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2.联想对IBM PC部门的并购和整合的分析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456280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2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592.联想对IBM PC部门的并购和整合的分析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1592.联想对IBM PC部门的并购和整合的分析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1592.联想对IBM PC部门的并购和整合的分析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1592.联想对IBM PC部门的并购和整合的分析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1592.联想对IBM PC部门的并购和整合的分析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592.联想对IBM PC部门的并购和整合的分析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92.联想对IBM PC部门的并购和整合的分析毕业论文.doc(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08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 联想对IBM PC部门的并购和整合的分析 学生姓名: 所在学院: 电子商务学院 专 业: 财务管理 学 号: 指导教师: 成 绩: 2008 年4 月XXX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及知识产权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的成果。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因本毕业论文(设计)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本毕业论文(设计)成果归XXX大学所有。特此声明。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作者专业:财务管理作者学号: 年 月 日论文(设计)名称联想对IBM PC部门的并购和整

2、合的分析论文(设计)来源原创论文(设计)类型应用研究导 师学生姓名学 号专 业财务管理调研资料的准备:郭维平主编: 现代企业兼并与收购,海天出版社,1997年07月第1版。 美竹中征夫著: 企业收购与兼并:合并与收购带来新的企业发展,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5年05月第1版。 赵光中编著: 核心竞争力与资源整合策划,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年01月第1版美Eugene F.Brigham MichaelC.Ehrhardt 著: Finacial Management:Theory and Practice(Tenth Edition)清华大学出版社李靖,2005:企业收购和重组战略研究,决

3、策探索, 200年第8期设计目的:通过联想集团对IBM 个人电脑事业部的并购和整合的分析,来引出当前经济全球化下中国企业在收购其他企业走向国际化的探索道路。要求:以所学的经济学,财务管理,战略管理等有关知识为基础,通过从电视,报章杂志,网络等渠道大量资料的阅读,用清楚明了的语言来阐述所要论证的问题,用案例来证明论据的真实可信性。思路:以联想集团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后,绩效迅速提升为主要分析对象。首先引出中国企业要做强做大,要走向国际化的方式选取的的重要性。其次,结合相关的并购整合理论,具体分析联想集团对IBM 个人电脑事业部的并购和整合,结合其绩效情况和国际化战略,从各个方面来说明跨国并购

4、对企业做强做大的作用和意义。预期成果:通过本文的分析,一是旨在引起人们更多的思考当前经济全球化下企业国际化道路的途径选择问题。二是为现在正在进行跨国并购或者已经跨国并购的企业提供参考,了解其跨国并购和并购后关于新公司在面对整合方面的方式和途径。三是再次复习并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跨国并购和整合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 第二部分:具体分析联想集团对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的并购和整合情况,同时结合其绩效和国际化战略,从多个方面来说明跨国并购和合理的整合对公司国际化发展的影响。第三部分:联想对IBM PC部门的并购和整合给中国企业的国际化道路的总结和启示。任务完成时间安

5、排:2006年12月1日:完成开题报告2006年12月30日:完成文献综述2007年3月13日前:完成毕业论文粗纲2007年4月20日前:论文定稿完成论文(设计)所具备的条件因素:首先自己的专业就是财务管理,在专业知识上占很大的优势,并且有很多关于联想集团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的资料和信息可供参考。其次,自己即将成为联想信息产品(深圳)有限公司的一员,并涉及IBM个人电脑全球供应联方面的业务,明年2月份将入岗实习,所以对联想对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的并购和整合方面将会有很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会使我有很大的动力来作此项研究。再就是我的导师的论文指导方向就是企业的兼并和绩效评估,它有很丰富的经验,这

6、对我有很大的帮助。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XXX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加剧,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国际竞争,并踏上了国际化的道路。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宣布以12.5亿美元并购IBM PC部门。 这无疑是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的一个典型。联想采取的跨国并购的方式实现其国际化,并通过并购整合实现新公司的战略发展。本文尝试从企业的视角观察跨国并购和整合的问题,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以联想集团跨国并购IBM PC部门以及并购后新公司的整合为主线,通过阐述跨国并购和整合的相关理论,结合当前IT形式和新联想的发展,深入分析了联想集团跨国并购

7、的背景、动因、结果,以及本次跨国并购的意义,并且对联想跨国并购后的整合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力求运用相关知识,对我国即将“走出去”的企业的跨国并购和整合一些参考和启示。关键词:跨国并购 并购整合 联想并购IBM PC部门AbstractAccompanied by the rapid developments of Chinas economy and economic globalization, more and more Chinese enterprises had to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nd will achieve

