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地理八级下册七章第二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55971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地理八级下册七章第二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地理八级下册七章第二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地理八级下册七章第二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地理八级下册七章第二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地理八级下册七章第二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地理八级下册七章第二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地理八级下册七章第二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教学设计.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七章第二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运用地图说出西双版纳的位置优势,掌握原始热带雨林景观的基本特征。2分析西双版纳旅游业迅速崛起的原因以及旅游业对西双版纳经济的带动作用。3.分析西双版纳旅游业近年来的发展变化趋势及产生的原因,采取的对策。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和气候统计图表,分析西双版纳的气 温、降水概况并归纳气候特征。 2、通过阅读材料,会分析近年来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德育目标:通过学习西双版纳的旅游发展状况,增强对环境、资源保护意识,加深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解。教学重点1.西双版纳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2.原始热带雨

2、林景观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1. 分析西双版纳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 2.通过分析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优势,探讨如何保持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导入新课出示投影:视频导入孔雀舞。提问是哪个地区的民族舞蹈。学生回答西双版纳。承转:西双版纳每年能够吸引国内外许许多多客人纷至沓来,观光旅游。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游客来到西双版纳呢?本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位于我国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美丽的西双版纳。 板书:第二节 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讲授新课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学生读学习目标)展示:学生展示预习成果,阅读同步主干知识。(教师给予鼓励性的评价)承转:同学们,五一长假快到了,我想去西双版纳旅游,你能告诉

3、我西双版纳在哪里吗?板书一、 概况(播放课件:西双版纳地理位置图)指导学生读图分析:1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北回归线找纬度位置,属于热带;临近太平洋和印度洋。)2位于我国什么地方,与那些国家接壤?(祖国西南,云南南部,中、老、缅三国交界。)3地形与河流状况如何?(横断山脉最南端,澜沧江湄公河。)练习:填出多媒体展示图中的主要地理名称。承转:现在我们知道了西双版纳的位置,如果我五一西双版纳旅游的话,要不要多穿点衣服呢?你们了解它的气候状况吗?(播放课件:景洪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活动:读图7.13景洪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析它的气候特征,并判断气候类型。师生一起分析归纳:全

4、年高温,分旱雨两季,降水集中于510月,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拓展:西双版纳与非洲北部处于同一纬度地带,为什么他们的景观差异那么大呢?多媒体展示:两地景观图、东南亚季风图、世界降水分布图学生分析归纳:西双版纳地处亚洲东部,靠近太平洋,西南临近印度洋,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热带季风气候,而北非属于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的少雨区,所以,景观差异很大。承转:西双版纳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独特的湿热气候,为它创造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接下来请同学们看书回答,它有哪些旅游资源?板书:二 丰富的旅游资(多媒体播放有代表性的植物、动物及民族风情。)学生观看视频并结合读书后回答:1密集的植物2丰富的动物

5、3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自主探究:西双版纳为什么能成为“热带动物王国”?与这里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学生讨论完成,并展示所得结论。学生回答后教师适当点评并归纳:植物分布是制约动物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雨林良好的隐蔽场所和充足的食物来源为野生动物提供了有利的生存条件,动物资源丰富,成为“热带动物王国”。活动:1、读图7.14,说明傣族的文化习俗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假如你是一位旅行社的业务员,你的任务是向人们宣传西双版纳旅游资源的优势。请你拟写一份宣传提纲。生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也可以交流完成。之后要求12位同学展示自己的成果,老师适当小结。即时巩固:学生完成同步即时巩固(让两名学生上讲台展示答案),师

6、生共同评价。承转:西双版纳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在有关政策的鼓励下,大力发展旅游业,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西双版纳蓬勃发展的旅游业。板书:三 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活动:1、 简要分析西双版纳有哪些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2、 读图7.15,了解西双版纳有哪些著名的旅游景区及旅线路?板书:1:优势条件2、景区及旅游线路引导学生读图分析西双版纳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以及目前主要的旅游景点,并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简单地评价。 师生总结:优势条件:1)位置:地处热带,温暖湿润;2)资源: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3)交通:水陆空交通便利;4)政策:国家和云南省的政策鼓励承转:通过刚才

7、的学习,我们知道西双版纳的旅游业发展迅速,那么它对西双版纳的经济起到哪些作用呢?板书:3地位和作用展示:读图7.16(19912001年西双版纳旅游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试分析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发展状况。(教师指导学生分析发展状况,归纳所处地位。能够得出旅游业已经成为西双版纳的重要支柱产业。)归纳:由图可见,80年代以前,西双版纳的旅游业收入很低,8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已成为西双版纳的经济支柱产业。那么它的发展对本地经济发展有何带动作用呢?学生读图7.17归纳总结,教师巡回指导。承转:通过图7.16,我们从图中可以看出1999后旅游业的发展下滑趋势,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西双版纳旅游收入

8、下滑呢?针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又该如何去解决呢?板书: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4:问题及对策学生结合课本所给的材料,讨论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措施,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适当点评并总结。教师小结:要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要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旅游机构要加强管理,对旅游者也要加强教育引导,提倡文明旅游。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内容呢?在我去那里旅游之前,你会告诉我些什么?找23个同学起来展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教师适当小结。即时巩固:完成同步即时巩固,找12位同学到讲台展示自己的答案,师生共同点评。知识结构第二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一、概况1、位置2、地形和河流3、气候二、丰富的旅游资源 1、密集的植物2、丰富的动物3、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三 蓬勃发展的旅游业1、优势条件2、景区及旅游线路3、地位和作用4、问题及对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