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院系专业介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大学院系专业介绍.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3年浙江大学院系专业介绍1.人文学院该院拥有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术研究力量雄厚,现有教授70人。有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8个,硕士点24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985”创新基地2个,为有志于进一步深造的学子提供了广阔的学科空间。学院与日本、比利时等国家和地区多所著名大学签署了交换学生的框架协议,为本科生赴境外大学交流学习广开通道。近五年来,毕业生深造比例超过40%,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两个基地班的免试保送研究生比例达到50%,其中近一半的保送生被
2、直接推荐到北大、复旦、人大等国内名校。其余的毕业生大部分进入新闻媒体、出版机构、党政机关、科研部门、地方高校和文化企业任职。环境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进入“设计学类”招生,其他专业进入“人文科学试验班”大类招生。汉语言文学专业 含国家基地班和影视与动漫编导方向,是国家文科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培养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理论和广博的专业知识的高级中文专业人才。古典文献学专业 全国高校古委会直接联系的4个古典文献专业之一,国家重点学科。注重学术探讨、国际交流和社会实践结合,培养具有深厚的古典文献学功底和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高层次复合人才。编辑出版学专业 注重
3、基础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能力训练相结合,培养具备全面系统的编辑出版专业技能和牢固扎实的人文科学知识,具有开拓性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历史学专业 本专业为国家文科人才培养基地。兼顾人文基础教育的学术性和社会性,培养具有广博的中外历史知识、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所有本科生均享有专业奖学金。哲学专业 遵循“博学慎思、明辨笃行”的古训,采取小班化精英式教育,培养具有深厚人文素养、哲学悟性、思辨能力的专业研究者和具备独立思考、缜密分析能力并善于解决问题的中高级复合型人才。毕业生赴国内外著名高校深造率达80%,如剑桥大学、伦敦政经学院、UCL、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慕尼黑大学、英属
4、哥伦比亚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继续深造。所有本科生均享有专业奖学金。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 培养具有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鉴定、展示和文博事业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专门人才。所有本科生均享有专业奖学金,并享有较多免试攻读研究生的机会。环境设计专业 本专业注重对中国园林元素的研究与借鉴,坚持国际化教学模式,聘请外籍专业人士进行授课和开展各类学术活动,依托浙大多学科优势,着眼于生态修复,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设计。培养在设计领域具有宽广的人文视野、国际视域、市场视角并对设计有敏锐感悟力的创新与创业型设计人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本专业立足于传统设计领域,如平面媒体、书籍装帧、包装设计、VI设
5、计等,充分结合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多媒体、动画、影视、交互艺术等方面的拓展,强调城市形象与空间导视,提升城市整体设计的能力,顺应城镇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培养在设计领域具有宽广的人文视野、国际视域、市场视角并对设计有敏锐感悟力的创新与创业型设计人才。2.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该院培养熟谙目标语言国家的国情,了解国际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前沿,具有交叉专业背景的国际化、复合型外语人才和口笔译人才。不仅致力培养学生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较高的人文素养,还注重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协作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充分利用学校多学科交叉优势,引导学生跨专业、跨学科学习。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6个、
6、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6个以及专业硕士学位点2个。现有教授29人,副教授56人,还有外籍师资。大力发展国际交流合作,每年举办两次以上国际学术会议,已与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俄罗斯、法国、丹麦、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名校建立了多种在校学生国际交流项目。毕业生可在政府机关、文化机构、涉外企业、新闻媒体、高校、科研机构等就业。继续深造的学生因拥有交叉学科背景,可选择外语专业或适合自己的其他专业继续学习。所有专业进入“人文科学试验班(外国语言文学)”大类招生。学生入学后可在本大类内先进行主修专业预确认。英语专业 本专业以人文性、思想性、应用性和研究性为教学目标,以社会发展为导向,培养具有东
7、西方人文精神、有国际视野、交叉学科背景和优秀发展潜质的复合型外语人才,毕业后既可申请去国外一流大学继续深造,也可在文化教育、大众传媒、对外交流、经济贸易、科技领域、公共事务、国家政府机构等部门从事管理、研究、教学等工作。翻译专业 全国首批“985”大学仅有的两个翻译专业之一。培养国家战略急需的“应用型、专业化、国际化”口笔译通才和新闻、旅游、法律、文化与文学等领域的具有全球化视野的特色翻译人才,同时为本校、国内一流大学及英美、香港地区高翻院校推荐硕博生源(如MTI翻译硕士),让学生把译介中国、输出中国文化软实力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俄语专业 培养具有扎实的俄语语言基本功、深厚的人文素养
8、、宽阔的国际视野的俄语人才。小班化教学,个性化培养,更多的实践机会,高效的教学效果,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浓厚的人文关怀,成为“精品”。在校期间每人均有机会赴俄罗斯知名大学学习交流。日语专业 培养具有深厚、扎实的中日文化底蕴和文学涵养、熟谙中日国情、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毕业后可在企业、外事、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技术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专业成绩优秀的学生,将有机会在校内本专业或赴日本一流高校深造学习。德语专业 培养国际化创新型德语专业人才,注重人才培养与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相结合,教学内容突出学科交叉特色,侧重培养精通德语、熟谙德语国家国情、具
