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思潮笔记.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438335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政治思潮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西方政治思潮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西方政治思潮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西方政治思潮笔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西方政治思潮笔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政治思潮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政治思潮笔记.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笔记导言一、 什么是政治思潮?(P2)(大致分为:传统思潮、20世纪70年代以来迅速兴起的思潮、邻近学科相互交汇形成的思潮)1、 概念: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共同政治倾向和较为广泛影响的重大政治思想潮流。2、 基本含义:政治思潮具有理论导向作用,即对某一时代的普遍政治观念、甚或政治学说的发展方向具有直接的带动作用。3、 政治思潮与政治学说的区别(从政治概念视角来说)政治学说的历史和影响长远,相对稳定持久,可能一时不为更广泛的民众所知;而政治思潮则是一种社会层面的、宏观的、动态的思想倾向,它蕴含着某种价值取向的和方法论的意义。4、 判断某一政治思潮的特点、地位和重要与否,

2、取决于它能否成为标志政治观念发展的潮流。凡是能够成为某个历史时期具有主导性的政治思潮,总是有相当广泛的群众基础,影响某种或某些政治运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治学说的发展。二、 政治思潮产生的国际环境(P2)1、20世纪是人类社会空前动荡、活跃,也是飞速发展的世纪。从世界范围来看,20世纪前半期主要特征是战争与革命。两次世界大战使人类遭受了空前的灾难。20世纪后半期,国际形势趋于和缓和稳定。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2、 尽管西方各国主要国家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但是在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上有着一定的共同性。它们都是从传统的资本主义转化为现代资本主义。3、 顺应这种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西方世界

3、主要国家在国际关系方面相应作了重大调整。4、 当今世界仍然存在不稳定因素。大国插手各国事务,地区冲突不断。5、 国际环境,尤其是全球化进程,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到西方国家的政治家和学者们对紧迫问题的认识,甚至决定他们看待和处理这些问题的思维方式的转变。三、 当代政治思潮的特点(P8)1、 研究主题和基本价值观不断深化。这些主题和基本价值观反映了当代世界政治形势的复杂多变,社会结构的迅速调整,人类科技技术和思维能力的飞跃。总之是发展和进步带来的必然结果。2、 思潮流派纷呈,具体问题上的具体主张呈现多样化的态势。不同的政党和思想流派在基本的政治价值观上,有着纷繁歧异的解释。3、 不同政治思潮、流派和学

4、科间不断渗透与交融。这种相互影响和相互容纳表现在多种层次和多种意义上。一是西方各国政坛上的各党派之间观念、政纲和政策的相互融通;二是政治问题与理论观点的地区化和国际化;三是政治学与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邻近学科的相互影响。4、 在政治学研究方法上对科学化的不断探求。政治思潮以各种价值观为核心,以这些价值观和现行制度为前提,当代西方政治学努力使研究科学化。第一章 自由主义政治思潮一、 新自由主义和传统自由主义的区别(P15)1、 传统自由主义以功利主义为理论基础,现代自由主义则代之以道德学说和新契约论;2、 传统自由主义将个人自由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倡导个性解放;现代自由主义力求把个人自由与公共

5、利益相统一,是个人自由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3、 传统自由主义将生命、自由和财产视为公民的自然权利;现代自由主义强调公民权利范围的不断扩大、权利内容的不断丰富4、 传统自由主义主张法治与分权、推行代议制民主;现代自由主义更强调法治与民主的关系,建立民主程序与民主秩序5、 传统自由主义认为以契约为基础的国家应当是消极无为的;现代自由主义主张扩大国家的积极作用、建设美好的福利国家。二、 社群主义(P17)社群主义的形成和存在,源于它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对现代自由主义的反思、认识和批判。1、 含义:社群主义的“社群”也可以译为“社区”、“共同体”,既指家庭、邻里、社团,也指国家。是一种关注社会利益的表现

6、形式的社会哲学。社群主义认为,各种各样的社群是相互依靠和相互交叠的,离开这些社群,人类不可能存在,个人自由也无法维持。2、 离开了社群成员为了共同的目标而贡献其才能、兴趣和资源,一切社群也不可能持久。任何排他性地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必将损害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破坏共同的民主自治实验。3、 社群主义批判了自由主义的方法论和价值观。三、 新自由主义兴起的背景(P21重返复兴之路)1、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自由主义的状况发生了悄悄的变化,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在于,以保守主义思想为知道的社会经济改革无力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发展的问题。2、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了新凯恩斯主义,这一理论提出要在自

