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简介:化工冶金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10月1日,50年代中期,是我国国民经济恢复和迅猛发展的时期,也是中国科学院第一次大发展时期,化冶所的成立,为化工冶金交叉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此后几十年的风雨历程中,在发展化学工程与提取冶金的前沿领域,化冶所进行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为解决化工与冶金领域中的关键技术和重大科技问题,做出过重要的贡献。面对知识经济的出现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化冶所的学科方向已逐步调整,转变为工程化学,应用领域已从冶金扩展为生化、材料、资源、环境和能源等,基础性研究得到加强。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多相反应和分离形成了学科优势,上述几个方面都是当
2、前国家关注、优先发展并列入“973”和“863”计划的重要领域,为化冶所今后的发展带来良好的机遇。化冶所目前有四个重点实验室和一个工程中心: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多相反应开放实验室、计算机化学开放实验室、分离科学与工程青年实验室和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还设有高温技术与材料工程研究部、生化工程研究部、流态化技术与多相反应工程研究部、分离科学与新材料研究部、计算机化学研究部和一个技术服务部。还设有北京中柯化工冶金新技术开发公司、北京伯美特生化材料工程研究开发中心、北京金辛合科贸有限公司和北京三诚科技服务中心。1999年化冶所在两院院士的推荐和增选工作中成绩喜人,李静海研究员当选为中国
3、科学院院士,张懿研究员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使我所两院院士增至4人,增强了我所的实力和人才优势。目前化冶所在编职工320人,其中科技人员249人,研究员47人,副研究员67人,中级职称88人,初级职称42人,未定职5人。化冶所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博士后流动站进站单位,现有博士生导师25人,硕士生导师36人。所里十分重视研究生和青年科技骨干的培养使用,积极创造条件扩大博士生和博士后的招生和进站,1999年底在学研究生155人,其中硕士生55人,博士生87人,博士后13人。1999年科研项目建议和立项工作取得很大进展,由化冶所提出的“过程工程中的多尺度法”和“工业生态学”等项
4、目在国内产生影响,并被列入国家和院的“十五”规划之中。“煤气化和热解的工程学研究”和“多相流动离散化并行计算”被列入国家“973”项目,承担的国家“九五”重点基金项目达到5项。去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到款和研究所的总到款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1999年“气固流态化的散式化理论与方法”,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氨浸法从电镀污泥和不锈钢酸洗废液中回收重金属”,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钒钛磁铁矿高炉强化冶炼新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四单位)。去年化冶所在SCI期刊发表文章数在全国科研院所中名列前30名;被引用论文26篇,44次,居全国科研机构第29位;在国内发表论文98篇,居全国科研
5、机构第35位;申请专利31项,在中国科学院院内名列前茅,中科院对化冶所的绩效评价和状态评价为“双A”。1999年化冶所围绕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进行的改革,取得了满意的进展。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多相反应开放室进入了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为使全所整体进入第二批创新工程试点,提出的“过程工程科学与技术”基地的构想,在所内取得共识,并得到有关领导的认可。这是继所内分类定位完成后,在凝炼科技目标方面又迈出的重要一步。一个跨世纪的充满生机和活力年轻有为的领导班子,对争取尽快带领化冶所进入第二批知识创新工程的试点行列将是最有利的因素。1999年10月份化冶所行政领导班子换届工作圆满结束,新一届领导班子
6、由三人组成,3位年轻的博士都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获得者,是有理想、有才华、肯于为祖国的科学事业献身的跨世纪的学科带头人和管理专家。新班子接替工作后,打破框框、深化改革、调整结构,首先使二线改革一步到位,本着优化人员结构、减少中间环节、明确责权关系、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则,取消处级干部,设置职能岗位,公开招聘职能岗位主管人员,通过答辩和评审任命了11位岗位主管,由主管再行招聘部门工作人员。设置合理、分工有序,在不增加人员的前提下,提高了办事效率,得到大家的认可。所领导班子的代际转移,为化冶所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的试点工作增添了活力和希望。在知识经济与科技创新的年代,在知识创新的伟大实践中,这个新的领导群
7、体将领导全所职工,为创办工程化学科学和技术创新的一流研究所而努力拼搏!化冶所是中国颗粒学会的挂靠单位,主办的学术刊物有化工冶金和计算机与应用化学等。1. 先进能源技术课题组:课题组负责人介绍: 许光文: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7年4月生。199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同获工学与经济学双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本所,获工学博士学位。1996年6月至2006年9月工作于日本与德国,曾依次在日本 Gunma University 从事 博士后研究,任日本 New Energy and Industri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NED