9、有深厚中国文化底蕴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科学工作方法和创新思维,掌握经济管理等其它专业基础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所有学生在校期间均有机会赴德国、瑞士等名校学习交流,部分学校还提供奖学金资助。法语专业 培养具有扎实的法语语言基本功和宽阔的国际视野的法语人才。注重训练学生的法语交际技能,小班化教学,个性化培养。在校学习期间每人均有机会赴法国知名高校学习交流。3.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该学院培养具有宽广国际视野、深厚文化功底、良好社会道德并掌握娴熟的传播与表达技能的优秀传媒人才,同时培养具有较强汉、英双语能力,有扎实的中国文化底蕴及中外文化交往基础的高层次对外汉语专门人才。学院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
10、点、美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广播电视、新闻与传播、汉语国际教育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汉语国际教育、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4个本科专业和各类继续教育,已形成了博士、硕士、本科和继续教育的完整教学体系。新闻学、传播学是浙江省重点建设学科,传媒实验教学中心是浙江省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示范实验教学中心,广播电视、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实验基地是学校扶持的示范实验基地,“浙江大学浙广集团新闻传播学类文科实践教育基地”是教育部部属高校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学院创办有中文学术刊物中国传媒报告、英文学术刊物Chinese Media Research和中国传媒学术智库网(),获得学界与业界的好评。与美国
11、、英国、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的10余所大学建立了友好联系,积极推荐优秀学生出国交流和深造。毕业生遍及国内主要新闻媒体、宣传部门、政法部门、大型企业、科研和教育机构。所有专业进入“人文科学试验班”大类招生。新闻学专业 培养系统掌握新闻学与传播理论知识,熟练运用各类媒体技术,能从事新闻采访写作、出版与宣传、网络编辑与策划、信息传播与咨询等工作的新闻传播人才。广播电视学专业 有广播电视学和影视编导与新媒体两个方向。与浙江卫视共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下设出镜记者工作坊、卓越编导工作坊、纪录片工作坊等实践创新平台。依托上述优势资源,与强势媒体联合培养理论与实践并重,系统掌握广播电视学和传播学理论及
12、实务技能,具备广播影视采写、编导、策划、制作实践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广告学专业 培养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敏锐洞察力、活跃的创意思维与有效表现能力、整合的营销与品牌传播能力的高层次创意人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培养有较强的汉、英双语能力,较全面了解中国文学、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能从事中外文化交流及对外汉语教学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兼中文课程与外文学习之长,专业定位在语言而又不限于语言,直接目标在双语,远大理想在双文化。毕业生既可打下扎实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又能获得国际文化视野,就业途径比较广泛,既能担当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的相关工作,也可就职于政府机关部门、各类学校、以及新闻出版
13、与文化管理等企事业单位。历届学生毕业去向包括报社、电视台、银行、海关,以及大中型国企、外企等,留学深造路径相对宽阔,也可择优免试就读汉语国际教育或美学及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硕士。4.经济学院该院现有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4个系,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浙江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浙江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区域经济开放与发展研究中心”、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等多个国家、省部级研究机构。学院拥有政治经济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学4个省重点学科,理论经济学
14、、应用经济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其博士后流动站,金融、国际商务、税务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33人、教授32人、副教授45人,其中国家“千人计划”1人、 长江讲座教授3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6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经济学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与创新能力。该院与国外多家著名学府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本科生参与国际交流率达40%以上。毕业生除进入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深造外,可进入政府部门、银行、证券及投资公司、会计审计事务所等部门就业。所有专业进入“社会科学试验班”大类招生。经济学专业 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理
15、论功底和研究分析能力,能胜任政府经济部门、大型企业、跨国公司、银行、投资公司、研究机构等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及研究型人才。金融学专业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掌握系统的金融学理论和分析方法、熟稔货币资本市场运作技术、具备金融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培养具有开放的国际视野,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功底,掌握国际经济学基础理论,熟悉国际经济与贸易实务、技能、规则和惯例,通晓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政策法规,具备创新意识、开拓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专门人才。财政学专业 培养通晓财税政策与会计准则、具有政府理财与企业理财能力,兼备开阔的研究视野与扎实的专业技能,从事财政、税务、审计工作的高素
