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研辅导班知沟理论文稿.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427444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研辅导班知沟理论文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研辅导班知沟理论文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研辅导班知沟理论文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研辅导班知沟理论文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研辅导班知沟理论文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研辅导班知沟理论文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研辅导班知沟理论文稿.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研辅导班-知沟理论文稿“知识沟”(knowledge gap)理论广播电视新闻学外国广播电视方向“知识沟”(knowledge gap)理论随着媒体的出现,人类的传播活动进入到了大众传播阶段。大众传播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社会的面貌。它打破了特权阶级对于知识的垄断,使得知识不再是稀缺的资源。传统观念认为,大众传播正在消弭不同阶层之间的知识差距,重塑社会的平等,然而现实果真如此吗?1“知识沟”理论提出背景在60时年代的美国,要求实现教育机会平等的呼声不断高涨,其背景之一就是学校中贫富儿童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上的差距引起了社会的广泛注目。也就是说富裕儿童在上学之前就接

2、受了较好的学龄前教育,而那些贫困儿童因为家境困难,既没有钱购买启蒙读物也没有钱聘任家庭教师,进入小学后,两者在学习能力和成绩上体现了明显的差距。有关研究表明,这种差异随年纪的上升而逐渐扩大,并导致升学率、学历甚至将来的职业和社会地位的两级分化。这种现象是由不平等的经济结构造成的,而种族主义者却把它归结为人种素质问题。这样,在强大的社会压力之下,美国政府推出了一个补充教育计划,试图通过大众传播和其它手段改善贫困儿童的受教育条件,其中一个重要项目是制作一部题为塞萨米大街(又名芝麻街)的儿童启蒙教育电视系列片。利用普及率很高的电视媒介来缓解贫富儿童受教育机会不平等,是制作这部系列片的重要意图。然而实

3、际的播放的结果却显示,在贯彻这个意图方面是失败的,因为对节目接触和利用最多的还是富裕儿童。以缓解教育条件不平等为目的的这部系列片,实际结果是扩大了两者之间的差距。这种情况说明,在现代社会,尽管大众传播将同样的知识或信息传达到每个家庭和社会角落,但是它所带来的社会结果却并非如此简单。2 “知识沟”理论的提出以美国传播学者蒂奇纳为主的“明尼苏达小组”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于1970年在舆论季刊上提出了“知沟理论”。“知沟理论”的主要负责人蒂奇纳(P. J. Tichenor)是明尼苏达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系教授,多诺林(G . A .Donohue)是明尼苏达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奥利娅(C . N

4、 . Olien)是明尼苏达大学社会学系助教。这三位学者因多次合作,并同在明尼苏达大学,故被称为“明尼苏达”小组。明尼苏达小组首次正式提出“知沟理论”假设,从而开了世界范围内大众传播“知沟”现象研究的先河。20世纪70年代以来,该小组就“知沟”假设持续发表了多篇有广泛影响的学术论文,其主要特点为,从宏观社会结构视野分析“知沟”现象。美国学者蒂奇纳等人认为:“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将比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知识量 知识量 时间 时间(图1知识沟假说) (图2上限效果假说)图1是A.M.松

5、伯格为“知沟”假说绘制的模式图。图中横轴表示时间推移,纵轴表示获得信息的知识量的变化。该图中心内容是: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社会经济低者都带来经济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两者之间的“知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2.1“知识沟”的定义:“知识沟”是指由大众传播所带来的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知识差距。也就是说,在大众传播的环境下,穷人和富人都将从大众传播中获益,但是他们对于知识吸收的速度是不同的,从而导致他们之间的差距呈扩大趋势。22 “知识沟”理论的两种表述方式(蒂奇纳):1.使用时间(Over tim

6、e):在一段时间内,当媒介已经对某个话题做过大量宣传之后,文化程度较高的人比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吸取该话题的知识。2.定点时间(At a given point in time):在特定的时间里,较之未大量宣传的话题,在媒介大量宣传的话题上,所获知识与教育程度有更高的相关性。这两种表述即是说,教育程度高的人往往比教育程度低的人能够更快地吸收知识,同时也表现得更有兴趣。2.3“知识沟”存在的原因(蒂奇纳):1. 传播技能不同。社会经济状况好的人教育程度高,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如阅读、理解、记忆等)相对较好。2.知识储备不同。社会经济状况好的人基于所受的教育,可能对某个问题早有了解。3.社会交往不同

