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规范化应加强理论建设.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465478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规范化应加强理论建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言规范化应加强理论建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言规范化应加强理论建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言规范化应加强理论建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言规范化应加强理论建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规范化应加强理论建设.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01 年 4 月第 2 期 汉语学习Ch inese L anguage L ea rn ingA p r. , 2001 N o. 2语言规范化应加强理论建设戴昭铭规范语言学探索读后施春宏( 北京大学 中文系, 北京 100871) 中图分类号 H 0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7365 ( 2001) 02007704这些年来语言生活变化很大, 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一般使用者, 都对语言运用中的规范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关注。然而, 总的来说, 面对如此丰富而又复杂的语言现象, 在语言规范化方面进行理论上的探讨似乎不够, 在规范理论上的建树也不多, 就事论事的情况还比较普遍。 很多言

2、论和讨论中关于语言规范化的性质和任务、原则和方法的一些提法, 至今还停留在五六十年代的水平上, 对语言本质的认识和对语言规范的理解都显出不少局限。 因此, 在读完戴昭铭先生的专著式文集规范语 (言学探索上海三联书店, 1998) 一书后, 印象特别深刻。 此书 1994 年由北方论丛编辑部印行过一次, 此次是调整后的新版。它是戴先生在吕冀平先生主持的“七五”规划中有关汉语规范问题的科研课题中进行理论探讨的成果。 作者指出:“在汉语规范问题研究中, 在汉语规范化的具体工作中,都普遍存在着理论水准不高和理论空气薄弱的状况。 这种状况大大地影响了研究水平和工作效能的提高, 因此当务之急是从事汉语规范

3、问题的理论探讨, 提高这一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具体工作的理论水平。( 228 页) ”有鉴于此, 戴先生十数年前就曾“构想较为系统的规范语言学理论” 此书是为学。科建设贡献出的理论探索, 成为我国目前第一部比较系统而深入地探讨语言规范理论的专著。 探索重分析, 重思辨。 这是任何学科加强理论建设的根本、前提。 回顾一下近半个世纪的现代汉语规范化研究, 会发现我们的理论中思辨的力量不够, 很多时候还限于感悟式的点评上, 对一些基本问题、基础概念都缺乏明确的认识, 如什么是规范化, 规范化的本质和对象是什么等。甚至规范的定位问题也很值得商榷。 我们不少谈理论的文章, 过了一些时候就觉得有不少欠缺, 解

4、释力不够, 这主要恐怕不是语言事实本身的发展问题, 而是当初理论本身缺乏动态的观点, 缺乏分析的态度, 缺乏思辨的精神。 比较而言, 戴昭铭先生的研究就比较有说服力, 有的文章前后相隔十数年, 仍可看到其理论的一贯性和动态发展的观点。 此书出版后, 作者仍一如既往地进行理论思考, 又发表了一些有份量的文章。直接指向现实的规范理论研究更要有前瞻性, 而这就必须将辩证的分析贯穿始终。 我比较欣赏吕冀平先生在序言中所说的一段话:“昭铭在学术研究中的突出特点是喜作形而上的理论思辨, 对哪怕是一个极为平常的问题也要细问穷追到近乎钻牛角尖的程度。这种充分显示出特立独行的态度有时使人感到未免过分, 似乎是在

5、故作惊人之语, 但是在仔细研读他的文章之后, 却又不得不为他周密的思考、精审的辨析和由此达到的深邃见解而心折。 作者既有语言规范的”本体论、方法论、价值方面的宏观探讨, 也有信息时代的语文规范化问题、语文立法问题、语言文明和道德建设、我国古代的语文规范理论范畴、现代语文运动中的通俗化大众化问题的中观分析, 还有文学作品语言的规范问题、语言叠架形式的规范问题、繁体风与“识繁写简”问题的微观剖析。 宏观中有微观演绎, 微观中见宏观意旨。 作者首次提出规范化是“对语言变化的评价和抉择”并认为,“对语言变化的评价和抉择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规范标准问题, 应当是规范语言学的核心问题和本7 7 1994-2

