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写作心理障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写作心理障碍.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生写作心理障碍 小学生写作心理障碍的分析与对策 小学语文教学新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运用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口头,二是书面。小学作文是训练书面表达的重要形式。可是一提起作文,有不少小学生便喊头痛。问其究竟,无非是没有兴趣、没话说,写不来等。笔者认为其原因主要是受作文时心理障碍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1、焦虑失度:焦虑是指人的动机行为遇到实际或臆想的挫折而产生消极不安的情绪。焦虑一般分为低度焦虑,适度焦虑和高度焦虑。一些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适度焦虑对学生作文是有利的,而低度和高度焦虑则相反,对学生作文是有害的。低度焦虑的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心理压
2、抑,反应迟缓,即说不出,又写不来,因而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高度焦虑的学生,精神过于兴奋,心理紧张,以致无法完成写作任务。低度焦虑和高度焦虑,造成学生作文难写的心理负担,导致思维活动闭合,产生厌弃作文的心理情绪。 2、习惯懒惰:一个学生一旦养成某一方面的行为习惯,就会成为他们心理品质中稳固的因素。差生大多有懒于思考、意志薄弱、兴趣淡漠、信心不足等心理缺陷,这就造成了作文教学中的障碍。习惯懒惰的学生,有一种想写而又写不出来的矛盾心理。其原因首先是无米之炊,即没材料写。这是由平时不写日记,懒于观察、思考所致;其次是有米不会炊,即有话写不出和不懂得怎样写。加之有些老师不善于指导,使其中的大部分学生打好
3、草稿后,懒于修改,作文本发下后,只是看一下分数了事。 3、情绪对抗:学生写不好作文而失去信心,产生对抗情绪。调查发现,有对抗情绪的学生,94%是在作文方面没有得到过语文老师的表扬;96%是因作文差而常受到老师的批评;76%是不喜欢语文老师,有的甚至公开说:我就不替他作文!。由于教师与学生在感情上形成了一道沟壑,因而老师对作文的指导,他们听而不闻,老师的批改,他们视而不见;作文本上不及格的分数与满篇的批改,常使他们对老师产生对抗情绪。 4、心理封闭:一些学生由于开始作文效果不好而常受到老师、同学和家长的歧视,因而产生自卑心理;作文时写一页、撕一页,揉一页,却还是不愿请人给自己加以指导或提出修改意
4、见。勉强写出的作文,往往缺乏自己的心里话,尽是一些空话、套话或假话。 5、认识模糊:有些学生因在知识掌握和思想认识方面有欠缺,而难以理解作文对于将来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性,于是对待作文常表现出一种似是而非的模糊认识:有的认为自己将来又不当作家,有的认为作文是为老师而作,因而缺乏兴趣,难以写好作文。 如何矫正以上几种作文的心理障碍?可根据小学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活动、接受能力和优秀的教学经验,采取如下方法: 1、寻求契机,融洽情感。 感人心者,莫选乎情。作文教学也是师生情感交流、彼此感染的过程。教师热爱学生,师生情感融洽、配合默契,学生才能放松情绪,学有所获。心理学研究证明,在轻松、愉快、民主的教学
5、气氛下,学生的学习热情才高,才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因此,一些有经验的教师总是设法寻求契机,融洽差生的情感。一般采取以下措施: 经常与学生在一起聊天,有意识地逗他们说话,消除他们的焦虑感。 作文前,可将作文题目、要求等透露给差生,提前指导,让他们有心理准备。 作文课上与课后,多给差生个别指导;介绍读物,揭示写作方法。 差生的作文草稿或提纲拟好后,就及时给予初评,避免成文后再作大手术。 允许差生写自己爱写的事物,不一定要按老师的命题去写。以达到我口写我心,我手作我文。 把命令改为建议。严厉的命令往往会招致对立情绪的产生。因此,教师在纠正差生作文中的错误时,尽量不要用命令的语气要求他们怎样做,而
6、要用商量的口气给他们提出建议。 经常开展作文咨询活动,为差生质疑解惑提供方便。 广泛听取差生对教师作文教学的意见。可采用召开座谈会、个别谈心、递小纸条等形式及时获得反馈信息,改进教学方法。 经常与差生的家庭保持联系,力求得到家长的多方面支持。 努力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建立同学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差生能得到全班同学的关心和帮助 2、强化刺激,诱发动机。兴趣是一种内在动机。学生乐于表达时,就会想方设法调动自己的全部语汇下笔成文,一气呵成。反之,不但写不好,而且会产生厌烦情绪。为此,应强调把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作为作文教学的起点并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循循善诱,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有一位教师在上作