7、。社会经济状况好的人相对来说有更多的社会交往,交往层次高,获取知识机会大4.选择性心理机制发挥作用。社会经济状况差的人很难找到与其价值观和态度相协调的信息,从而导致对信息的兴趣降低。5大众传媒自身的本性是传播有一定深度的关于公共事务和科学知识的媒介主要是印刷媒介,其受众是高学历阶层。无论那个方面,社会经济地位高的阶层都处于有利地位,这是造成“知沟”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批判:上述的分析,很好地论证了“知识沟”存在的原因,但在论证中,蒂奇纳等人把社会经济状况好和教育程度高划上了等号,忽略了社会经济状况差而具有高学历的变数;以及为社会大众为服务的媒介通俗化的另一变数。这使得“知识沟”理论过于绝对而不

8、够完善。3. 相反观点:“上限效果”(ceiling effect)理论1977年,艾蒂玛和克莱因提出相反观点“上限效果”理论。他们认为:个人对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而是达到一个“上限”后就会慢下来,甚至停下来。社会经济状况好的人获得知识的速度快,但“上限”来得也早;而社会经济状况差的人获得知识的速度慢,但最终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上限”赶上前者。这意味着,大众传播并不会扩大“知识沟”,或者说“知识沟”的存在是暂时的,最终人们获得的知识将是一样的。(如图2) “上限理论”的三条论据:(1)信息源的性质决定“上限”:大众媒介传播的是一般知识,而非高深的学问,无论经济地位如何,人们都不可能从中获

9、得超出一般范畴的知识;(2)受众本身具有“上限”:获取知识快的人感到自己获得足够的知识后,会自动减慢或停止追求知识;(3)现有知识已达到“上限”:如果个人的知识超出大众传播的程度,就会转而寻求其他渠道获取知识。批判:一些学者认为,个人在一段时间内追求某种特定的知识的过程中,这个“上限”可能是存在的。但在一个人一生追求知识的整个过程中,这个“上限”是否存在还是一个问题。如果“认为通过大众传播的知识平均化效果可以消除社会知沟,实现普遍社会平等的观点是很幼稚的”话,那么,“上限效果”理论正从反面说明了“知沟”、“信息沟”理论的正确性。4.“知识沟”理论的修订:(1) 大众传播有时会扩大“知识沟”,而

10、有时会缩小,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最为关键在于兴趣和动机。“知识沟”缩小的证据同样来自对芝麻街分析所得出的数据。(278图示)在经常收看该节目的孩子,富裕儿童和贫困儿童的进步得分呈缩小趋势。这也就是说,如果经济状况差的人有寻求知识的强烈意愿时,“知识沟”不仅不会扩大,还会缩小。这里起作用的是个人的努力,似乎可以看到,如果个体有充分的求知欲望,便可以弥补其经济状况差所带来的劣势。当然这并不能完全推翻原有的理论。(2)“知识沟”不仅局限于社会经济状况不同的人群之间,还存在于对政治的兴趣不同,以及年龄不同的人群之间。后续的研究认为,在社会信息化过程中,知识沟的存在是一个事实,它不仅表现在贫富阶层之间

11、,而且会广泛地表现在性别、年龄、职业、行业、群体、地区、民族、国家以及文化之间。这些或许是蒂奇纳最锄提出“知识沟”理论所忽略的一个方面。(3).不同的媒介对于“知识沟”的作用是不同的。和电视相比,印刷媒介更可能扩大“知识沟”,而以电脑为基础的新媒介也可能扩大“知识沟”。我们认为,这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硬件的购得成本;理解的难易程度;获取信息的习惯。也就是说,那些硬件价格便宜,信息传播的符号容易理解,而且符合大众获取信息习惯的媒介往往有助于抑制、甚至是缩小“知识沟”。5.“知识沟”理论的演变:知识沟(knowledge gap)信息沟(information gap)传播效果沟(communi

12、cation effects gap)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5.1“信息沟”:1974年,由卡茨曼提出,它可以说“知识沟”理论的放大,试图回答信息社会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即:如何防止和解决“信息富人”和“信息穷人”的两极分化以及由此带来社会矛盾问题。该理论从新传播技术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如下观点: 第一,新传播技术的采用将增加整个社会的信息流量和信息的接触量,这对每个社会成员来说都是如此。 第二,新技术的采用所带来的利益对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并不都有是均等的。现有信息水准较高枵获取信息能力较强的人,能够比信息水准较低或获取信息能力较弱的人获得更多的信息。其理由有四点: 1、传播新技

