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3.我国私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467486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53.我国私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453.我国私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453.我国私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453.我国私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453.我国私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53.我国私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53.我国私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0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我国私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2010年04月我国私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学生姓名: 兵 学 号: 班 级: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0 年04 月 目 录1引言4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意义43我国私营企业发展中的弊端53.1基本概念53.2我国私营企业发展的弊端64 私营企业要不断创新84.1企业管理观念创新84.2 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创新94.3 企业管理制度创新114.4企业核心竞争力创新115私营企业必须实行战略管理125.1私营企业必须制定合理的财务制度125.2金融机构要对私营企业有正确的认识125.3私营

2、企业必须发展品牌战略136私营企业要建立对企业有效的激励机制136.1 人员激励理论136.2企业创业阶段的人员激励机制147私营企业要确立和建立一套危机管理制度167.1什么是危机管理167.2危机管理的内涵177.3企业危机管理的基本原则187.4企业危机管理的特征217.5危机管理的类型237.6企业危机管理的对策238结束语261 引言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对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广泛讨论而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是人们对传统发展模式进行长期深刻反思的结晶。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UNCED)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迈向21世纪的共同发展战略,在人类历史上

3、第一次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了一系列有关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文章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注意。同年,布伦特兰夫人(Ms Gro Harlem Brundtland )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此时的研究重点是人类社会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如何适应并满足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以及人口、环境、生态和资源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方面。其后,这一理论不断地充实完善,形成了自己的研究内容和研究途径。随着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人们对可持续的关注越来越密切,而且从环境领域渗透到各个领域中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私营经济发展很快。它对于安置社会劳动力、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地方

4、国民收入、繁荣市场、增加国家特别是地方的财政收入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十六大报告中强调:“劳动、资本、技术、管理,按照他们的贡献参与分配,显然意义非同寻常,这对发展私营经济非常重要。私营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的发展观。是应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可持续发展, 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 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的增长。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与考虑, 而不代表在援助或发

5、展资助方面的一种新形式的附加条件。可持续的3个主要特征: 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 其之间互相关联而不可分割。生态持续是基础, 经济持续是条件, 社会持续是人类共同追求的应该是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 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 个人得到充分发展; 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 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 强调对资源、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给予鼓励, 反之则应予摒弃。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为人类世界

6、的发展指出了一条环境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 为环境保护与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了一个创新的思想模式。其实质就是把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紧密联系起来, 实现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观要求在发展中积极地解决环境问题, 既要推进人类发展, 又要促进自然和谐。主要表现在: 从以单纯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转向经济、社会、生态的综合发展, 从以物为本位的发展转向以人为本位(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的基本需求、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的发展, 从注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的发展转向长期利益、整体利益的发展, 从物质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转向非物质资源或信息资源(科技与知识) 推动型的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私营企业利润的增长,

7、实现企业的目标。有利于私营企业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私营企业发展速度虽然很快,经济实力也逐步增强,但从总体上看,它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小型企业,同时私营企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在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结构中所占比重不是很大。以所有权和经营权相结合的家族企业为主体,是我国私营企业处于初始阶段的显著特征。产权结构单一,股权分布集中。经营决策权高度集中于主要投资人手中。私营企业的良好发展必须采取可持续发展战略。3我国私营企业发展中的弊端3.1基本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能以牺牲后期的利益为代价,来换取现在的发展,满足现在

8、利益。同时可持续发展也包括面对不可预期的环境震荡,而持续保持发展趋势的一种发展观。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指企业在追求自我生存和永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考虑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提高企业市场地位,又要保持企业在已领先的竞争领域和未来扩张的经营环境中始终保持持续的盈利增长和能力的提高,保证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长盛不衰。 私营企业指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包括按照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私营合伙企业和私营独资企业。私营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3.2我国私营企业发展的弊端(一)产权单一或产

