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互动合一 促进孩子茁壮成长.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442078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0.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校互动合一 促进孩子茁壮成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家校互动合一 促进孩子茁壮成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家校互动合一 促进孩子茁壮成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家校互动合一 促进孩子茁壮成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家校互动合一 促进孩子茁壮成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家校互动合一 促进孩子茁壮成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校互动合一 促进孩子茁壮成长.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家校互动合一 促进孩子茁壮成长家校互动合一 促进孩子茁壮成长 孩子的教育是学校、社会、家庭综合作用的结果。但随着教育的向前发展,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方法进一步更新,家长的教子观念如果还停留的原有的水平上,势必影响孩子的成长。所以说家庭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重复,更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继续,而是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的一条重要的途径,同时学校教育又需要家庭教育的支持和强化。因此,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形成合力,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家校互动的作用和意义 1、有利于让家长走出认识误区,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 家庭教育中存在四种误区:第一种是对子女百依百顺,娇生惯养型。这种家庭的家长过分溺爱子女,包括

2、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和家务全都包办代替,造成孩子任性、逆反和不能面对挫折;第二种是“望子成龙”心切型。这种家庭的家长对孩子期望高,把孩子送进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只要孩子学的好,其他的品德教育一概不管;第三种是缺乏耐心“粗暴”型。尽管现在许多家长都接受过文化教育,但在教育中多数认为“不打不成材”,造成孩子身心备受摧残;第四种是不闻不问,顺其自然型。这样的家长整天忙于自己的事,错误地以为“把孩子送到学校,那就是学校的事了!”,从而忽略对孩子的教育。所有这些现象,为学校班级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增添了一定的难度。 1 所以,我们应首先转变家长的这些不正确的观念,通过交谈、讲座、书面联系、向家长推荐一些谈家教重

3、要性的文章,使他们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针对孩子的特点和实际问题,教给家长一些科学的、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还要让家长正确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能力、爱好等,从而慢慢地担负起教育孩子的重任。 2、有利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产生合力,创造条件开展针对性教育 好老师不如好父母,生活中父母的一言一行常常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因为学校作为培养教育人的基地,在教育手段和艺术上相对比较系统化。学校的教育往往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而家庭教育却常常是非计划的,家长更多地通过情感的和经济辅助之纽带对子女施加影响。这就需要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让家长积极担负起教育者的责任,这样才能形成合力。同时进行有效的家校沟通能

4、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方式、内容和要求,了解自己孩子在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等方面的表现,以便使家长能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配合学校开展针对性教育。 3、便于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动态,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 现在很多家长由于诸多原因,或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或根本是无从管理孩子的学习,但从他们自身出发,又是很想关心孩子的成长。通过家校互动,他们了解到了学校、班级近期的教育内容,孩子成长的教育氛围和孩子在校的表现,同时又使教师掌2 握学生在家庭的一些情况,以正确地把握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在沟通教师和家长思想的过程中,可以尽力克服家长的依赖、应付心理,做到彼此了解,相互支持、互树威信,共同研究教育措施

5、。同时,也可以增进和培养相互间的情感,把师生之爱和亲子之爱融为一体,同心协力,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和谐统一。 二、家校互动的途径和方法 互动平台 1、家长会。根据教学进程和要求,一般选择在期中、期未考试结束或举行大型活动之前,召集学生家长面对面地沟通与互动。可以让家长了解到全班和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行为表现,也可以将自己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单独与老师沟通,达到寻找不足,有的放矢的目标。 2、家长学校。通过定期邀请教育理论专家为这些家长进行不定期的理论辅导和专题讲座,探索家庭教育规律给以理论武装;也可以及时召开共同感兴趣的家庭教育问题研讨会,交流教育子女的经验与教训;还可以经常提供对学生进行定性定量