8、the target of 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 in the future. December 8, 2004, Lenovo Group announced that it had spent 1.25 billion US dollars to acquire IBM PC department. This is a typical case about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of Chinese enterprises. Depending on transnational mergers, Lenovo achi

9、eved its international way, and came true the new companys strategic development. I will attempt to study the transnational merger and integr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enterprise in this essay. Link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and the case that Lenovo took over IBM PC department are the main lin

10、e in this text.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Paper, I explained the relevant theory of the transnational merger and integration, and in-depth analyzed the transnational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background, causes, results,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Lenovo Group. In addition, I further analyzed the fut

11、ure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for Lenovo. In a word, I hope this paper will give some references and inspirations to Chinese enterprise about “going out”, especially in transnational mergers, acquisitions and integrating. Key words: crossborder Mergers & Acquisition,post-mergers Integration, Lenov

12、os acquisition of IBM PC department目录一、引言7(一)、研究的背景7(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8(三)、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8(四)、论文的创新8二、联想对IBM PC部门的并购9(一)、跨国并购理论91、跨国并购的概念92、跨国并购的动因103、跨国并购的方式11(二)、联想集团概况12(三)、IBM PC部门概况13(四)、并购动因分析131、联想方面132、IBM方面16(五)、并购结果及分析161、并购结果162、并购结果分析17三、联想对IBM PC部门的整合18(一)、整合理论18(二)、联想并购IBM PC部门后面临的风险191、财务风险192、非

13、财务风险20(三)、并购整合内容221、品牌的整合222、组织结构的整合233、供应链的整合234、企业文化的整合245、其他方面的整合25(四)、整合效果26四、总结与启示26(一)、总结26(二)、启示271、跨国并购是企业向国际化的捷径272、通过并购去获得自己需要的东西283、支付方式具有国际化并购特点284、重视并购后的整合28附录:30文献综述30参考文献41致 谢43一、引言(一)、研究的背景 作为一种市场经济下的企业行为,企业并购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全球共发生过五次并购浪潮。公司并购活动不断从行业内部向跨行业发展,从国内并购向国外并购

14、发展,从发达国家向全球扩展,从最初的横向并购向纵向并购以及混合并购发展,终于汇成了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尤其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日渐完善,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资本流动更加国际化,兼并浪潮更是波澜壮阔,形成了第五次并购浪潮。联合国贸发会议指出,企业跨国并购已经成为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力,并且日益成为跨国公司改善企业经营的战略之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强化市场地位、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为目的的跨国并购已经成为全球竞争激化的高度体现。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逐渐出现了一批有雄厚实力的大企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以及国际企业并购潮流的影响,

15、我国从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企业海外并购迅速增长。 特别是2001年加入WTO的成功,为我国这些大企业在全球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环境基础,使中国经济逐步成为全球经济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不管是近年来TCL收购了法国的汤姆逊公司,万向集团收购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环球汽车工业公司(UAI),还是上海汽车工业公司以近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韩国双龙卡车48.9%的股份等各个并购案,都无不展示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在全球经济中有愈走愈强之势头。(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际并购案例的逐渐增多,势必引起人们对这类并购案的广泛关注和思考。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公司宣布收购了美国IBM的PC业务,这无论是在中国I

16、T业还是世界PC产业都具有一定的哄动性并引起极大的争议。到底如何看待这次并购以及并购后的整合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相关资料,运用跨国并购和整合理论来客观的分析这次并购案。汲取案中的宝贵经验,对我国企业如何走上国际化以及如何在国际化道路上做强做大提供一些建意。(三)、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跨国并购和整合的研究涉及管理学,经济学等多方面理论。本文将以经济学的一般研究方法,由理论到实际,并结合归纳,演绎的逻辑思维方式进行分析。同时。为了注重对本文的系统性分析,笔者将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基于上面的研究方法,本文的行文思路和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提出写作的背景,目的