7、由放任的政府和过度干预的政府之间寻找一条新的道路,这就是新自由主义的主张3、 自由主义的思想家们在反思以往的挫折中,在对理论与现实更深刻的研究中振奋起来,通过反击对自由主义的种种非难,不断修正自己的理论,逐渐走出困境。四、 当代自由主义的基本特征(P28):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个人自由的发展,始终是这一思潮关注的主题。1、20世纪前70年,现代自由主义为了更好地维护个人自由,主张把个人自由与公共利益相协调,把个人自由与社会发展相统一。2、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自由主义,仍然是以个体为本位的自由主义,其基础仍然是个人主义。3、20世纪自由主义的个人自由,已经是具有全新意义的“积极的自由”4、20世

8、纪80年代以来的自由主义在对国家作用的认识上,提出了所谓“中立国家”、“中性国家”的思想主张。这一时期的自由主义对传统自由主义的“自由放任”、“不干涉”仍持否定态度。五、 罗尔斯的正义原则、差别原则和无知之幕原则1、 正义原则:最大限度的均等自由,即每个人都应平等地享有基本的自由,包括政治、言论、集会、良心、思想、人身、占有个人的财产,不受专横地逮捕与剥夺财产的自由2、 差别原则:指在与正义的储存原则一致的情况下,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即某种不平等的存在必须合乎每个人的利益,尤其要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3、 无知之幕原则:是一种对特定道德问题判断的方法,过程是做以下思想工作,从对本

9、人在社会秩序中特长爱好与位置无知的原初状态出发思考问题。六、 什么是政治自由主义(P38)1、 政治自由主义是政治范畴内的学说,主要由多种有关权利和正义的政治观念构成。政治自由主义认为,每一个有正常理性和良知的人都可以直接获得行动的意识和知识。人们所需要的道德秩序是以某种方式来源于人性本身,并与人们共同生活在社会中的各种要求相联系,人们自觉地遵循各项义务和责任,无须外在的胁迫和利诱。2、 特征:第一,社会的基本结构是由一种政治的正义观念所导致的,第二,这种政治观念是各种合乎理性的完备性学说达到重叠共识的核心;第三,当宪法根本和基本正义问题发生危险时,公共讨论是按照政治的正义观念来进行的。3、

10、目的:寻求一种作为独立观点的政治正义观念。4、 起源:自由主义的渊源在于宗教改革和有关宽容的长期争论,政治自由主义也不例外。5、 归宿:政治自由主义为了维护社会的统一和正义,既要包容合理、可以互补相容的学说,也要包容那些不合理性的甚至是非理性的学说。七、 雅赛关于选择的三原则和社会存在的三原则1、 关于选择的三原则(1) “个人主义原则”:这一原则的含义是:“个人能够选择,并且只有个人才能选择。”其主要包括四个内容:首先,只有个人能够做出经过思考的选择;其次,如果个人所进行的选择是在墙之下完成的,那么无论强制是否合法,个人都不对自己的选择负有责任,或者只是负有部分责任;再次,从方法论上考察,个

11、人主义应当是研究产生社会现象的原因的唯一恰当的途径;最后,个人主义原则只意味着应当对没有强制的选择负有责任,并不意味着没有强制的选择就是合理的。(2) “政治原则”:其含义为“个人能够为自己选择,为别人选择,或者既为自己也为别人选择。”每个个人都是独立自主的,然而个人享有的自主权却是各不相同的,每个人都要承受自己选择的成本,都要为自己所得到的东西付出一定的代价,不能让一个人为别人得到的东西付出代价,也不能让别人为这个人得到的东西付出代价。(3) “无支配原则”:其含义为:“选择的意义在于选取所偏爱的选择方案。”在这个原则中,无支配的意思是如果选择的结果是获得一个“被支配的”选择方案,这一选择便

12、失去了意义。无支配原则还意味着人的选择能力不能受到压制,否则便是对这个人的伤害,因为他本来可以不选取一个被支配的选择方案;无支配原则的主要效果就是要以怀疑和批判的眼光对那些真正特殊的选择方案进行研究。2、 有关社会共存的三个原则(1) “契约原则”:这一原则的含义是:“承诺必须兑现。”这一原则是社会共存的基石,是单方面义务和契约制度的道德基础。A、 保证承诺兑现的强制行为是不可缺少的,即使这种强制行为是违背自由主义精神的。B、 对契约的强制执行应当由社会承担,实施社会制裁,而不应由国家垄断。C、 无论个人是否指望从承诺中获益,每个人都有履行承诺的责任。(2) “优先原则”:这一原则的含义是“先

