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十三五”规划.11.3.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432208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业“十三五”规划.11.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林业“十三五”规划.11.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林业“十三五”规划.11.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林业“十三五”规划.11.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林业“十三五”规划.11.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业“十三五”规划.11.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业“十三五”规划.11.3.doc(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沈阳市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征求意见稿)沈阳市林业局2015年10月目录一、“十二五”林业建设回顾(一)“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5(二)取得的主要成就.6(三)主要做法.7二、“十三五”林业发展形势.12(一)发展机遇12(二)面临挑战13三、“十三五”林业发展规划的总体思路.15(一)指导思想.15(二)基本原则16(三)建设目标17(四)“十三五”林业发展的总体布局.18四、“十三五”林业发展建设任务.18(一)造林绿化和森林经营.181、沈阳市绿化提升三年行动计划.182、沈阳市北部地区提升森林化水平建设规划.193、沈阳市寒富苹果产业发展规划.204、沈阳市生态屏障保护与建设.215

2、、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22(二)森林资源管护221、林地保护利用.222、野生动植物保护.223、自然保护区建设及湿地保护.234、林业行政执法.235、森林防火.246、林业有害生物防治.257、青山工程闭坑矿生态治理.26(三)林业产业发展261、千万亩经济林工程建设.262、寒富苹果产业带建设.273、林下经济发展.274、林木加工业发展.275、森林生态旅游建设.27(四)林业生态文化建设281、生态文明宣传教育.282、古树名木保护.293、全民义务植树活动.29(五)深化林业改革.301、完成国有林场改革.302、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30(六)支撑保障能力建设311、林业站建

3、设.312、林木种苗建设.313、智慧林业建设.324、林业科技.335、林业人才培养.34五、“十三五”林业建设保障措施.34(一)健全和完善公共财政支持政策34(二)完善金融和税收林业扶持政策35(三)完善林业基础设施投入政策.35(四)建立保护激励机制35(五)形成全面参与机制36(六)强化林业绩效管理工作36沈阳市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现代林业建设,大力实施绿化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等林业重点规划,加快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林业和添绿增彩的民生林业,结合沈阳林业工作实际,制定沈阳市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一、“十二五”林业建设回顾

4、(一)“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十二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发展,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沈阳林业工作按照“安全第一,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积极倡导“综合监管、依法行政、深入宣传、科技兴林、目标管理、资金安全”的工作方法,扎实推进森林防火、造林绿化暨青山工程、千万亩经济林工程、科技示范工程、林权改革等各项工作落实,林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截止到2015年底,全市林业用地面积603万亩,森林覆盖率30.5%,比“十一五”期末的23.7%增加了六点八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0.12亿立方米,比“十一五”期末的0.11亿立方米增加了0.01%;林业总产值从“十一

5、五”期末的89亿元上升到2015年的139亿元。林业投资大幅度增加。市以上林业建设投资完成9.69亿元,比“十一五”期间增加3.36亿元。(二)取得的主要成就造林绿化工作持续推进。2010年开始启动三年大规模造林绿化工程,全面实施了沈西北边界防风阻沙带工程、封山封沙育林工程、蒲河等湿地绿化工程、三北五期防护林工程、清退小开荒工程、超坡地还林工程及“围栏封育”工程和千万亩经济林工程。同时,结合生态宜居美丽沈阳建设、全域城市化建设、都市农业和现代农业建设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启动了以沈康高速公路为先导的现代林业示范带工程、以蒲河生态廊道建设为轴心的林业生态经济产业带工程、以卧龙湖生态区为示范的湿

6、地绿化工程、以建设宜居乡村为代表的“绿美沈阳”工程,大力推进植树造林景观化、农村绿化城市化、村镇绿化森林化,生态建设产业化、效益发挥多样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十二五”期间,全市完成人工造林240.9万亩,封山育林3.3万亩,森林抚育10.66万亩,全民义务植树0.35亿株。 青山工程生态治理全面展开。2011年9月,沈阳市全面实施青山工程,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监督约束机制、推进生态治理和加大执法力度等有效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止2015年末,清退“小开荒”44万亩,完成超坡地还林40万亩、围栏封育2310公里、闭坑矿生态治理0.26万亩。林业产业效益持续提升。以经济林栽植、林木种苗

7、培育、林产品加工、森林旅游为重点的林业主导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全市各类林产品加工企业发到了2000余家。林业总产值从2010年89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底的139亿元。全市启动实施了以寒富苹果、榛子、葡萄为主的林地经济示范基地建设,经济林总面积达48万亩,2015年9月首届沈阳寒富苹果节正式启动。资源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森林生态功能逐年提高,全市178万亩公益林得到有效保护和补偿。全市初步建立了野生动物疫源疫情监测体系,完成了湿地调查工作和卧龙湖湿地监测站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建立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2处,总面积2.14万亩,国家级湿地公园3处,总面积1.15万亩。全市林业有害生物每年成灾率控制在0.1