16、质复合型人才。5.光华法学院该院于2006年获光华教育基金会亿元捐助,冠名为“光华法学院”,现坐落于景致优美的之江校区。该院秉承“求是厚德,明法致公”的院训,以“专业典范,社会公义”为法律教育目标,致力于塑造既有娴熟的法律技能和职业伦理,又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的治国之才。 该院拥有2个全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即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和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该院现有教授20人,副教授23人,其中入选国家“千人计划”1人、国家“青年拔尖人才计划”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4人、浙江省“151人才计划”10人。学院具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学位授予权,有法学博
17、士后流动站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此外还有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中国法LL.M.(法学硕士)。该院聘请了国内外名校的著名法学家组成“教授委员会”,负责学院的学术判断事务;还聘请一批国内外著名法学家任兼职教授;学院与诸多海外著名大学法学院建立交流合作关系,实行联合培养学生、教师与学生互访、国际学术会议与共同研究、联合开发等多功能对接。除校级奖学金外,该院还专门设有理律文教奖学金、黄乾亨奖学金、金鹰奖学金、岳成奖学金、天册奖学金、阳光奖学金以及各类助学金。毕业生除进入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深造外,可进入法院、检察院、政府部门、律师事务所、证券、金融机构、公司等部门
18、就业。法学专业进入“社会科学试验班”大类招生。法学专业 学生在两年大类教育的基础上,可进入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或者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有相当比例的优秀学生可进入“本硕一贯制”培养。学院通过常态化的学生海外访学机制,全方位的法治理念教学体系,多层次的法学教育国际化,培养具备扎实基础理论和丰富实践能力,能够参与国际法律事务和维护国家利益,并凸显卓越创新能力的涉外法律人才。学院通过法律职业培训机制,设置多种实践性课程,借助“模拟法庭”和“诊所教育”及各类实践基地,培养学生具有敏锐的法律意识和独立解决法律实务的能力,使之成为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6、教育学院教育学院是我国教育和体育
19、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重镇。拥有教育史国家重点学科,教育史、比较教育学、体育人文社会学等省重点学科,教育学为教育部高等教育学校本科特色专业。学院现设有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教育学、体育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涵盖教育史、比较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技术学、体育人文社会学等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11个硕士点,教育博士(Ed.D)、教育硕士、体育硕士3个专业学位点。学院先后建立教育部浙江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现代化发展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设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教育革新为发展服务计划”(APEID)浙江大学联系中心、全球大学创新联盟亚太地区中心(
20、GUNI-AP)秘书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浙江大学创业教育教席等国际合作平台。学院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综合能力的教育、体育界高层次拔尖人才与领军人物为目标。学院与美国、英国、意大利、德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知名大学以及有关国际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交流关系,开展国际联合培养与合作教学。学院现有教授25人,并聘请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定期来院授课。学院科研成果紧密围绕教育教学改革,并根据不同专业特点,为学生打造个性化成才阶梯。所有专业进入“社会科学试验班”大类招生。教育学专业(含课程理论与教学设计方向、国际与比较教育方向) 培养从事教育管理、课程开发、比较教育研究,具有国际视
21、野的教育研究与管理人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培养既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知识、素质、能力,又具备教育学知识背景,能适应政府机关、事业和企业单位的各种管理岗位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领导与管理人才。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 培养能够胜任职业体育、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等领域的组织、运作、策划和管理,具有国际视野的体育经济管理复合型专门人才。7、管理学院该院是国内成立最早的管理学院之一。现设5个系,11个研究中心及12个研究所。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硕士点7个。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985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平台2个。现有教授38人,其中院士
22、1人,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1人,浙江省特级专家1人,浙江大学文科领军人才1人,浙江大学光彪讲座教授5人,浙江大学求是特聘、讲座教授6人,浙江大学包玉刚讲座教授1人,浙江大学恒逸讲座教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获得者8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21人,浙江省杰出青年2人。该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的高级管理专业人才和未来领导者。学院于2006年在大陆首家通过了AMBA国际认证,2011年12月率先通过AMBA第二期国际认证。2012年4月,学院成功获得欧洲最严格的商学院质量认证体系EQUIS国际认证,在办学水平上走上国际新台阶。学院积极与美国、加拿大、英
