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基础总结.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432065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科学基础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材料科学基础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材料科学基础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材料科学基础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材料科学基础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材料科学基础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科学基础总结.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材料科学基础知识点总结授课教师:曲明洋材科1101王健11840103目 录第1章 原子结构与键合- 1 -1.1原子结构- 1 -1.1.1物质的组成- 1 -1.1.2原子的结构- 1 -1.1.3原子的电子结构- 1 -1.1.4元素周期表- 1 -1.2原子间的键合- 1 -1.2.1金属键- 1 -1.2.2离子键- 1 -1.2.3共价键- 1 -1.2.4范德瓦耳斯力- 1 -1.2.5氢键- 1 -第2章 固体结构- 2 -2.1晶体学基础- 2 -2.1.1 空间点阵和晶胞- 2 -2.1.2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 2 -2.1.3晶体的对称性- 3 -2.2金属的晶体结构-

2、4 -2.2.1三种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 4 -2.2.3多晶型性- 4 -2.3合金相结构- 4 -2.3.1固溶体- 4 -2.3.2中间相- 5 -2.4离子晶体结构- 5 -2.4.1离子晶体的结构规则(鲍林规则)【P57】- 5 -附:高分子相关知识点- 6 -第三章 晶体缺陷- 10 -3.1点缺陷- 10 -3.1.1点缺陷的形成- 10 -3.1.2点缺陷的平衡浓度- 10 -3.1.3点缺陷的运动- 10 -3.2位错- 10 -3.2.1为错的基本类型和特征- 10 -3.2.2伯氏矢量- 11 -3.2.3位错的运动(P94)- 11 -3.2.4位错的弹性性质- 11

3、-3.2.5位错的生成和增殖- 12 -3.2.6实际晶体结构中的位错- 13 -3.3表面及界面- 13 -3.3.2晶界和亚晶界- 13 -3.3.3孪晶界- 13 -3.3.4相界- 13 -第四章 固体中原子及分子的运动- 14 -4.1表象理论- 14 -4.1.1菲克第一定律- 14 -4.1.2菲克第二定律- 14 -4.1.3扩散方程的解- 14 -4.1.4置换型固溶体中的扩散- 16 -4.2扩散的热力学分析- 16 -4.3扩散的原子理论- 17 -4.3.2原子跳跃和扩散系数- 17 -4.6影响扩散的因素- 18 -第五章 材料的形变和再结晶- 20 -5.1弹性和黏

4、弹性- 20 -5.1.1弹性形变的本质- 20 -5.1.2弹性形变的特征和弹性模量- 20 -5.1.3弹性的不完整性- 20 -5.2晶体的塑性变形- 20 -5.2.1单晶体的塑性变形- 20 -5.2.2多晶体的塑性变形- 22 -5.2.3合金的塑性变形- 23 -5.2.4塑性变形对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24 -5.3回复和再结晶- 24 -5.3.1冷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的组织与性能变化- 24 -5.3.2回复- 25 -5.3.3再结晶- 25 -第1章 原子结构与键合材料科学与工程:基于组织结构与性能关系,来设计组织结构,以获得性能的学科。决定材料性能的最根本的因素:组成材

5、料的各元素的原子结构 原子间的相互作用、相互结合 原子或分子在空间的排列分布和运动规律 原子集合体的形貌特征。1.1原子结构1.1.1物质的组成分子:能单独存在,且保持物质化学特性的一种微粒。1.1.2原子的结构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原子核、以及核外的电子所构成的,呈电中性。1.1.3原子的电子结构(1)主量子数n决定原子中电子能量以及与核的平均距离,即表示电子所处的量子壳层(2)轨道角动量量子数给出电子在同一最子壳层内所处的能级(电子亚层),与电子运动的角动量有关,取值为0,1,2,n-1。(3)磁量子数给出每个轨道角动量量子数的能级数或轨道数。每个下的磁量子数的总数为2+1。(4)自旋角

