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南路(彩霞路——屏北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440039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向南路(彩霞路——屏北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向南路(彩霞路——屏北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向南路(彩霞路——屏北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向南路(彩霞路——屏北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向南路(彩霞路——屏北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向南路(彩霞路——屏北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向南路(彩霞路——屏北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向南路(彩霞路屏北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浙江大学Zhejiang University国环评证:甲字第2002号二O一二年六月第1章 工程概况1.1 项目名称、性质与建设单位项目名称:向南路(彩霞路屏北路)工程;项目性质:新建。1.2 道路规模及总投资向南路(彩霞路-屏北路),工程道路全长约791m,规划红线宽20米,双向两车道,为城市支路,设计车速40km/h。道路总建筑面积18752平方米(不含滨文路交叉口),道路征地面积约23.578亩。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道路工程、道路附属工程(含道路照明、交通安全设施、绿化)和管线工程(污水管、雨水管、给水管、电力电缆管、通信综合管、燃气管)等

2、。1.3 道路工程1.3.1 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2设计车速:V=40km/h;3设计道路路面荷载:BZZ-100型标准轴载;4设计轴次:2.0106轴(一个车道累计当量轴次);1.3.2 平面设计本工程道路起点位于规划彩霞路交叉口,终点位于规划屏北路交叉口。全线设两个拐点,两处圆曲线,圆曲线半径为500米,满足不设缓和曲线、超高和加宽的最小半径要求。路线全长791.494米,自南向北依次与规划彩霞路、规划东冠路、规划冠新路、滨文路、中谷粮库南侧规划支路及规划屏北路相交,均为平交。道路全线无桥梁等构造物。1.3.3 纵断面设计道路纵坡均较为平缓,设计指标较高,纵断面设计主要指标为:

3、最小纵坡:0.30%;最大纵坡:0.30%;最小坡长:48.227米;最大波长:287.642米竖曲线半径:7000米;竖曲线长度:42米。1.3.4 横断面设计向南路(彩霞路-屏北路)路段布置形式:3米(人行道)+14米(车行道)+3米(人行道)=20米(全宽)。1.3.5 交叉口交通组织与本项目相交的道路共有六条,自南向北分别为规划彩霞路、规划东冠路、规划冠新路、滨文路、中谷粮库南侧规划支路及规划屏北路,均为地面道路,具体见下表:表1-1 相交道路一览表相交道路交叉口中心桩号道路等级道路宽(米)断面形式标准路段规划彩霞路1+381.454支路12一块板2规划东冠路1+521.142次干道3

4、0两块板4规划冠新路1+664.782支路20一块板2滨文路1+841.550主干道40四块板4中谷支路1+972.573支路20一块板2规划屏北路2+172.948支路20一块板21.3.6 公交站本次研究的向南路道路建设规模不大,路线较短。根据规划,东冠路、滨文路等规模较大的相交道路交叉口附近都设有港湾式公交停靠站,故道路沿线不设港湾式公交停靠站。道路交通量较少,若开通公共汽车,近期可就近在人行道边直接停靠,远期视交通量及两侧用地情况改扩建港湾式公交停靠站。第2章 结论与建议2.1 环境可行性结论2.1.1 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

5、本),项目不属于禁止、淘汰类建设项目范围。根据杭州市2011年产业发展导向目录与空间布局指引,本工程本工程不属于限制类和禁止(淘汰)类项目,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2.1.2 雨、污管网设计合理性分析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雨水排入沿线市政雨水管网。根据设计资料,雨、污水管道设计能够满足地块雨、污水以重力形式顺利外排,因此,项目雨污排水系统设计较合理。2.1.3 项目选线合理性分析拟建道路线位依据杭州市滨江区长河单元(BJ15)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线位进行设计。道路两侧规划住宅等,本工程建设是完善城市路网建设的需要。综上,项目选线合理。2.1.4 项目建成后区域环境质量符合性分析15.1.4