17、和意义。然后阐述相关理论。其次就是联想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的案例分析,具体分为收购和整合两部分。最后就是此案例给得出的启示。(四)、论文的创新第一、理论联系实例。本文通过先阐述跨国并购和整合的相关的理论知识,再结合联想收购IBM PC部门具体实例来研究。这样既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又为本文的实例研究做好了理论依据,更是加强了对本文实例的研究力度。第二、将联想对IBM PC部门的并购和整合联系起来研究。在很多的关于企业并购的个案研究中,往往将并购和整合分开来研究。这就忽略了用联系的观点来看待问题。理论上来说,企业的并购和并购整合是密切相关的,并购是整合的前提,而并购后的整合却影响到整个并购的效

18、果。因此,将并购和整合联系起来研究则更能全面分析企业的整个并购效应。第三、紧密联系当今国际经济环境。中国加入WTO后,不断有国内企业走向国际化,它们面临着跨国并购和整合的问题,也面临着国际形式的风云变化的现实。本文以当今经济发展趋势出发,并结合当前IT行业经济形式来研究联想对IBM PC部门的并购和整合。二、联想对IBM PC部门的并购 (一)、跨国并购理论 1、跨国并购的概念 企业并购(Merger and Acquisition,简称为M&A,或Takeovers and Mergers,简写T&M) ,指的是企业兼并与收购。企业兼并(Merger of Enterprise) 通常指在市

19、场机制作用下,通过产权交易转移企业所有权的方式,将一个或多个企业的全部或部分产权转归另一个企业所有。企业收购(Acquisition or Takeover),则是单指一个企业经由收买股票或股份等方式,取得另一个或多个企业的控制权或管理权。在很多情况下,国际上习惯将兼并和收购合在一起使用,称为企业并购。 跨国并购是企业并购的一种特殊形式。跨国并购(crossborder MA)是由企业国内并购引申而来的,是跨国兼并、收购和联合的总称。是一国企业出于某种目的,通过一定的渠道、手段和方式,对另一国企业的整个资产或足以行使经营权的资产份额进行购买或实行控制的行为。联想对IBM PC部门的并购就属于跨

20、国并购。2、跨国并购的动因(1)、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企业的战略动因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兼并则可以给企业绩效带来增长,而跨国并购更给企业发展壮大在更大范围内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图1)整理列出了公司多种战略发展需要。图1 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2)、追求协同效应。协同效应是指并购后企业的竞争力增强,使合并后企业业绩比两个公司独立存在时预期业绩要高,即1+12的形式。协同效应主要是源于一是范围经济(Scope Economy),即由于生产、经营等的多样化而使平均分摊成本、费用等支出得以有效降低,从而给企业带来额外利益;二是规模经济( Scale Economy),即合并后产品单位成本随着采

21、购、生产、营销等规模的扩大而生产;三是流程、业务、结构的优化和重组,即减少重复岗位、重复的设备、厂房等而导致的节省;四是财务协同效应。企业的并购和有效的整合可以将并购双方的成本优势发挥出来,节约成本,实现财务协同效应。五是优势资源互补的协同,使并购企业间根据各自的优势来互相弥补,从而增强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如产品、技术和品牌方面的优势互补。3、跨国并购的方式(1)、横向跨国并购、纵向跨国并购和混合跨国并购按跨国并购双方的行业关系,跨国并购可以分为横向跨国并购、纵向跨国并购和混合跨国并购。 横向跨国并购是指两个以上国家生产或销售相同或相似产品的企业之间的并购。其目的是扩大世界市场的份额,增强企业的

22、国际竞争力,直至获得世界垄断地位,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在横向跨国并购中,由于并购双方有相同的行业背景和经历,所以比较容易实现并购整合。横向跨国并购是跨国并购中经常采用的形式。纵向跨国并购是指两个以上国家处于生产同一或相似产品但又处于不同生产阶段的企业之间的并购。其目的通常是为了稳定和扩大原材料的供应来源或产品的销售渠道,从而减少竞争对手的原材料供应或产品的销售。并购双方一般是原材料供应者或产品购买者,所以对彼此的生产状况比较熟悉,并购后容易整合。混合跨国并购是指两个以上国家处于不同行业的企业之间的并购。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全球发展战略和多元化经营战略,减少单一行业经营的风险,增强企业在世界市场上的

23、整体竞争实力。 (2)、直接跨国并购和间接跨国并购从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是否接触来看,跨国并购可分为直接并购和间接并购。直接并购也称协议收购,指并购企业根据自己的战略规划直接向目标企业提出所有权要求,或者目标企业因经营不善以及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而向并购企业主动提出转让所有权,并经双方磋商达成协议,完成所有权的转移。 间接并购是指并购企业在没有向目标企业发出并购请求的情况下,通过在证券市场收购目标企业的股票取得对目标企业的控制权。与直接并购相比,间接并购受法律规定的制约较大,成功的概率也相对小一些。通过上面对并购方式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联想并购IBM PC部门按照行业关系分就属于横向跨国并购,按照