7、文课时,先不急于出示作文题,而是先问学生:今天我很想了解一下你们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事情?什么活动?接着让学生说说感兴趣的原因,再引导他们回忆在这些事情和活动中,哪一场面或情景给人的印象最深刻。这样,就不知不觉地完成了一次写作指导。在此基础上,才出示作文题目这件事真有趣,使学生感到作文并不难,怎么想,怎么说,就怎么写,消除了他们对作文的畏惧心理。 顺应学生心理特点,引发他们写作的真情实感。学生好奇心强。作文训练形式要灵活多样,才能引起兴趣。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练笔的兴趣。教师要善于精心设计一些有趣的画面、游戏和表演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练习写作。例如在黑板上挂一幅小蝌蚪找妈妈图,让学生蒙上眼
8、睛找青蛙妈妈然后指导学生写下游戏的场面。大家兴致很高,文章也会写得生动活泼。 及时表扬鼓励,形成乐于作文的好风气。对于写得好的学生作文,应该先给全体同学朗读一遍,然后指出这篇作文好在哪里,最后再报出作者姓名,或让学生猜一猜是谁写的。每次讲评好的作文时,要使选出的作文一篇更比一篇精采,使学生越听越爱听。不仅要表扬尖子生;也要表扬有进步的学生,介绍其中的一段或某些写得好的词句,使他们对写好作文充满希望和信心。 3、启发想象,培养能力。针对学生的心理障碍,让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更好地引发学生的思维,达到学以致用的最高境界。 词语描述。就是通过描述情境,表达出指定词傲一词后,要求学生用人物的语言、行动
9、、心理活动描述一个自高自大的人的神态。 续写开头。教师拟出开头,以揭示作文内容,让学生接着写下文而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推测结局。给学生提供事情的前因,让其推测后果;或讲述一个故事,介绍一个人物,让其预见后来的发展变化。让学生各抒已见。 扩充情节。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某个情节,想象事情发展的整个轮廓,写出一个具体、完整的故事来。 译写古诗。如学习山行后,让学生按诗中所描述的五种景物的色彩,想象描写出一幅远近映衬、错落有致、色彩斑斓的秋色图。 新编故事。以流传较广的一些童话、寓言故事或课文为对象,指导学生写出与原文有一定联系的新童话、新寓言或新故事。如学完狼和小羊后,让学生写小羊的故事、凶残的狼等
10、。 创设情境。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场面,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受到形象化的感染,进而想象作文 借物联想。教师准备一个彩袋,装入玩具、画片、文具、标本等等,让学生摸到一件之后,借物进行联想和描写。如口袋里冰棍不见了、不断吹胀的气球。 听乐作文。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播放富有情趣的乐曲,让学生随着优美的旋律展开想象,并用文字表达出来。 假想作文。让学生根据假设的情境进行想象作文。如假如我是县长、青蛙跳出井口以后我飞上了月球。指导学生想象作文时,要尽量拓宽学生的生活视野,但要注意作文内容的合理性 农村小学生习作心理障碍的解读 小学作文课,实际上是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受、态度和看法的表述,是
11、学生心理活动的一种表现形态。我们在长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和研究中发现,小学作文教学始终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单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对作文有着畏惧、厌倦和失望的压抑心理,一句“作文难,难于上青天”的口头语则是他们这些习作心理障碍的外露。学生一旦产生了习作心理障碍,将会制约了作文能力的提高,使作文教学活动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由此可见,研究小学生习作心理障碍及制定对策,是值得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习作心理障碍;原因;对策 一、 问题的提出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消除写作的神秘