13、术的早期会带给那些传播活动活跃、信息积蓄量大的社会群体。 2、接触和使用新媒介技术和传播内容需要具备相关的知识,这对现有获取信息能力较弱的人是不利的。 3、采用传播新技术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和其他相关资源,而现实社会中,人们的经济条件是不同的,资源的分配是不均等的。 4、受众现有信息水准的程度与他们采用新媒介技术的积极性成正比,主观因素也决定了社会经济地位高者处于有利地位。 第三,电脑等机器处理和积蓄信息的能力要比人的能力强大得多,信息富裕阶层通过早期使用、熟练使用这些先进的信息传媒,能够比其他人拥有更大的信息优势。 第四,新媒介技术层出不穷,升级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其趋势很可能是,“老的信息沟”

14、还未填平,而“新的信息沟”又出现了。这种情况,在新媒介的使用过程中尤其明显。理论影响: 蒂奇纳提出的“知沟”理论的积极意义在于,它揭示出造成“知沟”的根源在于人们的社会经济地位高低不同。卡茨曼提出的“信息沟”理论,实际上可以把它理解为是“知沟”的一个扩展。如果说“知沟”、“信息沟”理论的重点在于揭示“知沟”、“信息沟”问题的存在及其原因的分析,那么后来这两个理论在应用领域的两个研究方向(即新媒介的普及过程,地区开发和社会发展研究),其侧重点在于问题的解决的对策上。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都是值得肯定的。 日本学者儿岛和人认为,在社会信息化过程中,知沟、信息沟的存在是一个事实,它不仅表现在贫富阶层之

15、间,而且会广泛地表现在性别、年龄、职业、行业、群体、地区、民族、国家以及文化之间。这些或许是蒂奇纳和卡茨曼在分析“知沟”、“信息沟”的原因时所忽略的一个方面。5.2 “传播效果沟”:1976年罗杰斯提出,他认为传播过程中出现的知识沟,不仅是纯粹的知识差距,还包括人的态度及外在行为上的差距。5.3“数字鸿沟”:1995年,美国商业部发表被互联网遗忘的角落报告,正式提出“数字鸿沟”的概念。国际电信联盟2002年对“数字鸿沟”下的定义是:“由于贫穷、教育设施中缺乏现代化技术以及由于文盲而形成的贫穷国家与富裕国家之间、城乡之间以及年轻一代与老一代之间在获取信息和通信新技术方面的不平等。在该定义中,除了

16、对国家、贫富等因素考量之外,还将教育程度、年龄差异、居住地区等因素也纳入了数字鸿沟的分析框架中。”在一些国内学者的研究中,将数字鸿沟的影响因素区别为“数字鸿沟ABCD”四个方面:A(access)指互联网接入与使用渠道;B(basic skills)指数字化时代需要掌握的“信息智能”;C(content)指网上内容;D(desire)指个人上网的动机、兴趣。1994年以来美国商业部所属统计局已经做出了四次大范围的调查,其中2000年8月的一次调查表明,青年与老年之间的“数码沟”指数为27%,大专以上学历者与高中以下学历者的“数码沟”指数为40%,就业人员与无业人员的“数码沟”指数为40%。香港

17、城市大学祝建华教授在一项在北京、广州和香港三地所做的抽样调查研究中,也初步证明了“数码沟”现象的存在,并指出“数码沟”与人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等指标密切相关。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城市和社区研究中心网络实验室Wenhong Chen和Barry Wellman认为,“数字鸿沟是表现在全球、国家、社区和个人不同层面上的互联网接入和使用方面的多维度的不平等数字鸿沟是巨大的、多面的,从某些方面说,它并未缩小。数字鸿沟是一种社会模式,在那些使用互联网和不使用互联网的人群之间存在着系统的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异在国家之内和不同的国家之间都会出现不同的变化”5。Wenhong Chen和Barr