13、来后到”,即按照先来后到的时间顺序确定行为的次序。A、 优先原则的作用是在一个“拥挤”的社会环境中帮助调节自由权的使用B、 这种“先来后到”是没有道德基础的,是“在道德上各行其是的”,不存在让先来者优先的任何明显的道德理由C、 如果以“先来后到”原则为因,则“谁拾谁得”原则便是果,先占有是先发生和先提出要求的必然结果。(3) “排斥原则”:这一原则的含义是“所有权都是私有的”。这里所说的排斥是指得到一项产权的个人可以把他人排斥在与这项产权有关的决定及其后果之外。A、 个人拥有的所有权不是大家的,也不能分享,无论分享是依据权利、需要,还是通过投票的方式。B、 所有权的真是意义就是私有的,不是公共

14、的,也不是政治的第二章 保守主义政治思潮一、 保守主义崛起的原因:主要原因是资本主义经历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稳定发展后所出现的深刻危机。1、 福利国家政策引起的生产停滞和物价上涨的危机是保守主义崛起的主要经济原因。2、 国家干预的过分扩展,导致了行政机构的膨胀、官僚主义的滋长和政府权威的衰落,而由此引起的严重不满是保守主义兴起的重要政治原因。3、 人们的内心空虚和道德观念淡漠引起的精神危机,是保守主义崛起的思想文化原因。二、 保守主义和新保守主义的特点1、 保守主义:强调传统的价值,重视宗教和家庭的作用,反对把个人看成抽象、孤立的原子,崇尚传统伦理与权威统治。2、 新保守主义:调和折中这一特

15、点使它能够把自由保守主义的自由市场和自由民主主张,与传统保守主义的捍卫传统道德的要求结合起来,较全面地满足了这个时期应付经济、政治、文化危机的需要。这种特点使他们在师承对象上把旨趣不同的思想家强硬地捏合在一起,这也使新保守主义带有明显的使用主义色彩。三、 诺齐克的最弱意义的国家1、 诺齐克的“最弱意义的国家”,简单来说就是管事最少的国家,这种国家除了保护性功能之外再没有其他功能,因此,它实际上就是古典自由主义者所提倡的守夜人国家。2、 主要缺陷:由于在道德和认识功能上绝不是十全十美的,他们在合理自利的活动中可能会发生判断上的错误,因而有可能在涉及自己利益的纠纷案件中判断失误,造成对别人的错误惩

16、罚或惩罚过分,为此翻来覆去,就有可能导致世仇宿怨,给社会带来一种广泛的争斗不已,恐惧不安的气氛。3、 为了解决这些惩罚和索赔方面的不便,人们会组成各种互相保护机构。支配性保护社团A、 支配性保护社团出现的原因:一是最有力量的保护性机构把顾客都吸引过来;二是不同的保护性机构逐渐形成各自相对稳定的势力范围;三是通过势均力敌的两个保护社团的无效果的反复冲突,逐渐建立一个新的更高的裁判机关或上诉法庭。B、 最终建立的这种拥有一定地域和人口的支配性保护机构就是国家,这种国家的存在有两个重要条件:第一是它拥有在这一地区内使用强力的独占权,第二,它对这一地区的所有人提供保护。C、 诺齐克把这两点看成国家形成

17、的两个阶段,即出现独占因素的阶段和出现再分配因素的阶段,第一个阶段的国家叫“超弱意义的国家”,第二阶段的国家叫“最弱意义的国家”。D、 从超弱意义的国家到最弱意义的国家,这个过程都没有侵犯到个人的权利,因为这种支配性社团的合法权利只是其成员自愿移交个这一社团的个人权利的总和,而且这种社团只有通过保护其成员的个人权利才能证明其合法性。四、 持有的定义所谓持有,指的是人们对某物的拥有,实际上就是人们常说的“所有权”或“财产权”。五、 诺齐克与罗尔斯的争议:“持有正义”、“天赋”。1、 “持有正义”:罗尔斯认为,分配正义问题是由社会合作带来的,这是因为合作能给每个人带来比独自生活更大的利益,因此大家

18、都愿意进行合作;而诺齐克集中批判了“分配正义”理论,他认为罗尔斯提出的“差别原则”就是这种分配正义要求的体现,他认为没有社会合作仍然有正义问题。2、 “天赋”:罗尔斯认为天赋是一种集体财产,因此个人之间的分配不应受天赋的影响,应通过差别原则消除天赋的因素。诺齐克从以下三个方面反驳了罗尔斯的观点:A、 他认为罗尔斯的论据是:除非你有道德理由证明应当不平等,否则就应当平等,他认为这里的误区是看到差别需要证明,忘记了平等也需要证明。B、 诺齐克认为,一个人拥有其天赋并没有侵犯他人的权利,他们从天赋中得到不同的、有差别的利益,只要没有损害别人,没有侵犯别人的权利,他就有权拥有自己的所得。C、 诺齐克认