6、.1 环境现状评价结论1空气环境质量现状该监测点NO2和CO小时浓度值均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其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PM10部分日均值超标,可能因附近施工场地扬尘所致。2声环境质量现状项目所在区域执行2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由监测结果可知,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一般。3、水质量环境现状根据监测结果,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北塘河pH、高锰酸盐指数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值,但其余监测因子均超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总体为劣类水质。由上述监测结果可知,项目周边水环境质量较差,主要原因为沿河居民生

7、活污水直排所致。15.1.4.2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废气影响结论(1)汽车尾气所排污染物对地面浓度的贡献值随距离变化减轻显著。(2)本工程建成运营后,近、中、远期高峰期汽车尾气污染物贡献值浓度分布CO各时段均未出现超标现象,对周边环境最大贡献值(道路边线0m处)为0.0793mg/m3,占二级标准值0.793%;叠加背景值后预测值为1.6893mg/m3,符合二级标准。(3)近、中、远期高峰期汽车尾气污染物贡献值浓度分布NO2各时段均未出现超标现象,对周边环境最大贡献值(道路边线0m处)为0.0121mg/m3,占二级标准值6.05%;叠加背景值后预测值为0.129mg/m3,符合二级标准。由

8、此可见,本工程建成通车后近、中、远期CO、NO2对周围空气环境的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道路红线范围内,叠加背景值后预测值均符合二级标准。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尾气净化系统将得到进一步改进,车型构成比例将更为优化,逐步减少高能耗、高排污的车种比例。随着汽车尾气排放控制的加强,运营中、远期汽车尾气排放对周围空气环境的影响将随之降低。2声环境影响分析结论在预测车流量未采取低噪声路面的情况下:道路运营近期昼间距离道路红线5m范围内能满足2类声环境功能区质量标准,夜间距离道路红线10范围内不能满足2类声环境功能区质量标准;道路运营中期昼间距离道路红线5m范围内不能满足2类声环境功能区质量标准,夜间

9、距离道路红线20m范围内不能满足2类声环境功能区质量标准;道路营运远期昼间距离道路红线5m范围内不能满足2类声环境功能区质量标准,夜间距道路红线40m范围不能满足2类声环境功能区质量标准。3水环境影响分析结论工程内容包括雨水及污水管网铺设,实施后,雨水收集后排入沿线市政雨水管网,污水管网主要收集道路两侧污水,区域污水经统一收集后送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达标排放,区域污水收集系统将更加完善,能提高区域污水的收集率,完善了区域截污纳管能力,改善了该区域的水环境质量。2.1.5 公众参与公众调查表明,50%的个人和75%的团体表示对本项目有所了解或听说过。对于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现状,86%的个人和100

10、%的团体认为较好或一般。对于项目建成后的环境问题,84%的个人和90%的团体最关心项目所带来的噪声影响。对于本项目建成后对居民居住生活环境的影响,有70%的个人和60%的团体认为本项目的建设有利。72%的个人和80%的团体均表示支持本项目的建设。2.2 污染防治对策表2-1 项目污染防治措施时期项目措施预期效果施工期废水1施工营地应设置临时厕所,厕所污水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抽运。条件允许时,施工人员应尽可能利用施工场地周边现有生活设施,不得随意排放。2道路施工废水主要含泥沙较多,应设置临时沉淀池(容积20m3),经沉淀后回用作为场地洒水等,不排放环境。减轻施工废水影响废气1对于扬尘较大的路面和建筑

11、场地做到勤洒水,尤其是久旱无雨的季节,特别是上、下班高峰前应进行洒水。工地应实施半封闭施工。2运输土方车辆用封闭式车辆,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扬尘量。3路面沥青拌合材料由外购成品提供,由专车运输至筑路现场,摊铺时应注意对施工人员的劳动防护。减轻施工期空气影响噪声1尽量采用低噪声机械,工程施工所用的施工机械设备应事先对其进行常规工作状态下的噪声测量,对超过国家标准的机械应禁止其入场施工;施工过程中还应经常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证施工设备处于低噪声、良好的工作状态,避免由于设备性能差而使噪声污染加重现象的发生,合理选择施工机械的停放场地,远离居民等敏感点。2利用周边道路用于施工材料的运输路线时,应调整