8、以下;无公害防治率99%,;生物防治率42%;监测覆盖率99%;种苗产地检疫率100% 。森林火灾防火扑救能力大幅度提升,全市年均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1以下,远低于国家控制标准。全市森林公安共查处各类涉林案件800余起,打击处理各种违法犯罪人员1000余人次,行政罚款800万元。森林资源管理持续加强。加强采伐限额管理,严格采伐审批程序,对区县限额使用进行全程监管,科学有序地清理病枯死林木,强化迹地更新还林,全市森林采伐消耗实现了“十二五”规定的调控目标。依法保护和利用林地资源,开展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修订工作。积极服务“十二运”重大项目建设,开展并完成多项重要占地组卷报批工作。加大对破坏森

9、林资源违法行为打击力度,开展了森林资源综合执法检查,严厉打击了滥伐盗伐和非法侵占林地等违法行为。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显效。紧紧围绕林业改革发展这个中心,以政策宣传、行业宣传、社会宣传为重点,多视角、多形式推介沈阳林业生态建设品牌,展示沈阳林业生态建设成就。编写了沈阳林果志(第二卷)、让绿色生产力展翅腾飞、绿色家园等多部刊物和音像制品,市林业局标本馆建成省生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借助“世界湿地日”等广泛开展湿地保护宣传,与沈阳晚报联合开展了“美丽沈阳梦沈阳湿地全接触”大型公益宣传活动,积极推广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平台、门户网站等新兴媒体,累计受教育群众达10万余人次。全社会关注林业建设、关注森林资源的氛

10、围已经形成,人民群众参与造林绿化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全民义务植树参加人数达到数百万人次。林业支撑保障能力显著提高。加大普法工作力度,加强林业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坚持规范性文件和林业重大处罚案件报备常态化。调整、取消行政审批事项7项,下放11项。承担省、市林业科研项目及科学技术推广项目20余项,有5项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国际领先水平,获得省级或市级各类奖项4项。开展技术培训105次,培训林农1.5万人次,发放技术手册1.2万册、光盘2000张,建立科技示范园24个,推广各类科技成果20余项,应用面积达50万亩。积极争取各级资金建设良种基地,促进珍稀乡土树种得到了有效保护。积极开展林木良种选育、培

11、育等工作,林木良种使用率已达90%。规范林木种苗“两证”核发,开展打击假冒伪劣专项行动,保证了苗木质量。2011年5月沈阳市在第二届全国林业信息化工作会议上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唯一一家“全国林业信息化示范市”,市林业综合服务中心、8个区县(市)林业综合服务中心、10个重点乡镇、50个重点林业信息户基本实现“四级”网络直通。(三)主要做法1.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全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工作,强化对林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形成了全市动员、齐抓共管的工作氛围。始终将加快林业发展、加强生态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考核政府工作的一项硬性指标,通过强化各级政府林业发展任期目标责任制,坚持年度考核

12、,进一步增强了各地加快发展林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2.深化改革,健全机制。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林区和谐作为深化林权改革的最终目的,公益林纳入改革范围的创新做法,使林农真正获得山林和改革红利。建立了森林资源流转等制度,推动了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切实为林农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引导发展合作经营、规模经营,开拓市场,发展经济,改革和完善了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极大地促进了林业生产力的解放,激发了林农发展林业的积极性,为林业生态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3.科技支撑,提高水平。加强林业科学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提高林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服务能力。围绕林业建设

13、重点,集中解决制约林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难题,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引进国内外优良树种,研究乡土树种经济开发技术,率先突破美国白蛾、松毛虫等重大森林病虫害控制技术。推进种苗、造林、封山育林和森林经营标准化建设,推行造林绿化工程招投标制,充分发挥林业专业队伍优势,提升营造林质量。4.依法治林,强化法制。紧紧围绕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深入开展林业法治行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实现立法由注重强化行政权力向注重维护经营者权益拓展、执法由多头分散向综合集中拓展、监督由注重事后追究向注重事前防范拓展、普法由内向型向外向型拓展,林业各项工作走向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为林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