19、为罗尔斯把天赋看集体资产的观点,暗示着对天赋征收人头税的合法性。六、 哈耶克的自发秩序和外生秩序的区别1、 外生秩序:是指由某个人把每个要素放在一个确定位置并指挥其活动形成的秩序,这种秩序也叫“组织”或者“人造秩序”。自发秩序也叫“自我生成的秩序”、“自我组织的秩序”和“内生的秩序”它一方面是由“诸多并未明确意识到其所作所为会有如此结果的人的各自行动”自发形成的;另一方面,它又是“这些秩序的要素在回应它们的即时环境时遵循某些规则的结果”2、 两者更为重要的不同是:外生秩序是一种有助于实施某个先定的具体目标的集体工具;而自发秩序是每个人在追求各自目的的过程中自动形成的,所以它是不同的个人实现其各

20、目的的有益的条件。3、 总之,这两种秩序,一个是认为设计的,一个是自发形成的;一个是由具体的命令来指挥运作的,一个是遵循一般性规则自动运转的;一个服务于某个确定的目标,一个则有利于互相竞争的多种多样的个人目标的实现。七、 亨廷顿关于民主的混乱对政治系统的危害1、 它产生了预算赤字,导致了政府总债务的巨大增长2、 它产生了政府财政偿付能力的问题,并削弱了政府有效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3、 它会在民主政治的社会中纵容产生经济民族主义,促使政府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4、 它会削弱政府在外交和防务方面获得支持,使新的威胁产生时政府缺乏应对威胁的必要权威。八、 克罗齐认为造成民主危机的原因1、 是社会互动的增

21、加。社会压力增强,管理也越来越困难2、 经济增长的影响。变革把人们的期望提到了无法满足的程度,并且刺激了激进的意识形态3、 传统制度的崩溃。传统权威的崩溃,增加了社会控制的难度4、 知识界的混乱。主要表现在以行动为取向或以政策为取向的知识分子和以价值为取向的知识分子之间的分裂和冲突。5、 传播媒介的影响。在当今西方社会,传播媒介对政治和统治能力具有决定性的影响6、 通货膨胀的影响。它不仅导致失真现象,而且使社会关系变得不稳定起来,信任的缺乏阻碍了经济和政治子系统进行大大小小的必要调整,危机的预感也使政府自由的余地减到最低限度。九、 萨托利为什么说过分的现实主义和过分的理想主义都会对民主造成危机

22、过分的现实主义和过分的理想主义是威胁民主或不能正确理解民主另外两种错误思想。过分的现实主义因否定理想而对民主抱怀疑或批评态度;过分的理想主义则因很少留意理想同现实之间的差异而使民主成为神话和乌托邦。在萨托利看来,过分的理想主义在现实中较为盛行而且危害也较大。十、 麦金太尔的美德理论:麦金太尔通过对西方美德传统的追寻,提升出了自己的美德理论。首先,麦金太尔区分了实践的内在利益和外在利益,并把美德看做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的必需品质。其次,麦金太尔把美德看做有益于整体生活的善的品质。最后,麦金太尔认为善的观念只有在一种继续存在的社会传统的范围内才可得到阐释并才能拥有,离开传统既不能理解善,也不能理解美

23、德。麦金太尔强调美德理论,复活西方的美德传统目的就是为了挽救西方社会因贬低美德、腐败传统而造成的精神危机。第三章 西欧社会民主主义政治思潮一、 社会民主主义的基本特征1、在理论上始终坚持社会民主主义的基本价值方向,但这并不意味他们在实践中对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国家进行了一些具有根本性质的改造。2、坚持社会民主主义在理论上、思想上的开放性,主张意识形态上的多元化。3、西欧社会党人所代表的政治势力在欧洲政坛上仍然属于相对进步的中左力量,仍然是一支与欧洲右翼和极右翼政治势力相抗衡的不可缺少的政治势力。4、西欧社会民主主义在国家观方面也开始出现一些新的变化,认为社会主义“归根到底是伦理和道德问题”。

24、二、德国的社民党对社会民主主义的三项基本价值:自由、公正、互助1、自由:自由处于第一位,这意味着民主社会主义承认,个人以及与个人不可分的个人权利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出发点,现实中的活生生的个人不是作为实现历史规律过程中无足轻重的人,而是最本质的东西,人是能够胜任自由的。2、公正:按照公正的原则,社会应当提供给每一个人同等的发展机会。公正是以维护个人自由为目的的社会协调,也是国家承当的道德、伦理责任。强调社会公正,不仅仅是民主社会主义理论上的需要,更是社会民主党在资本主义现实社会中有力的批判武器和争取选民支持的必不可少的手段。3、互助:这是人作为社会的人所必须的。自由和公正不仅需要制度的保证,而且需