6、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2001 年 4 月 第2期语言规范化应加强理论建设A p r. , 2001 N o. 2质问题。( 10 页) ”这也是本书的核心。有人在分析比较了追认观、阶段观、习非成是说等几种对语言规范的性质的认识后指出:“目前比较好的是选择观。 认为语言规范化的性质是对语言的变体进行评价从而选择出规范的一种或者几种。选择观没有对一切新的语言现象持否定态度, 而对它们评价和选择, 这种选择和评价是建立在效率原则 准确 经济即和的评价标准上的, 它也允许

7、几种变体、几种方式并存的规范形式。选择观比较起来, 较好地发挥了语言学者在语言规范中的作用。( 庄莹执笔规范的涵义和原则 学语文,1994 年第 6 期) ”又如作者还指出,“雅正”是中国古代规范理论的核心范畴并成为匡谬正俗式规范的历史渊源; 由俗变雅和从雅到俗是语文演变的二律背反;描写与规范的辩证关系; 自发规范与自觉规范存在互动关系; 要用“无罪推定”原则评价叠架形式乃至其他语言变化形式, 等等。 这些新见都使人耳目一新, 字里行间没有什么空言。 有些观点固然还可以争议, 有的地方的逻辑性有所欠缺, 有的地方还可以从语言哲学上重新认识和讨论, 但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的理论创见。 它在规范理论

8、探索中形成了一道风景。探索密切结合语言事实、语言生活进行理论探索。这是学科建设的基石。“从根本上说, 语言规范存在于语言本体之中, 语言规范的最终体现者是发展着的语言系统本身, 而不是语言学家描写成文的语言规则和关于规范的意见。 ( 184 页) ”而作者又特别强调对语言变化进行评价和抉择, 必然时刻关注语言生活的发展和语言事实的变化, 而不是恪守某种定见。作者对新时期里出现的许多有影响的语言应用倾向都有相当深入的分析。1986 年 1 月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召开以来,语文建设开展了关于规范的原则和方法、关于规范的本质和规范观、关于文学语言规范问题这样三次比较集中的讨论, 戴先生都积极参与并提

9、出了一些有分量的看法, 先后发表了规范观对语言变化的评价和抉择方言土语、语言风格和语言修养语言习惯、约定俗成和语言描写“反规范”例析等文章, 不事空谈, 有感而发, 有的放矢。 有些见解曾引起反复讨论, 虽然“各抒己见, 未有定论”但对提出一些问题, 引发一些思考, 澄清一些认识大有好处。,我们说理论要接受实践的检验, 这并不是说理论不重要, 或者理论不如实践重要, 而是说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体现一个相互提高过程。 在现代汉语规范化中,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也不能分析为谁先谁后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一个螺旋发展的问题。语言规范化在语言研究中最具现实性, 理论与实践结合得好,

10、 能解决一个大片问题; 结合得不好, 会带来较长时间的负效应。我们有些搞语言研究的人谈起规范来常常陷入某几种误区, 这常常是不与语言现实结合来及时调整自己的认识和理论有关。我们的语言教学中, 语言规范知识的教学比较薄弱, 语言观规范观的培养比较缺乏, 也与我们仍然不大注重语言理论和语言生活的结合和如何结合有关。 而这种结合是极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 重读戴先生的文章, 更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分析的态度和动态的观念的树立是与深入到语言生活中发掘语言事实分不开的。由此, 我们想到了一个至为迫切的问题。 为什么我们的规范认识总是反反复复, 我们的规范工作也有不少进进退退? 为什么有些不恰当的认识一

11、直在发挥着较大的影响? 为什么反对规范化的呼声仍有不小的市场? 总之一句话, 为什么我们的现代汉语规范化不能形成可持续性发展? 从大的方面来说, 当然与社会背景、与全民文化素质有关。 从我们规范化本身来看呢? 我们发现与两个方面关系比较密切, 一个就是长时期里现代汉语规范理论建设比较薄弱, 另一个就是现代汉语规范化队伍建设 ( 尤其是干部队伍建设) 比较薄弱, 而这两者实际都可以归结为后者。“汉语规范化工作进行了几十年, 正确认识语言规范工作的性质和任务、总结这项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探讨它的特殊规律和方法等问题, 已被提到研究日程上来, 然而我们的一些语言工作者对这一新课题似乎还认识不足。( 1

