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评王力的“三品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评王力的“三品说”.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评王力的“三品说” 评王力的“三品说”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评王力的“三品说”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评王力的“三品说”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三品说”是丹麦语言学家奥托叶斯丕森在其名著语法哲学当中提出的学说,曾对中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语法研究产生较大影响。王力先生全面的接受了“三品说”,并把它运用到汉语语法分析的实际当中去。本文从词类与词品的关系、仂
2、语和词品的关系、句子成分的品级三方面介绍王力先生的“三品说”,并作简要的评析,以期为语法学习者提供一些参考。关键词“三品说” 词类 仂语 句子成分“三品说”是丹麦语言学家奥托叶斯丕森在其名著语法哲学当中提出的学说,曾对中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语法研究产生较大影响。王力先生全面的接受了“三品说”,并把它运用到汉语语法分析的实际当中去。他在中国语法理论(商务印书馆,1984年)中国现代语法(商务印书馆,1985年)和汉语语法纲要(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三部著作中,对词品的定义、词类与词品的关系、词品说的价值、词品的适用语言单位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论述。本文将从词类与词品的关系、仂语和词品的关系、
3、句子成分的品级三方面介绍王力先生的“三品说”的运用情况,并作粗浅的评析。一、词类与词品的关系关于词类,王力先生划分词类是从意义出发,在中国现代语法中,他对词的分类是:理解成分:实词,名词,数词,形容词,动词(包括助动词)。语法成分:半实词,副词。半虚词,代词,系词。虚词,联结词,语气,记号。关于词品的定义。王力先生在中国现代语法中给出的定义:“凡词在句中,居于首要的地位者,叫做首品。凡词在句中,地位次于首品者,叫做次品。凡词在句中,地位不及次品者,叫做末品。”关于词类与词品的关系。 先生认为“词类是每一个词独立的时候所应属的种类;词品是词和词发生关系的时候所应属的品级。”并且认为词类与词品有一
4、定对应关系:“某一类词和某一词品特别相宜,而另一类词则否”。(汉语语法纲要)这种对应关系,在三本著作中,都有论述,现归纳如下:由此可见,词类与词品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而从作者在书中所举的例子来看,词品与句子成分也也有一定的的对应关系。首品可以做主语、宾语、中心语,(首品用-标示,下文中次品、末品相同)如,鸡啼。次品可以做谓语、定语,如,棉花轻。末品可以做状语、补语,如,大吃一顿、热死啦。可以看出,王力先生将词品作为词类与句子成分的桥梁。二、仂语与词品的关系关于仂语,他的定义是:“凡两个以上的实词相联结,构成一个复合的意义单位者。” 他从三品组合的结构关系,将仂语分为主从仂语和等立仂语,其下又分
5、小类;按三品与其它修饰成分的联结,区分出了复杂的仂语。主从仂语是指“凡仂语,其中有一个中心词者” 。等立仂语是指“凡仂语,系同品组合者” 。按所组成的仂语的性质分为首仂、次仂。首仂是指“次品加首品等于首品者,叫做组合式。由组合式构成的整体” 次仂作者没有直接定义,但在书中提到两种:一是次品加首品等于次品的仂语,一是末品加次品构成的仂语。主从仂语又可分为次品和首品联结、末品和次品联结、三品联结三大类。次品和首品联结,又可分为两种:(1)次品加首品为首品。如,小牛。(2)次品加首品为次品。如,种田。次品和首品联结,又可分为两种:(1)末品在前。如,微笑。 (2)末品在后。如,拿起来。 复杂的仂语又
6、分:(1)首仂和别的词或仂语连接。如,诗人妙语。(2)次仂中,动词后的次品可以被修饰。如,说大话。 (3)次仂语受否定副词修饰。如,不很好。三品联结也是复杂仂语,是指“末品修饰次品,其所构成的次仂再修饰首品” 。如,最强的国家。等立仂语又可以分为两种:(1)首品加首品,如,父母。 (2)次品+次品,如,高大。三、句子成分的品级这里说的句子成分,是指句子形式和谓语形式。句子形式是指“连系式,不论其是否成为一个完整的句子”,谓语形式是指“复杂谓语,不论其已否变为谓语的一部分”。句子形式分和谓语形式均分三品,并且它们的品级与其功能相联系:(1)首品句子形式适用于目的位的,如:我们不知道张先生来。(2
7、)次品句子形式总用为修饰品,如:昨天看了一本思想很新的书。(3)末品句子形式是“主从句的从属部分”“作用在于修饰主要部分” 。如:你死了,我做和尚。 (4)首品谓语形式可在主语或目的位,如: 吃个双分子也不为过。 我不喜欢赌钱。 (5)次品谓语形式加于首品前,起修饰作用,如:这是洗干净了的衣服 。(6)末品谓语形式主要是修饰谓语或全句的,如:我到上海去。除了怡红院,也竟有这么一个院落。 由上文可以看出,王力先生为解决词类与句法成分的复杂关系,引进了三品说,词品是词类与句法成分的桥梁。词品与句法成分的关系相对较为清楚简单,但词类与句法成分的关系更为复杂,这样反而隔绝了词类与句法成分的关系,把词类
8、问题完全推给了字典,从这一点来说“三品说”无疑失败的。“三品说”还有一个致命的缺点是:“品”并没有客观依据,随意性强,人为的分主要的、次要的;比如说主谓结构中将主语定为首品,谓语定为次品就很没有道理。但是“三品说”的运用也有优点:对词、仂语、句子成分区分三品,认识到词组可以充当句子成分,并且在一定程度揭示了所说明对象的层次,这在语法学上无疑是一大进步。尽管王力先生已经放弃“三品说”,但“三品说”的优缺点还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关注的。 参考文献:1奥托叶斯丕森.语法哲学.语文出版社, 1988.2朱媞媞.吕、王、高三家早期词类研究之比较.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2,3.(作者单位:广东暨南大学)其他
9、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10、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
11、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