6、动量量子数反映电子不同的自旋方向。规定为和,反映电子顺时针和逆时针两种自旋方向,通常用“”和“”表示。核外电子排布三个原则:(1)能量最低原理:电子的排布总是尽可能使体系的能量最低。(2)泡利(Pauli)不相容原理:在一个原子中不可能有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即不能有上述四个量子数都相同的两个原子。(3)洪德(Hund)规则:在同一亚层中的各个能级中,电子的排布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能级,而且自旋方向相同。1.1.4元素周期表元素:具有相同核电核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1.2原子间的键合结合键可分为化学键和物理键两大类。化学键即主价键,包括金属键、离子键和共价键;物理键即次价键,也称范德瓦尔斯(

7、van der Waals)力。此外,还有氢键。1.2.1金属键金属键:由金属中的自由电子与金属正离子相互作用构成键合。既无饱和性又无方向性。1.2.2离子键离子键:正负离子依靠他们之间的静电引力结合在一起。无饱和性和方向性。1.2.3共价键共价键:由两个或多个电负性相差不大的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的化学键。分为非极性键和极性键两种。有饱和性和方向性。1.2.4范德瓦耳斯力包括:静电力、诱导力和色散力。无饱和性和方向性。1.2.5氢键有饱和性和方向性。第2章 固体结构 气态物质 液态 晶体 固定熔点 各向异性 长程有序 固态非晶体 无固定熔点 各向同性 短程有序2.1晶体学基础晶体结构的基

8、本特征:原子(或分子、离子)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重复排列,即存在长程有序。2.1.1 空间点阵和晶胞阵点:将理想晶体中每个质点抽象为规则排列于空间的几何点,称之为阵点。空间点阵:这些阵点在空间呈周期性规则排列,并具有完全相同的周围环境,这种由它们在三维空间规则排列的阵列称为空间点阵,简称点阵。晶胞:在点阵中取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基本单元(最小平行六面体)作为点阵的组成单元,称为晶胞。选取晶胞的原则为:(1)选取的平行六面体应反映出点阵的最高对称性;(2)平行六面体内的棱和角相等的数目应最多;(3)当平行六面体的棱边夹角存在直角时,直角数目应最多;(4)在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下,晶胞应具有最小的体积。

9、点阵参数:三条棱边的边长a,b,c(称为点阵常数)及棱间夹角,等6个点阵参数。七大晶系和14种布拉维点阵:晶体结构与空间点阵的区别:空间点阵是晶体中质点排列的几何学抽象,用以描述和分析晶体结构的周期性和对称性,且只有14种类型。晶体结构则是指晶体中实际质点的具体排列情况,实际存在的晶体结构是无限的。2.1.2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1.晶向指数:uvw;晶向族2.晶面指数:(h k l);晶面组h k l3.六方晶系指数:u v t w,其中U V W与u v t w之间的互换关系:;,。4.晶带所有平行或相交于某一晶向直线的晶面构成一个晶带,此直线称为晶带轴。晶带定律:晶带轴u v w与该晶带的晶

10、面(h k 1)之间存在以下关系:。若已知有两个不平行的晶面,(h1k1l1)和(h2k2l2),则其晶带轴u v w可以从下式求得:已知二晶向u1v1w1和u2v2w2,由此二晶向所决定的晶面指数则为:已知三个晶轴,u1v1w1、u2v2w2和 u3v3w3,若,则三个晶轴同在一个晶面上。已知三个晶面(h1k1l1)、(h2k2l2)和(h3k3l3),若,则此三个晶面同属一晶带。5.晶面间距晶面指数不同的晶面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晶面的位向和晶面间距不同。低指数的面间距较大,而高指数的晶面间距则较小。晶面间距愈大,则该晶面上原子排列愈密集,晶面间距愈小则排列愈稀疏。晶面间距: 正交晶系: 立方

