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入门小学作文基本功训练2句子训练(2).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463265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8.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作文入门小学作文基本功训练2句子训练(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小学生作文入门小学作文基本功训练2句子训练(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小学生作文入门小学作文基本功训练2句子训练(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小学生作文入门小学作文基本功训练2句子训练(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小学生作文入门小学作文基本功训练2句子训练(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生作文入门小学作文基本功训练2句子训练(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作文入门小学作文基本功训练2句子训练(2).docx(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生作文入门小学作文基本功训练2句子训练第二部分 句子训练 文章是由句子组成的,句子是文章的基础。要写好作文,就要练习写好句子。学习把句子写完整、写通顺、写连贯、写具体。把句子的基本功练好了,就为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句子训练一 怎样把句子写完整 一个完整的句子,要符合两个要求:一是表达的意思要完整;二是结构要完整。结构完整的句子一般有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主要讲“谁”或“什么”,后一部分主要讲“干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要告诉别人一件事,或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一定要把句子的两个部分都写出来,意思才能表达清楚。 如下面例句: 1 姐姐 2 妈妈 3 菊花 学打字。 是优秀教师。 真好看

2、。 这三个句子各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第一句告诉我们“谁干什么姐姐学打字”;第二句告诉我们“谁是什么妈妈是优秀教师”;第三句讲“什么怎么样菊花真好看”。如果少了一个部分,句子就不完整,意思就不清楚了。 又如: 1 你 2 房子 3 爸爸 星期天去图书馆吗? 建好了吗? 下班了吗? 这三个句子是向别人发问的。都表达出了完整的意思,也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句问:“你星期天干什么”;第二句问:“房子怎么样了”;第三句问:“爸爸是不是下班了”。为了表达出发问的语气,句子的末尾用了表示疑问语气的“吗”字和“?”,句意更清楚,听的人就更明白了。 还有一种表达感情的句子,也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 例三: 1

3、这棵白杨多高啊! 2 我 玩儿得多么开心啊! 第一句讲“白杨高”,第二句讲“我开心”,都是讲“谁”或“什么”“怎么样”,都有两部分,意思完整。为了表达对白杨的赞美和“我”的高兴心情,句子的末尾加上了“啊”字和“!”。 把句子写完整,最重要的是掌握好我们在语文课中学过的单句的三种基本句式。如下表 1 单句的三种基本句式表 基本句式 谁 1 什么 谁 2 什么 谁 3 什么 是什么 干什么 完整句 学生写字 小猫钓鱼 爸爸是工人 五星红旗是国旗 解放军很勇敢 什么样 教室真明亮 不完整句 1 农民 。 2 扫地。 3 小鸟 。 4 吃害虫。 1 我是 。 2 是英雄。 3 北京是 。 4 是益虫。

4、 1 弟弟 。 2 勤快。 3 菊花 。 4 凉快。 想一想,练一练: 1按三种基本句式写句子,回答问题。 _ _ 谁 干什么? _ 什么 _ 什么 _ 什么 _ 干什么? _ 是什么? _ 怎么样? _ _ 谁 是什么? _ _ 谁 怎么样? 2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同学们 小猴子 太阳 是我的好朋友。 真大。 在海上航行。 3照“例”把句子写完整。 2 学习非常刻苦。 同学们 参观了爱国主义图片展览。 都是少先队员。 青蛙 我家 汽车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 读诗使人灵秀; 数学使人周密; 科学使人深刻; 伦理学使人庄重; 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 读读培根的话,想一想,读书还有哪些好处,

5、请你仿照培根说的句式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语文使人_ 体育使人_ 音乐使人_ 美术使人_ 不读书使人_ 句子训练二 怎样把句子写通顺 3 作文,除了要把句子写完整外,还要注意把句子写通顺。写通顺,就是写的句子要合乎语法规则、合乎事理,合乎人们的语言习惯。如果句子写出来词序颠倒、不合事理,不合语言习惯,别人就难理解句子的意思,甚至闹出错误和笑话来。 要把句子写通顺,最重要的是要注意词语在句子中的先后顺序。哪个词在前,哪个词在后,哪个词和哪个词搭配,都要按照一定的顺序组合排列,不能颠三倒四。 例如:1我告诉妈妈,鸡生蛋了。 2妈妈告诉我,鸡生蛋了。 3弟弟告诉我,妈妈生蛋了。 4告诉弟弟我,生蛋