25、要依靠人们出于理性观念的要求,即人人都应当过上符合人类尊严的生活,人越是作为自由和平等的人,就越应当实现人们之间的相互合作。4、意义:自由、公正和互助这三项基本价值彼此之间相互连接,体现了一种社会协调,体现了一种道德的约束力,一种人所特有的道德自律,意志自律,它规定了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性质和目标,也是民主社会主义区别于东欧、苏联共产主义模式的重要标志。三、了解柏林纲领(1989年12月)的主要内容和意义1、该纲领在论述社会民主主义的思想来源是重提马克思主义,在基督教、人道主义哲学和启蒙思想的来源之外,增加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说和社会学说和工人运动的长期经验。承认马克思主义在历史上的杰出作用,过

26、去把马克思主义包含在古典哲学中的作法是不恰当的。重新把马克思主义列为社会民主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2、该纲领对“自由、公正和互助”三项社会民主主义的基本价值做了补充说明和更详细的论证民主社会主义以这些基本价值为目标,要求对整个社会生活实行广泛的民主化,民主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民主化的目标是结束阶级社会,取消阶级特权。3、该纲领在社会主义的目标问题上比哥德斯堡纲领有突出的进步。意义:体现了德国社会民主党在思想理论方面的进步,也是该党内部左派力量不断努力的结果。4、在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社会调控和自由市场的关系问题上,新纲领也有一些新的提法。新纲领以市场和引导为标题,将市场经济纳入经济民主的范畴。5

27、、该纲领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突出给予高度重视,强调在科学技术的进步中,要防止任何过速增长给人类生存条件带来的极大祸害。第五章 民族主义政治思潮一、 民族主义的内涵(比较有代表性的六种观点)1、 海恩将民族主义界定为爱国主义和民族意识的一种结合 2、科恩的观点 3、史密斯概括并分析了民族主义的八种涵义 4、韦伯认为的“一种情感的共同契约” 5、布勒伊认为民族主义是一种政治形态。总结:民族主义首先是一种观念形态,同时又是一种社会运动。其次,它在民族国家构建过程中在发挥积极促进作用的同时,也表现出负面影响。它容易发展成为民族扩张主义、民族沙文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泛民族主义等极

28、端的形态。二、 极端民族主义产生的原因极端民族主义产生的三个原因:社会的解体、个人的不安全感和当代民族主义分子对权力的狂热追求。三、 为什么说一切民族主义的通病都是过高估计本民族的品质,优秀种族论因而成为民族性格的偶像崇拜。民族主义者把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作为自己奋斗目标,着意培养、塑造作为民族灵魂的民族性格或民族精神。但是对于民族性格发展到过于崇拜,片面追求所谓的民族的纯洁性,排斥甚至要在肉体上奴役或者要消灭其他民族的地步,民族主义就发展为极端的民族主义种族主义或法西斯主义。过高地估计本民族的品格是一切民族主义的通病,也是发展成为极端民族主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四、 为何在国家伦理和超国家伦

29、理的冲突中,国家伦理总是占上风。1、 民族国家对其成员施加道德强制力的能力大大加强。这种能力使得国家得以控制影响公众的伦伦工具2、 对国家的忠诚要求个人抛弃普遍的道德行为准则的程度和过去有所不同。3、 由于其他两个因素,今天的个人在I超国家伦理同本国的道德要求相抵触时,倾向于超国家伦理的可能性要小得多。五、 什么是文化帝国主义1、它是帝国主义的一个分支,是指不是用攻占他国的领土或控制其经济生活,而是主要采取征服和控制人的头脑,来征服对象国的一种帝国主义政策。2、文化帝国主义是帝国主义的一种,是民族主义的一个分支,是当代民族世界大同主义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它是通过文化渗透,在精神上控制和征服发展

30、中国家的领袖和广大的人民,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文化帝国主义实际上是西方国家在新的形势下推行其霸权主义政策的一种重要的政策手段。六、关于柏林价值多元论的内涵基本含义:人类所追求的价值,尤其是终极性的价值和目标,不仅众多、相互冲突而难以共存,并且由于缺乏一个共同的衡量尺度,根本无法在其间比较高下,以便排定先后顺序。价值多元论才是世界与人类处境的真相,从多元论的立场来说,最有意义的道德事件就是选择,至于选择结果的是非对错,则缺乏客观的评价标准。七、 柏林关于两种民族主义的内涵1、 进攻性的民族主义:进攻性民族主义在狂热捍卫自身文化的同时,对其他文化及其承担者轻则排斥、压制,重则必欲毁灭而后