9、权不清,家族持股比例高 私营企业存在着产权单一或产权不清。家族持股比例很高,而且往往不愿意接受外界的参股投资,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委托代理”问题几乎不存在。企业股权结构比较单一,高度集中在家族手中;家族成员之间的产权界定不很清晰;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于企业所有者手中;企业领导人的传承总是在家族内部进行。 产权不清则体现在共有式的产权使家庭成员之间或合伙人之间财产关系不明确。由于业主制或合伙制企业不具备法人资格,企业的财产就是业主的财产,业主对企业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根本谈不上法人财产问题。另外,我国许多创立较早的中小民营企业在创立之初往往注册为集体企业,而在政策环境改善后纷纷“

10、摘帽”,又常常陷入产权归属之争,影响了自身的发展壮大。(二)私营企业发展受到诸多外部因素约束 私营企业发展受到诸多外部因素约束:一是行业准入障碍。行业准入政策在不同经济类型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这使得民营中小企业在选择行业时受到了很大限制。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在行业准入方面处于次国民待遇地位,实际准入的行业不仅少于国有、集体企业,还少于外资企业。二是不合理的税费负担。由于存在着大量不规范的收费与社会负担,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实际负担很重,大部分民营中小企业要应付30多个部门,上缴50种税费,其中大部分是各种项目收费。三是外部融资障碍。长期以来,我国私营企业自有资金比重过大。近几年来,

11、我国资本市场已经形成了股票类、贷款类、债券类、基金类、项目融资类、财政支持类六大融资方式,但除了短期信贷以外,其它融资渠道对私营企业的开放度都很低。间接融资方面,我国企业信用建设一直落后于经济和企业规模的发展,私营中小企业也存在普遍不注重信用建设的问题;国有商业银行存在严重的体制弊端,与民间投资发展相配套的中小金融机构尚未获得发展。直接融资方面,由于主板证券市场的进入门坎太高,主板市场久久呼之不出,风险投资基金欠发达,使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外部直接融资更加困难。四是从紧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有四种类型:积极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从紧的货币政策,近十年来我国一直采取稳健的货

12、币政策。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将货币政策调整为“从紧”,央行发行票据、提高存款准备金,大量回笼货币,意味着明年的货币供求将非常紧张。(三)私营企业融资困难,自有资金比重过大 我国资本市场已经形成多种融资方式,但除了短期信贷外,其它融资渠道对私营中小企业的开放度很低。间接融资方面,我国企业信用建设一直落后于经济和企业规模的发展,私营中小企业也存在普遍不注重信用建设的问题;直接融资方面,由于主扳证券市场的进入门槛太高,使我国私营企业的外部直接融资更加困难。(四)私营企业财务整体管理水平落后 私营企业存在着管理者财务观念淡薄,财务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私营企业财务的最大问题在于整体管理水平的落后。在我国的私

13、营企业中,相当一部分管理者文化素质不高,不具备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理念。素质相对较高的民营高科技企业管理者,又普遍存在着长于技术而拙于管理的现象。大部分民营企业主缺乏财务管理的意识,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认识还停留在“记账”、“算账”上,普遍存在着不依法建账、兼职做账、突击做账、以票代账、白条抵现的现象。这势必会造成企业财务管理的无章、无序和混乱状态,导致暗箱操作盛行,企业信息失真,给财务工作埋下隐患。同时,更为严重的是民营企业的财务主管人员大多也未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由于家族式管理,大部分私营企业由管理者本人的亲属担任会计、出纳,甚至出现出纳人员领导财务工作现象。这些隐患的危害在创业初期尚不明显,但一

14、旦进入资本化、规模化经营后,它们的影响力就会逐步扩大,最终将导致企业走向衰退与没落。(五)私营企业对品牌的认识比较模糊,没有认清楚品牌的含义 私营企业对品牌的认识比较模糊,没有认清楚品牌的含义。客观地说,现在很多私营企业虽然已经越来越重视品牌,但很少能真正理解它的确切内涵。其实品牌不是产品,也不仅是一些名称、名词、符一号、图案或它们简单组合,它包含着属性、利益、价值、个性、用户、文化六个层面的市场含义。它代表着企业对购买者所购买的商品和服务以及其所包含的核心价值的承诺;同时它还是消费者对这个品牌所体现的品牌质量的忠诚,对其所包含的高品位文化的需求,是消费者对企业的一种信任和肯定。但是不能正确理