6、妈妈了。 上面四个句子所用的词都一样,但因词的顺序变了,所以句子的意思跟着起了变化。第一句是讲“我”告诉妈妈一件事;第二句则是妈妈告诉“我”一件事;第三句闹成了笑话“妈妈生蛋了”;第四句由于词序排列混乱,意思表达不清楚,别人无法理解。上述例句说明,要把句子写通顺,一定要注意词序的排列与词的组合。 把句子写通顺,还要注意合乎事理。 例如:1春天到了,种子在发芽、生根、长叶。 2春天到了,种子在长叶、生根、发芽。 第一句,通顺,合乎植物生长的规律,第二句虽然也通顺,但不合事理。植物的生长规律是发芽生根长叶。违背事理的句子,在意思上是讲不通的。 把句子写通顺,还要注意合乎人们的语言习惯。如我们常说“

7、刮风了”“下雨了”。如果说成“刮雨了”、“下风了”。人家就要说你是胡说八道。 把句子写通顺,可以经常做如下练习: 1扩词成句。 例:树松树两棵松树栽了两棵松树院子里栽了两棵松树我在院子里栽了两棵松树。 2整理词序。 例:好孩子是个小勇懂礼貌的 小勇是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3词语搭配成句。 4 4按要求写句。 例:_ 谁 _ 谁 _ 什么时候 _ 干什么 _ 是什么 _ 谁 _ 在什么地方 _ 干什么 想一想,练一练: 1照样子扩词成句。 例:球:足球踢足球国安队踢足球勇猛的国安队踢足球中国勇猛的国安队踢足球。 马:_ 青蛙:_ 花衣:_ 2把下面排列错乱的词整理成通顺的句子,写在横线上,加上标点

8、。 土层里的 乌鸦 啄吃 喜鹊 在 和新 翻松的地老虎 _ 走来走去 大草原上 在 羊群 一眼望不到边的 _ 军民联欢 我们 兴高采烈地 庆祝 八一建军节晚会 参加 _ 3把下面的词语连成通顺的句子。 5 妈妈 悄悄地 小勇 轻轻地 太阳 不慌不忙地 那像雪一样白的 那像晚霞一样红的 那千变万化的 那像金子一样黄的 落下去。 走上领奖台。 走过去蒙住小三的眼睛。 是天空中飘着的雪花。 是田野里的油菜花。 是山坡上的桃花。 是果园里的梨花。 4下面的话应怎样排列?排好后把它写下来,加上标点。 分给大家吃 妈妈让我把葡萄洗一洗 吃过晚饭 _ 吹得树叶乱摇 一只蜘蛛垂落下来逃走了 忽然一阵大风 _

9、5下面是词序颠倒的病句,请修改后写在横线上。 春风和煦地轻轻地吹着。 _ 北风凛冽地呼呼地刮个不停。 _ 他把劳动场面热气腾腾地写下来啦! _ 句子训练三 怎样把句子写具体 6 把句子写具体,就是在句子主要成分的前后,加上一些恰当的修饰或补充说明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加清楚明白,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1翠鸟掠过湖面。 2机灵的翠鸟掠过波光粼粼的湖面。 第2句加上一些修饰词语以后,就具体多了。它告诉了我们“是什么样的”翠鸟,掠过的湖面“是什么样的”。如果把第2句再修饰一下:“一只机灵的翠鸟轻轻地掠过波光粼粼的湖面。”表达的意思就更具体了。但要注意一点,把句子写具体并不是堆砌很多词语,只能根据