14、保障。5.培养人才,抓好队伍。全面实施人才兴林战略,突出抓好培养、吸引、使用等环节,为兴林富民、提供智力支撑。把重点培养专家型人才与普遍提升整体素质结合起来,重点培养高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全力打造团结向上、素质一流的林业队伍。把强化培训与智力引进结合起来,认真组织各类人员培训、院校培训、在职进修、晋级培训和技术培训,从专业院校、军转干部、社会各界招聘或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让干部职工能够展露才华、施展才干。6.全程优化,多方增效。全面实施“四量”(增量、存量、减量、变量)管理,巩固提高森林资源。抓好“增量”。通过规模化、工程化、专业化、数字化、规范化造林,增加森林面积,加快森林资源增长;通过森

15、林经营,提高林分质量和林地生产力,增加森林碳汇量;通过做大做强林业产业,实现林业增效,林农增收。确保“存量”。通过林地调查,核定核准全市林地面积,并将其作为一条“红线”严格依法管理,保证现有林地面积不减;通过林种及其林分优化调整,保证林分总量不减。实现“减量”。通过“防虫、防火、防盗”,严格执行采伐限额制度,开展森林资源专项整治,确保森林资源规模及野生动植物物种不减,经济效益不减,森林固碳能力不减。追求“变量”。通过科技推广和成果转化,节本增效保增收,提高科技贡献率,增加林业收入比重;通过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促发展;通过政策调控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二、“十三

16、五”林业发展形势(一)发展机遇从国际形势看,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焦点,森林作用更加凸显,给林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工业化带来的诸如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大气污染、水污染和淡水资源危机等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林业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充分发挥林业的生态、社会、经济功能,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成为全世界林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从国内形势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林业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提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由选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7、、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抉择,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重大举措。”对林业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快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形成以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近岸近海生态区以及大江大河重要水系为骨架,以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重要支撑,以禁止开发区域为重要组成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提高沙区、草原植被覆盖率,有序实现休养生息。加强森林保护,将天然林保护范围扩大到全国;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森林经营,稳定和扩大退耕还林范围,加快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完善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经营管理体制,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18、。党中央和国务院赋予了林业工作更加艰巨和光荣的使命。从沈阳发展形势看,环境优美、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是美丽沈阳的重要内涵。林业发展对改善全市生态环境、建设美丽沈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亟待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近20年来,沈阳经济发展方式是以“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为特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以自然资源开采为主导产业的传统经济模式,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与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目标背道而驰。扭转这种局面的关键在于转变发展方式,乘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试点的东风,大胆探索林业创新改革试验,积极推进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建设,为沈阳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发展创造更好生态环境。(二)面临

19、挑战“近年来,虽然沈阳林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制约沈阳林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依然存在,林业发展仍面临巨大挑战。1.森林资源管理和保护。(1)营造林投入低,造林空间不足。我市生态公益林、退耕还林补助等营造林补助资金投入明显偏低,工程化造林难以推进,造林质量低、效益差,退耕户毁林复耕动机越来越强烈,这也直接导致了腾退造林空间难度逐年加大,制约了全市林业发展。(2)病虫害防治监测体系不健全。基层林业病虫害防治监测体系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防控监测机构人员不稳定。(3)区、县(市)森林消防队伍不健全。我市区县(市)森林防火日常工作主要依托县森林公安局或森林公安派出所,没有设置专门的森林防火工作机构和人员,这直

20、接影响到森林防火日常工作有效开展和火灾扑救的有效调度。(4)护林员队伍人员、资金无法满足实际需要。按照“两区对接、双防并举”的任务要求,护林员职能扩展,任务量增大,全市920名护林员队伍难以满足森林资源日益增加的需求。另外按照市县1:1配套发放工资的要求,大部分区县(市)配套资金均未到位,护林员待遇较低、补助费配套不到位挫伤了护林员的工作积极性。(5)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缺少投入,人员不足,装备落后。全市10个区县(市)森林公安、资源林政管理人员不足80人,车辆、通讯、测量装备落后,不能适应当前繁重的林业执法任务。快速反应机制缺失,执法行动滞后于破坏森林资源行为。2.林业产业发展水平较低。森林资源

21、支撑林业产业发展的能力较弱,林业产业发展方式粗放,科技含量低。品牌意识差,缺少国内知名品牌的培育。林业生物质能源等新兴林业产业发展滞后,经济林产品低产低效问题突出。木材市场缺少统筹。3.林业基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政府对基层林业技术推广体系重视不够,全市原有的128个乡镇林业站,在乡镇事业单位改革中全部撒并,基层乡镇科技推广体系遭到破坏,林业工作难以落实。科技推广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科技推广所需资金得不到保障,阻碍了科技推广的发展。三、“十三五”林业发展规划的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林业绿沈阳、林业富沈阳、林业美沈阳”为目标,按照“稳增长、保