15、解品牌的含义导致在品牌经营的运作中品牌个性不鲜明、缺乏核心价值、缺乏整合规划,从而损害了品牌形象,削弱了品牌资产。私营企业在品牌管理过程中忽视了品牌战略的长远规划,他们只重视眼前利益,轻视长远利益。只重视品牌的外表,把品牌的创建仅仅是看作是追求知名度,忽视了产品的开发、销售管理、财务和员工素质的提高等方面的工作。不能在产品质量服务保障等方面给予有利的支撑。企业应该时时提醒自己,真正强势的品牌所拥有的资产,不仅包括品牌的知名度,而且还包括产品质量的肯定,品牌的忠诚度以及品牌的联想。(六)经营者自身素质欠缺 当前私营企业所有者多数来自个体经营队伍或专业技术人员队伍,虽然具有一定的行业经验,但企业经

16、营管理素质相对欠缺,因而无法做到对来自外部的高级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与合理评价。无法对来自外部的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监督与激励,所有者能否按照整体经营目标对经理人员进行考核和奖惩是决定企业内部治理结构能否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行为。事实上,相当多的私营企业所有者已开始认识到这一点,近期各种类型的经营管理培训在全国范围内市场极好。即是一个例证。只是知识与科学方法的实际掌握与实现观念转变尚有一个渐进的过程,难以在短期内出现本质性的飞跃。(七)私营企业存在着脆弱的危机管理能力 我国的大多数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普遍缺乏危机意识。企业家往往在危机来到时企业总是处于被动地位,私营企业的危机根据产生的根源不同的不

17、同划分为企业的内部危机和企业的外部危机。对于我国的大多数私营企业一般都是存在着内部危机。危机是在一定的外部经营环境下,由于经营不善,观点滞后或企业的战略决策的失误而引起企业人、财、物、产供销相对和谐平衡遭到破坏,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我国的私营企业正是由于危机管理不善而导致企业的失败。4 私营企业要不断创新 江泽民同志指出:现在我们更应十分重视创新。要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建立国家的创新体系,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把科技进步和创新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纵观当代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主动,立于不败之地。许多企业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们做不到这一点。所以,我国私营企业要想生存

18、和发展就必须创新。只有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企业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4.1 企业管理观念创新管理观念是企业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指导思想,体现为企业的思维方式,是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灵魂,企业要想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首先在管理观念上不断创新。而要更新观念,管理者必须打破现有的心智模式的束缚,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思维、逆向思维、开放式和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并通过综合现有的知识、管理技术等,改进和突破原有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一)“信息至上”观念。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全球信息网络化等高新技术正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信息管理已渗透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

19、中,企业要不停地与外界环境交流信息如:科技发展信息、市场行情信息、竞争对手信息和科学管理信息等;在企业内部还有一个人、财、物、产、供、销等各个管理环节的信息。这些企业内外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传输和使用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前提。企业必须首先树立“信息至上”的观念,以开放的头脑及时地把握各种不断变化的企业内外信息,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企业管理创新。 (二)“能本管理”观念。信息时代的到来,迫使企业具备“以快应变”的能力,以最快速的反应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集中体现员工的创造性和主动精神的智力资本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资源。同时企业的管理方式也在发生历史性的演变,从物本管理过度到人本管理,进

20、而深化为以人的能力为核心的管理,更确切地说就是能本管理。在信息时代,知识、信息、智力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人作为知识的载体,作为知识的创造者和技术的运用者,其智力资本的贡献率是人力资本贡献率的主导成分,并远远高于非人力资本的贡献率,企业间竞争的实质就是高素质、高创新能力的人才的竞争。英国壳牌石油公司的企划主任伍德格告诉我们:企业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或许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因而,企业的管理核心也应该演化为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发挥人才的创造性,侧重于人的智力和创新能力开发的管理,走向人本管理的高级阶段。4.2 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创新 (一)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化。信息化是企业管理创新