10、表达的需要,该修饰的就修饰,不该修饰的就不要画蛇添足,以免造成重复、累赘。 例如:1我们高兴。 2我们高兴得跳起来。 第2句加上了“跳起来”,就把“高兴”的结果、程度具体地描绘出来,强化了表达的感染力。练习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很多,在小学语文课中学过的,有下列三种基本方法: 1加定语。 例:队旗在空中飘扬。 “队旗在空中飘扬。”括号里的词语我们就叫它定语。加上这些定语后,就知道了是什么样的队旗,在怎样的空中飘扬。表达的意思更明白具体了。 这种练习同学们在语文作业里做过很多。 如;给下面的句子加上词语,使句子表达得更具体。 演员们的表演,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演员们的表演,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人群热

11、烈欢呼起来。 的人群热烈欢呼起来。 上面句子中括号里要加的词语就是定语。加上什么样的定语,能使这两个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呢? 根据句子的内容,第句可以加下列一些词语: “昨天”说明表演的时间 “在百花剧院”说明表演的地点 “精彩”说明什么样的表演 “昨天在百花剧院精彩”的表演说明了表演的时间、地点和水平。 加上这些定语以后,显然,每一句都比原句要具体。最后一句,不但告诉了表演的时间、地点,还把表演的情况也说明了,自然是最具体的了。 第句可以这样加: 7 如果要让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更明白,还可以让中心词“人群”带上递加式定语:“广场上参加活动 2加状语。 例:弟弟跑来了。弟弟是怎样跑来的

12、? 弟弟跑来了。 括号里的词语我们就叫它状语。加上状语就把弟弟跑的样子写出来了。句子就具体了。 这种练习同学们也做过不少。 例:给下面的句子加个词语,让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具体。 战士们完成了任务。 战士们完成了任务。 括号里要加的词就是状语。加上哪些词语,能把意思表达得更具体呢? 根据表达意思的需要可以加上与“完成任务”搭配恰当的很多词语。如: 加上“胜利、圆满、光荣”一类的词,就能表明任务完成的“情况”。 8 的满怀激情的”人群 加上“提前、超额、昨天、早晨”一类的词语,就能表明完成任务的“时间”。 加上“都、全部”一类的词,就从“范围上”表明了完成任务的情况。 加上“在极困难的情况下”一类的

13、词语,就表明了是在“什么条件下”完成任务的。 总之,不管加什么词语,只要与句子的中心词“完成”搭配恰当,又符合句子的本意,都能使句子表达得更具体。 3加补语。 例:飞机飞。飞机飞得怎样呢? 飞机飞得。 括号里的词语就是补语。加上补语,就把飞机飞得怎样写具体了。 又如: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加上括号里的词语就把漓江水静的程度写出来了。 以上是练习把句子写具体的三种基本方法,只要掌握了它们的规律,作文时就能运用自如。 想一想,练一练: 1照“例”把句子写具体。 例:燕子飞过田野。 黑色的燕子飞过绿油油的田野。 天空飘着白云。 _ 太阳升起来了。 _ 西北风刮着。 _ 9 例:青蛙爬出来。 青蛙从洞

14、里爬出来。 青蛙从洞里慢慢地爬出来。 青蛙从又黑又湿的泥洞里慢慢地爬出来。 鸭子游过来。 _ _ _ 孩子数星星。 _ _ _ _ 教室里摆着课桌椅。 10 _ _ _ 例:_机器_制造_零件。 崭新的机器日夜不停地制造出各种各样的零件。 _春风_吹遍_大地。 _ _山村里_闪烁着_灯光。 _ _周总理_关怀着_战士。 _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使每个句子表达得更具体。 太阳冉冉升起,照在草原上,草原到处洒满阳光。牧民们怀着心情,放牧着牛羊。 在土地上,长着庄稼。那玉米,高粱,还有那谷穗,真惹人喜爱。 把句子写具体,还可以进行单项练习,如下表: 11 想一想,练一练: 仿照上表的形式,按要求

15、把下面的句子写具体。 1把样子写具体。 原句:熊猫真可爱! _ 原句:晚霞真美! _ 2把动作写具体。 原句:老爷爷走着。 _ 原句:山羊跑得快。 _ 3把程度写具体。 原句:西瓜真甜! _ 原句:天气真冷。 _ 4把神态写具体。 原句:老师望着我。 _ 原句:他沉思着。 _ 5把概念写具体。 原句:这棵树大得很。 _ 12 原句:这座山大高了。 _ 句子训练四 怎样把句子写灵活 作文,除了把句子写完整、写通顺、写具体外,还要注意把句子写得灵活,用多种多样的句式来表达思想内容。这样,语句就显得生动活泼,表达的思想感情更加丰富多采,鲜明感人。同学们学过的课文中有很多种句子形式,但最基本的,也就是