18、y Wellman否认数字鸿沟是单一、某一个具体方面的差异,而是涉及技术和社会影响等层面的综合结果,并最终发展出一个研究互联网接入和使用的分析框架。该框架包括“接入”和“使用”两方面,“接入”和“使用”又分别由“技术接入”、“社会接入”和“技术教养”、“社会使用”构成,涉及到技术本身和社会影响两个方面。该研究表明,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主要由收入和受教育程度决定)是影响个人“技术教养”和“社会接入”的重要条件;国家和社会的信息发展水平和规模则影响个人对互联网的“技术接入”;社会支持程度将对“社会使用”造成深刻影响。这个分析框架将影响数字鸿沟的因素细化到了较深的社会层面。导致数字鸿沟的五个影响因素

19、:信息与通讯技术设施、自主使用程度、个人技能、社会支持以及使用目的。以上理论在表述上虽然有所不同,但基本观点和原理是接近的。6.新技术时代的“知识沟”:网络:网络的出现曾使传统大众传播时代长期处于信息匮乏,信息接受不均,形成严重知识差距的人们充满了憧憬:传播技术的改进将会缩减传播成本与费用,节省资源,实现信息与知识的均化;传播速度的加快与信息流量的增大使受众面临着一个更易接受与丰富的界面,从而提高个人的知识与信息总量;国外一些学者勾画出“网络大学”、“虚拟教育”、“知识超文档”、“模拟系统”、“自动学徒系统”等设想,并称之为“没有围墙的学校”。现在对网络是否能够消除“知识沟”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

20、的观点。一方观点:网络的普及将有助于缩小“数字鸿沟”。1网络的丰富性。网络的信息量大是公认的,网络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信息仓库。任何一个“网众”在网上都能平等地面对一个数量巨大的信息库,被充分地浸润在信息的海洋中。有些“网众”常常在网上花费十个小时以上获取各种信息,而且乐此不疲。从理论上讲,这对消除数码沟的确是意义重大。 2网络的便利性。使用网络来获取信息是非常自由的,同时也是非常方便的。“网众”不需要像听广播、看电视那样必须接受媒介给他安排的信息,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随意的挑选。挑选的过程也是非常简单的,“网众”只要动用搜索引擎,键入关键词或者动用链接的功能,就能进入自己喜爱的网站,获得

21、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从当前的实践来看,一般人都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网络的技术并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这其中不存在任何技术壁垒。在网络上,“网众”都能有充分接触信息的“媒介使用能力”。3、网络的兼容性。网络兼容了许多以往大众传媒的传播方式,形成了动态传播与静态传播相结合,文字传播、声音传播与图像传播相结合的传播方式,在传递信息时常常表现为一种超文本的形式。网络可以满足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网众”在网上通过图片和画面获取信息的要求。在很多学者看来,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网众”在网上同样能获得很多信息,从而缩小数码沟。4网络的互动性。这也是网络最重要的特点。与以往传媒不同的是,网络是一种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相结合

22、的媒介,以前等级森严的传播层级正在网络上消解,受众与传播者之间的角色定位不再一成不变。“网众”可以在网络上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甚至争论,直接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成为传播者。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受众也可以通过电子聊天等方式与其他受众进行交流。蒂奇纳等人在后来的实证研究中指出,当人们在某个议题上有所争论时,关于该议题的“知识沟”可能会缩小。另一方观点:网络使得“知识沟”日益扩大为“鸿沟”。1 网络所面临的经济壁垒在一定程度上,使其成为富人享有的特权。据2002年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的网络用户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广东、北京、上海等地,分别为10.4%、9.8%、9.2%,而在经济落后的西

23、藏、青海、宁夏等地分布极少,分别为0.1%、0.2%、0.3%。中国东、中、西部地区数字鸿沟状况地 区人均GDP指数人均报纸订阅指数电话普及指数因特网普及指数人均电信业务指数人均电信基建投资指数东 部149.4138.37141.44197.3181.9156.4中 部78.390.1880.2044.8970.6667.4西 部61.467.6557.8532.049.0164.8全 国100100100100100100相对差异系数(%)72.2135.688.7383.9142.0119.7(摘自关于消除中国数字鸿沟的思考与对策 邵培仁,张健康)2网络上丰富的信息使得受众的注意力不仅仅局

