋南北朝赋创作大势;两晋赋坛大势;恨赋特点;北朝赋特色。2、简单运用建安赋作原因、洛神赋艺术成就;愤世嫉俗赋创作特点;南朝骈赋及内容特点,庾信赋特点,骈文的特征。3、综合运用建安赋作特点,两晋赋作特点,南北朝骈文的成熟发展
10、过程。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散文(一)考试内容历史散文、地理散文、其他散文名篇;陈寿、范晔、郦道元、杨之、诸葛亮、李密等代表作家。(二)评价目标1、理解“三曹”散文特点,两晋散文创作大势,杨衔之洛阳伽蓝记。2、简单运用建安散文的特点、水经注散文特点,大人先生传与与山巨源绝交书艺术之异同。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一)考试内容志怪小说、搜神记;志人小说、世说新语。(二)评价目标1、识记志怪篇目博物志、异苑、幽冥录、续齐谐记、拾遗记,志人篇目笔林、郭子、西京杂记。2、理解干宝,刘义庆生平;志怪小说、志人小说繁荣的原因。3、简述志怪小说的思想艺术特点。4、综合论述搜神记、世说新语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第六
11、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一)考试内容典论论文、文赋、文心雕龙、诗品(二)评价目标综合论述典论论文的主要内容,文赋关于创作构思的论述,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诗品的文学批评成就。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第一章 隋及初唐诗歌(一)考试内容隋代诗歌;贞观诗坛;“初唐四杰”;“沈宋”;陈子昂(二)评价目标1、识记隋代文学作者一是北齐、北周旧臣,二是由梁、陈入隋的文人,卢思道从军记、杨索出塞。贞观诗坛、上官体、“初唐四杰”、宫体诗、“文章四友”、“沈宋”。陈子昂生平、张若虚与“吴中四士”、刘希夷及代悲白头翁。2、理解上官体特点、“初唐四杰”在创作上的不同个性特点,陈子昂诗歌主张、诗歌情调及其感遇诗。3、简单论述
12、隋代南北文风的融合,贞观诗风的新变,陈子昂诗歌的思想性和干预现实的作用。4、综合理解“初唐四杰”诗歌的创作特点,陈子昂诗歌的风骨兴寄及其对唐诗发展的贡献,春江花月夜的诗境。第二章 盛唐诗歌(一)考试内容“盛唐之音”,“王孟”与山水诗派,“高岑”与边塞诗派。(二)评价目标1、识记“盛唐之音”形成的标志。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生平及创作。王昌龄与出塞二首,崔颖及黄鹤楼李颀及古从军行、王之焕及登鹤雀楼。2、理解王孟、高岑作品的艺术特点。把握山居秋暝、临洞庭湖赠张丞相、燕歌行、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的艺术风格。3、简单运用禅宗对王维诗歌的影响及其诗歌“空静之美”,孟浩然诗平淡自然的风格,高适边塞诗慷慨
13、悲壮的风格。4、综合运用王、孟田园山水诗的比较;高、岑边塞诗不同艺术表现手法的比较,“高岑”并称的原因。第三章 李白(一)考试内容李白生平思想、诗歌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及影响。(二)评价目标1、识记李白生平、李白绝句的特点,李白诗歌的主观色彩,李白诗歌清新明快的语言风格。2、理解将进酒借古题抒怀,行路难、蜀道难的个性特点。3、简述李白的思想性格特点、李白诗“清新俊逸”的风格,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特点。4、综合论述李白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影响。第四章 杜甫(一)考试内容杜甫思想,杜诗题材内容、杜诗艺术风格及影响。(二)评价目标1、识记杜甫生平、新题乐府的创立、“沉郁顿挫”风格、杜诗集大成。2、理解望
14、岳、春望、登岳阳楼的精神风貌,兵车行、登楼、秋兴八首的思想内容。3简述杜甫儒家的思想主流,杜诗的写实手法,杜甫的律诗成就,杜诗集大成所体现的特点。4、综合分析杜诗沉郁顿挫的特点,杜诗集大成的内涵及其表现特征。第五章 白剧易(一)考试内容白居易生平思想,白诗题材内容、白诗艺术成就。(二)评价目标1、识记白居易生平思想;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的不同特点;元稹生平及“元和体”,张籍、王建与“中唐新乐府”。2、理解白居易诗论与元九书,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张王”的乐府诗。3、综合分析中唐诗歌与“元白”诗派的关系,元稹和白居易诗的异同。第六章 中唐诗歌(一)考试内容中唐社会状况,