12、感,让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心态。但不可否认,在平时的习作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的作文教学理念还常常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常常以“选材典型”、“中心明确”、“立意深刻”、“结构严谨”、“详略得当”、“文句生动”等这些标准来衡量学生的作文,很少从学生习作的实际水平作为出发点。作文的形式也较单一,要么就是一个单元一次的习作训练,要么就是一周一次为避免学生抄袭的命题作文,学生总是感到无话可说,长此以往,学生习作的兴趣也荡然无存,学生“谈文色变”,久而久之,造成了对习作的恐惧心理、厌倦心理。 朱作仁教授指出:“良好的习作心境会使儿童在充满情趣、动机蓬发、积极主动的状态下进行写作。他们的个性、情感得以健康发展,思
13、维、想象、语言表达等各种心理能力都能在最佳状态下得以训练。”因此,只有给学生创设轻松、积极、愉快的写作心境,才能让学生对作文产生神往,从而达到“想写”、“会写”、“能写”三种境界的良性循环和递进过程。良好习作心境是指学生处在充满轻松、愉快、积极状态时进行的写作。 本课题试图对影响学生习作心理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探索学生良好习作心境创设前提、策略等,从而达到排除学生习作的心理障碍,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和激情,扬起习作自信的风帆之目的。 本实验主要采用综合调查分析法,实验法 本实验以自己所教班50人为实验班,通过学生对习作的喜好程度进行了调查: 学生喜的学 生 表 现 希望老师布置练笔或写话的作业喜欢
14、老师早点来上作文课 平时经常用笔写点什么 人 数 4 5 10 百分比 8% 10% 20% 对习作好程度调查 赞同不写或少写作文 31 62% 从调查中不难发现,学生怕写厌作的情况还十分严重。对一个意志、毅力还稚嫩的小学生来说,完成习作只能是应付罢了,自然缺乏应有的愉悦的体验,更不会产生神往。 二、 学生厌倦作文类型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反思和调查,以及专家们的经验总结得知,学生厌倦作文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被动习作型。表现为明显对作文课缺乏兴趣,习作不主动,常消极应对教师的指导和讲评,以至在作文中敷衍塞责。 二是丧失自信型。表现为面对教师布置的作文题和提出的习作要求,脑子呈空白状态,习作
15、成为了他们沉重的思想负担,成为了他们难以完成的一项艰难任务。 三是依赖心理型。表现在面对习作这个“难以完成的任务”,许多学生便求助于家长和优秀作文集,穷于应对。 三、 影响小学生习作心境主要原因: 学生方面: 1、生活认识肤浅,缺乏素材源头的支持 缺少作文素材,作文成了无米之炊。当今的小学生,生活日趋安逸,大多父母骄惯。他们对生活的感受程度、敏锐程度也正日趋下降,生活往往不能进入小学生的心灵世界。试想,一个认识肤浅、缺乏体验的人,能有智慧的流泻?能发现生活中的鲜活,平常处的不平常? 2、语言滋养不足,缺乏言语经验的积累 由于学生文字作品阅读数量的严重不足,导致缺乏大量的、本该从书籍中积淀下来的
16、好词佳句,动起笔来自然是辞穷意短,缺失慧性、灵性、个性的展露,即使搜肠刮肚,也难以有言语智慧的表露。 3、驭材布局困难缺乏可效之法的蓝本 有时学生懂得了如何确立主题,也学会了如何进行选材,但要把这些材料有机地组织起来,就十分困难,往往无从下手。学生常犯的毛病是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所以文章很松散,结构乱七八糟,材料也不能用到恰当的地方。 教师方面: 1、缺乏科学的作文指导。无论是记事、写人、壮物,既不联系相关课文,因为不调动学生的活动、生活,写作指导不注意学生的心理,只以写作要求为本,大讲写作知识,要怎么样,不引导学生进行选材、观察、表达。有的干脆放任自流,还自谓“百花齐放”。 2、作文要求缺乏
17、因人而异。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习作训练时,不注意学生能力的差异性,常常用同一目标地去要求学生。甚至盲目地加大训练量,给学生的心理和课业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学生当然也就不能文随心动了。 3、习作评价不切实际、缺乏激励。教师以挑剔的眼光去看学生的作文,看到的只是这样那样的不是,评语批注也是字正词严,从而无法让学生感受写作的乐趣。因而,学生也只是将写作看成是完成教师的一项令人头痛的任务而已。 4、教学过程读写脱节。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虽各有自己的目的任务,但在学习实践中两者必须紧密联系在一起,有些教师在课堂上的缺限就是单一地把阅读教学的任务局限于阅读范围之内,认为它只是阅读本身的事情,忽视了与之密切相关的
18、写作方面。这种读写分离的教学方式造成读归读,写归写,井水不犯河水的局面。 四、 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策略研究 基于前文中的归因分析,化解学生习作的心理障碍,改变学生厌倦、恐惧习作的现状,需从以下角度寻找突破口。 、寻找语言素材活源头 学生视作文为苦事,无非是因为不知“写什么”,不知“怎么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丰富写作素材,让每个学生感到有话可写,是克服学生作文畏惧心理的重要措施。 、拓宽视野,注重素材积累 把作文融入儿童的生活,让孩子把习作看成是一桩乐事,是自己快乐童年的组成部分。街头巷尾、电视网络中看到的,家庭、校园的亲友、伙伴中听到的,小实验、小制作获得的成功,同伴交往中有过的苦