8、O) 产业技术研究院,在德国 Technical University Hamburg-Harburg 进行洪堡学者研究,在日本石川岛播磨重工业株式会社(IHI)基础技术研究所任代理课长研究员,2006年通过“百人计划”回国工作。在国际主流期刊发表论文50多篇,被他人引用近100次,申请国际专利两项,日本专利17项,国内发明专利5项,获2001中科院科技发明一等奖,2003全国优秀发明专利奖等。目前研究先进能源技术工艺,反应器,催化剂,分析测试方法和相关的流动传递基础,具体包括:(1)煤的高值化综合加工,涉及联合煤转化工艺、低污染高效率工业锅炉、宽煤种中小型气化炉、和热解油高值化利用;(2)生
9、物质能技术,涉及煤 - 生物质混合燃烧设备、燃烧解耦新型气化、和无催化高温改质;(3)应用催化,研究开发合成气利用,生物炼制等方面的催化剂,反应器和催化转化工艺;(4)新型分析仪器,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服务于能源转换研发工作的新型反应测试与分析仪器。电话:010-62550075, Email: gwxu2007年招聘工作人员两名,具体要求如下:1. 热能工程,博士论文从事热能工程学科的实验研究,特别是有关燃烧,气化和热解方面的研究,具有设计实验设备,并组织加工与调试的经验。2. 应用催化,博士论文从事催化剂开发与评价,或催化反应器开发研究者,特别欢迎从事石油或生物炼制的人才。2.多相复
10、杂系统和多尺度方法学课题组课题组负责人介绍:李静海: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男,1956生。198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84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87年获本所博士学位后赴美国纽约市大学和瑞士联邦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1990年回国后历任中科院化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所长职务。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3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6年当选瑞士工程院外籍院士。现任中科院副院长。主要从事颗粒流体两相系统量化设计和放大的研究,致力于气固两相系统的计算机仿真和多相复杂系统的研究,包括多相流动、煤燃烧、计算机仿真、多尺度方法。1989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一
11、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3 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获奖人),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第一获奖人)。开发的抑制氮氧化物排放、无烟燃煤技术获国家级新产品证书,获2001年中国科学院技术发明一等奖(第一获奖人)。他获首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第三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目前兼任国家“863”计划能源领域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颗粒学会理事长。还兼任著名国际期刊Powder Technology编委和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Advanced Powder Technology 的国际顾问组成员,国际循环流化床顾问委员会委
12、员等职务。电话:010-62558318; E-mail: jhli 需求工作人员2名,分别要求如下:1. 具有生物大分子模拟专业背景、博士学位、较好的生物大分子动力学模拟经验、扎实的数学和物理基础。将从事的科研工作为:采用动力学方法研究生物分子内相互作用间的协调对构象的影响,进而确定其生物功能。2. 具有应用数学(尤其是多目标优化)专业背景、博士学位、并具有将多目标优化理论应用到化学工程中的流动、传热和传质等过程中的研究工作经验。将从事相关科研工作。3.钛资源综合利用课题组课题组负责人介绍:袁章福: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男,1963年7月生。1983、1988和1993年分别获学士、硕士和博士
13、学位后,留校在北京科技大学 任副教授。1996年在日本JICA九州国际中心等地进修,1997年在日本九州工业大学任讲师,2001年入选为“百人计划”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回国任本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与日本合作进行了高温熔体表面张力、Marangoni对流、新型耐火材料、微重力材料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承担过多项国家攀登计划“熔融还原炼铁法”、“九五”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课题,负责完成了二十余项科研项目,其中3项通过了国家科技成果鉴定,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3次(第一获奖人);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EI收录60余篇,SCI收录40余篇,引用次数达105次;出版专著2部;已授权和申请发明
14、专利12项。目前研究课题:资源综合利用包括氯化法钛白和海绵钛;稀土及高温熔体的物理化学;钢铁冶金与化工用氧喷枪及反应器的研制;微重力环境下材料的界面现象;冶金过程高效节能技术。电话:010-62527440,010-62533383;E-mail: yuanzhf 需求工作人员2名,分别要求如下:1. 具有材料与化工冶金专业背景、学士学位、综合素质佳、较强的外语能力及中文写作能力、一定的交际能力。将从事的工作为本课题组的行政秘书。2. 具有化工机械(流化床)专业背景、工学硕士学位。有工程设计经历、现场工作经验者优先考虑。将从事相关科研工作。需求博士后1人,具体要求如下:与本课题组相关的专业背景
15、。4.无机功能材料课题组课题组负责人介绍:王丹: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男,1969年6月生。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 1997年于吉林大学化学系获理学硕士学位后获日本文部省奖学金资助赴日本留学,于2001年获日本国立山梨大学博士学位。2001年4月-2003年1月间,先后在京都大学化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创新课题组组长,吉林大学客座教授,北京工业大学兼职教授,过程工程学报编委会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冶金物理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工学会无机酸碱盐专业委员会学术带头,2004年中国纳米技术应用讨论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发表研究论文近90篇(其中SCI收录24篇,SCI引用110