6、分析的各种信息,使家长在了解学生共性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子女的个性问题,具体考虑对策措施和教育方法;在家长学校,可以请一些家长代表以现身说法介绍育人的经验,促使其他家长的心理水平由依赖、应付性逐步向合作、目标性转化。同时,还可以让他们参与学校决策中来, 3、电话短信互访。现代生活中,每个学生家里都有电话或手3 机,由于家长们忙于工作,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便出现了空当。这个时候,一个电话、一条短信就可以达到沟通的目的,既省去了交通费用,还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互动活动 1、家访。家访是一种传统的、最常用的家校互动方式,也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一个重要的有效手段。家访可分为随访和定期访。

7、随访是发现苗头,即时与家长联系,做到有问题及时解决;定期访是对有问题的学生跟家长商定定期联系,互通情况,随时督促教育。家访作为一项在特定环境下进行的工作,可以使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使教育具有针对性;它可以将学校和家庭紧密地联系起来,使教师与家长配合,形成做学生思想工作的“合力”;它可以增进师生感情,尤其对解决个别学生的特殊问题有着独特的作用。 2、家校联系卡。家校联系卡是学校与家长保持经常书面联系的一种很好方式。为让孩子做到表里如一,一般是每周或隔周由班主任写上该生近阶段各方面的表现、取得的进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要求家长支持配合的意见或建议,让学生带回家,再由学生家长为孩子的思想、行为表现打

8、分,把对学校的建议带上来,让孩子在学校家长的正确引导下健康成长。 3、开展家长与学生互动活动。为拉近家长与孩子的距离,并通过家长的行动影响孩子,我们每学期都安排有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例如在进行环保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发起倡议,希望4 家长和学生共同落实一项环保行为,这一活动得到家长的响应:家长们有的将孩子收集的废电池送到指定的收购站;有的引导孩子种一棵花,美化环境;有的利用休息日和孩子一起主动参加社区的植树活动;还有的亲自为孩子制作捡拾白色垃圾的工具。由于家长良好行为的影响,支持学校工作,使孩子不仅受到教育,而且能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 4、网络互动 、“鼠标”家访。随着时代的进步,电脑、网络

9、进入了越来越多的家庭,一种新的家校沟通方式发展“鼠标家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班主任利用网络建立QQ群,家长、学生都可加入其中。因为不是面对面,有一定的私密性,学生更容易开诚布公地和班主任进行交流,将生活上的、个人感情上的、同学之间的关系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告诉老师,寻求帮助,而这些恰恰是学生不方便与家长沟通的内容。作为班主任,掌握了学生的心理,对症下药地采取教育措施,必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对于家长而言,鼠标轻轻一点,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思想动态,免去亲往学校之劳累,更添平等交流之愉悦,何乐而不为? 、网上论坛。班主任利用互联网建立班级网页,成立网上论坛,把班级情况、学生情况定期上传到

10、网页上,以便家长可以及时掌握。在论坛上家长之间可以互相交流教子经验,也可以与班主任共同探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采用这种方式最好设定定期的交流时间,如果双方的时间不能吻合,可以发帖子发到论坛5 上,其他家长或班主任则不定期地回帖子,进行交流。 、发挥“家校通”平台系统提供的家校互动功能。家长不仅能从手机上及时获取诸如作业、考试成绩、放假时间、学校作息时间安排、班级课程表、重大活动举行通知等多种信息,而且可以通过手机进入“家校通”平台系统,把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和自己的想法及时反馈给老师。不论身在何处,交流畅通无阻。 5、开展家教经验交流及家教问题研讨活动。根据家教主题请好家长介绍在某一方面的教子经验,

11、使其他家长向教子有方的家长学习,掌握更多的家教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家教水平。针对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热点和焦点问题开展研讨活动,例如“如何训练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怎样正确辅导孩子学习”、“怎样指导孩子做家务”、“怎样作好家庭心理保健”等,请家长代表在一起研讨,在研讨的过程中,使家长不断提高认识,更新教子观念,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为使更多的家长从中受益,学校还印发了有关学习资料,以供家长借鉴。这一做法得到家长的认可。 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所以说,加强学校与家庭的互动,做好家长工作,不仅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培养健康健全少年儿童的必然途径。只有家校形成合力,在面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时,我们才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科学的方法予以正确引导,为孩子扬起了自信、自强、自律的风帆,使家校教育形成合力,促进了孩子健康成长。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