11、晶系: 六方晶系: 2.1.3晶体的对称性对称性:晶体自身重合复原,或能有规律重复出现。1.对称元素a.宏观对称元素(1)回转对称轴:n次对称轴。 (2)对称面。 (3)对称中心。 (4)回转-反演轴。b.微观对称元素(1)滑动面。 (2)螺旋轴。 2.2金属的晶体结构2.2.1三种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最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有面心立方结构Al或fcc、体心立方结构A2或bcc和密排六方结构A3或hcp三种。三种典型金属结构的晶体学特点结构特征晶 体 结 构 类 型面心立方(A1)体心立方(A2)密排六方(A3)点阵常数aaa,c(c/a=1.633)原子半径R晶胞内原子数n426配位数CN1281

12、2致密度K0.740.680.74四面体间隙数量81212大小0.225R0.291R0.225R八面体间隙数量466大小0.414R0.154R0.414R0.633R密排面1111100001密排方向2.2.3多晶型性有些固态金属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下具有不同的晶体结构,即具有多晶型性,转变的产物称为同素异构体。2.3合金相结构合金: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熔炼、烧结或其他方法组合而成并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组元:组成合金的基本的独立的物质。相:合金中具有同一聚集状态、同一晶体结构和性质并以界面相互隔开的均匀组成部分。相和组元的区别:相包含很多组元,但必须保证成分、结构相同且均

13、匀。组织:不同相或组元由于结晶方式不同而占混合产物中比重不同,造成宏观形貌表现不同的物质。合金相:固溶体和中间相。2.3.1固溶体1.置换固溶体影响溶解度的因素:a. 晶体结构b. 原子尺寸:原子半径差时,有利于形成溶解度较大的固溶体。c. 化学亲和力(电负性因素)d. 原子价因素:电子浓度 此外固溶度还与温度有关,在大多数情况下,温度升高,固溶度升高。2.间隙固溶体溶质原子分布于溶剂晶格间隙而形成的固溶体称为间隙固溶体。3.固溶体的微观不均匀性完全无序的固溶体是不存在的。如果,则溶质原子倾向于呈无序分布:如果,则溶质原子呈偏聚状态;如果,则溶质原子呈部分有序或完全有序排列。4.固溶体的性质a

14、.点阵常数改变 b.产生固溶强化 c.物理和化学性能的变化2.3.2中间相1.正常价化合物正常价化合物的稳定性与组元间的电负性差有关。2.电子化合物特点:电子浓度是决定晶体结构的主要因素。3.与原子尺寸有关的化合物a.间隙相和间隙化合物:这主要取决于非金属(X)和金属(M)原子半径的比值;当0 .59时,形成具有复杂晶体结构的相,通常称为间隙化合物。b.拓扑密堆相:拓扑密堆相是由两种大小不同的金属原子所构成的一类中间相,简称TCP相。2.4离子晶体结构2.4.1离子晶体的结构规则(鲍林规则)【P57】1.负离子配位多面体规则2.电价规则3.负离子多面体共用顶、棱和面的规则4.不同种类正离子配位

15、多面体间连接规则5.节约规则附:高分子相关知识点 结构单元的化学组成 构造 近程结构 结构单元的键接顺序 (一级结构 旋光异构 化学结构) 构型 高分子链结构 几何异构 高分子的大小、形态 远程结构 柔顺性 高分子的结构 构象 晶态结构 非晶态结构 三级结构 聚集态结构 液晶态结构 取向态结构 织态结构 高级结构1.结构单元的化学组成主链组成分类:碳链高分子 CCC 不易水解 杂链高分子 易水解、醇解、酸解元素有机高分子 元素高分子 元素无机高分子 其他高分子2.结构单元的键接顺序 均聚物 缩聚、开环 结构单元键接顺序是明确的 加聚反应 头头、尾尾、头尾 共聚物 AnBm ABABABAB 交

16、替共聚物 AAAABBBB 嵌段共聚物 AAAAAA 接枝共聚物 BB ABAABBABBA 无规共聚物3.构型 3.1旋光异构 R1 R4 CR2 手性碳 存在完全不重叠且互为镜像的异构体 R3 COOH HOOC 全同立构 一种旋光异构 等规立构 H H 间同立构 二种旋光异构 C 无规异构H3c OH HO CH33.2几何异构双键 环状结构 顺势结构 反式结构4.高分子的大小4.1四个平均分子量 总质量,总摩尔数,第种分子量, 数均分子量(以数量为统计权重) 重均分子量(以重量为统计权重) Z均分子量(以Z数值为统计权重) 粘均分子量(稀溶液粘度法测) Mark-Houwink 方程