16、余次),申请1项日本发明专利。主要从事功能材料与催化材料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为新型层孔材料的设计与合成研究;催化材料的制备与催化性质研究;天然层状材料功能化、高值化与产业化研究;磁性纳米材料的设计与合成研究。目前主持自然科学基金和企业合作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电话:010-62631141;E-mail: danwang需求工作人员2名,分别要求如下:1. 具有材料科学/材料化工/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工业催化专业背景、硕士学位、热爱科研事业、勤奋敬业、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2. 具有材料科学/材料化工/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工业催化专业背景、博士学位、热爱科研事业、勤奋敬业
17、、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需求博士后12人,具体要求如下:具有材料科学/材料化工/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工业催化专业背景,热爱科研事业,勤奋敬业,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5.多相反应与材料课题组课题组负责人介绍:朱庆山: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男,1969年5月生。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工程技术委员会委员,中科院多相反应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1991年7月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1994年8月在本所获硕士学位,1997年7月在清华大学获博士学位。1998-2000年在日本九州工业技术研究所工作;2000年3月至2002年3月在荷兰安德霍芬技术大学做博士后,于2002年3月
18、底通过中国科学院的“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计划”回国工作。目前主要从事纳微粉体的合成与结构调控、能源转换材料、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关键材料与系统、全陶瓷牙科材料、流化床反应器在材料制备与资源高值化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国际主流学术期刊发表/接受论文31篇、国内学术期刊发表/接受论文24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2项(其中4项已获授权)、欧洲发明专利1项。现任 Particuology(中国颗粒学报)编委,过程工程学报副主编,兼任中国颗粒学会理事,中国化工学会石油化工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电话:010-62536108;E-mail:qszhu需求工作人员1名,具体要求如下:具有化工或无机材料专业背景、博士
19、学位、较强的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和较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具有流态化、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研究经验的优先考虑;需求博士后1人,具体要求如下:具有化工或无机材料专业背景、博士学位、较强的独立从事科研工作能力和较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具有流态化、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研究经验的优先考虑。6.气体净化课题组课题组负责人介绍:朱廷钰: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男,1971年出生于山西省临汾市,1993年获太原理工大学化工系学士学位,1999年6月获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化学工艺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流化床煤温和气化研究”。同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博士后流动站,师从肖云汉研究员,主要研究
20、方向为“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尾气净化”,2001年6月博士后出站。同年进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工作至今。截至目前,已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获专利授权5项。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烟气脱硫、微粒子控制、煤气化以及流态化等。2003年获北京市科委“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资助。从2003年度起,一直担任科技部“火炬计划”、“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国家环保局“最佳环保实用新型技术”等部门的评审专家。主持完成了包括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微粒子控制”、杭州市科委“循环流化床尾气净化”院地合作和与石家庄东方热电股份公司合作实施的“130t/h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示范工程”等多项项目。电话:010-62637691;E-m
