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经营业的物流配送策略研究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445677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连锁经营业的物流配送策略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连锁经营业的物流配送策略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连锁经营业的物流配送策略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连锁经营业的物流配送策略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连锁经营业的物流配送策略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连锁经营业的物流配送策略研究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锁经营业的物流配送策略研究毕业论文.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论文摘要2一、 物流配送和连锁零售业的理论概3 二、当前我国连锁零售业物流配送发展现状4三、我国连锁零售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5四、连锁零售业的物流配送模式的分类研究与析9五、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模式选择决策方法11论 文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连锁经营已经成为我国商业流通的主渠道。配送能力的强大成为连锁经营业的重要核心竞争力之一。本文以连锁零售业为例,阐述了物流配送和连锁零售业的理论概述,分析了当前我国连锁零售业物流配送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我国连锁零售业的物流配送模式进行了分类研究与分析,并根据现阶段我国零售业的发展状况提出了合理的物流配送策略。 关键词:物流配送 连锁零售业

2、第三方物流 供应链 AHP 连锁经营业的物流配送策略研究 一、物流配送和连锁零售业的理论概述 (一)物流、配送的含义及其两者的关系1. 2001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1)中定义:“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结合。”2. 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西泽修博士在他著的物流ABC指南中对配送做如下定义:所谓配送是从发货地到消费地之间,对所有进货物品、半成品、发货物品及库存品所做的计划、实施及管理。配送是费用效率最高的方法,为了最有效地将原材料和成品等送达目的地,由综合采

3、购、运输、仓储等功能而组成的配送中心是较为合理的一种配送形式。3.物流与配送的关系。配送是物流系统中有运输派生出来的功能,是短距离的运输。它有如下特点: (1)配送的距离较短,辐射范围小。 (2)配送位于供应链的末端,处于支线运输,一般发生在靠近最终消费者的地方,而物流涉及整个供应链上的运输。 (3)物流是商物分离的产物,而配送是商物合一的产物。 (4)物流处理的流体具有少品种、大批量、少批次等特点;配送具有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等特点。配送是物流中一种特殊的、综合的活动形式,是上流与物流的紧密结合,既包含了商流活动和物流活动,也包含了物流中若干要素功能要素。从物流来讲,配送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物

4、流功能要素,是物流的一个缩影或在某个小的范围中物流全部活动的体现。一般的配送集装卸、包装、保管、运输于一身,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完成将货物送达的目的。但是,配送的主体活动与一般物流却有不同。一般物流是运输及保管,而配送则是运输及分拣配货。分拣配货是配送的独特要求,也是配送活动中有特点的活动。(二)连锁的定义概述“所谓连锁,一般认为,一个商业集团以同样的方式、同样的价格,在多处同样命名(店铺的装修甚至商品的陈列都差不多)的店铺里,出售某一种(或某一类、某一品牌)商品,或提供某种服务,这些同时经营的店铺就被称为连锁店,这种经营模式则被称为连锁经营。”连锁店的出现,被称为零售业的第三次变革,原因是它从

5、此改变了商业组织的形式,由单体店向组合店的方向发展。从1859年美国大西洋和太平洋茶叶公司建立的第一家连锁店到现在,经过近150余年的发展,零售业的各种经营模式中,连锁经营模式被证明是发展最快,最具有活力及潜力的经营模式,被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连锁商店是这种经营模式的存在方式。二、当前我国连锁零售业物流配送发展现状 (一)规模小,不能充分发挥规模效益。连锁经营必须达到规定规模后才能降低成本。一般来讲,判断标准应是:分店规模扩大是配送中心正常运转所取得的数量折扣和加速资金周转的效益,足以抵偿配送中心建设和设备所花费的成本。我国连锁店一般规模较小,因而配送中心所能增加的收益不够补偿配送中心的建设

6、费用,不能形成规模经营。(二)连锁经营却没有配送中心,或者有名无实。现有的连锁店大多没有配送中心,甚至没有做到集中供货。只是若干店铺使用了同一名称便称为“连锁”了。有的虽设立了配送中心,但徒有虚名。即便有一些配送中心能够做到集中供货,但分店所需商品还得自行来配送中心提货。 (三)配送规模小,统一配送效率不高。我国目前连锁企业配送规模较小,国外一般在80%以上,而我国只有60%左右,绝大多数配送中心没有达到经济规模的配送。以北京为例,北京大多数连锁企业都有自己的车辆、仓库,而自有车辆实载率仅为25%。平均一个配送中心负责配送20个店铺,平均每辆车承担了2-3个店铺的送货任务,而日本连锁店的一个配