15、“韩孟”诗派,“刘柳”风骨、李贺。(二)评价目标1、识记韩愈生平思想,李贺生平,刘禹锡、柳宗元生平。2、理解山石诗的散文化风格,雁门太守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江雪、渔翁的思想意境及艺术风格。3、简述孟效诗的苦吟风格特征,刘禹锡的咏史诗、竹枝词风格。4、综合分析韩愈“以文为诗”的特点及其在诗歌上的创新,李贺诗歌的艺术特色,刘禹锡诗歌的总体艺术特色,刘、柳被贬后的诗歌创作上的不同特色。第七章 晚唐诗歌(一)考试内容杜牧、李商隐诗歌的主要特色;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二)评价目标1、识记李商隐、杜牧的生平,贾岛与“苦吟诗人”,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2、理解李商隐的政治讽谕诗和咏史诗、无题诗的寄
16、托说和爱情说,杜牧泊秦淮、过华清宫三首的悼古伤今情怀。3、简单运用李商隐无题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杜牧山行诗的优美意境,许浑的咏怀古诗,皮日休的乐府诗。4、综合分析晚唐诗的风格特点;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杜牧诗歌创作的艺术成就;贾岛、姚合诗的苦吟与孟效诗苦吟的异同。第八章 唐代散文(一)考试内容古文运动;韩、柳散文;晚唐小品文。(二)评价目标1、识记中唐古文运动,讽刺小品文。2、理解唐人古文运动的起因,韩愈的古文理论主张,柳宗元传记文学价值、古文运动的衰落。3、简述柳宗元山水游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讽刺小品文的成就。4、综合说明韩、柳古文理论的主张及对文学革新运动的推动作用,韩愈对古文成就的
17、表现,柳宗元对文学散文的贡献。第九章 唐代小说(一)考试内容“传奇”名称,兴盛原因,发展阶段;传奇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变文与俗讲。(二)评价目标1、识记唐传奇概念,莺莺传、霍小玉传、枕中记、游仙窟等篇目;变文、俗讲概念。2、理解唐传奇与六朝志怪的区别。3、简述唐传奇兴盛的原因;唐传奇初兴期、繁荣期、衰落期的特点;变文、俗讲的内容及其特点。4、综合说明唐传奇的艺术成就及期影响。第十章 唐五代词(一)考试内容词体的基本知识,唐五代的民间词和文人词;敦煌曲子词,“花间派”,李煜词的成就和地位。(二)评价目标1、识记词的起源、花间派的得名;温庭筠、韦庄、冯延已、李煜的生平;“温韦”并称。2、理解敦煌曲
18、子、早期文人词。温庭筠菩萨蛮、梦江南,韦庄菩萨蛮、思帝乡的艺术风格。3、简述敦煌曲子词与早期文人词的区别,温庭筠所开创词境的表现内容和表现手法;花间派的词风及影响;李煜虞美人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4、综合说明温庭筠和韦庄词在艺术表现手法上的异同,李煜前期与后期词不同的艺术风格。第五编 宋代文学第一章 宋诗(一)考试内容宋诗的特点及成因,宋诗发展的分期,白体、西昆体、晚唐体,北宋四大家,苏门四学士,江西诗派,杨诚斋体,剑南诗稿,陆放翁体,四灵诗派,江湖诗人,陆游,南宋末年的爱国诗人。(二)评价目标1、识记白体、西昆体、晚唐体、杨诚斋体,剑南诗稿等名词,及宋代各诗歌流派的特点及代表作家和作品。2、
19、把握和理解宋诗的特点及其成因。及陆游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的成就。3、综合运用:分析宋代名家名篇。第二章 宋词(一)考试内容宋词兴盛的原因,宋词繁荣的表现,宋词的分期,婉约词,豪放词,辛派词人,大晟词人,格律词派,风雅词派,柳永,苏轼,辛弃疾,秦观,李清照,姜夔。(二)评价目标1、识记婉约词、豪放词、辛派词人、大晟词人、格律词派、风雅词派等名词,及宋代各词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家、作品。2、把握和理解宋词繁荣的表现及原因,掌握宋词的两大倾向,重点掌握几位重要词人对宋词发展的贡献。第三章 宋代散文(一)考试内容诗文革新运动的兴起及成就,欧阳修、苏轼的古文运动理论和创作实践,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的生平