21、ail: tyzhu需求工作人员1名,具体要求如下:具有博士学位、热能工程专业背景或本科是热能工程专业、博士是化学工程或环境工程专业,博士毕业于国内知名大学或科学院系统,年龄35岁以下,具有工程、设计院或企业工作经验者优先考虑。将从事燃煤锅炉烟气净化及可吸入颗粒物方面的研究工作。需求博士后1人,具体要求如下:具有热能或化学工程专业背景。7.功能粉体材料课题组课题组负责人介绍:袁方利: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男,1967年11月生。1996年在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6-1998年在中科院化工冶金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1998年后开始在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工作。2003年-2004
22、年,韩国化学研究院高级访问学者。中国力学学会等离子体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工学会无机盐专业委员会锌盐协会专家组成员。主要从事功能材料的制备和应用研究,其中包括氧化锌压敏陶瓷电阻,聚合物基微波介质材料,氧化锌、氧化钛、氧化铝、氧化硅等纳米粉体及复合粉体,并开展等离子技术制备特种功能粉体的研究。先后负责完成了科技部“科技兴贸”行动计划项目一项、多项企业委托课题。目前主要侧重在光、电、磁等性能的超细颗粒的形貌和特殊结构调控研究,并开展特种功能复合粉体的研制和应用。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SCI检索15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电话:010-82627058;E-mail: flyuan需求博士后1人,具
23、体要求如下:具有材料专业背景、较强的动手能力、良好的团队意识、能融洽相处。8. 生物产品制备与提纯技术课题组课题组负责人介绍:苏志国: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男,1954年7月生。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主任,中国科学院生物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生物工程学报副主编,国际期刊 Artificial Cells, Blood Substitutes & Biotechnology 和 Journal of Chemical Technology and Biotechnology 编委。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博士(85),荷兰Delft大学博士后(87
24、),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高访学者(90,92)。1994年进入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199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1996年进入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研究方向为生物产品制备工程,主要研究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纯化、修饰和稳定技术和制备过程优化。已承担和完成的项目包括国家八六三重大项目人工血液代用品的研制、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天然产物分离纯化新技术、国家八六三计划生物领域项目产品分离纯化和质量控制技术平台等。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90篇, 国际会议论文35篇。电话:010-62561817;E-mail: zgsu需求工作人员1名,具体要求如下:生物化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具
25、有良好的生物化学工程研究基础及蛋白质分离纯化及修饰或用细胞表达基因工程产品的科研背景、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过学术论文,有国内外知名专家的推荐。9. 酶催化工程课题组课题组负责人介绍:王平: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男,生于1968年8月25日,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1995年获美国塔TUFTS大学化学工程博士学位。研究以生化工程为主,着重酶的应用与研究。在国际期刊发表了近二十篇SCI收录的学术论文。尤其以对纳米酶催化的拓展和开创新型界面生物催化方面成就引同行所注目。SCIENCE和C&EN都曾专篇报导评论。曾获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青年教授成就奖。2004年12月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任中科
26、院过程工程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以酶催化工程和纳米科学为核心进行针对在生物化学合成、制药、绿色再生资源开发利用、功能材料制备、生化仪器微型化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有广泛用途的基础性探索研究。具体工作尤其致力于开发新一代高效酶催化剂和纳米酶催化工程等前沿领域。一方面我们将聚合物高分子引入到酶的修饰,以此而发展高活性和稳定性的塑料酶和奇特的界面自组装酶。另一方面,我们把纳米酶催化率先拓展到多酶反应体系,通过纳米结构来调整和控制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因而实现诸如辅因子循环再生等复杂的系统反应。电话:010-62651271;E-mail:pwang需求博士后1人,具体要求如下:为
27、人诚恳、对科研负责、有团队精神;具有酶催化工程、高分子合成、纳米材料制备或相关领域实验研究基础;具有一定的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和较高的英语水平;年龄一般应小于35周岁。10.植物化学工程课题组课题组负责人介绍:刘春朝: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男,1969年2月生。 1991 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微生物系, 1994 年在该校获硕士学位, 1998 年在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博士学位。 1998-2003 年分别在日本、美国和加拿大从事科研工作, 2003 年受中国科学院 “ 百人计划 ” 资助回国工作。主要从事植物化学工程的应用基础研究,重点探索药用植物的组织培养、代谢工程
