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上册金蝉脱壳说课稿.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454204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8.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上册金蝉脱壳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金蝉脱壳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金蝉脱壳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金蝉脱壳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上册金蝉脱壳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上册金蝉脱壳说课稿.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五年级上册金蝉脱壳说课稿金蝉脱壳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金蝉脱壳。 课文极其生动地介绍了金蝉脱壳的过程,展示了那奇特动人的情景,启发人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本课脉络清楚,金蝉脱壳的过程写得细致生动,是一篇适合学生阅读,丰富学生想象,又易于学生迁移运用的好素材。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新课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理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4、5两段。 2.会读、会写、会用本课9个生字,会认一个二类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激发学生乐于观

2、察事物的兴趣。这一个教学目标既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科学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高效,教与学达到和谐统一。因此,我将选用“创设情境法”“以读代讲法” “讨论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来组织教学。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我准备用两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 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五个环节: 一)揭题导入,激发情感 未成曲调先有情。上课伊始,我设疑揭题:在炎热的夏天,有一种动物特别爱趴在树上高喊“热死了、热死了 它是谁呢?对,是知了,学名“蝉”,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去学习一篇有关蝉的文章。接着板书课题,引导学生依题质疑,我相机将有价值的问题写在黑板上。这样设计,意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

3、文,感知情感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我让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课文写了什么?作者写这篇文章想要告诉我们什么?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并思考给出的问题。读后交流初步感受. 三) 精读课文,品味情感 在这一环节,我紧扣关键词和重点段,引导学生具体理解,我准备分两步走: 第一步:引导学生理解“观蝉起因”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边读边圈画出“我”看金蝉脱壳起因的句子,在书旁写写感受。接着进行全班交流,并让学生结合插图,进行角色转换:如果你就是文中的“我”,你看到蝉壳会怎么想,怎么做呢?让学生加深体验,从而体会出“我”对蝉的喜爱和对未知事

4、物的好奇。 第二步:引导学生欣赏“金蝉脱壳的奇景” 第二部分,是写金蝉脱壳奇特动人的过程,是课文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为了欣赏金蝉脱壳的过程,有个小人儿正躲在树上呢!”请学生自读第3段,边读边圈画出出表现“我”心情激动的词句,交流讨论,然后让学生抓住“开始脱壳了!”一句,读中感悟情、读中体会情、读中欣赏情。接着我结合课后练习4中的问题“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哪种情景最奇特动人?先将有关语句圈画出来读一读,再与同学们交流一下阅读感受”,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可以选择金蝉脱壳的任何一个细节交流。随后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脱壳的过程。 “金蝉脱壳后又有哪些变化?最

5、让你惊奇的是什么?”我以这一问题过渡到第5段的学习。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地读,重点理解“奇迹般的变化”,最后归纳蝉变化之处,完成表格,在掌握关键词句的基础上练习背诵。 “看到如此动人的情景,我的心情自然是”我引读,学生接读,抓住“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这句话引导学生体会“!”的作用。 四)拓展延伸,合作探究 “我是怎样一个人?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后为什么没马上离开?为什么“我”能将金蝉脱壳的过程写的如此生动而细致呢?”这几个问题的设计,既锻炼学生思维,又拓展了课文的范围,激发学生乐于观察事物的兴趣,更点明“细致的观察是写好文章的基础”。 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积累语言,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因此,我布置了以下作业: 1.观察一种小动物,重点观察它的动作,模仿本课写法 ,写一篇观察日记。 2.搜集“蝉”的故事、谚语,读一读,讲一讲。 3.写一篇金蝉脱壳的读后感。 让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两项作业,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了在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真正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到实处。 好的板书,是文章的缩影,是课文的精华。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这样的设计,提纲挈领,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各位老师们,以上仅仅是我的教学设想。若有机会进行实际教学,我将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努力营造快乐和谐的语文课堂氛围。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