12、4 页) ”“规范问题的研究要理论与实际并重, 在当前似乎更应该着重于理论方面, 因为我们的规范理论基础一直比较薄弱, 尚未具备相对完善的理论和方法, 形成相对完整的独立学科。 ( 12978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2001 年 4 月第 2 期 汉语学习Ch inese L anguage L ea rn ingA p r. , 2001 N o. 2页) ”当然, 认识是一个过程, 但有时我们对一些基本概念不加讨论就作为认识、理论的潜在前提。如我们谈

13、规范, 当然要弄清楚什么是不规范, 然而正如戴先生分析的那样, 很多时候我们所指的“不规范的语言现象”是一个内涵不明、所指难定的概念, 它所代表的是一些性质未明、范围不清、价值不等的东西。 理论建设的关键是观念更新问题。 每次关于语言规范化问题的大的讨论实际都是规范 (观念的冲突和交锋。于根元先生在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应用研究书海出版社, 1996) 中归纳了新时期里现代汉语规范化在学术研究上取得的十八个重要见解, 然而我们觉得我们的理论建树仍然不够多, 有很多原则问题我们讨论得比较肤浅, 甚至还未加讨论。 更何况我们仍有不少人认为语言规范化没有什么理论, 理论层次比较低, 不能看作严格意义上的

14、学术研究等。探索中指出, 鄙薄语言规范化问题的态度和意见有不少正是来自语言学界内的同行甚至专家, 在有些人的心目中, 语言规范化问题似乎是并不包括在语言的科学范围之内的。这种认识自然严重影响到规范队伍的建设。现实让人总体感觉是, 研究力量比较分散, 流失比较严重, 研究气氛不够浓厚。要想建立一支视野开阔而又脚踏实地、有科学工作者品格和事业家眼光的研究队伍尚需时日。 而队伍建设是一切的根本, 有时候比出学术成果更重要。 要想建立戴昭铭先生极力倡导的规范语言学, 使我国的语言规范理论研究更加深入和发展, 诚如探索 “导言”在中所言:“甚望学界诸公不吝荆山之玉, 通力合作,期以适应我国需要的规范语言

15、学理论早日建设成功。”最后, 就探索中的一些提法提出我们的认识, 敬请戴先生和方家指教。1. 关于语言规范化中的“选择观”我们是比较欣赏的, 但就规范化的最终指向而言, 我们觉得,需要更多的预测。关于预测的争议目前还比较多, 这里不进行分析。选择和评价本身就是一种语用预测, 而预测不仅是对现实现象的“评价和抉择”问题, 凡是探讨语言发展、语言规范, 实际都是在进行预测。说某种现象不能用, 不规范, 也是预测。预测本身是从现实的语用价值出发的, 注重交际的度, 关注语言的动态发展, 探讨人、语言、社会之间的动态的和谐关系。而这些不能全用选择来概括。我们之所以认为“语言控制 ( 35 页) ”这一

16、表述没有“语言调节” 有这方面的原因。我们对好,“约定俗成”的观念一直持谨慎的态度, 因为我们觉得就规范化本身而言, 约定俗成从根本上说是不能成为其原则的。 2. 对“语言具有不可遏止的发展动力, 它要不断地突破旧规范, 进入新规范 ( 17 页) ” “突破这类规范”的说法, 我们也不甚赞同。 如果从语用值的角度来考虑, 无所谓“突破规范”“超越规范”之类,也不存在“既成规范”突破的只是现实的规定、,既定的标准和某些理论框架下的规则, 而不是规范本身。这些规定、标准和规则有的本身未必就是规范的, 再者它们都有一个适用的范围, 超出这个范围的使用是不能用它们来判定规范与否的, 更无所谓“突破”

17、 从。 “突破规范”的角度看问题, 很容易使我们对新的语言现象在认识上产生偏颇。3. 关于当前语言运用状况的评价, 作者指出:“许多有识之士已有断言: 我国社会目前语文规范的水准甚至远远不及 50 年代。( 155 页) ”我们觉得此“断言”未必符合语言生活实际, 至少它的概括比较片面。 其实, 只要比较一下人民日报不同时期的语用状况就能大体有个印象。 吕叔湘、朱德熙先生的语法修辞讲话之所以在 50 年代引起那么大的反响, 是有语言生活的背景的。 对语用状况的总体印象往往影响到我们对语言现象的理解、分析和认识。 由此想到另一个问题, 为什么我国社会语言学研究在 80 年代热了一阵后便再难深入,