17、(特性粘数)= 4.2分子量分布分子量分布宽度指数 4.3多分散系数 5.高分子的柔顺性的比较影响因素:1.主链结构C-O,C-N,C-S,Si-O,更加柔顺 O,N,S周围连结基团数少于C,内旋转阻力小,易旋转,Si-O-Si键角大于C-O-C 主链中含有苯环或共轭体系,柔顺性降低,刚性增强。2.取代基 极性基团 增加分子间作用力,柔性降低 非极性基团 空间位阻增加,柔性降低 对称取代 极性抵消,分子间距大 柔性取代基 增加分子链柔性 3.氢键 柔性降低 4.交联 交联度极低 几乎无影响 交联增加 柔性急剧降低 交联度级高 刚性分子6.聚合物的结晶形态晶态结构模型:(1)缨状胶束模型 理论要

18、点:a.晶区和非晶区同时存在 b.晶区无规取向,非晶区完全无序 c.一根高分子链可以同时贯穿几个晶区和非晶区 解释的事实:a.密度晶区密度 b.高分子有一定的熔程 矛 盾:a.晶区与非晶区可以分离 b.单晶的存在(2)折叠链模型 折叠堆砌形成分子带(3)Flory插线板模型 分子链稍调整进入晶区7.聚合物的结晶态7.1结晶形成条件:(1)分子链构象处于能量最低状态 (2)分子链之间紧密堆砌7.2结晶形态7.2.1单晶:形成条件:极稀溶液中(1 棒状结构与 (2)苯环或共轭结构 (3)胆甾型 分子中含有不对称C原子8.3液晶态聚合物分类:(1)近晶型 分子只能在层内活动 (2)向列型 分子可沿轴

19、向取向,流动 (3)胆甾型8.4聚合物的取向态取向:外力方向的择优排列。8.4.1对性能的影响:(1)在取向方向上力学性能,取向垂直方向上力学性能 (2)在光学双折射现象 (3)使用温度,密度、结晶度、Tg提高8.4.2取向机理:(1)链段取向 单键内旋转 (2)分子链取向 链段协同运动 (3)晶粒取向 晶区破坏,再在外力方向上重建晶区9.非晶态聚合物9.1结构模型 1.无规线团(Flory,1949) 完全无序 2.两相球粒(折叠链缨状胶束模型,Yeh,1972) 有序区 分子链平行排列 粒子相 非晶态聚合物 晶界区 分子链端,缠结点 粒间相 完全无序9.2高分子运动主要特点:(1)运动单元

20、多重性 (2)松弛过程(内摩擦力) 松弛时间 9.3非晶态聚合物的热机械曲线9.3.1用分子运动观点解释三种力学状态,两种转变温度较低时,分子运动能界低,不足以克服单键内旋转位垒,链段被冻结,可运动结构单元(链节、侧基等)普弹态,服从胡克定律。温度升高到Tg,链段运动的松弛时间可被察觉,高弹态,聚合物特有的力学形态。温度继续升高,分子链运动松弛时间可测,发生不可逆形变,粘流态。9.3.2用自由体积理论解释 自由体积理论 已占体积+自由体积 等体积转变 玻璃化转变9.3.3影响玻璃化温度的因素1.分子链的结构:(1)主链结构:饱和单键组成 Tg不会很高引入双键或共轭结构 刚性基团 Tg升高引入孤

