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小学课外活动的调查与思考.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445744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中小学课外活动的调查与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对中小学课外活动的调查与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对中小学课外活动的调查与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对中小学课外活动的调查与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对中小学课外活动的调查与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中小学课外活动的调查与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中小学课外活动的调查与思考.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对中小学课外活动的调查与思考对中小学课外活动的调查与思考 徐晶 05英语教育2班 记得从我上小学五年级开始的时候,学校就已经开始实行“减负”,因而课余时间也就多了出来,没有太多的功课压力了。而对于把多出来的时间则是用来发展我们的个性特长、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创新能力。但是学校如何组织好学生的课外活动,开辟第二课堂,填补学生课外求知空间,丰富学生的生活世界、知识世界、心灵世界?所有这些都是应该学校目前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减负之后如何填补孩子课余求知空间,怎样使课内学习在课外活动中拓展延伸,课外活动怎样开展才能引来学生的兴趣?还要提高课外活动质量,使课外活动多层次、多途径,全方位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2、 课外活动是指学生自主参与的有目的、有组织的、系统的学习活动, 但它不在学校的教学计划之内, 组织者也不一 定是学校。与活动课程有很大区别。课外活动活动课程 性质有课程性质, 对学科教学有帮助, 但不在学校教学计划之内。是必修课程, 课程性质明确, 是课堂教学的补充, 是完成学校教学计划的重要 途径。组织少年宫, 学校, 社区 体育和艺术培训机构。学校统一组织。管理 有系统的辅导计划。管理较为松散, 甚至 随到随学。但培训费 用很高。有课程计划。管理严谨, 如计划、编班、辅导、检查、评价等。且不收费用。对象 少数学生, 有选拔性质。面向学校全体学生, 没有选拔性质内容 。 现在学生的课余时间多

3、了,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了时间上的保证。然而,中小学课外活动,由于多年来学校对课外活动缺乏深活动设施不完备,缺乏专业辅导教师,评估体系不健全,内容枯燥、形式老套,有些甚至仍停留在十几年前我们还是小学生时的水平,远远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活动内容缺乏科学论证。小学生的课外活动内容陈旧、单调、重复、脱离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有的小组活动几十年一成不变,活动内容不能吸引学生是影响学生积极参与的主要原因。一些学校组织兴趣小组,大多是教师从自己的经验出发,以成人的视角去考虑,究竟这些活动是不是学生喜欢的,是不是符合学生心理特点,与学校的育人目标是什么关系,并没有经过科学论证

4、。如果就事论事,从学校现有条件出发,能搞什么就搞什么,事情并不复杂,而要使课外活动显示出成效与活力,就必须在完成好国家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学生需求进行调查,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的教育资源,提出课外活动的总体构想,使课外活动多层次、多途径、全方位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使学校特色在课外活动中得以凸现,学生特长在课外活动中得以发展。 课外活动简单化。“减负”后,有些学校一哄而上,搞“花架子”、图虚名、作表面文章。有的学校把“减负”简单地变成减去主课的作业,也有的学校干脆带着学生玩,频繁地组织学生看电影或参加各种活动,还有的学校要求学生下午放学后来参加体育活动,弄

5、得学生拖延了放学时间。“减负”并不等于倡导玩风,淡化学风,课外活动也不是简单地组织学生玩。不少对校外教育颇有研究的学者认为,就各校的实践而言,课外活动问题已经给学生发展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而对这些问题,专家的建议值得思考。课外活动是一种育人模式的新探索。以往,由于过分追求升学率,育人模式的缺陷越来越明显地反映出来。在育人空间上表现为封闭性,缺乏社会课堂、生产课堂、大自然课堂,学生难以获得交往能力、实践能力、生活能力;在育人目标上重视共性、忽视个性等,课外活动正是对这些缺陷的有益补充。实际上,在现行课程体系之外,还有许多没有被归纳进来的知识,特别是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很难以学科的形式进入课堂。一个人