21、的基础,企业必须切实加强信息化建设。由于信息化能提高其应变能力,可以进一步融合企业的各种资源,使各项资源能综合、合理、集约、高效地使用,大大提高生产经营效率。随着企业获得和分析处理信息能力的不断提高,企业可以跟踪世界上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的最新成果以及信息的更广泛的共享,与外部尤其是与消费者更直接和密切的联系等将大大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因此,企业必须切实加强信息化建设。 (二) 注重柔性与和谐管理。柔性管理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成人们自觉的行动。它的本质是在以知识工作者为本的管理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和谐、融洽、合作、灵活敏捷

22、任性等特征。自我改善的柔性管理以严格管理规范为基础,以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为条件,以员工自我管理为主体,通过一种顺势而人性化的管理来强化管理的应变能力。它是以理性的管理思维,超越了传统的硬性规范管理模式,把刚性管理制度的强制实施发展成为员工自觉的行为要求和弹性的约束准则;把被动的事后惩罚转变为事前预防性的相互监督;把围绕生产的管理结构调整为以市场为中心的灵活应变的弹性管理机构;把员工在企业中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相融合。 和谐管理指使组织系统达到内外协调、调和、融洽、谐和的管理。和谐理论是建立在系统理论与系统分析的框架之上的。企业组织是一个系统,它与外界各系统及其本身内部的各种要素都是密

23、切联系的,和谐管理的基本思想就是如何在各个子系统中形成一种和谐状态,从而达到企业组织整体和谐的目的,以实现效率最大化。 要实现企业内部的和谐,首先,领导者应有很强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带头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奋斗,并处处关心体谅员工,善于联系员工,为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创造条件。其次,领导者应有谦逊诚信的品德和民主平等的作风,尊重员工的人格,虚心听取各种意见。其三,领导者应善于在物质和精神上体恤员工。日本的企业界十分强调和谐管理,日本劳工运动评论家森田实对松下公司的这一制度的特点评论说:日本的企业就像父亲,劳工组织就像母亲。公司的中层干部就像亲兄弟,而企业的劳动者便是子女。日本企业所培养

24、的是亲情味的大家庭式的和谐。 要实现企业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和谐,首先,提高产品质量是调试企业与客户、市场和消费者之间关系和谐的重要方面。中国台湾体育用品巨豪、光男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光男在讲述自己在调试企业内外部环境和谐方面的经验时说:高质量的产品是实现主动调试客户,使自己与客户能在利益一致的基础上达到和谐的最根本条件。其次,在和谐管理中还必须处理好“和”与“争”的关系。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必然要被淘汰,“和”与“争”是事物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必须正确对待,不可偏废。 4.3 企业管理制度创新 管理制度是受企业制度亦即企业财产制度决定的一整套管理行为规范,包括企业领

25、导制度、经济责任制及内部管理制度。在信息社会中,市场信息复杂多变,人类知识日益膨胀。企业要根据管理的基本原则,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对企业原有的一些内部制度进行创新,以适应企业在信息多变的环境中生存发展的需求。 1. 要对原有的建立在精细分工基础上的已不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一些管理制度、企业业务流程设计方面的制度、系统化管理方面的制度和议事决策方面的制度进行创新。 2. 信息管理制度的创新是企业信息化的必然要求,企业必须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的信息管理制度。 3. 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通过员工学习和组织学习的相互促进,不断提高企业职工接受教育的能力,提高企业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潜能

26、。 4. 开辟企业与信息群或信息系统的新的有效的联系方式和途径,建立一种紧密的,渗透式的合作关系。尤其是要提高企业对信息的依赖和开发利用的意识及能力,提高企业对信息作出反映的灵敏程度。在信息社会中,企业对新信息的反映程度和利用率是企业具有活力的重要标志。 5. 在及时、全面掌握市场信息的基础上,要着重培养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信息社会的竞争中,企业的竞争能力最终表现为创新意识的强弱和创造能力的大小。对于获得的信息必须充分的消化、吸收、为我所用,面对市场信息适时调整企业战略,大胆地进行管理创新。 6. 引进竞争机制,完善分配制度。建立员工的竞争体制,营造竞争环境,帮助员工树立自主自强、顽强