21、立双键 分子链变柔 Tg降低(2)取代基结构:单取代:极性 分子间作用力 刚性 Tg 非极性 空间位阻 刚性 Tg 对称双取代: CH2CXY X=Y 柔性 Tg XY柔性Tg(3)取代基:柔性侧链 Tg 旋光异构体 单取代 Tg无差别 1,1-2取代 间同Tg全同Tg2.分子量 Tg3.分子间作用力 极性取代基 柔性 Tg 氢键 柔性 Tg4.交联 引起自由体积 Tg5.共聚 无规共聚物 只有一个Tg 嵌段、接枝共聚物 两单体相容 一个Tg 两单体不相容 两个Tg 第三章 晶体缺陷晶体强化的五途径 1.固溶强化 阻碍多晶体 2.细晶强化 位错单晶体 3.形变 4.弥散(沉积) 5.单晶强化

22、消除位错晶体缺陷:实际晶体中原子排列不规则、完整,存在偏离理想结构的情况,即晶体缺陷。晶体缺陷包括三类: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3.1点缺陷3.1.1点缺陷的形成空位:当某一原子具有足够大的振动能而使振幅增大到一定限度时,就可能克服周围原子对它的制约作用,跳离其原来的位置,使点阵中形成空结点,称为空位。三种类型:肖特(Schottky)基缺陷:迁移到表面。弗伦克尔(Frenkel)缺陷:挤入间隙。跑到其他空位。过饱和的点缺陷:晶体中的点缺陷数量超过了其平衡浓度。3.1.2点缺陷的平衡浓度空位在T温度下的平衡浓度:同时乘以阿伏伽德罗常数(6.0231023mol-1)有:3.1.3点缺陷的运动点

23、缺陷的迁移能与迁移频率的关系:3.2位错3.2.1为错的基本类型和特征1.刃型位错特点:(1)额外的半原子面,正刃型位错“”负刃型位错。 (2)不一定是直线,与滑移方向垂直。 (3)滑移面唯一。 (4)点阵畸变,体积变化,有切应变和正应变。 (5)畸变区能量较大。线缺陷。2.螺型位错特征:(1)原子错排呈轴对称。 (2)右螺旋和左螺旋。 (3)位错线平行于滑移矢量,一定是直线。 (4)滑移面不唯一。 (5)只有切应变,无体积变化。3.混合位错3.2.2伯氏矢量特性:(1)反映位错周围点阵畸变总积累的物理量。 (2)与回路起点及其途径无关。 (3)一根位错线具有唯一的伯氏矢量。 (4)满足矢量的

24、加减性。 (5)不能中断与晶体内部。3.2.3位错的运动(P94)位错的滑移位错的攀移运动为错的交割3.2.4位错的弹性性质1.位错的应力场简化为弹性连续介质模型:完全弹性体,服从胡克定律各向同性连续介质组成a. 螺型位错的应力场柱坐标:只有一个切应变:切应力:直角坐标:b. 刃型位错的应力场直角坐标: 柱坐标: 式中:,G为切变模量,为泊松比,为伯氏矢量的大小。刃型位错应力场的特点:(1)G与b成正比,与r成反比。(2)应力场对称于y轴。(3)y=0时,只有切应力,切应力是位错驱动力。(4)滑移面上侧为压应力,下侧为张应力。2.位错的应变能位错的能量可分为两部分:位错中心畸变能EC和位错应力

25、场引起的弹性应变能Ee。在位移过程中,当位移为x时,切应力,这里,克服切应力所做的功为:,这就是单位长度刃型位错的应变能。同理,单位长度螺型位错的应变能:单位长度位错的总应变能为:结论:(1) 位错的应变能与b2成正比。(2) 螺型位错的弹性应变能约为刃型位错的2/3。(3) 位错的能量与位错线的形状有关。3.位错的线张力由于,当很小时,4.作用在位错上的力5.微挫间的交互作用力3.2.5位错的生成和增殖1.位错的密度定义:单位体积晶体中所含的位错线的总长度:2.位错的增殖弗兰克-里德(Frank-Read)位错源弗兰克-里德源发生作用的临界切应力为:。3.2.6实际晶体结构中的位错1.实际晶