22、质量、增效益”的发展思路,坚持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并重的发展道路,大力推进实施沈阳市绿化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沈阳北部地区提升森林化水平建设规划、沈阳市寒富苹果产业发展三年规划、沈阳市生态屏障保护规划,切实转变林业增长方式,调整林业产业结构,着力培育森林资源、抓好创新改革试验,积极倡导和鼓励全社会参与林业建设,进一步推进科技兴林、坚持依法治林、加强经营管理、强化基础建设,努力建设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比较繁荣的林业生态文化体系,充分发挥林业的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确保资源增长、林业增效、农民增收。(二)基本原则1.坚持生态优先,注重效益的原则。在坚持最大限度发挥森林资源

23、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并把林业建设同全市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有机结合起来,促进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2.坚持规划先行,协调发展的原则。在城乡绿化、生态工程建设、林业产业基地建设、林产品加工等林业工程项目建设中,坚持统一规划,规划先行,协调发展。3.坚持分类指导,分区施策的原则。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分区突破,突出抓好国家及省林业重点工程建设。4.坚持保护资源,改善民生的原则。不断增加森林资源保有量,切实加强资源保护,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确保资源增长、林业增效、农民增收。5.坚持科技兴林

24、,依法治林的原则。建立林业科技保障体系,引进人才和技术,提高林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注重普法与执法,贯彻执行林业法律法规,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水平。6.坚持全民动员,多元投入的原则。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投入机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全民动手,全社会参与林业建设,拓宽林业投融资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引进资金,为林业建设添砖加瓦。(三)建设目标。“十三五”期间,按照中央提出的“要把发展林业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的要求,全市林业建设以推进实施“四个规划”为载体,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加强森林经营抚育和保护,初步建立起功能比较齐全、结构基本稳定、生态趋向良好的森林生态系统;基本建立起以湿地类

25、型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省级湿地公园和市级重要湿地等为主的湿地生态保护体系和湿地保护地方性法规的法制体系;基本实现土地沙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荒山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的目标。充分发挥林地生产经营潜力,提高林分质量,培育优质、丰产、高效森林资源,继续保持森林生长量大于消耗量;健全完善林木采伐管理制度,不断规范林地、林木流转制度,建立支持集体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完善林业投融资政策,健全林业社会服务体系;北部沙区、西部风区、中部平原地区生态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初步建立起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良性生态体系,建成初具规模、特色鲜明、类别齐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

26、展的林业产业体系;林业职工和林农果农收入水平显著提高,林业科学全面进步。具体目标是:林地保有量:642万亩。森林覆盖率:33%。森林总蓄积量:0.12亿立方米。活立木总蓄积量:0.14亿立方米。自然保护区面积:84.06万亩。湿地保有量:135万亩。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1以下。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3以下。(四)“十三五”林业发展总体布局。以巩固和提高“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水平、建设生态宜居美丽沈阳为目标,全力推进落实“四个规划”,重点实施以蒲河、辽河、浑河生态廊道建设,沈康高速绿化为代表的现代林业示范带工程,以东部山区和北部沙区为片区的生态防护工程,以辽河和浑河水系为主脉的河流水系绿化工

27、程,以公路和铁路为网络的绿色通道工程,以寒富苹果等经济林和杨树速生林为主业的商品林工程以及以中心城区、新市镇、重点镇、一般镇、宜居乡村绿化美化为重点的人居环境林工程等,实现美丽沈阳的建设目标。四、“十三五”林业发展建设任务(一)造林绿化和森林经营。规划人工造林70万亩,封山育林3万亩;森林抚育2万亩;义务植树3000万株。1.沈阳市绿化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利用3年时间,通过绿化提升行动,使全市的城乡绿化建设和管理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凸显总量适宜、分布均衡、结构合理、体系完善、功能高效、景色优美的绿化新特色,实现“城市园林化、郊县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公园景观化、社区花园化、庭院盆景化”目标。规划到

28、2018年末,完成造林60万亩,其中:营造和改造提升生态林45万亩,经济林1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15年的31%提高到32.6%,三年提升1.6个百分点。重点开展“道路绿化提升行动、水系绿化提升行动、生态屏障保护提升行动、景观林绿化提升行动、“六进”绿化提升行动、景观节点与立体绿化提升行动、郊野公园建设提升行动、绿色产业提升行动”等8大行动,组织实施“57条道路绿化工程、27条河流绿化提升工程、沈西北防沙阻沙带绿化提升工程、东部山区水源涵养林绿化提升工程、中部平原农田防护林网绿化提升工程、“七山两湖”风景林绿化提升工程、城乡结合部环境保护林绿化提升工程、宜居乡村社区绿化提升工程、绿色机关企业