19、涩,身边生活的新奇和异味,大千世界里观察到无穷无尽的人、事、景、物,这些都是极佳的习作素材,占有了这些素材,学生自会用笔来描绘这个五彩世界。他们的习作视角宽了,习作内容多了,独立习作的能力自然就有了。 、多读精背,注重语言积累 小学生的生活经历简单,知识单薄,仅靠生活的积累是不行的,还必须学生广泛地进行阅读,正如鲁迅先生说的那样,读书如蜜蜂酿蜜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为此,我为学生精心地挑选了一些适合他们的书如童话故事、伟人故事、甚至唐诗宋词,有时还根据时令季节进行推荐:冬天,让学生阅读一些关于雪的文章,春天到来时,我就会让他们在阅读的书里找到一些关于春天的内容,希望他们能真正体会和感
20、悟到文字的魅力,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爱上有生命的文字,与文字产生亲近感。同时我还要求学生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每位学生配备写作素材本,把好词好句分门别类记下来或剪贴下来,形成知识的贮藏库,学习语言表达技巧。语言积累量越大,表达起来越会得心应手。到作文的时候,这些好词好句就会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令文章更生动、具体。 、坚持日记,素材语言双丰收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每天写日记,把一天所发生事情中最有意义或印象最深的写出来。并且要求每篇日记必须是一篇百字短文,在日记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家庭情况得到反映。日记成了他们吐露心声的朋友。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写完以后还要尽力给这篇短文加个
21、标题。写完后,学生把日记交上来,我每天都细心地阅读批改,在好的语句下用红笔划上波浪线,并在旁边画上个笑脸或一颗星星,对学生反映在日记中的喜悦、忧伤、迷茫一一回笔进行心灵沟通。我还经常对学生日记进行讲评,鼓励进步,督促他们讲究日记质量。坚持一段时间以后,现在同学们都能做得很好。渐渐地,学生通过写日记,懂得了更加细心地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和人,他们的思想在写日记的过程中得到良好的自我锤炼。对生活、身边的人、周围的事物产生了更多的理解和关爱。他们把写日记当成了习惯,当成了乐趣,“每天不写日记就好像少吃一顿饭那样失落。”。更重要的是,为他们课堂上的作文积攒下了第一手资料。 、重视教师因素,为学生扬起自信的
22、风帆 1、巧用典型病文,让学生迷途知返 根据我们多年的调查分析,发现学生作文有以下“多发病”: 、“中心偏离”现象 学生在开始写作时由于审题没有把握好,写出的文章不符合题目,游离了主题,这样的现象很普遍。 、“浅尝辄止”现象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在构思时不精细,所以学生写习作时还经常会出现要详写的部分不够具体。 、“颠三倒四”现象 学生由于年龄小,思维往往不够严密,表现在作文中往往颠三倒四,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不根据一定的逻辑顺序来表情达意。 、“头重脚轻”现象 除了以上的毛病,还有在写游记文章时学生经常会犯的“头重脚轻”的毛病。写作文集中在前面的一二自然段,开头、中间部分写的很多,而发现已经写
23、了很多或者篇幅不够接下来就戛然而止,形成了头重脚轻的局面。 、“画蛇添足”现象 学生在习作结尾时还会出现“画蛇添足”现象,当断不断,意尽而言不止,絮絮叨叨,拖泥带水,形成“蛇足”。 针对作文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教师应列举例文分门别类地进行详察细诊,指点瑕疵,并对症下药,提出具体修改意见,以指导学生能扬长避短,避免犯类似的错误。 2、活用教材,学生习作有法可循。 “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课文写作特点,进而指导他们模仿课文进行写作。比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全文未使用一个“穷”字,通过对桑娜、西蒙生活状况