16、在说话、作文中用得最多的是下面表格中的四种: 上述四种句式是根据它们在说话、作文中的用途来分的。我们必须好好掌握。 除了掌握好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这四种基本句式外,还可以用多种方法变换句式来表达思想内容: 1用不同句式表达同一个内容。 例如:写文具盒的样子,就可以用下列三种不同的句式来描述: 什么样的文具盒? 文具盒是什么样的? 什么样的文具盒是什么样? 又如: 这是谁的钢笔? 13 这钢笔是谁的? 谁的钢笔是这支? 2用同一种句式表达不同的内容。 例 例 例 3变换词序表达同一内容。 例列宁打碎了花瓶。 花瓶是列宁打碎的。 例空中的燕子摆着尾巴飞来飞去。 燕子在空中摆着尾巴飞来飞去

17、。 例蚕姑娘在蚕山上盖起了白色的新房。 在蚕山上,蚕姑娘盖起了白色的新房。 例你把这道题再仔细做一遍。 这道题,你再仔细做一遍。 你仔细一点儿,再把这道题做一遍。 14 上述四例,每组句子表达的意思虽基本相同,但词序改变以后句式变了,句子意思的侧重点就有区别了。如果我们能运用多种句式来表达同一思想内容,文章的语言就生动活泼多了,表达的内容也就更确切了。 4变换“把”字句和“被”字句。 “把”字句和“被”字句是两种不同的句式,但关系非常密切。它们可以互换。例如:“日本女排被中国女排打败了”,可变换成”中国女排把日本女排打败了”。这说明,这两种句式能表达同一个意思。不过由于句式的变换,表达的意思有

18、细微差别罢了。作文的时候,用哪句好呢?要根据表达的需要而定。请看例句: 森林爷爷战胜了狂风。例1。狂风被森林爷爷战胜了 这两个句子表达的主要意思相同,但句式不同。上句是陈述句,下句是“被”字句。上句的陈述对象是“森林爷爷”,是说森林爷爷怎么样;下句的陈述对象是“狂风”,是说“狂风”怎么样。 了小勇。民警叔叔从车轮下救出例2下救出来。民警叔叔把小勇从车轮 这两句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句式不同。上句是陈述句,讲“民警叔叔”怎么样,下句是“把”字句,说“民警叔叔把小勇”怎么样。表达的意思侧重点有区别。 水夺走了。孔繁森爷爷的生命被洪 例3命夺走了。洪水把孔繁森爷爷的生这两个句子的句式不一样,上句是“

19、被”字句,下句是“把”字句。上句是说“孔繁森爷爷”怎么样;下句是说“洪水”怎么样。上句突出强调“孔繁森爷爷”,下句突出强调“洪水”。 上述各组例句说明,“把”字句和“被”字句是可以互换的,互换以后表达的主要意思是相同的,但是意思表达的侧重点有细微差别。因此,在说话、作文时,要学会根据表达的需要选用句式,觉得哪种句式哪种说法最合适最得体就选用哪种。 5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变换。 例如:这是很值得赞扬的。 这难道不值得赞扬吗? 这两个句子,意思是一样的,但句式和语气不同。第一句是陈述句,语调平稳;第二句是反问句,感情比第一句强烈,它迫使读者经过思考得出肯定的结论。在作文、说话时,有时为了强调、突出表达

20、的内容和思想感情,可变换句式来达到效果。 想一想,练一练: 1按下面要求各写一个句子。 述说一件事情的陈述句。 15 _ 提出问题的疑问句。 _ 表示强烈感情的感叹句。 _ 表示请求意思的祈使句。 _ 2用同一句式写不同内容的句子,照“例1”填写在下面表格里。小强 在 山村 听见 16 3用三种不同的句式写电冰箱的样子。 _ _ _ 4按要求改写句子。 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我的心情不能平静。 _ 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_ 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时间是非常珍贵的,难道我们能不珍惜? _ 听了孔繁森事迹的报告,谁能不深受感动呢? _ 改成带“把”字的句式。 清脆的歌声打断了我的思路。 _ 秋风