27、拼搏、竞争进取的敬业精神和思想观念。要进分配方式,从按生产要素分配转向按知识分配,体现多劳多得与竞争有机结合起来,运用分配制度激励人学习,用竞争的办法来调节收益分配制度,从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加快学习型组织的建设进程。 4.4企业核心竞争力创新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核心能力成为商业竞争优势之源。构建合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发展的基石。国外许多成功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早已把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战略决策的前提。当前,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也重视这一趋势,积极完善企业核心竞争力,制定长期规划,体现自身的竞争优势,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5 私营企业必须实行战略管理 目前,

28、我国私营企业发展的很快,但是我国的私营企业往往忽略了企业的战略管理理论的制定。有一些企业没有制定相应的战略,只是靠战术去发展企业;有一些企业没有考虑到市场竞争的多样性,只是一味的去模仿一些成功的企业。作为一个企业家,如果企业要想健康的发展就要制定相应的战略战术。企业没有战略,只有战术,企业不但得不到发展,反而会在市场竞争中遭到淘汰。任何事物都有规律,我们应该按照客观规律去办事。市场竞争是不同的,不同的市场竞争地位下的竞争战略是不同的。各个企业作为市场活动的参与者,其实力和资源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因而各自占据的不同竞争位置,企业要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自己的竞争战略,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得到健康、

29、持续的发展。5.1私营企业必须制定合理的财务制度财务制度是企业的核心部分,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运营的好坏主要是看企业的销售额以及企业的盈利,因此,企业的财务制度在企业的发展中显得十分重要。私营企业的发展为社会做出了贡献,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严重地制约着企业的发展。有一些企业家往往忽略了企业的财务的问题,对企业的财务方面不太了解。外界想了解企业,作为一个企业家,他们对企业财务状况不是很了解。他们只是说关于财务方面我们公司有专门的财务人员去做,我不清楚。私营企业要发展就必须建立一套适合企业发展的财务制度。特别是作为一个企业家应该学习有关企业财务制度,对企业

30、的财务状况有所了解,只有这样私营企业才能更好的发展。私营企业才能达到价值最大化。5.2金融机构要对私营企业有正确的认识任何事物都有两方面,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全面的看问题。我国私营企业是一个起步晚,发展快的一个新兴的企业,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往往从金融机构借贷,而这些金融机构一般认为私营企业存在者借贷诚信的问题,不愿意去借贷,他们并没有意识到私营企业在未来社会中会占主导地位,因此,作为一个金融机构更应该看清楚社会的发展变化,要制订私营企业资金借贷的政策,企业才能更好的发展。5.3私营企业必须发展品牌战略 所谓品牌战略,是指企业为了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力而进行的,围绕着企业

31、及其产品的品牌而展开的形象塑造活动。它是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围绕品牌进行的全局性的谋划方略,是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一个好的品牌应该具有卓越的品质、良好的形象、先进的管理、庞大的市场、广泛的宣传、高效优质的服务及内涵深厚的品味高贵的文化等方面,从而构成企业品牌战略的基本框架。 品牌是衡量企业发展的好坏,私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以及不足,品牌是衡量的标准之一。作为消费者一般去购买企业的知名品牌,企业的品牌战略直接影响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这样,企业在市场中才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然而,目前,私营企业家对品牌的认识、对品牌的理解不够深,有的企业家们认为

32、,企业只要有合理的企业制度、国家给予资金的保障、完善的财务制度.企业就可以发展。企业忽视了品牌战略;有的企业家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品牌,更不会去发展品牌战略。这样,企业不会在市场竞争中得到优势。私营企业要发展,作为企业家就要发展品牌战略。这样,企业才能良好的生存和发展。6 私营企业要建立对企业有效的激励机制企业的激励机制在企业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企业有良好的激励机制可以促进企业的顺利发展。企业注意在内部建立一定的利益激励与权利制约机制。特别是要舍得在企业领导人物的选择和聘用方面加大物质上的投入,切实留住那些被实践证明是有能力和水平的人,保证其收入随企业经营绩效的持续稳定提高而提高;并通过机