7、送中心负责配送70个店铺只需4-5辆车。对内地16家比较成功的连锁企业的调查表明,少数企业的统一配送率在50%左右,最好的在80%-90%之间,多数在60%-70%之间。不统一配送说明没有统一进货,而不统一进货也就丧失了连锁经营的根基 。 (四)配送中心设施薄弱,功能不齐,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由于高科技的发展,国外配送中心普遍采用了机械化和自动化作业。美国的立体仓库大部分都建有专业通讯网,货物的存取搬运都利用托盘、货架铲车和吊车;日本已呈现出采用尖端物流技术的趋势,如电脑控制的机器人和搬运特殊品的机械手,高速分拣装置和特殊运货车辆等;而我国的大部分连锁商业目前尚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运输、通讯

8、等手段都很落后,技术和设备都比较缺乏。三、我国连锁零售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连锁企业配送形式呈多元化发展,随着我国零售业的发展以及行业对物流认识的提高,目前我国连锁零售企业表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从主要形式看,由于历史和环境的原因,大部分连锁零售企业选择了自建物流配送中心的方式,特别是有实力的连锁零售企业,将物流建设作为今后企业发展的战略。我国物流配送管理和运作还十分薄弱,甚至成为制约连锁企业发展的“瓶颈”,了解分析其的现状和问题,已经引起我国有关学者和部门的高度重视。我国连锁企业的发展历史不长,与国外同行业相比差距很大。单从物历史来说外国的物流经验就有几十年的丰富的经验,物流规划与实际能力较

9、高,设备先进,资金雄厚,能够高效率的完成不同客户需求的个性化服务,而我国,虽然发展很快,但目前无论是在观念上、规模上、资金上、等众多方面来说,与国际水平相比,都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进。从供应链物流的角度来看,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急需得到改善:1.统一 采购、统一配送率不高连锁零售业最本质的特征是五个统一,即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核算、统一标识、统一管理。 商品采购是连锁零售业经营活动的起点,连锁零售业的采购必须是整个连锁分店的要货计划,配送中心收集各连锁分店提出的要货计划后,结合总部的要求和市场供应情况,制定采购计划统一向供应商采购商品。而在我国连锁商业企业中,能够进行统一采购的比例只有30%-6

10、0%,连锁零售企业存在连而不锁的现象,大多数门店和门店之间缺乏内在的经济联系,不能取得大规模采购获得的优惠价格。而绝大多数的配送心也没有达到经济配送的规模,造成整车装载率低且返程车辆空驶率高,配送成本偏高。2.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落后,未能实现信息共享 目前,我国多数连锁零售企业对计算机的应用有限,信息系统建设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发展的重要因素;甚至许多零售企业把自己掌握的信息作为私有财产,不愿与供应商共享,使得供应商无法获得零售企业的销售信息和现有的库存信息,商品成本提高,零售企业就丧失了价格优势,同时商品竞争力也就降低了。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国际、国内各种商业物流配

11、送中心利用信息技术提升管理水平的企业已经越来越多。例如目前采用较多的信息管理技术包括产品识别码(BC)、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管理信息系统(MIS)、自动分拣系统(ASS)等。从国际国内商业物流配送中心的信息化程度来看,美国的连锁商业配送中心普遍采用了机械化、自动化配合信息系统的整合作业模式,例如传送带、吊车等机械设施配合各种信息系统的使用,就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节约了人员成本。美国立体化的商业物流中心很多都建有专业通讯网,货物的入库、移动、配装等都由计算机控制托盘、货架铲车和吊车进行。日本也是采用计算机器人进行物流作业的模式。相比而言,我国商业物流中心的现化程度就相对落后了。据零点研究

12、集团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实行商品配送的零售企业中,有超过58%的企业至今几乎没有采用过信息技术或信息系统来进行商品配送作业,而在已经采用信息技术进商品统一配送的零售企业中,72%的企业仍然以传统物工作业为主,信息技术只作为其辅助性的管理物段,例如配送中心内部基本上是手工辅以叉车和托盘作业;到货货分拣、商品组配、商品盘点等无专业电子扫描装置;计算机应用仅限于配送中心的事务性管理(如存档等。)商业物流信息技术的采用仍然以互联网、仓库管理系统、管理信系统(MIS)等为主,对于供应链管理、企业资源计划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 3.经营理念落后,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企业特别是规模