31、快。它在思想上表现为种族主义、大国沙文主义或民族沙文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各种宗教原教旨主义、排外主义、文化帝国主义等等,在政治上表现为德国纳粹主义、意大利法西斯主义和伊朗神权政治等等。2、 非进攻性民族主义:其要点在于文化自决。它否认任何民族优于其他民族之说,并且指出作此种宣示的人说的是假话。民族文化是多样的,不同的民族文化可以和平共存。每个民族的文化在价值上是相等的,都应该受到同等的重视。八、 柏林如何看待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对于一个健全的社会来说,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都是任何有尊严的生活所不可缺少的,但较之消极自由来说,积极自由更常遭到人们的滥用,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都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是不可逃

32、避的问题。1、 消极自由:这种自由意味着没有外在的干涉和强制,它涉及的是机会。柏林认为,从消极自由的意义上来说,手段不构成对自由的限制。柏林始终强调消极自由是更为真实的自由,在他看来,自由二字的任何诠释,不论多么特殊,都必定包含最低限度的消极自由,即一个人必须拥有一个不受他人干涉的领域,而积极自由有时只不过是残酷暴政的华丽伪装而已。2、 积极自由:柏林认为,积极自由同历史上的理性主义的观念有逻辑的联系,依靠理性来获得自由是积极自由的核心。柏林对积极自由持批判的态度,因为在他看来,很多持这种自由观的人秉持一种价值一元论的理念。第六章 绿色和平主义的政治思潮一、 绿色和平主义的基本特征1、 绿色政

33、治主张意识形态多元化,无论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会民主主义还是别的什么政治派系,只要认同绿色政治的基本主张,都可以成为绿色运动的成员。2、 绿色政治崇尚一种新激进主义,或者“新乌托邦主义”3、 绿色政治在思想方法上赞同整体论,反对以培根、笛卡尔、牛顿等人为代表的西方近代科学的分析归纳方法,特别是机械的线性思维方式和单子论观点。4、 在哲学立场方面,绿色分子信奉一种后物质论,批判工业资本主义社会无止境的物质追求和物质享乐倾向。二、 政治生态学的内涵及其意义1、 内涵:所谓政治生态学就是绿色价值观,是绿色政治的理论基础,尤其是哲学基础。它主要阐释了一种绿色的宇宙观。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人类在茫茫

34、宇宙之中处于什么位置,应该如何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二是在宏观的天人关系之中,应该如何处理人类的内部关系,如何确定人类自身的行为准则。2、 意义:绿色政治都对近现代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既定价值观提出了严厉的批判,并且强烈向往一种后工业社会或者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绿色分子打破了传统西方政治思潮以国家、制度、权力为思维对象的常规,转而以人和自然的关系为思维对象。三、 对绿色社会关系的内涵的理解(什么是绿色社会关系)1、 绿色政治也是以政治和社会为“统帅”和“灵魂”,只不过表现为不同的形式。绿色社会政治思想更直接地位经济服务,或许更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根据绿色政治的终极目标来看,它的社会政治思想还不

35、够成熟,也是一个无法掩盖的弱点。2、 在社会领域,绿色政治的多样性和激进平等思想体现为反对工业资本主义对人类的破坏作用,尤其是两级分化和暴力侵犯,尊重社会的多元化,维护社会的生态平衡,即平等与团结和睦。与绿色意识形态的其他组成部分相比,绿色社会关系显得特别模糊,甚至有些混杂。3、 绿色分子强调社会公正,主张保护所有遭到排斥的弱者,包括妇女、老人、移民、同性恋者、少数民族等。4、 绿色运动与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运动也一直存在强烈的相互影响和渗透。5、 绿色分子重视职业道德。由于科学技术具有两面性,既能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又能破坏自然和社会的生态平衡。第七章 女权主义的政治思想一、 女权主义的基本特

36、征1、 女权主义类似社会民主主义和绿色政治,大力主张意识形态多元化,不同之处在于走的更远,更为经典。2、 与传统政治思潮尤其自由主义、社会民主主义等主流思潮相比,女权主义具有极大的随意性,情绪的宣泄远远多于理性的思考。3、 女权主义还表现出非同一般的温和色彩。二、 什么是中性论中性论者试图利用当代的知识和科技,创造某种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均不同于传统性别角色的新兴人类,以根除性别歧视的来源。就心理和文化方面而言,许多当代自由女权派鼓吹兼备两性的某些特征的新个性,并且在具体内容的理解上形成了两个主要的类别:1、 鼓吹单一的中性,即发展一种统一的个性,使之结合两性的传统优点;2、 鼓吹多元化的中性,