18、 也许跟我们常常不是从充分的观察和描写入手, 而是试图先从感觉、解释入手有关。 这种状况在规范认识中还比较普遍。 4. 对个别语言现象的分析, 我们也觉得还可重新探讨。 “二十六岁的汪春霞, 明知自己比实际如年龄还要青春, 也止不住为对方的称呼而涌起一股高兴的潜流。 和” “历史总是青睐那种富有强烈时代感的学说。 中的” “青春” “青睐”和两个词语的运用。 作者认为:“青春是名词, 句中误用为形容7 9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2001 年 4 月 第2

19、期语言规范化应加强理论建设A p r. , 2001 N o. 2词, 应改为年轻;青睐是名词, 句中误用为动词, 应改为垂青这类。 突破是无益的、没有必要的, 至少在目前我们还看不出它们能给我们的语言带来什么积极的东西, 还是力求减少为好。 ( 187页) ”改后的用法并没问题, 但原来的表达是否存在问题, 需要分析。如果从语用值来分析, 我们更倾向于原来的表达。参考文献: 1 戴昭铭. 规范语言学探索M . 上海: 三联书店, 1998. 2 戴昭铭. 语言功能和可能规范J . 语言文字应用, 1999, ( 2). 3 高天如. 中国现代语言计划的理论与实践M .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 1993. 4 豪根 (E. H augen ). 语言学与语言规划 ( 林书武译) J . 国外语言学, 1984, ( 3). 5 吕冀平主编. 当前我国语言文字的规范化问题M .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6 吕冀平, 戴昭铭. 当前汉语规范工作中的几个问题J . 中国语文, 1985, ( 2). 7 吕叔湘, 朱德熙. 语法修辞讲话M .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52 年 1 版, 1979 年 2 版. 8 罗常培, 吕叔湘. 现代汉语规范问题A . 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文件汇编 Z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56. 9 施春宏. 现代汉语规范评议失误

21、研究J . 语言研究, 1998, ( 1). 10 施春宏. 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规则本位和语用本位J . 语文建设, 1999, ( 1). 11 施春宏. 语言调节和语言变异J . 语文建设, 1999, ( 45). 12 于根元. 新时期的推广普通话工作M . 北京: 语文出版社, 1990. 13 于根元. 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应用研究M . 太原: 书海出版社, 1996.“目前”仅解释为“说话的时候”不妥童莉 (“目前”一词, 在现代汉语词典 修订本, 1998 年) 中解释为“说话的时候” 显然, 在这里,词典把它看成了一个时点时间词, 但是在下列例句中, 这种解释似乎并不妥当:目

22、前近百名电动游览车驾驶员, 白天演练技术, 准备上岗服务, 晚上则集中学习普通话和英语, 以便更 (好地服务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扬子晚报1999. 4. 28. 第 4 版) (目前我国每年约有近千万对新人举行婚礼, 羊城晚报1999. 5. 4. 第 16 版) “目前”位于句首, 是全句的时间状语, 例中“白天”、“晚上”、“每年”都表示一段时间, 如果“目前”表示的是时点, 那么时段包含在时点之中, 显然不合理。 再如:针对目前各机关团体楼堂馆所建设过多过滥, 浪费严重等问题, 日前山西省决定对全省的楼堂馆所进 (行全面的清理整顿, 严把项目审批关。 中国青年报1999. 4. 30. 第 5 版) “日前” “几天前”如果指,“目前” “指说话时候”那么几天前的决定是用以解决几天后的问是,题, 显然句意并非如此, 问题的存在并非不限于说话的时候, 还延至了近过去和近将来。 由上例可知,“目前”能够表示一段时间。 如果把“目前”解释为“说话的时候”当句中出现其他,时间词时, 便可能发生矛盾。所以, 应该增加词典 “目前”中的义项, 可解释为: 指说话的时候, 有时也包括说话前后或长或短的一段时间。80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