28、和生物反应器大规模培养,天然产物的快速检测和分离提纯、以及能源植物生物炼制过程的关键技术集成。已承担美国 NASA 和 USDA ,日本文部省和学术振兴会、加拿大 NSERC 、中国科技部等多项科研任务,与国内外同行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100 余篇,获中国专利 5 项。 “ 科学通报 ” 和 “ 过程工程学报 ” 编委。电话:010-82622280;E-mail: czliu需求工作人员2名,分别要求如下:1. 博士学位,具有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专业背景, 在专业领域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表论文 2 篇以上, 较强独立 科研工作能力,较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从事过植物或
29、微生物次生代谢工程的可优先考虑。2. 博士学位,具有微生物工程或者生物化工专业背景, 在专业领域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表论文 3 篇以上, 较强独立 科研工作能力,较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从事过 生物燃气(氢气和甲烷)和有机酸发酵的可优先考虑。11. 生物矿化工程组课题组课题组负责人介绍:李浩然: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男,1968年7月生。199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研究方向为生物矿化过程及矿物加工工程。研究微生物与矿物相互作用的机制,利用化工和生物化工的基本原理强化冶金过程,构建生态化矿物加工工业。1990-1992负责MnO2三相氧化工艺;1992年起负责“Na,Ca,V等金属过氧化物的制备及其
30、催化活化”、“水-矿物-微生物系统铁-锰-钒循环机制”;1998年以来负责国家长远项目“深海多金属结核做生物固定化载体”、“大洋多金属矿生物冶金技术、三相氧化清洁生产新工艺”,自然科学基金“有机废水还原金属氧化物废料的微生物催化作用、堆式原位生物反应器的铁循环的生化过程”,863项目“极端嗜酸菌共培养及矿业废弃物利用”,973子课题“水-矿-微生物系统中极端微生物催化与转化”,中科院-印度科学院国际合作交流项目“洋底生物矿化过程及大洋复杂矿物综合利用”。目前承担河北和河南省重点产业化项目“低品位复杂矿生物法综合利用”。近年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8项,授权2项。负责的“大洋多金属
31、结核及氧化锰矿生物还原浸出”项目通过中科院鉴定。“氧化锰矿微生物还原浸出及综合利用” 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合作编著深海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电话:010-82627064 传真:010-62561813 E-mail: hrli需求工作人员1人,具体要求如下:具有化学分析专业背景,丰富的工作经验。具有设计、仪表等经验者优先考虑。12. 生物膜分离技术与应用课题组课题组负责人介绍:万印华: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男,1966年2月生。1985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高分子化工专业,分别于1988、1993年获华南理工大学环境化工硕士、博士学位,2004年获英国牛津大学生物化工博士学位。1988年获硕士学
32、位后留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1995年评聘为华南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副教授,曾任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1998年7月起在葡萄牙国家土木工程实验室、英国伯明翰大学从事地下水污染模拟与控制研究,1999年至2004年赴牛津大学访问和工作。2004年12月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任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任职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从1988年起,一直从事膜技术(超滤,微滤及液膜)的基础和应用研究。重点探索膜过程的关键技术(强化传质,膜表面改性,膜污染控制,高效液膜用表面活性剂等)及在清洁生产,生物分离与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承担或作为骨干人员参加并完成了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欧盟
33、合作项目二项,目前主持自然科学基金和企业合作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 撰写了2本中英文学术专著中的2章,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国际学术会议论文15篇,作为主要完成人获1995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目前研究方向为高效膜过程及其在生化工程和医学工程中的应用,主要探索新型高通量、高选择性膜技术分离、纯化药用蛋白质及天然生物活性物质;高效膜生物反应器(MBR)的设计、优化及其在细胞、组织培养与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电话:010-62650673;E-mail: yhwan需求工作人员1人,具体要求如下:具有生物化工、生物工程或环境工程专业背景、博士学位(或博士后经历)、有膜方面研究经验
34、,特别是膜反应器方面研究和工程经验者优先;年龄不超过35岁;学风严谨、为人正派,科学道德高尚。需求博士后1人,具体要求如下:具有生物化工、生物工程或环境工程专业背景,博士期间主要从事膜技术的基础或应用研究;年龄不超过35岁;学风严谨、为人正派,科学道德高尚 。13.分离科学与工程课题组课题组负责人介绍:刘会洲: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男,1962年6月生。现任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所长、绿色过程与工程实验室主任。1996年和 2000年分别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进行合作研究工作与学术交流。主要研究领域为分离科学与工程。先后主持承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国家“