26、体中位错的伯氏矢量简单立方晶体中位错的柏氏矢量b总是等于点阵矢量。通常把柏氏矢量等于单位点阵矢量的位错称为“单位位错”;把柏氏矢量等于点阵矢量的位错称为“全位错”,故全位错滑移后晶体原子排列不变;把柏氏矢量不等于点阵矢量的位错称为“不全位错”,或称为“部分位错”,不全位错滑移后原子排列规律发生变化。2.堆垛层错3.3表面及界面界面包括外表面和内界面。表面是指固体材料与气体或液体的分界面;内界面可分为晶粒边界和晶内的亚晶界、孪晶界、层错及相界面等。界面通常包含几个原子层厚的区域,该区域内的原子排列甚至化学成分往往不同于晶体内部。3.3.2晶界和亚晶界属于同一固相但位向不同的晶粒之间的界面称为晶界

27、,它是一种内界面;而每个晶粒有时又由若干个位向稍有差异的亚晶粒所组成,相邻亚晶粒间的界面称为亚晶界。晶界的特点:(1)晶界处点阵畸变大,存在晶界能。(2)原子排列不规则,强度和硬度较高。3.3.3孪晶界孪晶是指两个晶体(或一个晶体的两部分)沿一个公共晶面构成镜面对称的位向关系,这两个晶休就称为“孪晶”,此公共晶面就称孪晶面。3.3.4相界具有不同结构的两相之间的分界面称为“相界”。按结构特点,相界面可分为共格相界、半共格相界和非共格相界三种类型。第四章 固体中原子及分子的运动扩散:由原子或分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物质的迁移现象。研究扩散的两种方法:表象理论根据所测量的参数描述物质传输的速率和数量等

28、;原子理论扩散过程中原子是如何迁移的。4.1表象理论4.1.1菲克第一定律菲克(Fick)第一定律:扩散中原子的通量与质量浓度梯度成正比,即J扩散通量,单位;D扩散系数,单位;扩散物质的质量浓度,单位为。菲克第一定律描述了一种稳态扩散,即质量浓度不随时间而变化。4.1.2菲克第二定律菲克第二定律:;D与浓度无关则可简化为:,在上述的扩散定律中均有这样的含义,即扩散是由于浓度梯度所引起的,这样的扩散称为化学扩散;另一方面,我们把不依赖于浓度梯度,而仅由热振动而产生的扩散称为自扩散,由Ds表示。4.1.3扩散方程的解1.两端成分不受扩散影响的扩散偶初始条件: 边界条件: 设中间变量而将以上两式代入

29、菲克第二定律中得整理为可解的积分得到通解为根据误差函数定义: 根据误差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可得,可解出待定常数:,。因此,质量浓度随距离和时间变化的解析式为:在界面处,则,所以2.一端成分不受扩散影响的扩散体初始条件 ,边界条件 , 。解得3.衰减薄膜源4.1.4置换型固溶体中的扩散柯肯达尔效应:因Cu,Zn两种原子的扩散速率不同,导致黄铜中扩散出去Zn的通量大于铜原子扩散进入的通量。这种不等量扩散导致钼丝移动的现象成为柯肯达尔效应。互扩散系数4.2扩散的热力学分析扩散的驱动力并不是浓度梯度,而应是化学势梯度。原子的扩散平均浓度正比于驱动力F:。比例系数B为单位驱动力作用下的速度,称为迁移率。由菲

30、克第一定律:可得: 式中,。在热力学中,为组元i在固溶体中的活度,并有,为活度系数,故上式为,对于理想固溶体()或稀固溶体(常数),上式括号内的因子(又称热力学因子)等于1,因而由此可见,在理想或稀固溶体中,不同组元的扩散速率仅取决于迁移率B的大小。上式又称为能斯特-爱因斯坦(Nernst-Einstein)方程。4.3扩散的原子理论4.3.2原子跳跃和扩散系数1.原子跳跃频率设一块含有n个原子的晶体,在dt时间内共跳跃m次,则平均每个原子在单位时间内跳跃次数,即跳跃频率在某一温度下间隙原子的跳跃频率为P,则在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由晶面12或21的跳跃原子数分别为:如果,在晶面2上得到间隙溶质原