23、国、法国、瑞典、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地区的著名高校与研究机构开展广泛的学术合作交流并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学院与法国里昂商学院和美国百森商学院于2009年联合创立了全球创业管理项目,2012年起美国普渡大学替代百森商学院加入该项目,迄今该项目已连续举办四期。学院与美国北卡州立大学Poole管理学院、法国马赛三大联合创办全球创新管理硕士项目。学院为学生提供各种赴海外交流学习的机会,为学生创造出广阔就业空间和多元职业发展轨道。优秀学生可到国内外名校继续深造,有相当多的毕业生进入通用电气、微软、宝洁、联想等国内外著名企业、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及顶级咨询公司就业。所有专业进入“社会科学试
24、验班”大类招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培养全球与本地的最佳结合、知识与实务的完美平衡并具有未来全球人力资源管理专家(GPHR)素养的专业人才。市场营销专业 培养能够运用专业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够从事市场研究、营销策略制定的企业高级营销管理人才。物流管理专业 培养具备互联网及物联网环境下供应链管理能力,掌握信息化、智能化、全球化物流管理理论和技能,胜任供应链战略运筹、物流系统设计、供应链优化运作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培养有系统管理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和数据分析挖掘技术,具备信息时代商业模式创新、信息系统(含ERP、电子商务、商务智能、电子政务等)设计与运作能力的高
25、素质复合型管理人才。会计学专业 培养适应各类政府机关、金融监管机构、企事业单位和中介组织所需要的、既通晓中国会计审计实践、又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的价值创造型高级会计专业人才。财务管理专业 培养具有战略、责任与开拓意识,能有效从事企业融资与投资管理活动的高级理财专门人才。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是金融公司、财务公司以及各类大中型工商企业。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培养从事“三农”问题研究与管理的高级人才,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是政府机关,涉农国际组织及金融部门,烟草、酒业、食品等大中型企业及与涉农国际贸易相关的海关、商检、动植物检疫等部门。旅游管理专业 中国首个旅游本科专业。培养政府旅游行政管理、饭店管理、旅游
26、规划、休闲管理和旅游地产等方向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3+X”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在校时提供国际化实践机会,毕业时提供著名企业高位就业和海外学术晋升通道。该专业被誉为“幸福指数最高的专业”。8.公共管理学院该院以成为“我国公共管理优秀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公共管理理论创新的重要基地和政府等公共管理部门的重要智库”为发展目标,以“理解与把握中华文化,具有全球视野、卓越创造力”为教育目的,实施人格教育与知识技能教育并重的教育理念,努力构建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体系,培养多层次、高规格、高质量的公共管理专门人才。现设7个系,拥有1个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2个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校合作机构,1
27、0个校级研究所,11个校级交叉学科研究中心以及教育部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协议成立的国际合作教育机构浙江大学管理培训中心。现有公共管理博士后流动站、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政治学理论、人口学等二级学科博士点,以及4个共建学科博士点,硕士点17个,本科专业方向9个。拥有浙江省重点学科4个。现有教授37人,副教授44人,外籍教师5人,并聘请国内外名校、国际组织以及政府部门的专家为兼职教师。学院积极与国内外名校联合办学,建立了学院对外交流基金,本科生对外交流人数逐年增加。毕业生可在与专业相关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民间组织就业。所有专业进入“社会科学试验班”大类招生。行政管理专业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
28、和本土意识,具备行政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和政治学等学科知识,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兼备,公共精神和职业技能融合,既有扎实的行政管理专业知识,又有很强的行政管理实践能力,能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大中型企业、金融机构、国际组织、社会团体等单位从事行政管理实践和研究的高级人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土地资源管理方向 培养掌握扎实土地管理科学理论基础知识和测量、规划、设计、投资分析等技能,熟悉相关政策法规,能从事土地调查和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整治工程、地籍测量、土地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城市与房地产管理方向 培养掌握扎实经济和管理基础理论知识和投资分析、工程管理、市场调查和城市管理等方面的技能,
29、熟悉相关政策法规,能从事房地产开发与经营、项目管理、开发策划、城市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社会保障与风险管理方向 培养胜任社会保障和风险管理工作,熟练掌握保险、精算、风险处理等业务技能的复合型高级人才。通过理论、政策、法规、实务技能的学习,塑造学生的仁爱价值观与民本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和管理能力。劳动人事管理方向 培养既能从事劳动人口等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又能胜任人事管理、劳动关系处理等实务及管理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人才。不仅侧重经济学等理论知识的学习,还重视研究方法的训练和劳动人事实务技能的培养,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同时,系统训练学生的研究能