37、即随意发展各种形式的个性。3、 双方的共同点在于,生理差别无论如何也不应该当做社会差别的根据。三、 自由女权主义如何看待国家在女性解放中的作用1、20世纪中期以前,自由女权主义主张妇女解放的主要途径在于个人奋斗,在相同或者相似的条件下与异性和同性进行竞争,认为社会上存在某些平等竞争的障碍是来自政治和法律领域否定了政府的作用。2、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美开展普遍的福利国家运动以来,部分自由女权主义者积极支持政府对经济和社会事务实行广泛的干预,其中包括保护乃至优待妇女的立法和政策。3、 随着西方福利国家运动出现危机,自由女权派支持国家干预的立场招致了种种非议。有人认为,广发的国家干预旨在减少妇女对单

38、个男性的依赖,但在无形中增加了妇女对政府的依赖,而归根结底,现存的国家还是男性所把持的男权制国家。4、 社会女权派和激进女权派指出,资本主义国家绝非中立公正,社会上的各个群体和集团所处的地位大不一样,指望政府来实现两性平等只不过是一厢情愿。四、 关于性别正义首先,一个性别公正的社会,不得不去对生育、养育和其他家务劳动进行激进的重构,在两性家长之间公平地分配利益、责任和负担,使一向受排斥的女性成员得到充分的自我发展机会。其次,妇女、儿童等社会群体必须被包括在罗尔斯“最少受惠者”的范畴之内,妇女的家务劳动迄今为止得不到任何报酬,完全应该根据作者的“差别原则”给予帮助此外,从政治文化的角度强调,家庭

39、和性别的正义与整个社会的正义密不可分。家庭关系和性别关系的性质直接影响社会的性质,儿童在家里受到的熏陶更是先入为主,留下伴随终生的痕迹。五、 关于社会女权主义的双重体系1、含义:所谓双重体系,是社会女权主义创造的一种二元化理论,从不同的视角出发,认为马克思主义过于看重阶级斗争而轻视性别斗争,主张阶级关系和男权制应具有同等重要性和各自独立的地位,因而应该成为女权运动的两个主要目标。2、以米切尔为首的社会女权派相信,男权制的主要土壤不在于特定社会的经济基础;男权制的基础主要在精神方面,在人们的潜意识之中,社会偏见夸大了两性的生理差别,确定了妇女的低下社会地位。且他们认为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过于简单

40、化,将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归结为经济剥削,忽略了其他因素生殖、性生活和社会化。3、以哈特曼为代表的一部分社会女权分子同样对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过分强调阶级关系的倾向感到不满,认为这无异于回避性别关系。认为家庭内外的男权制远非没有矛盾。4、评价:这种理论模式虽然重视社会的经济基础,避免了形式和内容的脱节,却仍然有其缺陷。家庭和经济、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分裂恰恰是资本主义的产物,以家庭为边界将资本主义与男权制分开的作法不合逻辑。此外,两个领域之间的关系也不清楚,即便简单相加也不足以说明问题。六、概论“俄狄普斯情结”的女权主义解释1、俄狄普斯情结指男性正常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阶段,表现

41、为俄狄浦斯式的恋母憎父的性本能。2、女权分子指出俄狄浦斯情结具有不容否定的文化内涵,在男权制社会里,女性妒忌男性的实际原因不在于后者在生理结构上比异性多点什么,而在于后者的权势,它阻碍女性的自我发展,包括健全的自我意识。3、心理分析女权派认为性心理发展历来是生理的社会诠释过程,俄狄浦斯情势或者俄狄浦斯过程并非产生于单纯的生理决定论;他们相信禁止乱伦对于文明的诞生和发展至关重要,否则近亲繁殖的人类甚至没有必要组织社会。而异性婚配的方式则是由男人之间强制性地交换女人,从而确立了男权制的社会基础。4、出嫁女人的法律其实深藏于人类的潜意识之中,只不过采取了所谓俄狄普斯情结的外在表现形式个人的痛苦抉择,

42、从而不容易革除。但是妇女解放的障碍在现代社会是完全可以排除的。第九章 后现代主义政治思潮一、 后现代主义的内涵后现代主义总体上归为文学艺术与建筑上的后现代主义,哲学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和社会政治批判意义上的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政治是一种微观的、局部的政治,注重属于人们日常生活存在的交往问题,并以之作为政治讨论的核心问题。1、 后现代主义思想家侧重于从文化的角度对政治的微观方面进行分析。2、 后现代主义政治思想深入分析资本主义统治的微观机制并对其进行了解构。二、 后现代主义产生的背景后现代主义政治思想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现代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变时期的产物,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发展变化的