35、973”、国家“863”等项目的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其中被SCI、EI检索142篇,授权发明专利25项;主持或参加的项目9次获国家、中科院科学技术进步奖和自然科学奖及部委级奖。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工程学科评审专家,中国金属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海淀区高科技工程师协会理事长。兼任化学通报副主编,过程工程学报主编,科学通报特邀编辑等。曾获“中央国家机关杰出青年”和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和财政部联合颁发的“八五”科技攻关中做出突出贡献优秀个人荣誉证书,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候选人,“中国科学院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已培养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近二十余名。其中获全国优秀
36、博士论文提名奖1名,首届中国科学院研究生创业金奖1名;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5名;中国科学院刘永龄奖学金1名;中国科学院刘永龄奖学金特等奖1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优秀研究生1名;中国科学院首届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1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社会实践科研创新基金等奖项。电话:010-62554264;E-mail: hzliu需求工作人员1人,具体要求如下:生物化工专业,博士学位,40岁以下,有扎实的科研工作基础和敬业精神,有良好的个人素质和合作精神,有独立开展科研与工程放大的经验和基础训练。需求博士后1人,具体要求如下:化工或生物化工专业,具有企业工作经验者、从事过生物脱硫研究的优先考虑。14
37、.绿色化学与技术课题组课题组负责人介绍:张锁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男,1964年11月生。“百人计划”引进国外杰出人才,“绿色过程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绿色化学工程与技术”创新课题组组长。主要研究方向:离子液体的应用基础研究及绿色过程集成。1994年于浙江大学获博士学位, 1994-95年在北京化工大学作博士后,1995-96年获日本文部省奖学金在日本留学, 1997年加入日本三菱化学株式会社,1998年起任高级工程师。2001年回国,到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工作。在离子液体的基础、应用及绿色集成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致力于发展离子液体的DPPAI平台,包括离子液体的分子设计(Desig
38、n)、结构-性质(Property)、规模化制备(Preparation)、工业应用(Application)及绿色过程集成(Integration)。建立了离子液体的规模化制备装置,研究开发基于离子液体的清洁工艺技术。承担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省部级、国际合作、企业合作项目等10余项。迄今共发表论文50多篇, 被他人多次引用;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电话:010-82627080, 010-62550850; E-mail:sjzhang需求工作人员2人,分别要求如下:1. 博士学位,具有在以工业催化、化学工程或工艺为核心研究内容的课题组从事研究工作的经历;从事基础或应用基础研究,
39、在本专业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表论文 3 篇以上;具有很强的中英文写作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优秀的品德和很强的团队精神以及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年龄最好不超过 35 周岁;2. 博士学位,具有在以工业催化、化学工程或工艺为核心研究内容的课题组从事研究工作的经历;从事工业催化、工艺或工程研究开发,有独立从事该方面研究开发的实践经验和业绩,发表 SCI 论文 1 篇以上;具有很强的中英文写作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优秀的品德和很强的团队精神以及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年龄最好不超过 35 周岁。需求博士后12人,具体要求如下:具有在以工业催化、化学工程或工艺为核心研究内容的课题组从事研究工作的经历,具有很强的
40、中英文写作能力,并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具有优秀的品德和很强的团队精神,并具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年龄最好不超过35周岁。15. 化学反应工程与多相传递课题组 课题组负责人介绍:杨超: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71年8月生。现任绿色过程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支部书记、“化学反应工程与多相传递”课题组组长。1993年南京化工大学化工系本科毕业,1998年获工学博士学位,导师为时钧院士和徐南平教授。1998-2000年中科院化冶所博士后,在陈家镛院士和毛在砂研究员的指导下,从事多相过程数值模拟和反应工程研究,获首届“中科院王宽诚博士后工作奖励基金”和“中 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1999年获原化工部
41、的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A类)。过程工程学报编委。已发表论文 50多篇,出版专著2章,申请发明专利4项。研究方向:化学反应工程、多相流体力学和传递过程。将多相流体力学、传递原理、热力学和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用于复杂多相体系的化学反应工程基础研究,研究搅拌槽反应器、环流反应器、固定床反应器等多相反应器内的流动、传递和反应动力学的机理及规律,并发展多相流动和传递过程的计算方法和反应器数学模型。参加过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攻关、“863 ”和“973”项目的研究。参与完成重大基金子课题“络合催化-烯烃氢甲酰化的反应工程研究”。现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复杂多相新化工过程