30、力和管理能力。信息资源管理专业 培养具备信息资源集成管理和电子政务系统知识与技能的专门人才。训练学生熟练掌握各类信息资源管理流程及国家信息化政策,了解电子政务的结构框架和相关技术,熟悉各类政务信息系统以及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具有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采集、组织、加工和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等核心技能,强化信息组织、信息检索、信息分析三大核心能力培养,注重政府信息管理、信息智能检索、信息计量等理论研究与知识运用。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 培养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系统地掌握政治学与行政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政治思维、行政管理和组织协调能力,既能从事研究工作,也能胜任公共与社会事务工作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31、,注重培养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政务精英”。国际政治专业 培养具有扎实的政治学和国际政治基本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全球视野,较高外语水平,较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能够在党政机关、国际组织、教育、研究、传媒等机构从事涉外性工作和国际问题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社会学专业 培养掌握社会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方法和专业知识,接受社会调研及社会工作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有较强的分析处理社会问题、从事社会工作与管理实践能力的社会学专业人才。9.数学系该系有悠久而辉煌的历史,培养了一批蜚声海内外的学者,为国内外科技、教育、管理等领域输送了一批又一批高端人才。该系现有教授44人,其中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人,
32、国家“千人计划”学者2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学者1人,长江特聘教授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省特级专家2人,教育部跨世纪和新世纪人才7人。拥有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数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数学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数学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数学建模与实践”国家级高校教学团队、“数学与应用数学”国家级特色专业。近年来,聘请了一批国外著名数学家加盟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其中包括国家“千人计划”B类学者1人, 搭建了一流的国际交流平台。设有以培养拔尖数学人才与数学领军人物为目标的数学求是科学班,为优秀生打通了本科硕士博士连续培养通道,设立个性化特殊培养的课程模块,利于学生在国
33、内外继续深造。设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三个本科专业,进入“理科试验班类”大类招生。下设数学与应用数学、运筹学、信息与计算、信息处理与信息安全、计算机图形学、统计学、金融数学、保险精算、生物统计等本科方向,以满足社会各界对不同数学人才的需求。培养的学生功底扎实、可塑性高、后劲足,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10.物理学系该系设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是国家重点学科,光学、等离子体是省重点学科。现有教授46人,其中中科院院士(含兼职)3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人,长江计划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8人,求是特聘教授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入选
34、国家“青年千人计划”4人、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3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8人,同时聘请了十余位兼职的国际著名物理学家。强大的师资队伍和通畅的国际交流渠道为培养精英人才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该系教学资源丰富,拥有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工科物理课程教学基地、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新设的以培养拔尖人才为目标的物理求是科学班,为优秀生打通了本科硕士博士连续培养通道。该系历史悠久,培养的物理学人才基础扎实、发展潜力大,一直受到社会的赞誉和重视。近两年国内外深造率超过75%。物理学专业进入“理科试验班类”大类招生。物理学专业(含基地班)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数理基础和实验技能,有较强逻辑思
35、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运用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人才。11.化学系化学系设有化学博士后流动站,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化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拥有“国家理科基础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和首批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系现有教授(研究员)57人,副教授(副研究员)74人,其中中科院院士2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长江计划特聘教授2人。强大的师资队伍、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培养精英人才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设有以培养拔尖化学人才为目标的化学求是科学班,为优秀生打通了本科硕士博士连续培养通道。近三年,70%左右本科毕业生到国内外继续深造,20
36、左右的本科毕业生在国内科研、教学、大型企业等单位和国家机关工作。化学专业进入“理科试验班类”大类招生。化学专业(含基地班)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重视原创性、前瞻性的科学研究训练。培养掌握现代化学理论及相关学科知识和良好的实验技能,具备挑战化学学科前沿和解决相关领域化学问题能力的高层次人才。12.地球科学系该系前身是1936年由时任校长竺可桢先生创办的史地系。目前地球科学系设有本科专业4个,硕士点11个、博士点4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拥有6个研究所、1个教育部研究中心和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配备实验教学中心。师资力量雄厚、学科齐全、教学环境优越。现有教授23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浙江省特