43、产物。后现代主义政治思想作为一种思潮,生长于西方社会的新阶段下。在这个阶段,由于智能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原来的商品大生产被灵活化的小型生产所代替,灵活就业的居民、四处流动的资本,日益取代着固有的、稳定的生产方式。信息技术的采用使时间加快,空间缩小:新的一些形式,习惯等形成了一个新的、变化多端的社会格局。三、 解构、叙事知识、共识论1、 解构:后现代主义的政治思想的骨干部分是解构主义,解构是指要通过对政治和社会制度的阅读,将隐藏在背后的文化机制暴露出来,使人们认识到其中权力的运用,促使人们对结构产生怀疑和批判,进而颠覆它的合法性。2、 叙事知识:是指由原始口述方式演化而来的传统知识体系:它包括

44、了数量极大的故事和寓言,人们以它来为自己的生命赋予意义,这些叙事可能带有很强的个人性、道德性、神话性、宗教性等等。这种叙事还通过社会的传播过程构成了一定的社会制约关系,叙事知识使社会自身的内部关系、社会与其环境的关系得到了完全呈现。是社会制度、政治统治关系的精神根源。3、 共识论:“共识”是现代国家得以成立的合法性基础,这种理论反映了新兴市民阶层反封建、分享政治权力的要求。四、 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1、 后现代主义政治思想并非一个统一的派别。后现代主义政治思想家各自所持的思想观点不同,为了研究起见,人们往往将后现代主义政治分为了不同的派别。2、 后现代主义政治思想创立了新的概念、理论观点和学说

45、。后现代主义政治思想试图超越现代政治思想,同时又要为新社会的来临建立一套新的价值准则和社会政治建构方案,因而在创立政治思想上都力求独树一帜。3、 对当代西方国家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后现代主义的政治思想的政治问题涉及方方面面,因此在探讨社会政治问题时是在一个更为广发的意义和范围中,对社会政治问题展开全方位的分析。4、 多元主义构成了后现代主义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后现代主义思想家高扬了多样性、无序、非一致性、不完满性和变化。五、 为何?如何实现差异的统治1、 原因:实现差异的统治是为了对共识的消解。语言的不同因素是不可通约的,整体是不确定的,不同的语言运用方式有不同的规则,不能将

46、适用于一种状况下的语言规则运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同样,反映到社会政治生活中,社会是语言的连接,而不是生产关系的连接,社会内部的活动是不同的语言之间的一种语言游戏。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正义,每一种公正都存在于各自的游戏规则中,不存在一个普遍的原则,一切依据语言状况的变化而变化,在这种状况下,所谓的平等就表现为一种差异的平等。2、 实现差异统治的方法A、 差异的和平共存。这是强调对各种游戏规则独立性的尊重。保卫自由,反对压制,这样的一种观念实际上就是强调了差异的相互容忍。B、 差异的开放。即差异并不是一种封闭的状态,它是在与其他差异的交互作用中不断变化的。民主是一种承认差异、维护差异的机制,

47、政治是一种差异的政治,它以多元性、复杂性和异质性,废弃整体性和同质性;以具体的、特殊的和专门的观点,反对抽象性、一般性和普遍性;强调偶然性、临时性、变异性、暂时性的转变和变革;注重历史化、语境化和多元化。六、 哈贝马斯如何理解晚期资本主义的普遍国家和技术统治1、 国家的干预。为了对付因市场经济而产生的种种问题,从19世纪后期以来,资产阶级国家普遍用国家管理资本的方式取代了自由竞争,通过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来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因此,在晚期资本主义条件下,国家机关执行了经济体系的许多职能。国家干预逐渐成为了晚期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要形式:(A、通过组织跨国经济集团,加强国家的竞争力,确保用帝国主义的

48、手段所造成的国际分层现象 B、增强非生产的国家消费 C、通过与结构政策相一致的指导方针,使资本流向自发市场所忽视的部门 D、改善物质基础设施 E、改善非物质的基础设施 F、提高人的劳动生产能力 G、减轻私营生产造成的社会和物质损失)国家从单纯的维持社会秩序过渡为积极地塑造社会生活。2、 技术的统治。哈贝马斯明确提出,科学是第一位的生产力。具体表现在:科学技术成为了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科技进步促进了社会制度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它成为了独立的剩余价值的来源;科学技术直接影响着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成为理解一切问题的关键;脑力劳动的主导作用越来越明显;劳动力的使用由原来的体力劳动支出变为脑力劳动支出;对科学技术的需求急剧增加,科学技术成为了重要的资源;国家对技术的依赖日益表明了科学技术的重要地位。技术在成为社会政治的重要基础的同时,也成为了一种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