24、是否和目标企业接触来看,就属于直接并购。(二)、联想集团概况 联想集团成立于1984年,由中科院计算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11名科技人员创办,如今已经成为我国信息产业多元化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2002财年营业额达到202亿港币,目前拥有员工12,000余人,于1994年在香港上市(股票编号992),是香港恒生指数成分股。从1996年以来连续七年位居国内市场分额销量第一,至2003年3月底,联想集团已连续12个季度获得亚太市场(除日本外)第一。数据来源:IDC(国际数据公司),它是全球著名的市场咨询和顾问机构.2002年第二季度,联想台式电脑销量首次进入全球前五。联想集团在北京、上海和广东惠阳建

25、有生产基地,生产台式电脑、服务器、笔记本电脑、打印机、掌上电脑、主板等产品;同时在厦门设有大规模的手机生产基地。2002年9月财富杂志公布的中国上市企业百强中,联想集团位列第六;2002年底,作为“中国最有价值品牌”之一,联想品牌荣登前五,品牌价值达到198.32亿元人民币;2003年1月在亚洲货币地十一届“BestManaged Companies”(最佳管理公司)的评选中,联想集团获得“最佳管理公司”、“最佳投资者关系”、“最佳财务管理”等全部评选的第一名。(三)、IBM PC部门概况 IBM,即国际商业机器公司,1911年创立于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目前拥有全球员

26、工30万人左右。业务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4年,IBM公司的全球营业收入达到965亿美元。IBM个人电脑业务约占其总销售额的10%。2004年全球商用笔记本电脑市场份额为110亿美元,IBM占了14;商用台式机市场份额为168亿美元,IBM占8。IBM作为全球PC制造销售的领先者笔记本电脑的业绩更是显著,2004年以来,在中国和亚太市场的商用笔记本收人第一。其开发的“Think”品牌以及由此发出的多款笔记本电脑深受市场欢迎。尽管IBM的PC业务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其利润率很低甚至经常亏损。数据来源:IDC(国际数据公司)的调查报告(四)、并购动因分析1、联想方面(1)、联想陷入发展瓶颈

27、期联想虽然是国内PC界的老大,国内市场份额远高于戴尔、惠普等公司。但是戴尔通过广泛采用行业标准技术和高效率的直销方式,获得了低成本的优势,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同时,方正,同方,TCL等国内品牌的竞争也是十分激烈,这些都给联想带来了巨大的威胁。2000年,联想在国内的份额已经达到30%,已触摸到天花板。国际市场上,联想的份额却远远不及其他品牌。联想在2003年的国内、国际市场份额如下表1和表2:表1 2003年中国市场份额联想方正同方戴尔IBM27%10.7%7.1%6.9%4.7%数据来源:IDC,2003年数据,按出货量计算表2 2003年全球市场份额戴尔惠普IBM东芝宏基NEC联想16.7

28、%16.2%5.8%3.3%3.1%3.1%2.3%数据来源:IDC,2003年数据,按出货量计算从表中可以看出。联想、方正和同方二家企业的份额占了国内市场的近50,尤其是联想在国内的市场份额迢迢领先于其他企业,但是它在全球市场场上并不处在领先的行列。距离戴尔和惠普有很大的差距,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知名度也不高。因此为了获得持久的发展,联想必须尽快制定正确的战略,在稳固国内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向国外发展,开拓全球市场,这样才能增强公司的竞争力,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联想的发展空间受阻,寻找新的发展道路已经势在必行。新路子无非两条路:一是在国内市场多元化发展,二是到海外发展。而近几年,联想的多元化道

29、路走得很不顺利,斥巨资投入FM365,赢时通成为网络泡沫的牺牲品。软件,服务,手机以及数码产品领域也进展得相当波折。因此,联想高层在2003年经过深思熟虑决定进行战略调整,由多元化转向专业化,专注PC业务并向国际发展。而走向国际化发展又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完全靠自己,到海外投资新建海外企业。二是进行跨国并购。前者费钱费时费力,后者成效快却风险大。而联想选择了后者跨国并购。 (2)、追求协同效应 联想收购IBM PC部门后获得的协同效应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说。第一,市场协同。IBM产品线的高端与联想产品线的中低端的互补性,可以实现PC机从高端到低端的整个产业链整合。此外,收购IBM的PC部门有利于联