20、及散文成就和特色,王安石的文学主张。(二)评价目标1、识记诗文革新运动这一名词。2、把握和理解诗文革新运动的起因及成就。3、掌握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等人的文学主张及各代表作家散文创作的特色。第四章 宋代其它文学样式(一)考试内容南宋诗话的主要著作,沧浪诗话,词论,话本的产生,宋话本。(二)评价目标1、识记宋诗话的主要著作名,重点掌握沧浪诗话、词论的理论主张。2、把握和理解话本产生的原因,及宋话本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第五章 辽金文学(一)考试内容元好问,董解元与西相记诸宫调,诸宫调,辽金文学概况。(二)评价目标1、识记诸宫调这一名词,了解辽金文学概况。2、把握和理解董解元西相记诸宫调的来源及剧
21、情。3、重点掌握元好问的文学成就。第六篇 元代文学第一章 散曲(一)考试内容有关曲的一些常识,散曲的体裁特点,散曲产生兴盛的原因,散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马致远的散曲,张养浩的散曲,散曲与词在形式和风格上的区别。(二)评价目标1、了解曲的常识,识记散曲的体裁特点。2、理解和把握散曲产生兴盛的原因及散曲的思想艺术性。3、理解和把握元散曲代表作家和作品的艺术特色。第二章 杂剧(一)考试内容杂剧的体载特点,杂剧产生和兴盛的原因,杂剧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元杂剧前后期不同特点,关汉卿,王实甫,窦娥冤、西厢记、汉宫秋,崔莺莺形象,马致远的杂剧创作,本色派,文采派,四大爱情悲剧。(二)评价目标1、识记杂
22、剧的主要代表作家与代表作品及本色派、文采派概念。2、理解、掌握杂剧的体载特点,兴盛原因及前后期不同特点。3、综合运用:分析关汉卿与王实甫的创作与代表作品。第三章 南戏(一)考试内容南戏的源流,发展与形式,南戏与杂剧的区别,琵琶记的思想艺术性,四大传奇。(二)评价目标1、识记南戏的概念。2、理解南戏的源流、发展与形式及与杂剧的区别。3、掌握南戏的代表作家与作品。第四章 元代诗文(一)考试内容对元代诗文创作的总评价,刘因、虞集、萨都刺、王冕的代表作品,钟嗣成与录鬼薄及录鬼簿序。(二)评价目标1、识记元代诗文代表作家及代表作品名。2、理解元代诗文冷落的原因。3、了解钟嗣成与录鬼簿及录鬼簿序的大致内容
23、。第七编 明清小说第六章 明清小说(一)考试内容古代小说的一般体制,明清小说的特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金瓶梅,三言,二拍,主要人物形象分析,诸葛亮、曹操、刘备、关羽、张飞、林冲、鲁智深、李逵、武松、宋江、孙悟空、猪八戒、唐僧、范进、严贡生、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二)评价目标1、识记我国古代小说的体制、特点。2、理解和掌握我国古代四大名著的思想艺术性。3、综合运用:分析明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第一章 明清戏曲(一)考试内容传奇的兴起,传奇与杂剧的区别,明清杂剧的特点,汤显社的牡丹亭的思想艺术性,杜丽娘和红娘的形象,洪升的长生殿的思想艺术性,孔尚任的
24、桃花扇的思想艺术性,临川四梦,一笠庵四种曲,李渔与闲清偶寄。(二)评价目标1、识记传奇,临川四梦等名词。2、理解和掌握明清传奇的代表团作家与作品。3、分析明清传奇的思想艺术性及主要人物形象。第三章 明代散曲(一)考试内容明代散曲概貌,王磐、陈绎、冯惟敏、薛论道,朱载育散曲代表作。(二)评价目标1、识记明代散曲代表作家及作品名。2、理解明代散曲概貌与原因。第四章 明清诗歌(一)考试内容台阁体,茶陵派,前后七子,唐宋派,公安派,竟陵派,李贽与童心说,明末爱国文社,清初遗民诗人顾炎武等,易代文人钱谦益,吴伟业,王士祯与“神韵说”,沈德潜与“格调说”,袁枚与“性灵说”,翁方纲与“肌理说”,陈维崧与“阳
25、羡派”,浙西词派与常州词派。(二)评价目标1、识记忆明清诗歌各流派名称。2、理解明清诗歌各流派之间的关系及李贽等人的文学主张。3、综合运用:分析明清时期诗歌代表品。第五章 明清散文(一)考试内容明代散文的复古运动与反复古运动,台阁体,茶陵派,前后七子,唐宋派,公安派,竟陵派,黄宗羲,顾炎武,袁枚,桐城派,阳湖派,清代的姘文,新文体。(二)评价目标1、识记各散文流派名及骈文,新文体等名词。2、理解明代散文的复古与反复古运动。3、掌握清代散文桐城派和阳湖派的特点、影响。第八编 近代文学概要(一)考试内容近代文学的特点,龚自珍,倡优小说,诗界革命,黄遵宪文学主张及其诗歌,小说革命,维新派与同光体诗派,李伯元、吴趼人的小说创作,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三侠五义,侠议小说,章炳麟、邹容、秋瑾、柳亚子等人的文学活动简介,南社作家,王国维与人间词话,曾朴的孽海花,鸳鸯蝴蝶派小说,黑幕小说。(二)评价目标1、识记近代小说流派和诗歌流派的名称。2、理解和把握近文学的特点及不同时期文学的流派、代表作家与作品。3、综合运用:分析近代小创作的主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