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和自由的解决道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复兴》读后感.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61353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等和自由的解决道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复兴》读后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平等和自由的解决道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复兴》读后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平等和自由的解决道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复兴》读后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等和自由的解决道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复兴》读后感.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平等和自由的解决道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复兴读后感(2012-04-20 22:40:13)转载标签:杂谈分类:书香心馨平等和自由向来都存在着张力,当一个社会拥有足够的自由时,尤其是经济上的自由,人们创造财富的空间也不一样,会造成较大的贫富差距;而平等则是在缩少人们收入的差距,使财富和利益的平等分配。在自由与平等的矛盾下,社会民主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不可以两者兼得,第三条道路的提出则可在一定的程度上达成兼顾平等和自由。在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复兴中,第三条道路指的是“一种思维框架或政策制定框架,它试图适应二三十年来这个天翻地覆的世界。”而它的意义在于“它试图超越老派的社会民主主义和新

2、自由主义”。在书中,吉登斯就老派的社会民主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提出了很多对立的思想和主义,包括了平等与自由、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左派与右派、上层与底层、政府与公民社会之间的对立。同时也提出了如何以“第三条道路”的思路解决这些对立,例如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促使世界性国家、国际性政府等的出现,以及社会企业等民间力量的壮大。老派的社会民主主义主张的是国家的干预,强调公共的权力以及集体的意志,它希望通过牵手策略,例如;累进税制度取富济贫,来创造一个更加平等的社会,同时可以保护各个生活领域的个人。在这种思想之下,强大的政府愿意推行福利制度,救助底层人民,但是由于受到了资助,人民必须要服从政府,这在一定程度上造

3、成了专制,是指政府对需要受助者的管制,从而限定了他们的自由。再者,福利制度也容易导致了养懒汉,同时也为人们规避就业提供了支持。实际上推行社会民主主义的国家本身是不平等的,但是实行的福利制度使得不平等逐渐变少了。而新自由主义则跟老派的社会民主主义有着相反的观点。它的首要特征就是“对大政府的敌视,使国家最小化的理论与公民社会视作一种社会团结的自由机制的独特观点紧密相关”。新自由主义认为只要政府对市场自由放任,就可以维持社会的秩序,而市场引导的经济增长也就可以提供福利。因此,它反对福利国家,认为其将受助者设想为弱者、贫穷者和不幸者,使人们没有了进取之心。我想这也是美国底层人们为什么喜欢布什在福利上的

4、放任的原因,这正激励了底层的追求独立的精神。新自由主义也反对平等,觉的是借助了专制的力量创造了单一的社会。但是由于缺乏了国家的控制,富人变得越来越富,而穷人则越来越穷,导致了资源的分配不均。底层人们也就失去了获得资源的权利,失去了经济上的“自由”,变得更加地不平等。于是第三条道路则应运而生。它是一种混合的模式,属于中间偏左的思想,主张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性,也叫做社会民主主义复兴,因此成为了老派社会民主主义及新自由主义的替代选择。在书中,吉登斯基于第三条道路的框架提到了几点的建议,其中发展全球化和发展社会投资型国家较为详尽。全球化已经是一个很现实的想象,由于通讯和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全球化的进程。因此

5、全球化也是影响着所有人,无论处于那里,都可以接收到来自遥远的信息,而我们所做的决定的后果也可能是全球性的。因此各个领域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会形成不同的文化认同。区域会进入一个新的结构体系,例如欧盟,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国家。国家的边界开始变得模糊,而政府的职能或者说管理范围变得更加宽泛,除了管理本身国家的事务,还在区域与区域、区域与组织等之间活动。这体现了政府功能的扩充,而在具体的行政方面则有所改变。此时,一些组织也会参与国家的治理当中。全球化体现了在社会民主主义基础上的新自由主义。在社会投资型国家一章中,吉登斯认为,社会民主主义必须在接受新自由主义的建议下发展福利。的确,平等与个人自由很可能产生

6、冲突,结构变迁中导致的不平等是肯定存在的。新的政治学把平等定义为“包容性”,既在社会上拥有相应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在社会可以获得机会参与社会事务的管理;把不平等定义为排斥性;则是指对于社会底层的人们的排斥,或者是社会上层人士的志愿排斥。而教育和培训则是改变社会地位的机会,同时也是社会民主主义当中解决福利制度的弊端的途径。福利国家的制度只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福利分配制度,纯粹是政府的政策,制度的出发点只是保护底层的人们,却没有给受助者足够的自由去选择,同时也造成了一种依赖,而没有促使穷人的独立进取。而第三条道路则吸取了新自由主义的建议,在社会民主主义的基础上,改革福利制度,以提供教育和培训为手段,以社区建设,公民参与为中心,改变再分配的模式。最后则达到书中所说的由“福利国家”到“社会投资国家”的转变。另外,吉登斯认为,发展社会企业;通过政府投资福利,企业对福利资金的有效管理;形成自上而下的决策和地方自主;协调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的协作机制等也是第三条道路所主张的。结合中国国情而言,第三条道路与中国建设和谐社会是不谋而合,达到平衡的机制。老派的社会民主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各有利弊,而“第三条道路则使政治理想主义再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