29、绿化提升工程、绿色学校军营绿化提升工程、景观节点绿化提升工程、立体景观绿化提升工程、森林公园建设工程、湿地公园建设工程、高效经济林产业示范工程、林(果)下经济产业示范工程、绿化苗木产业示范工程、珍贵树种基地建设示范工程”等18项工程,为打造沈阳生态宜居之都奠定坚实基础。2.沈阳北部地区提升森林化水平建设规划。沈阳北部地区森林化建设以提高森林资源总量、提高覆盖率、提高林分质量、提高生态效益、保护现有森林资源为核心,动员组织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参与森林化建设,打造适合森林化建设的营造林项目,加强经营管理,强化基础建设。拟于康平县、法库县、新民市新增造林面积41.2万亩。通过防沙治沙工程21.432万亩

30、、荒山绿化工程4.51万亩、湿地绿化工程1.4万亩、现代林业示范带工程3.31万亩、农田路网水网建设工程2.998万亩、村屯森林化建设工程1.21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0.49万亩、经济林产业工程5.05万亩、特色生态林建设工程0.54万亩、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工程0.62万亩等10项人工造林重点工程实现“三提”目标。3.沈阳市寒富苹果产业发展规划。打造沈阳“中国寒富苹果第一市”和争创“中国沈阳寒富苹果”地理标示。5年计划新增寒富苹果面积25万亩,每年新增5万亩。重点推进辽中、新民、康平、法库4个寒富苹果“一县一业”建设和25个乡镇(街)寒富苹果“一乡一业”建设;结合我市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

31、在沈康高速沿线、辽河沿线、蒲河沿线、四环沿线和沈阜高速沿线两侧各500米范围内建设5条寒富苹果产业带。预计到2018年,全市寒富苹果栽培面积由2015年的40万亩提高到55万亩,其中丰产面积达到20万亩,年产量达50万吨。全面推进寒富苹果标准化果园建设。计划到2018年,全市现有26个1000亩以上寒富苹果园、312个100亩以上寒富苹果园和新建50亩以上果园,按照“基础标准化、苗木标准化、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标准化”要求,全部达到标准化管理水平;全面推广早产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积极开展寒富苹果高效精品果园建设,一般采取大苗建园、纺锤形栽培、水肥一体化、自动化控制、机械化作业等措施,建设

32、现代化管理示范园,每年计划新建100亩以上寒富苹果高效精品示范园10个,新建县级标准化果园300个。同时,积极争创国家、省级标准示范园建设。4.沈阳市生态屏障保护与建设“十三五”规划。依据沈阳市的自然地理特点、气候特征及生态重要性程度,构筑“两区、三带、四环、七廊、多点”的生态屏障体系,形成点、线、面相结合,多层次、全覆盖,相互连接、相互支撑的生态安全网络。围绕生态屏障体系,重点开展造林绿化、青山保护、城乡绿化、森林质量提升、湿地保护与恢复及支撑保护体系等六大工程建设。规划到“十三五”期末,构筑起“两区三带四环八廊多点”的生态屏障体系,森林面积达65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33%以上,林木绿化

33、率达36%以上,新增造林绿化面积70万亩,其中生态林面积50万亩,经济林面积20万亩。新增森林抚育改造面积6万亩。公路(铁路)河流(湖泊、水库)宜绿化段绿化率达到85%以上。5.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计划。到2020年,新一轮实施退耕还林面积总计4.8万亩。其中25度以上坡耕地0.38万亩;重要水源地25度以下坡耕地2.05万亩,严重沙化耕地面积2.37万亩。对全市毁林开荒、破坏退耕还林资源等情况进行全面清查,完善政策服务,治理毁林行为,规范档案管理,逐步形成良性的发展机制,实现资源增长,农户增收的良好目标。加大力度完成残次林、衰退林改造任务15万亩,平均每年3万亩。2019-2020年做好退

34、耕还林43.12万亩到期林木的采伐工作,同时做好政策延续工作。(二)森林资源管护1.林地保护利用。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最大程度地放活林农的林地、林木承包经营权和依法处置权。在不影响生态效益情况下,根据自身森林资源实际,探索建立新的森林资源消耗结构,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划定林业生态保护红线,确定维护生态安全底线。严格执行辽宁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实行差别化管理、分区施策、分级保护,控制征占用林地规模,引导节约使用林地,保证林地面积不减少,保证森林面积占补平衡,积极采取措施,遏制森林退化;加强森林科学经营,提高林地利用率,优化重点公益林和重点商品林结构,提高森林林木质量。2.野生动植物保护。改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和珍稀植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