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442041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教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家教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家教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家教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教心得体会.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家教心得体会抵制有偿家教学习心得 随着入学门槛越来越高,学生和家长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为了孩子能在升学中脱颖而出,不得不花费大量的课余时间恶补各学科知识和各种特长技能,进而为孩子“加分”。然而孩子的学习负担日益增大,难以消化所学,需要适当的培训辅导为孩子明确学习的方向、提高学习效率,于是家教市场也日益火爆起来。 确实有偿家教是教育产业化,应试教育制度的产物,家长想让自己的孩子能有个好的成绩、考个好的学校、有个好的出路。他们觉得请家教是个很好的捷径,因为他们觉得家教的效果比普通课堂的效果好。事实上在有偿家教盛行的时候确实如此。因为如果是本班教师办有偿家教的话,很显然在有偿家教课上与学校的课堂

2、上对不同学生的教育力度、态度等等是不相同的,这样就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平性,影响了学校的正常课堂教学。 老师精力也是有限的,平时要上课、备课、改作业、管理班级等等会占用很多时间。如果在课下的有偿家教中付出过多精力,必然会影响到日常的教学工作,造成两头不能兼顾的局面。而且老师可能在学校会偏爱或过多关注那些接受有偿辅导的学生,以致对其他学生不公平。如果一个老师上课讲的够好,平时积极关注学生的学习,课后有偿家教也并不是那么必要。并且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最好不要涉及到金钱利益。而且现在学生普遍学习压力很大,很多学校布置的任务就已经让他们穷于应付了,再加上家教,可能反而过多消耗了他们的精力。 同时有偿家教带

3、来的负面影响是连带的,因为有偿家教的收入是很可观的!一个有偿家教的老师的收入一两个月可能就是一个没有有偿家教老师一年的收入。可想这对不搞有偿家教的老师的刺激有多大,在这种利益的驱使下,无疑老师们会效仿之,这样严重影响了学校的课堂教学,影响了教育的发展。这是与当今提倡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的。 这种不利于教育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的教育弊端要坚决杜绝。如何杜绝,我觉得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思考:(1)加强教师教育、营造良好的师德氛围,同时想方设法提高教师的待遇。(2)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宣传有偿家教的各种危害!(3)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监督管理! 抵制有偿家教心得体会 本学期以来,随着廉洁文化进校园工

4、作轰轰烈烈的开展,我认真学习了市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从而深刻感受到了在当今社会进行反腐倡廉的必要性,对自身的思想作风、廉洁自律、遵章守纪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具体心得体会如下: 第一、献身教育,为人师表 教师工作的性质是教书育人,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把教育作为一种崇高的事业放在首位,乐于奉献,为世人做出表率。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以“爱满天下”为座右铭,正是为了祖国未来无数的“瓦特”、“牛顿”、“爱迪生”,教师将满腔的爱尽情赋予了学生。论财产教师两袖清风,一无所有,但教师却富有,我们拥有无数学生对我们爱的回报。 第二、公正执教,关爱孩子 教师在教育

5、教学活动中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做到公正执教,这是廉洁从教的基础。教师决不能因学生性别、智能、家庭状况、学生家长等差异而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情感模式。教师从教的公正性,充分反映了教师人格的崇高性。尤其体现在对待后进生转化问题,我们一要有爱心,二要有信心,三要有耐心。只要我们用爱心、宽容、理解、人文关怀去善待孩子的每一点错误,适时表扬、鼓励,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会取得成功的。 第三、自我约束、廉洁从教 教师廉洁从教,除了法规约束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引导外,主要靠教师用廉洁的标准来进行自我约束,自觉保持清廉纯洁的作风,这是廉洁从教的最深厚的思想基础。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看看他们的眼睛,如星星般明亮,如泉水般清澈,是那样的纯洁。在这样的纯洁面前,哪怕说错一句话都是对他们的亵渎;在清泉般的眼神里,更多的是对老师的执着和无比的信任。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以自己高尚品行和聪明智慧,教书育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将自己的美好形象永远留在学生的心坎里;使学生从小就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逐步懂得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