21、吹得树叶飒飒作响。 _ 改成带“被”字的句式。 肖强和李刚修好了教室里的门窗。 17 _ 抗日战士的鲜血染红了胜利的战旗。 _ “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把他迷住了。 _ 晚霞把山峰、田野、村庄染红了。 _ “被”字句改成“把”字句。 小树林被大雪覆盖了。 _ 三条小鱼都被猫吃了。 _ 照“例”改变词序写句子。 例1:明明捉到了蛐蛐。 蛐蛐是明明捉到的。 巨浪吞没大船。 _ 啄木鸟除掉了树上的害虫。 _ 例2:荷叶上的水珠滚来滚去。 水珠在荷叶上滚来滚去。 _ 河里的小鱼欢快地游着。 _ 18 蓝天上的星星调皮地眨着眼睛。 _ 例3:猴子在高杆的顶上倒竖了蜻蜒。 在高杆的顶

22、上猴子倒竖了蜻蜒。 山羊在铜丝上不慌不忙地走来走去。 _ 一只老虎在茂密的森林里寻找食物。 _ 照“例”把下面每组里的两个句子合成一个句子。 例:张衡坐在院子里。 张衡指着天空数星星。 张衡坐在院子里指着天空数星星。 小猴子扔了玉米。 小猴子去摘桃子。 _ 太阳光淡淡的。 太阳光一点也不刺眼。 _ 句子训练五 怎样把句子写生动 有些事物的形态、颜色、气味、声音、性质、结构及活动变化,用直接叙述的方法,很难表达清楚,需要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才能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怎样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呢? 请同学们先看看下面这个小故事: 19 有一位生下来就双目失明的善良少女,多次听人说绿色象征着

23、生命、和平、青春,是最美的颜色。可是,她怎么也捉摸不出绿色的模样,想象不到绿色的形象。于是,她四处求人给她讲:什么是绿色?这个看来容易的问题却难住了不少人。后来一位有学问的阿姨知道了,非常同情她,为了让这位失明女孩理解绿色,她专程登门去安慰她,亲切而温柔地告诉她:“绿色是春天的颜色,它像春天一样可爱,看着它,心里很舒服,就像春天的阳光照在自己身上一样;绿色是充满生气的颜色,它在阳光下闪烁着,就像生命在跳动。比方说吧,春天里,人们快乐地唱呀,跳呀,笑呀,朝气勃勃的,而绿色呢?就是欢快的颜色中的小孩儿,特别活泼可爱;绿色是一种十分柔和的颜色,看着它,好像给人一种亲切温柔的感觉,就像你用手去抚摸绸缎

24、一样;绿色,还是一种谦逊的颜色,春天一到,你到大自然里放眼一看:山绿了,水绿了,田野也绿了,可是,人们总是赞扬花儿多么美丽,然而绿色从不计较这些。啊,这么说吧,绿色就像你的心地一样,宁静、善良、优美。”双目失明的少女听了阿姨的这番描述,高兴极了,连声说:“啊,我看见绿色了!我看见绿色了!真是太美了!不过,比起绿色来,我还差得远呢!太谢谢您啦!” 这位失明少女为什么说她看见绿色了呢?这就是那位阿姨用生动的语言,巧妙的比喻对绿色的描述,引起了盲姑娘的联想,使她感觉到绿色的存在,想象出绿色的美丽,体会到绿色的温柔。 反复细读阿姨对绿色的描绘,想一想,她是怎样把句子写生动、形象的?是怎样巧妙地运用比喻