30、想吸引国际和国内市场的高端企业用户。第二,销售渠道协同。销售渠道是包括整个供应链和增值服务的总和,是企业在买方市场中获得利润的重要来源。联想收购IBM PC部门后,将国内销售渠道同国外销售渠道合并在一起,实现整个市场的销售渠道一体化运行,获得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第三,品牌协同。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品牌是参与世界经济竞争的一张名片。因此品牌效应对市场的影响将是巨大的。无论是IBM还是联想无疑是国际国内的两颗明星,它们的融合将会产生强大的品牌效应。第四,财务协同。IBM作为一家老企业,在成本方面不具有优势,两者结合后必须从降低成本方面着手,砍掉IBM成本高昂的外包业务,然后挑拣供应链中最薄弱的环

31、节开始动手,逐步实施供应链的成本再造。从而使并购后的财务在成本和经济效率方面都会有很好的表现。第五,技术协同。IBM在笔记本电脑上拥有极强的研发能力,这正是联想所缺少的,联想可以利用其技术优势来提高自己在技术上的竞争力。2、IBM方面IBM的PC业务虽然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其利润很低甚至亏损根据美国摩根士丹利公司的估计,IBM的个人电脑业务对该公司的每股盈利贡献率不到1%。IBM在2004年的头两个季度里,PC 部门亏损1.4亿美元。在当年12月30日提交的财务状况报告可以看出,IBM PC部门已经连续3年都处于亏损状态,如表3。表3 IBM PC 业务20012003亏损情况年度:200120

32、022003亏损金额:)4亿美元1.71亿美元2.58亿美元数据来源:新浪网、网址: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IBM PC部门已经是它发展的累赘。所以,IBM急欲调整自己的战略,摆脱PC业务,转战和重整自己传统的主机业务,开辟以互联网为主的技术设计与服务、软件、以及新的基础科学研究和新技术开发的业务。(五)、并购结果及分析1、并购结果(1)、在规模和业务方面。联想并购IBM PC部门后将使新的联想成为全年收入约达120亿美元的世界第三大PC厂商(按2003年业绩计算)。联想此次收购的范围包括IBM所有笔记本、台式电脑业务及相关业务,包括客户、分销、经销和直销渠道;Think品牌及相关专利、IBM深圳

33、合资公司(不包括其X系列生产线);以及位于大和(日本)和罗利(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研发中心。同时,联想将会免费使用IBM品牌5年。另外,IBM的全球金融部和全球服务部以其现有的强大的企业级渠道,将分别成为联想在租赁和金融服务、授权外包维护服务方面的首选供应商。(2)、在股权方面并购后的联想的股权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联想控股57%的绝对控股权将由于增发股份而变成并购后的46.2%的相对控股权。而此时IBM会成为第二大股东占有18.9%的股份.示意图2如下数据来源:2004年12 月13号联想集团公告、发布于香港交易所:图2 收购前后联想集团的控股权变化2、并购结果分析(1)、联想借力IBM

34、PC走向了国际化联想通过收购IBM的PC产业来获得IBM的技术、品牌。一方面可以借助IBM的品牌提升国际地位和形象。另一方面,可以获得IBM的研发和技术优势。同时IBM原有的渠道和销售体系也将为联想的国际化步伐在一定程度上铺设好道路。(2)、IBM此次出售其PC 部门,获得了新的发展机会。虽然IBM PC的市场业务发展很好,但是它已经不是IBM的赢利工具了,反而成为了IBM企业发展道路的绊脚石。所以IBM通过谨慎的考虑后,下定决心踢开这个绊脚石,扬长弊短,调整战略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这也与联想放弃多元化路线,重整PC业务作为重心的目的是一样的。(3)、对中国企业的国际化道路影响很大。这次收购,

35、对于联想公司来说,是其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而对整个中国来说,是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的一大重要事件。中国企业从该交易中看到的绝不仅仅是“蓝色巨人”IBM带给联想的个人电脑业务,而是联想已成为首家收购全球驰名品牌的中国国有控股公司,而且与此前中国公司的多数跨国交易不同,联想收购IBM的业务,不是因为政府的命令或收购自然资源的宏观经济需求。对中国企业来说,这首先在心理上是一次信心跳跃,毕竟联想和IBM之间的这笔交易可能会是中国并购市场一个新时代的开端。三、联想对IBM PC部门的整合(一)、整合理论 虽然现在,有很多人使用整合,但对其确切含义的解释并不多见。在汉语中本来没有“整合”这个词,李显君