37、级专家1人,国家千人计划1人,省千人计划2人,求是特聘教授1人。承担了众多的国家级、省部级和大型企业的科研项目,每年有逾4000万元科研经费,为学子接近学科前沿,接受学科规范训练,培养创新思维,练习精良技能奠定了基础。地学人才社会需求旺盛,就业前景广阔,毕业生就业率100%。主要从事地球信息、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环境规划与管理、大气科学等领域的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或继续攻读相关学科的硕士或博士学位。所有专业进入“理科试验班类”大类招生。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培养掌握现代地球信息理论、能从事地球空间信息工程、3S(GPS、GIS、RS)集成应用、数据信息可视化及地球科学相关定量分析等领域
38、科学研究、应用和运行管理,具有深厚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自信睿智的高级复合型专业人才。地理信息科学(简称GIS)专业 面向众多政府部门和资源、环境和区域管理的国内外企事业单位,培养具有较高的计算机及GIS系统的实践技能和GIS软件研究开发能力,掌握新兴3S技术,具有较强创新和实践能力的GIS高级IT人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培养具有坚实的地理科学基础和开阔的区域经济视野,较强的空间分析和综合信息处理能力,具备良好的科学态度、职业道德和较强的实践与创新能力,能从事资源环境评价、城乡规划管理,以及房地产市场分析能力的高级人才。大气科学专业 培养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气象
39、、海洋、环境保护、航空航天、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及部队从事气象学、气候学、大气环境及相关学科等方面的科研、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13.心理与行为科学系该系以应用心理学,特别是以工业心理学为特色,是国家“211”重点建设学科,在国内心理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目前拥有应用心理学国家重点学科,工业心理学国家专业实验室,心理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现有教授9人。近年来,约70%的本科毕业生赴国内外知名高校进一步深造,其余学生进入国内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和学校从事专业研究和教学工作。所有专业进入“理科试验班类”大类招生
40、。心理学专业(含基地班) 以当代前沿的认知科学为核心,培养具有扎实的心理学理论基础、灵活系统的科学思维、专业严谨的研究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应用心理学专业 着重培养工程心理学(工效学)、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消费心理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等领域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应用心理学专业(心理咨询方向) 培养具有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研究能力和应用技能的高级人才。14、机械工程学系该系“机械工程”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有国内首批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工科教学基地和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国家级“机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现有教授46人,其中院
41、士2人、国家“千人计划”教授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求是特聘教授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该系为每位本科生提供一流的教学、科研和实验条件,研究生招生数超过本科生招生数,为优秀学生创造特殊的个性化培养通道。历年一次就业率接近100%。所有专业进入“工科试验班(工学)”大类招生。机械工程专业 培养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和扎实的机械工程、电子、计算机、自动化技术及管理知识,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强,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和相关交叉领域内,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运行管理及经营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培养具有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等跨学科
42、多元知识结构,适应二十一世纪蓬勃发展的机械电子技术、具有较强工程应用和技术创新能力、具备较为全面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经营管理等综合素质、并在专业领域内拥有一定国际视野的高级复合与创新型人才。工业工程专业 培养富有责任心、创造力、善于团队合作的,致力于从系统、过程、运营等角度,持续改善生产和服务企业或事业单位的效率、成本、质量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管理和信息化人才。15.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该系是我国最早的综合性材料系,以培养具备高新材料研究开发与工程技术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目前该系以功能材料研究为主体,以信息功能材料与能源材料研究为标志,以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为特色,构成了材料研究种类涵盖