6、的成长除了课堂教育之外,课外教育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课外活动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可忽视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的内在联系,诸多学科教学中解决不了的问题,必须借助课外活动这一阵地。 忽视课外活动的育人功能。针对目前课外活动存在的问题,一些教师看来说课外活动就是放学生出去玩,不要呆在教室里,其实应当高度重视课外活动的教育性,“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体验是最有效的教育,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经过一个“知情意行”的发展过程,离开了社会实践,学生难以形成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难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难以使所学的文化科学知识内化为真正的能力。学校教育不仅要告诉

7、学生“怎么做”,还要提供给他们可以做的舞台,课外活动就是最好的舞台。在丰富的社会实践中,学生磨练意志、增长才干、学会关心、学会负责,这才是课外活动的最终目的。教育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要在活动中激活,在行为中体验。比如,组织学生参观、访问、到军营摸爬滚打,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国防意识,让孩子们参观运动场馆、图书馆、大型企业,亲身感受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和家乡的巨大变化,使国家意识与民族精神得到凝聚与锤炼。 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脱节。课外活动必须与课内相结合,是课内的延伸和补充,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使课外活动有目的,有序列地开展。教师不仅在课内教会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方法与技能,还要对学生的课外活

8、动提出要求和任务,并及时进行反馈和检查,使课内的指导在课外得以巩固,课外的实践又促进课内的教学。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正确引导学生观看电影、电视,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运用,在课外拓展和延伸。 课外活动科技含量低。大多数学校的课外活动很少接触科技知识,人的基础素质的形成主要在中小学时期,在中小学开展科技教育,对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在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具有深远影响,在课外活动中,应当加强科技类活动,提高科技含量。另外,科技教育的重点应当是培养科技意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重视个别,忽视全体。一些学校课外活动只选拔有特长的学生参加,有的学生在校期间从未参加

9、过课外活动,这种现象特别值得注意。艺术教育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学生修养的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应以艺术欣赏为主,提高学生对艺术的感悟,因此,艺术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另外,课外活动不仅仅是“扬长培优”,还应当重视“扶弱补短”,进行逆向训练,应给弱者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比如鼓励不善言辞者参加演讲、辩论赛;让羞怯胆小的学生参加文艺演出;请羞于交往者参与班级活动的组织、联络乃至接待或主持;让动手能力差的学生搞一些小制作,让粗心好动的学生通过学习书法培养意志力和仔细认真的态度;让运动力差的学生,通过参加体育活动健强体魄等,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外活动中得到发展,形

10、成健全人格。 忽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参加哪些课外活动,学生没有选择的权利,往往由教师分配,而且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也是教师事先定好的,学生难以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对课外活动不满意,首先是包办代替、动手动脑太少和没有参与表现的机会,其次是内容枯燥、形式老套。课外活动的特点之一,就是让学生在以自己为主体的活动中主动地得到发展,使学生体验“做学习的主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觉学习、自我发展。这是和人的成长过程、科学发现过程、技术发明过程及文艺创作的过程相一致的,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忽视绿色课堂。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和出于安全考虑,课外活动很少走出校门。学生最喜欢野外活动,其

11、次分别是文娱、科技和体育活动。大自然可以改变儿童的性格和气质,陶冶儿童的情操,借助于自然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和形象来提高儿童的生活情趣,丰富儿童的精神生活,由此可见,课外活动不可忽视“绿色课堂”。 教育的根本功能在于促进人的发展,课外活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应当抓住“减负”的契机,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教育资源。 所以要搞好小学生的课外活动,那是十分重要的。通过有计划的丰富多采的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发展自己特长的领域,尤其对一些差生来说。或许在课外活动上能够找到他们的特点和优点。一部分学生可以脱颖而出。学校教育虽然给他们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专业方面的成就,有很大的可能往往是与他们在青少年时代的课外兴趣和活动中培养起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