36、博士认为,“整合”一词是由于英语的两个单词“Reconstruction and integration”翻译而来,其内涵包括“重建”或“重构”和“统一”或“一体化”两层含义。整合是指对事物的结构进行重构并形成新的一体化过程李显君、关于管理整合的初步研究、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4期。 关于企业并购整合的说法没有统一的,李道国认为:“并购整合是指当一方获得另一方的资产所有权、股权或经营控制权之后进行的资产、人员等企业要素整体系统性安排,从而使并购后的企业按照一定的并购目标、方针和战略组织运营。”李道国等、企业购并策略和案例分析、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第68页王长征基于“有效的能力管理是并

37、购价值创造源泉”这一认识,将并购整合定义为“并购双方组织及其成员间通过企业能力的保护、转移、扩散和积累创造价值的相互作用的过程”王长征、企业并购整合基于企业能力论的一个综合性理论分析狂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748页。我们可以从中综合起来看,所谓并购整合就是并购双方在并购战略原因的驱动下,通过采取一系列战略措施、手段和方法,对企业要素进行系统性融合和重构,并以此来创造和增加企业价值的过程。(二)、联想并购IBM PC部门后面临的风险1、财务风险从财务角度讲,跨国并购引起的风险是指由于并购未来收益以及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的大小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并购后对销售利润率

38、的影响。销售利润率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收益水平。而销售利润率由利润和销售收入之比构成。因此,影响企业销售利润率的潜在因素主要为销售收入,成本和费用。在销售收入方面,这里主要从联想并购后的市场份额和业务收入两方面分析。由于价格竞争使价格和品牌影响力的下降将会导致价格呈下降趋势。而在市场份额方面,在海外市场有来自戴尔和惠普的直接挑战。再加上不久前,宏基收购美国第三大PC厂商Gateway,这也将给联想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而现在中国已完全对外开放,联想的国内市场份额也将受到诸多公司极大的威胁。在主营业务成本方面。由于IBM的品牌效益,IBM的主营业务成本率一直远低于联想,而收购后的联想很难将IBM的高价

39、格战略维持下去。相反,戴尔在主营业务成本方面却十分稳定。在费用方面,并购后的联想将会用很长一段时间和大笔费用来整合其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以及其销售渠道和营销模式,再加上维持品牌效应的强大研发费用,也将让联想支付大笔钱出去。(2)、联想并购所负债务将给联想的持续发展以巨大的财务压力。根据联想公布的消息,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联想将付出17. 5亿美元的成本代价。其中,联想将为此支付给IBM至少6. 5亿美元的现金和价值至多6亿美元的联想普通股。同时,还将有5亿美元的净负债转到联想名下。因此,联想并购动用的资金包括自有现金和部分来自银团的美元贷款,使资产负债率达到27%左右,虽然依然处于安全线

40、之内,但资金链过于紧张的情况确实存在的。根据联想2004至2005年中期年报显示,联想共有约值31亿元的港币现金,另外还有30亿元的港币银行授信额度。为了完成此次收购,除去股票外,以6. 5亿美元现金和5亿美元的负债来看,联想将面临11. 5亿美元的现金支出,可以说,为了实现这次收购,联想已经倾其所有了。总之,联想收购的所有资金付出将会给联想后面的运营带来强大的现金流压力。2、非财务风险(1)、内部的管理方面。我们知道,IBM之所以要出售其PC部们,就是因为它长期亏损,成为了企业发展的累赘。收购后的新联想如果不对原IBM PC部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又想在短期内扭转远IBM PC部门当前的亏损

41、局面,似乎有点勉强。而诸如部门机构的重新设置,员工的安排,文化方面的融合,研发投入,公司战略调整,联想面临的已经是困难重重。再加上新联想在公司管理决策上将会直接受到原IBM员工的控制,新公司的业务上也将有很多方面依靠IBM公司,如何避免联想的控制权旁落和独立性的丧失也是一个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2)企业品牌建设方面纵观许多国际品牌的确立,都是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程而形成的。而IBM现在能在世界上有如此大的号召力,是它多年以来在各方面不断努力的结果。而联想成立的时间不过20多年,而且只是中国国内比较出名的IT企业,在世界上又没有多大影响力。而此次联想收购IBM PC部门后,能否能让自己成为一