13、较大的同区域连锁经营企业认为通过其他单位的配送中心为自己组织货源是一件不体面的事情,宁可增加投入成本,构建自己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在这种旧的经营理念下,存在着一个尖锐的问题是物配送系统的资源在整个供应链的网络内的重复配置造成资源的浪费。我国连锁零售企业一般都建有自己的配送中心,专门负责为门店进行商品配送,有些建产的配送中心离供应商的配送中心只有几百米的距离,造成了商品的重复装卸运输,使得运输成本增加,商品周转天数增加,这些都不利于企灶的发展。 4.硬件设施落后,系统化的配送技巧不足我国连锁零售企业对仓库、车辆、装卸搬运设备等投入不足,导致物流配送作业仍以人工操作为主,运作效率很低,既影响了配送

14、质量,又影响了配送速度。但是要改造现有的硬件设施,建立自动化的物流配送体系成本过高,投资周期较长,因此,我国连锁经营的自动化水平偏低。连锁零售企业建设自己的商品配送中心或利用其它方式的物流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提高商品配磅规模和商品周转速度,降低连锁企业的商品配送总成本,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或运营成本的最小化,这除了现代化物流基础设施的应用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以外,商品配送技巧的规划和应用同样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更多的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水平,确实了解各门店的库存储备情况,实现统一配送,可大大提高配送效率及整个连锁零售企业的竞争力。(二)连锁零售企业物流运作问题的成因分析上述问

15、题是连锁零售企业的供应链物流运作中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形成这些问题的因素有很多。一些国际大型连锁企业都有雄厚的资金,设备也很先进,国际上很多大型连锁企业就是不惜巨资把卫星跟踪技术应用在物流系统的运作中,比如国际巨鳄沃尔玛,这些对于目前我国的连锁企业来说,只能是望洋兴叹啦! 但是并不是说我们就不能改进了,其实我们的物流运作水平低下的状况的形成除了资金实力外,还有许多其它的因素,也就是说我们还可通过对这些抑止因素治理和补救来改善我们的物流运作。本文粗略的对这些因素做了一下归纳,有以下几点:1.行业集中度低与发达国家连锁集团相比,我国连锁公司仍然显得经营规模偏小,行业集中度低。近两年虽然我国连锁公

16、司的经营规模有所扩大,行业集中度有所提高,已有少数公司店铺数达到1千多家,年销售额超过和接近百亿元,但是,大多数公司仍然经营规模偏小,有的公司甚至只有三、四个店铺。而且,即使以位居我国零售业榜首的上海联华公司与跃居世界500强公司榜首的沃尔玛相比,仍然小巫见大巫。可见,我国连锁公司在提高行业集中度、扩大经营规模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管理松驰连锁公司扩大经营规模遭遇管理松弛陷阱,陷入规模和效益二者不能兼得的两难境地。扩大经营规模虽然是关系连锁公司生死存亡的大事,但必须在具备统一管理能力和物流配送条件下进行,否则扩张进来的新店铺就会落入管理松弛陷阱,服务质量下降,进而损害公司商誉和效益。3.

17、信息化和现代水平低连锁公司管理信息化和物流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加强统一管理和提高物流现代化水平,是连锁公司提高运营效率的必经之路。而如果要走这条必经之路,连锁公就必须投资巨资建立计算机信息系统和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然而目前,或因短视;或因融资渠道狭窄;或因对自身科学决策水平和控制投资风险能力缺乏信心;至使公司的统一管理水平大打折扣,规模扩张难有作为。以发达国家为参照系,连锁公司总体上统一配送水平应达到80%以上,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连锁公司的统一采购和统一配送率却很低,显然我国物流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四、连锁零售业的物流配送模式的分类研究与分析(一)我国连锁零售业的物流配送模式的分类研究

18、商业物流师构成消费品供应链的终端环节,也是形成商品使用价值最重要的环节,涵盖商品储存、加工配送、门店物流以及各环节提供配套服务的信息系统等。根据提供物流服务的体系,目前我国连锁零售业运用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自营配送模式自营配送模式是指企业物流配送的各个环节由企业自身筹建并组织管理,实现对企业内部及外部货物配送的模式。其优点:便于各环节的协调配合,且对物流系统运作全过程具有自控权;加强了零售商在整个供应链上的主导地位;能够更为迅速地响应各连锁店铺的需求,提高顾客服务质量;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企业通过内部行政权力控制采购和销售,可不必就相关的运输、仓储、配送问题进行谈判,减少交易费用;采取此模