24、、桑娜抱回孩子后矛盾心理等的生动描绘,就将穷人的生活刻画得入木三分,使人感同身受;以此为范例,让同学们同样通过对周边环境以及人物心理、动作的描写,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写“冷”,写起来得心应手。学了灯光我指导学生应用前后照应、插叙的写法,通过回忆曾经震撼、影响过自己一句话来写人;这样仿写,从文章选材、构思、立意和写法方面,对学生都有启发。何其芳也说过:“初学写作是要经过有意或无意的模仿阶段,从中学会写作技巧。”因此,有选择地分别从各类文体中选取典型课文,进行仿写训练,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对提高他们的作文兴趣、重拾写作信心是很有帮助的。 3、命题要切中学生心理,触发文思兴奋点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25、,是触发文思兴奋点的引子。好的作文命题,会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如全国特级教师于永正要指导学生写一篇“我的自述”时,他给学生出的题目是我这个人,让学生从中选出不同的语气词与“我这个人”搭配成题目,写成文章。这种新颖、有趣的题目能唤起学生兴奋、激动、惊诧等情感,能满足学生追求新奇的心理,产生“我要写”的积极愿望,有利于学生展开思路。因此在给学生命题时可以用关注的热点问题来命题,比如我的双休日、家中的笑声、我的零用钱、校园一角、考卷发下来了等,这些题目都是学生熟悉的人、事、景,或者是他们参加过的活动,或者是接触过的人和事,学生写起来也就顺手了;也可以用夸夸
26、家乡的一堂的课假如我是半命题的作文题目,写出自己的所悟所感;更可以自由命题,培养学生独立观察生活、选取题材、开拓主题的能力,同时,又给予了学生较大的空间,让学生展示出自己的才华,体验成功的快乐,树立能写好作文的信心。 4、从最低要求法开始,让学生品尝写作的成果与快乐 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的体验能激发人们的奋斗精神,成功是兴趣的支柱。在批改习作时,我因人而异,实行同文不同分,尤其对于中下水平学生,要给他们以更多的鼓励和赞扬。鼓励他们如果句子通顺,没有错别字以及用错的标点符号,都可以得一个满分,这是学生稍作努力就可以做到的。这样,成功离那些习作有困难的学生不再那么遥远,他们只需踮一踮脚就能尝到成功
27、的喜悦。久而久之,他们对习作不再畏惧,反而期待着这一次的习作能不能获得一个满分,这样他们也就会更认真地对待自己的习作。对习作基础好的学生作文,我把他们成功的作文在班上、校内传阅,收录到班级作文集,向有关刊物投稿,尽量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成功的体验,诱发心理的兴奋,激起喜悦之情。比如在教室开辟“佳作展示栏”,把每次作文的优秀篇目连同评语一同展示,让学生共评得失,力求从各个方面得到启发,同时营造一种声势:“这些佳作都来自同学中,我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这不仅能让佳作作者产生荣誉感,其他同学也激活了情感因素,增强了写作信心。对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还推荐到校广播站或一些期刊的小学生园地发表,使学生体会到
28、成功的快感,一年来,我的学生有十余篇作文已在报刊上发表。 五、 效果检测方法 借鉴目前对学生习作能力的研究成果,我们将作文能力的指标分解为两项:作文兴趣,即作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兴趣是直接推动儿童作文的一种强大的内在动力。作文成绩,包含作文中心、作文素材、作文结构、语言等方面。 学生作文能力的检测工具,目前尚无成熟的量表。本研究在参照国内大量的作文测试工具的基础之上,编制了“学生作文兴趣调查表”、“学生作文能力等级测试表”。效果检测方法采用比较评价法,即经过近一年实验后,对同一班学生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判定实验后是否显著优于实验前,从而推断研究假设的真伪。 学生作文兴趣调查表 学生作文能力评
29、估等次表: 六、 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近一年的实验,通过实验操作、数据收集、成绩检测,我们得到的调查情况如下: 作文课兴趣调查 项 目 实验组 前 测 后 测 喜 欢 10人 32人 一 般 23人 15人 不喜欢 17人 3人 习作兴趣调查 项 目 实验前 实验组 实验后 28人 15人 7人 喜 欢 5人 一 般 13人 不喜欢 32人 习作信心调查 项 目 前 测 实验组 后 测 11人 24人 15人 信心十足 1人 有信心 6人 没有信心 43人 通过这些数据调查统计,我们不难看出通过点燃学生作文自信的的运用,很好促进了学生习作兴趣及学习兴趣的提高。 七、 实验结论及归因分析: 实
30、验结论: 实验证明学生的习作在内容上有新发现,新想法,有不雷同于别人的独特表现,知识面广,习作内容充实、具体;在形式上作品的表现手法灵活多样,不拘形式;在立意上更是敢于与众不同,他们关注社会,关注未来意识的意识较强,学生在习作中,可以恰当地表达自己真情实感及美好愿望。 a、学生作文积极性和作文兴趣明显提高 b、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c、构建了小学作文教学模式。 当然,学生的写作能力,决非一日之功就能提高,也不是单凭某种方法即可奏效。我们的学生毕竟初入写作之门,只要我们本着面向全体,共同提高的目标去探索,去实践,使学生逐步形成成功的“自我意识”,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