12、作业时间,防止对周边原有交通造成干扰,运输车辆在经过居民住宅区时要采取减速缓行、禁止鸣笛等措施。3合理布置施工机械位置,尽量远离施工场界,电动机、水泵、电刨、搅拌机等强噪声设备安置于单独的工棚内,以减轻对周围的噪声影响。4根据杭州市环境噪声管理条例(2010.4.1),夜间禁止施工,因生产工艺要求以及交通限制确需在夜间进行施工作业,施工单位需要持所在地相关部门的施工意见书,向杭州市环保局滨江分局申领夜间作业证明,同时施工单位应当将夜间作业证明提前三日向附近居民公告,避免或者减轻干扰附近居民正常生活 符合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固废1本工程拆迁会生产建筑垃圾,可以利用的则应充分利

13、用,以实现固体废物减量化和资源化。不可利用的建筑垃圾应根据杭州市建设工程渣土管理办法运送至指定地点进行处理2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需纳入杭州市环卫部门的生活垃圾收集系统,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后送垃圾填埋场作填埋处理。安全处置临时用地1施工营地、临时堆土场建议设置在拟建道路南侧的待开发建设用地内,建设单位应该明确道路征地红线范围及临时借地边界。施工时对堆土场采取临时拦挡措施和覆盖,在堆土场的四周设置临时挡土墙,在上部采用沙网覆盖。减轻水土流失生态恢复营运期废水1做好雨污管网的建设工作,确保工程沿线两侧截污范围内的污水顺利接入市政污水管网,经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排放。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接管噪声1建

14、议采用大孔隙低噪声疏水沥青路面。2加强道路的维修保养绿化建设,保持路面平整,尽可能减少路面下沉、裂缝、凹凸不平现象,减少汽车刹车、起动过程中产生的高声级,减少交通噪声扰民事件的发生。3行驶的机动车辆,必须保持技术性能良好,部件紧固,无刹车尖叫声;必须安装完整有效的排气消声器。行车噪声要符合国家机动车允许噪声标准。4夜间适当限制大型车辆在本项目道路上行驶。5建议道路建成通行后,完善道路警示标志,设立禁鸣、禁停等标志,以提醒过往车辆禁止鸣笛,不随意停车;在居民居住集中区段等人群密集区限制车辆行驶速度,设置减速标志,通过限速控制交通噪声。6工程通车后,若现有敏感目标长一村部分居民住宅楼仍未拆迁,则需

15、对临项目道路第一排建筑安装中空玻璃窗,以保证敏感建筑合理的室内声环境。7对规划敏感点,应执行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在规划或已有地面交通设施邻近区域建设噪声敏感建筑物,建设单位应当采取间隔必要的距离、传声途径噪声削减等有效措施,以使室外声环境质量达标。”对于规划居住区,在户型结构设计上可考虑面向道路侧的住房尽可能少安排直接面对道路的卧室,在卧室外可设置阳台等;若无法实现结构设计调整,面向道路侧建筑采取建筑或多层玻璃隔声措施,确保室内噪声标准达到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住宅设计规范相应标准要求。8沿线两侧第一排临街建筑应尽可能用作公建设施,对声环境要求相对较低的建筑作经济合理的退让。9建议土地管理部门遵照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政发199099号文关于加强对公路两侧建筑管理的通知,严格土地审批手续。道路边界两侧规划的新建住宅区等敏感建筑尽可能远离道路。减轻交通噪声影响2.3 环评总结论综上所述,浦乐路(闻涛路-浦沿路)道路项目符合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符合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杭州市滨江浦沿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项目选线合理,工程建设有利于加快该地区城市化建设进程,工程社会效益显著,若建设单位能认真落实本环评提出的污染物防治措施,则从环保角度看,本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