19、式可以避免商业机密外泄。其缺点:首先需要企业有强大的资金实力和规模支撑,据有关资料报道,建设一个5 000m的标准化配送中心,投入将在2 000 万元左右;其次易造成源配置不合理,忙闲不均现象很明显。在国际上,自建配送体系的代表性企业是美国沃尔玛公司,它在全世界销售收入排名第一,成为零售巨头的极为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自己拥有庞大的物流配送系统。沃尔玛于1970年在公司总部所在地建立了第一个配送中心,到目前为止沃尔玛已建立62 家配送中心,为全球近5 000 家门店提供配送服务,整个公司销售商品的85% 都是由这些配送中心供应,而其竞争对手只有约50% 65% 的商品集中供应。在我国,大部分大型连

20、锁企业也采用这种模式,如上海华联超市2000 年新建的桃浦配送中心开始启用,是目前国内连锁企业最先进的配送中心之一,现已拥有两座大型配送中心总面积达8 万m,货物运输车辆近100 辆,拥有全国物流管理一流水平的“零库存”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这些为华联超市的快速扩张提供了强大的支撑。由此可见,自营配送模式适合那些实力比较强、资金比较雄厚的企业,通过发展自身物流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 供应商配送模式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供应商配送模式是由供应商直接进行商品配送,各连锁门店向供应商发出订单,由供应商直接将连锁零售企业采购的商品在指定的时间范围内送到各个门店甚至上架的一种方式。其优点:送货快速、

21、方便,便于逆向物流,可大大降低连锁企业成本和运作的复杂性,有助于企业集中精力做自己的主营业务。其缺点:配送对店铺的响应速度不仅受到供应商物流服务能力的限制,还依赖于店铺和供应商信息交流的效率高低。同时,采用这个模式需要一个前提,即连锁门店与众多供应商同处于一个城市或一个经济区域。供应商配送模式主要适用于店铺规模大、采购规模大的大卖场和综合超市公司。在国际上,以供应商配送为主的代表性企业是法国家乐福超市,1995 年正式抢滩中国大陆市场,其选址一般偏好大城市,强调的是“充分授权,以店长为核心”的运营模式。在我国,许多大型生产企业建立了自己的分销体系,将分销渠道直接介入到连锁零售企业中,由供应商直

22、接将商品配送到店铺,如海尔物流配送中心、大型电器厂家等。根据中国仓储协会2004 年对中国物流市场所做的调查,我国商业企业的物流配送,有75% 是由供货方完成的。3.共同化配送模式共同化配送是多家连锁企业为实现整体的物流配送合理化,以互惠互利为原则,共同出资建立配送中心,并由出资方共同经营管理,为所有出资企业提供统一配送服务的一种协作型物流模式。其优点:首先,多家连锁企业联合实行共同化配送能够提高车辆利用率、降低成本、提高服务,从而提高物流作业率,提升物流合理化程度;其次可实现社会资源的共享、互补,达到资源充分有效利用。其缺点:多个连锁企业间协调管理难度加大,也不易使各家企业都达到利益最大化。

23、在国内采用这种模式的企业还不多见,但目前我国多为中小型连锁企业,规模小、资金紧张,因此推行共同化配送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4.第三方物流模式第三方物流模式就是连锁零售企业将其物流配送业务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专业的物流企业来运营的一种运作模式。其优点:从战略层面上,使用第三方物流可以使连锁零售企业减少固定资产投资,规避经营风险,集中于核心业务,提高核心竞争力;其次第三方物流借助自身优势,降低物流复杂性,提高对顾的响应能力,有效解决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时间和空间管理上的难题;再者,第三方物流能够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增强企业弹性;同时,选择第三方物流可以大大减少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交易成本。其缺点:如果服务商

24、自身经营不善,连锁企业选择该模式将面临连带经营风险。这种配送模式要求物流服务市场比较成熟,且连锁企业信息化程度较高。随着企业供应链竞争格局的形成以及物流复杂化、专业化的发展,连锁零售业将第三方物流引入企业供应链的做法将成为未来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物流管理模式的趋势。据统计,目前欧洲主要连锁零售业的物流配送中61% 的业务是交给第三方物流公司做的,这个事实为我国连锁零售业探寻物流发展道路提供了一个参考。我国目前制造商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较多,而零售行业并不多。四、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模式选择决策方法上述四种物流配送模式各有优劣,我国连锁零售企业如何选择适合的物流配送模式,以往有很多这方面的研究,