43、半导体、无机非金属、金属、复合材料的竞争力强、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研究体系。该系现有教授42人,其中中科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4人、国家千人计划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拥有教育部创新研究团队1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1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2个。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985工程功能材料技术创新平台”1个、省重点实验室2个。该系提供多渠道的国际交流机会。毕业生继续深造率近70,其余学生多数进入新材料领域等高新技术企业就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进入“工科试验班(工学)”大类招生。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培养具有材料科学与工程综合基础知识和高新材料研究开发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44、。16.能源工程学系该系是我国能源与环境工程领域重要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创新发源地之一。现有教授44人,其中院士1人、长江学者6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5个。设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8个、硕士点8个。2012年科研经费达1.28亿元。拥有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等一批国家级本科教学资源与平台。该系围绕国家能源科学和技术发展战略需求,组织著名专家、教授为本科生精心授课,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和学科竞赛等创新活动。2006年来,数
45、十个本科生科研项目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或获得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大奖。该系不断拓展交叉学科研究,并已同数十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著名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创造了良好条件。成立50多年来,校友遍布国内外名校、科研机构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历届毕业生供不应求,一次性就业率达100,本科毕业生国内外深造率超过50%。所有专业进入“工科试验班(工学)”大类招生。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 培养具备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等宽厚理论基础,能从事清洁能源生产、火力发电、能源环境保护、制冷与低温、建筑环境与设备、低温生物医学等领域的跨学科复合
46、型高级人才。分能源与环境工程及自动化、制冷与人工环境及自动化2个方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汽车工程方向) 培养具有汽车领域宽广的知识面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能胜任汽车产品设计、制造、研究开发、生产组织管理和经营销售领域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掌握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专业知识,能从事清洁能源生产、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能源环境保护、新能源开发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优化运行与生产管理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级人才。17、电气工程学院该学院致力于培养在工程技术领域从事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和科研管理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建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已有国家专业实验室1个、国家工
47、程研究中心2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7个。学院现有教授48人、副教授65人,其中两院院士2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国家千人计划(短期)1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1人、国家杰青2人、国家优青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次、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7人次,IEEE FELLOW 2人,长江特聘教授1人,求是特聘教授5人。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多项国家级科学技术奖项,是神舟宇宙飞船生命保障系统及舱外服动力单元的研制单位,也是新能源、智能电网、高铁、“核高基”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承担单位。学院3个本科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
48、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均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和教育部首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设有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电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团队1个、首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爱迪生班”、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1个、首批国家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个、首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5个,建有“浙江大学智能技术科教实践基地”。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网络教育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所有专业进入“工科试验班(工学)”大类招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培养从事电力系统及电气装备的运行控制、试验分析、研制开发、信息处理及机电一体化、自动控制系统、电力电子技术、机电运动控制等的复合创新型人才。自动化专业 培养能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传动与变换、检测与自动化仪表、轨道交通系统、信息处理与管理决策等领域从事研究、开发、设计、集成的复合创新型人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培养在电力电子、集成电路与系统、电子系统设计自动化、信息电子技术与系统、计算机等领域从事研究、开发、产品设计、生产和管理等的复合创新型人才。18.建筑工程学院该院在学科上基本涵盖了国家基本建设的主要产业领域,有土木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和水利水电工程4个本科专业。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