42、的化学工程特性研究)和1项国家“973”一级课题(煤直接液化的反应工程学基础研究),参加1项国家重大基金项目。电话:010-62554558,010-62573446;E-mail: chaoyang需求博士后1人,具体要求如下:化学工程或流体力学专业, 有数值模拟的研究经历,编程能力强,会并行计算者优先考虑。16.盐湖资源综合利用课题组课题组负责人介绍:李志宝:研究员。男,1962年11月生。于1987年获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工程硕士学位,1998年获清华大学博士学位,2006年获加拿大McGill大学湿法冶金专业博士学位。先后从师于时钧院士,著名化工热力学专家清华大学李以圭教授,加拿大Otta
43、wa大学Benjamin C.-Y. Lu教授,国际著名湿法冶金学者McGill大学George P. Demopoulos教授。2006年11月作为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现为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所“绿色过程与工程重点实验室”研究员。1987至2001年期间,主要从事化工热力学和分离的研究,如电解质溶液的界面张力,多元体系的相平衡,以及多元低碳醇的精溜脱水技术。2002至今研究领域转向湿法冶金过程的开发。在由CaCl2和H2SO4反应沉淀结晶生成高品质半水硫酸钙建筑材料课题中,对该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做了深入的研究,建立了一套快速测定难溶电解质(包括亚稳定固体相如Hemihy
44、drate)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方法;并建立先进的化学溶液模型模拟其溶解度数据,建立自己的参数数据库, 在OLI Systems软件(the Environmental Simulation Program, V-6.6.0.4) 的基础上,确定固体晶体在电解质溶液中的相转变点,稳定区和沉淀结晶图Precipitation Diagram),为开发和优化沉淀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并完成了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加拿大战略项目(Strategic Project of Canada:Saleable gypsum by-product from hydrometallurgica
45、l chloride solutions: experiment and modelling),以及金属镍湿法生产过程铁的去除等公司的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1990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1) 从青海盐湖高镁/锂比卤水中提取锂和镁的新技术开发(碳氨循环法);(2) 用(NH4)2CO3从MgCl2溶液中沉淀结晶三水碳酸镁的结晶化学和动力学研究;(3) Mg-Li-NH4-CO3-HCO3-Cl-H2O体系的相平衡和化学模型模拟计算。E-mail:zhibaoli需要博士后1人,具体要求如下:博士学位,具有汽液固(结晶)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
46、,物理化学,地球化学,无机化学或无机材料学等相关领域研究基础和经验;具备较强实验和理论研究能力,在本专业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3篇以上;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有盐湖资源利用,镁、锂和钛冶金研究经历者优先。需要工作人员1人 ,具体要求如下: 博士学位或博士后,具有汽液固 ( 结晶 ) 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物理化学,地球化学,等相关领域研究基础和经验;具备较强实验和理论研究能力,在本专业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 1 篇以上;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有盐湖资源利用,镁、锂和钛冶金研究经历者优先。17.绿色过程与工程课题组课题组负责人介绍: 张懿,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女,1939
47、年6月生。1963年毕业于东北大学冶金物理化学专业。1989-1991年在瑞士伯尔尼大学和日本九州大学合作研究环境化学与材料工程,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首席研究员、兼任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环境和轻纺学部常委、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副理事长。为我国绿色过程工程研究领域主要开拓者之一,在国内外首次提出的亚熔盐非常规介质高效、清洁转化矿产资源的绿色化学化工新过程,已在铬盐重污染行业取得应用突破,并拓展为清洁转化多种两性金属资源的普适性新理论和共性技术。为我国工业循环经济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拓者之一,对我国传统产业绿色化提升和工业循环经济理论与技术支撑平台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现主要从事资源利用绿色过程与环境工程方向的基础与应用开发研究。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等。1988年获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2001年获中科院首届十大女杰称号。2002年中国科学院、国家人事部授予她的研究群体先进集体称号。发表论文170多篇,专著合著9部,申请和授权专利34项,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48名。电话:010-62554256; E-mail:yizh需求博士后34人,具体要求如下:1. 具有湿法冶金、化学化工及相关领域研究背景,较强的独立从事科研工作能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