25、的? 把句子写生动,写形象,在小学语文课本里常见的、也是同学们在作文中常用的方法,除描写、比喻的手法外,还有拟人、排比、夸张等多种方法。如下面段落中的例句: 秋天来临了。 天空像一块覆盖大地的蓝宝石。村外那个小池塘睁着碧澄澄的眼睛,凝望着这美好的天色。一对小白鹅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山谷里枫树的叶子,不知是否喝了过量的酒,红得像一团火似的。村前村后的稻子,低着头弯着腰,在秋风中默默地等待着人们去收割。半空中,排着“人”字形的雁群,高兴地唱着歌,告别人们,向天边慢慢飞去 这段描写秋天原野景色的话,一共只有7句,却有5个是拟人句,如“池塘睁着碧澄澄的眼睛,疑望着”;“白鹅欣赏自己”;“枫

26、树的叶子喝了酒”;“稻子低着头弯着腰”;“雁群高兴地唱着歌”运用拟人的方法,把无思维的动植物描写得活灵活现,使它们像人一样会思想、有感情、能说话,有性格有行为。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和感染力。 排比句也能增强语气、充分表达感情。这种句式由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大体相等、意思相联、语气一致的词组或句子组成,排成一串。并且,常常有一个相同的词语,反复出现在各词组或句子中,起连锁作用,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有气势,很有表现力。 读读下面的排比句,体会体会句子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抗日战争时期没有教室,就在枣树林里上课;没有桌椅,就坐小板凳,双手搁在腿上写字;没有黑板,就用锅烟灰在墙上刷一块;

27、没有粉笔,就用土块代替。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阵风吹来,柳絮不停地飞舞着。 20 它挂在小树上,像给小树披上了一层美丽的纱裙;它浮在小河上,像许多小虫在蠕动;它落在草地上,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小花;它飞到田野上,给辛勤的农民伯伯跳起了欢乐的舞;它来到幼儿园,抚摸着孩子的脸蛋 以上三段都是用排比句来写的。第一段描写抗日战争时期孩子们在艰苦条件下坚持学习的情景;第二段歌颂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人的伟大精神;第三段则是描写柳絮飞向各处的景象。三个段落内容虽然不同,但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都用

28、排比的方法,语言生动活泼,句子整齐有序,抒发了丰富的感情,写出了景物的生动画面。 为了表达的需要,有时在一句话里,同时运用几种修辞方法,句子更生动、形象。 如下列例句: 1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2像鹅毛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空中飞舞。 3踏进公园的大门,上百盆菊花张着笑脸迎接游客,黄菊花像一堆金,白菊花像一盆雪,红菊花像一团火 例句先用排比“红的、白的、黄的、紫的”,后用比喻“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例句前面三个分句是排比句,但每个分句又都是比喻句。排比和比喻兼用;例句则同时运用了拟人、排比、比喻三种方法。

29、描写公园的菊花。先用拟人法说“菊花张着笑脸迎接游客”,接着用三个句子结构整齐、字数相等的排比句运用比喻的方法写菊花的颜色。 这样在一个句子或一段话里同时并列地或交错地用几种修辞方法来表达内容,自然就更生动、形象了。 想一想,练一练: 1照“例”写拟人句。 例:鲜花张开了笑脸。 星星_ 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 月亮_ 猫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 狗_ 2照“例”写排比句。 例:天上的云,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悠闲自在地走来走去 公园里的菊花,有的_;有的_;有的_;有_的_。 21 他的歌声,飞到_;飞到_;飞到_。 3认真读一读下面的例段,做好后面的练习。 夏天的星星就像俏皮的孩子一般逗人喜爱,它们有的会跑到老远的地方,好像躲在纱帐里跟我们捉迷藏,使人只能看见一个朦胧的影子;有的活像一个怕羞的小女孩儿,闪着明亮的眼睛,躲在一个角落,在偷什么似的;有的又像天真活泼的孩子一样,扮着鬼脸不停地朝我们眨眼睛。 这段话里运用了_和_两种修辞方法,描写了_。 照上面例段的写法完成下面的练习。 A水池里养着许多可爱的小金鱼,这些小金鱼就像_。它们有的_;有_的;有的_。 B山边流淌着一条小河。那清澈的流水啊就像_;那潺潺的流水声啊就像_;它欢乐地蹦跳着,就像_奔向远方。 4什么是红色?请你用一段话描述下来。 _ 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