42、个国际化大型知名IT企业,以及是否会砸了IBM这个世界品牌,以及是否会让带表尊贵身份的“Think”品牌被自己收购后变得穷途末路,这些都是一个个问号。(3)、面对竞争方面 一般而言,在企业并购中广泛存在支付溢价的问题。而支付溢价会削弱并购者的资源和能力。联想是一个中国性的地区性企业,IBM是一个全球性公司。联想收购它必然在很大程度上消弱自己的资金资源和企业驱驾能力。而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对手,诸如惠普、戴尔和宏基他们的实力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反而对他们来说,在PC市场上,减少了一个强大的IBM,而出现的是初出茅庐的联想。当联想刚宣布收购IBM PC部门后,戴尔就一方面抢占美国和欧洲市场上的IBM客

43、户,一方面在中国市场上与联想打价格战,而戴尔的这种战略一直持续到现在,给联想已形成了强大的压力。另外,在2007年,宏基收购Gateway,并曲线收购欧洲PC老三Packard Bell,成为仅次于惠普和戴尔的全球第三大PC制造商信息来源:Gateway动用优先收购权,联想购PB电脑无望、北京商报、2007年10月 。也给了快速发展中的新联想当头一棒。所以,新联想面临的竞争风险是十分巨大的,联想只能不断整合其战略,市场和销售渠道以迎接强大的对手的挑战。(三)、并购整合内容1、品牌的整合 并购后的企业需要对品牌进行整合,力求使得每一个品牌都有一个明确的角色,且在与其他品牌互动中能够形成一种整合力

44、量。联想在收购IBM PC部门后,计划是头18个月用IBM和联想的品牌各自独立运作。在接下来的18个月使用“联想+IBM”的品牌,逐步推广联想,在国际上建立起联想的知名度。到5年之后开始大力推广联想的自由品牌,并确立其国际化地位。事实上,从2005年1月开始,联想就逐渐淡化IBM品牌。同时用Think和Lenovo两类。Think定位于高端商用市场,Lenovo为联想的主推品牌,从而使Lenovo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海外市场中迅速得到提升。从此也可看出,联想是想利用IBM和Think品牌来带动Lenovo品牌的知名度。另外,逐渐淡化IBM和缩短其过渡期是意在将Lenovo确立为今后行业品牌的领导

45、地位。2、组织结构的整合组织结构整合是指并购后的企业在组织机构和制度上进行必要而合理的调整或重建,从而实现重组双方最佳的协同效应,降低内耗,提高运作效率。2005年10月15日,联想在经历了近10个月的整合之后,正式启动了新的组织架构。在新的组织架构中,联想将被重新划分为全球产品集团、全球供应链、全球销售和区位系统,全球研发系统,全球智能系统五个不同的模块。联想的区位总部由原来的三个增加到五个,区位总部将主要负责该地区的产品销售和客户服务。联想过去在US(美国)和EMEA(欧洲,中东和非洲)这两个区位总部保持不变,而AP(亚太)区位总部将主要负责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和台湾以及东盟等主

46、要市场。而在中国,Think品牌和Lenovo品牌的业务将合并为一体,成立PRC(联想中国区)全球第四个区位总部。最后,从2006年1月1日以来,联想已经开始把业务发展最快的国家INDIA(印度)设为第五个区位总部。3、供应链的整合 联想和IBM这两个体系由于客户不同导致了整个供应链的差异。而且对于PC行业来说,一条高效、弹性的供应链显得至关重要。因为在一台PC中,超过85%的成本都和供应链相关。自联想并购IBM PC业务之后,联想便开始着手整合、改造两条不同的供应链。在短期中,联想基本坚持了双方的前端机构“不变”,使其平稳过度。从中期来看,尽管业务切分出来,但IT系统还是用的IBM的,需要尽快建立自己的IT系统。尽管从收购后系统换过几次,到2008年底,联想就将几乎全部过度到新的系统,例如LOTUS NOTES由IBM服务器换成Lenovo的服务器, SAP中的ECC(ERP Central Component)系统内由以前IBM的CP6过度到现在新联想的EGP,而且其他的系统也将按照GOE逐步完成。从长期来看,新联想要为供应链找到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制定好长期战略。从新联想的业务需求来看,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