24、限于获取知识这一个方面。教育程度高的人摄取的知识含量相对较高,而教育程度低的人则易于为娱乐性、刺激性的信息所吸引。据统计,美国著名的史密斯学会陈列馆的网站7周来的访问量为190次,而花花公子网站一周的访问量就达470次访问。(网络传播加剧知识沟扩散 黄艾华) 3网络的技术性特征对那些乐于尝试新鲜事物、尤其是年轻知识分子的吸引力更大。例如:中国网民大多集中于这样一个群体:年龄在1835岁左右、具有高中以上学历、具有较好的职业声望或正在接受高等教育,以男性为主。 我们的观点:网络的的最大优势在于降低教育成本,进而提供平等而开放的教育机会,使社会上的人可以终身学习。但如果这种信息教育无法普及整个社会

25、,只有那些“信息富人”在享受其成果,那么“信息穷人”的所得将少之又少,“数字鸿沟”会进而而扩大。手机手机媒体是一种以手机为载体的媒体,被誉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四大媒体之后的“第五媒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机已经不仅仅是通话的工具,其多媒体融合的特征日益凸显出来。2004年7月18日我国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正式开通,受众通过手机看报纸、听新闻成为了现实;2005年1月1日上海文广与中国移动合作开通手机电视业务,向用户提供下载点播和直播等形式的手机电视服务。那么在不远的未来,手机对于“知识沟”将会起到何种作用呢?其日益平民化的价值,简便的操作方式,适于“移动”的特征,使人们对于

26、手机抹平“知识沟”充满希望;但鉴于技术与政策等等因素,其前景还存在模糊性。对于大众传媒的批判思考:大众传媒普及了知识,使所有的人都能从中获益,无论你是富人、还是穷人,无论你是老人、还是孩子,也无论你曾经受过何种程度的教育;但它在使所有的人都能够或多或少地增长知识的同时,却造成不同群体间的知识差异,而这种差异在更多的时候是向扩大的趋势发展。这也许是大众传媒自身所面临的难以解决的困境。在这样一个我们能够尽情地享用大众传媒所带来的种种好处的时代,放弃大众传媒无疑是一个极其荒谬的想法,那么我们如何来消除“知识沟”以及由“知识沟”造成的社会不平等现象呢?7如何消除“知识沟”和“数字鸿沟”首先要继续完善大

27、众传媒普及知识的功能,利用大众传播的特性,尽可能地为社会创造一个让所有人群都能平等获取信息的环境;当然这还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唤醒弱势群体对于知识的渴望。美国学者埃特玛说,对信息占有的差别是导致贫富悬殊的根源,因为有信息才能致富,而越穷的人越没有掌握信息的能力。我们要让弱势群体认识到知识是改变他们处境的武器,不仅通过学习,掌握更好地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也通过学习,改变他们自身的命运。在缩小和消除数字鸿沟问题上,我国可以借鉴国际通行的政策。在消除数字鸿沟方面,国际通行政策主要是竞争政策、普遍服务政策。中国消除或缩小数字鸿沟的具体对策包括,第一、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加强政策的落实,理性消除数字鸿沟

28、。第二,大力借鉴国际通行的政策,参考他国成功举措,走中国特色的信息化之路。在借鉴国际通行政策方面,如竞争的政策、普遍服务政策。当然这些国际通行的政策如何定义,采取怎么样的规模和实施方式,都要根据中国的国情尤其是经济实力来制定,而不是光凭热情。中国也应该借鉴他国成功举措,结合国情,大胆探索,包括通过政府、行业部门及私营机构的共同努力,完善网络基础设施、提供有关技术服务、加强公民技能培训、普及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等,走中国特色的信息化之路。第三、积极响应和参与国际组织为缩小和消除数字鸿沟方面的工作,并为建立国际信息新秩序而斗争。2000年西方八国首脑会议上通过的关于全球信息社会的冲绳宪章,虽然隐含有开辟发展中国家信息技术市场的意图,但是他们采取一致的措施和政策来缩小南北间数字鸿沟还是具有积极作用的。我们应该利用有利的一面,抓住这个机会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参考书目: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 段鹏著传播学概论 周义山著大众传播理论解读 张慧元著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著参考论文:网络传播加剧知识沟扩散 黄艾华“信息鸿沟”景观下个人知识与命运的互动关系 王圆圆 刘纯明网络社会与知沟理论 彭培成 亚太五国/区数字鸿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柯惠新 王锡苓数字鸿沟的概念辨析 金兼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