25、如经验选择法、矩阵图决策法等多种定性分析决策法。并已有相关文献提出了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模式动态选择的观点,克服了静态、单一的物流模式不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和降低物流成本的缺陷,最大限度地保持连锁企业物流服务水平与物流实际需求量的动态匹配。本文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A H P)对物流配送模式进行量化选择,取组合权重最大的决策方案为最佳模式,从而规避了连锁企业在物流领域的过度投资或过高的物流成本所带来的风险和损失,使得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模式的选择更加理性化和合理化。(一)连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模式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一般来讲,连锁零售企业在合理选择物流配送模式时,配送能力、配送成本、配送服务、政策环境

26、和合作风险是影响决策的核心要素,五个指标之间保持了相互独立性和完整性。1.配送能力是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模式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配送中心的建立和管理,物流设施设备等需要大量投资,因此资本投资规模、设备先进水平、信息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等因素成为影响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模式选择的重要方面。2.配送成本也是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模式选择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配送模式下实现配送规模效益的程度不同,这样就决定了配送成本高低不同。由于配送成本体现的是一个负向指标,所以需要对其处理换算成正向指标后再进行评价。3.配送服务评价是指连锁企业运作对物流服务的要求,物流配送服务的整体水平(可靠性、柔性弹性、顾客满意度等)

27、反映了某种物流配送模式与企业发展战略(包括业务定位)的匹配程度。其中可靠性是指送货的及时和准确程度,是反映配送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柔性弹性狭义上是指应对突发情况 (如紧急配送)的能力,而其广义的理解还应包括该物流配送模式适应连锁企业发展的能力。4.政府的政策对企业的决策影响巨大,任何决策都要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才能执行,一些优惠扶持政策甚至会对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模式选择决策产生很大影响。5.风险评价反映了不同配送模式下连锁企业的合作风险大小,通过协调控制能力和商业信息保密性对其进行评价。(二) AHP 选择适合的物流配送模式的基本步骤1.建立物流配送模式选择的指标体系即层次结构模型,如前所述,共四

28、层。具体操作时,连锁零售企业还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调整指标。2.构造判断矩阵。构建了层次结构模型,决策就转化为待评可行方案关于具有层次结构的目标准则体系的排序问题,A H P 采用优先权重作为区分方案优劣程度的指标。方案层各方案关于目标准则体系整体的优先权重是通过递阶层次从上而下逐层计算得来,该过程称为递阶层次权重解析过程。递阶层次权重解析的基础,是测算每一层次各元素关于上一层次某元素的优先权重,其测算是通过构造判断矩阵实现的,即以相邻上一某元素为准则,该层次元素按1- 9 标度法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也可用其他改进的标度方法构造。判断矩阵是决策者主观判断的定理描述,求解判断矩阵并不要求

29、过高的精度。3.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根据实际情况,用不同方法求解判断矩阵最大特征值和对应的特征向量,经过归一化处理,即得层次单排序权重向量。层次结构复杂,每一层次元素较多,宜采用幂法在计算机上计算,也可以应用A H P 软件计算。层次单排序要进行一致性检验,检验不合格的要修正判断矩阵,直到符合满意的一致性标准。4.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以上一层次每个元素为准则进行层次单排序,然后进行组合加权,得到该层次元素相对于相邻上一层次整体的组合优先数值就是层次总排序,也即完成了递阶层次权重解析过程。层次总排序的一致性检验也是从上到下逐层进行的,但实际中总排序一致性检验常可省略。方案层中组合权重

30、最大的那个元素对应的即是模式最佳决策方案。对连锁零售企业而言,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摒弃以往绝对、单一的配送模式,采用混合配送模式,同时选择组合权重最大和次之的两种配送模式结合使用。 参考文献:1.丁立言,物流配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2.王剑钊,零售店连锁经营的物流分析J.物流技术,2009 年7月3.姜苏 蒋三庚,物流管理中的配送问题研究,2010年9月4.朱坤萍,关于物流配送与连锁经营的问题探析J.经济与管理,2010年6月5.钱延仙,连锁零售企业配送模式的选择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6.吴聪,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物流运作模式选择决策研究J.物流技术,2010年5月7.杨善林 丁欣 马溪骏,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物流发展对策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9年5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