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456766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它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国家公民良好道德品质的重任,而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的核心。品德与社会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作为总目标,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这几个目标的内在统一。可是,由于许多客观和主观的原因使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常常偏离和违背了这一教学的总目标。 一、认识农村小学品社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研究活动少。 由于农村小学

2、学额不足,教师定编人数有限,教学人员紧张。语文、数学两科教师确定后,品德与社会课就不可能有专职教师了,基本上就是兼任。这种兼任方式随意性很强,大多是以教师的工作量的大小课时的轻重来搭配很少考虑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造成了品德与社会兼课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因此担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一般不把它当成教学教研的主攻方向,从而导致教师对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没有太多的热情,既不钻研教材,也很少研究教法。 2、教学思想陈旧,教学过程脱离社会生活。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由于没有开展专门的教研活动,新兼任教师对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基本规律搞不清楚。1 有的教师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语文课中的看图说话,只注

3、意讲解课文的语言文字,一幅幅图地介绍画中的人物、场景,根本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违背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诸方面协调发展这一基本原则。有的教师为了简单操作,把品德与社会课把当成过去的政治课,满堂空洞的说教,既没有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也没有遵循知情意行的道德形成规律,也没有在活动中与学生积极互动,没有通过教材中出现的一系列的“社会事件”、“现实生活主题”或者“社会生活场景”与儿童的真实性生活联系起来,建立起一种相互进入的通道,创造一种“互动”的状态 凡此种种,教学偏于一隅,不能把品德与社会课的社会性、生活性、情感性、实践性融为一体。

4、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严重滞后。 农村小学教师学习交流机会少,因而在教学活动中大多运用传统的教授法,而新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与活动中”。许多适用于特点的教学方法如:故事启迪法、讨论辨析法、分组活动法、游戏表演法等一般很少使用。还有不少农村小学受教学条件的限制,使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面临困难。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落后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上述几个方面,制约了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品德与社会课所担任的教学任务极不相符,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效2 果,解决这些问题已迫在眉睫。 二、有效应对农村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手段 提

5、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作为一名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 结合实际,让道德教育工作有特点 明确要求,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准备相关的材料。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需要课前准备的材料当然也不同,而作为对教学内容的提前介入,学生更是无法判断要去准备哪

6、些材料,这些材料将派什么用场,因此我要根据教材的教学需要,对学生讲清楚课前准备材料的内容和用途,以便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准备材料。 指明路径,让学生能顺利地去获取相关材料。由于学生年龄小,特别是农村小孩,平时活动范围基本局限在学校与家庭这二个圈子中,因而他们的社会活动能力不强。让他们走出校门,向社会收集相关的学习材料,是有一定难度的。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方法,也为教学提供有效的素材,教师让学生课前去准备相关的学习材料,是3 应该向学生指明获取材料的路径,尽量让学生少遇挫折,顺利地获取有用的材料,产生成功的喜悦。因此,对学生获取有效材料的路径自己要心中有数,甚至要先作尝试和必要的铺垫工作,以确保学

7、生材料准备工作的顺畅进行。 提供素材,让学生从中整理出有用的相关材料也是很重要的环节。学生课前准备学习材料的途经有许多,其中,我向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素材,让他们从这些素材中整理出有用的相关材料以备上课之用,在学生学习任务较紧或材料准备的渠道较少情况下,也是一种有效的常用方法。 总之,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但只要坚持立足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立足课内外结合,使品德与社会课回归生活,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严格把握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目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提升教学手段,必将使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达到新课程标准的目的和要求,从而让品德与社会课真正走进农村小学。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