31、子的净值即 设晶面1和晶面2之间的距离为d,可得质量浓度,而晶面2上的质量浓度又可由微分公式写出:由以上两式可得: 所以与菲克第一定律比较得:2.扩散系数对于间隙型扩散,设原子的振动频率为v,溶质原子最近邻的间隙位置数为z(即间隙配位数),则应是v,z和具有跳跃条件原子分数的乘积,即因为 所以 得 令 则 在固溶体中的置换扩散或纯金属中的自扩散,原子的迁移主要是通过空位扩散机制。4.6影响扩散的因素1.温度温度是影响扩散速率的最主要因素。温度越高,原子热激活能量越大,越容易发生迁移,扩散系数也越大。例如,碳在中扩散时,D0=2.010-5m2/s,Q=140103J/mol,可以算出在1200

32、K和1300K时碳的扩散系数分别为:由此可见,温度从1200K提高到1300K,就使扩散系数提高3倍,即渗碳速度加快了约3倍。2.固溶体类型间隙固溶体的扩散激活能一般均较小,渗碳周期较短。3.晶体结构体心立方结构致密度比面心立方结构的致密度小,原子较易迁移。4.晶体缺陷5.化学成分6.应力的作用4.7反应扩散当某种元素通过扩散,自金属表面向内部渗透时,若该扩散元素的含量超过基体金属的溶解度,则随着扩散的进行会在金属表层形成中间相(也可能是另一种固溶体),这种通过扩散形成新相的现象称为反应扩散或相变扩散。实验结果表明:在二元合金经反应扩散的渗层组织中不存在两相混合区;同理,三元系中渗层的各部分都

33、不能出现三相共存区,但可以有两相区。第五章 材料的形变和再结晶5.1弹性和黏弹性5.1.1弹性形变的本质本质:原子间结合力5.1.2弹性形变的特征和弹性模量弹性形变的主要特征:(1)理想弹性变形是可逆变形。(2)服从胡克(Hooke)定律: 在正应力下 在切应力下 弹性模量与切变弹性模量之间的关系为弹性模量代表着使原子离开平衡位置的难易程度,是表征晶体中原子间结合力强弱的物理量。弹性模量反映原子间的结合力,故它是组织结构不敏感参数,弹性模量是各向异性的。5.1.3弹性的不完整性弹性不完整性的现象包括包申格效应、弹性后效、弹性滞后和循环韧性等。1. 包申格效应材料经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小于

34、4%),而后同向加载则升高,反向加载则下降。此现象称之为包申格效应。它是多晶体金属材料的普遍现象。2.弹性后效这种在弹性极限范围内,应变滞后于外加应力,并和时间有关的现象称为弹性后效或滞弹性。3.弹性滞后5.2晶体的塑性变形5.2.1单晶体的塑性变形在常温和低温下,单晶体的塑性变形主要通过滑移方式进行的,此外,尚有孪生和扭折等方式。至于扩散性变形及晶界滑动和移动等方式主要见于高温形变。1.滑移a.滑移线与滑移带b.滑移系一个滑移面和此面上的一个滑移方向合起来叫做一个滑移系。面心立方晶体的滑移系共有11143=12个;体心立方晶体,如-Fe,由于可同时沿110,112,123晶面滑移,故其滑移系共有11062+112121+123241=48个;而密排六方晶体的滑移系仅有(0001)1 3=3个。c.滑移的临界分切应力分切应力F/A为宏观上的起始屈服强度,称为取向因子或施密特(Schmid)因子。滑移开始的条件:当或时,均为无限大;当时,取向因子达到最大值(0.5) 最小。d.滑移时晶面的转动e.多滑移系滑移可能在两组或更多的滑移面上同时进行或交替地进行,从而产生多滑移系。f.滑移的位错机制晶体的滑移必须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才能发生,这说明位错的运动要克服阻力。派-纳(P-N)力:为滑移面的面间距,为滑移方向上的原子间距,为泊松比,而代表位错的宽度。可以解释晶体的滑移面和滑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