33、制的制衡与监督,及时淘汰“东郭先生”和擅长于“纸上谈兵”的赵括式人物,激发企业骨干员工的工作能力与潜力。6.1 人员激励理论 所谓“激励”,就是强化与组织目标相契合的个人行为,其实质就是通过影响人的需求或动机达到引导人的行为的目的,它实际上是一种对人的行为的强化过程3。目前国内外人员激励理论很多,根据企业创业阶段特点,重点叙述其中的模拟股份激励、产权理论,以得到适应于企业创业阶段人员激励机制的一些启示。 (一)产权理论 产权理论,最早可追溯到西方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产权的所有者不仅拥有由行使产权所带来的全部收益,而且还要承担由于产权的行使而带来的全部成本。因此,产权明确可以降低成本,节约交易

34、费用,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产权理论认为,公司治理是一种产权或控制关系。可以通过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来达到所有者对公司的控制和发展相结合3。 (二)模拟股份激励模拟股份的发行目的主要是作为一种激励方法和管理模式,模拟股份(虚拟股票)管理模式,是在企业内部参照上市股份制公司的股票发行办法和相关程序要求,对企业内部不同经营单位发行面值相同数量不等的虚拟股票,将企业现有资产的一部分折算成一定的股份金额,赊借给企业职工,使企业职工成为模拟股东。在模拟股份化期间,股红按一定比例分作两部分,一部分发给模拟股东作为个人直接所得红利,另一部分作为模拟股东归还国家所借的股份金额,当累积归还满额时,就形成一职工真

35、正入股的股份,即个人股。6.2企业创业阶段的人员激励机制(一)企业创业阶段的模式与特点 企业创业模式比较常见的有:科技人员自愿结合组织方式,科研机构自办、乡镇企业提升方式,留学生归国创业方式,与外商合资方式等。但是无论哪一种模式,企业创业阶段普遍具有以下特点:1.由于企业刚刚成立,很多方面处于摸索阶段,市场知名度不高,在拓展市场时会遇到很多困难,因此在这个阶段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都是及其重要的,关系到企业能否顺利度过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从创业阶段过渡到发展阶段; 2.由于资金不充裕,在整个生产经营中如果稍有差错都可能导致企业夭折,处于创业阶段的企业,它们不能够在证券公开市场上筹集资

36、金,只有求助于创业资本市场后者自筹资金,因此处于创业阶段的企业的资金往往是有限的。 (二)企业创业阶段激励机制设计原则 由于企业创业阶段的特殊特点,其激励机制设计原则有不同的地方。根据企业在创业阶段的特点,企业创业阶段的人员激励机制的设计原则应该是在节约使用资金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调动创业人员的极性与创造性,尽可能增强员工归属感与成就感,让员工与企业一起成长。 (三)企业创业阶段人员激励机制设计的具体方法 1.物质激励 无论工作多么有成就感,物质激励是必不可少的。马斯洛需求层次论认为物质激励是满足低级需求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即使是处于创业阶段的企业也不例外。采用较低的基本工资是为了尽可能节约使

37、用资金,以便让更多的资金投资到企业创业中去,这是由企业创业初期资金不充裕的特点决定的。但是基本工资至少应该能够满足员工每月的基本消费,最好有所节余,这样才能满足员工最基本的生理、安全等基本需求。首先,较低的基本工资必须有较高的年终奖金作为补偿,才能调动员工积极性,促进企业发展,较高的年终奖金来自创业企业的投资收益。其次,每个月由员工与上司共同制定一个目标。根据目标完成情况确定一个比基本工资高的绩效工资,即采用目标管理的模式,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力。 2.精神激励 精神激励是通过一系列非物质方式来满足管理者对尊重、成就、自我实现等高水平的需求,激发管理者工作热情,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38、。适合创业阶段企业的精神激励方法有: 目标激励。根据期望理论,可以确定适当的目标诱发管理者的动机和行为,达到调动积极性的目的。企业目标与共同愿景是企业凝聚力的第一核心,能够在理想和信念的层次上产生激励作用。目标应该简洁、明确,可以预期达到的,且由员工自己确定。 工作激励。工作激励,就是使工作本身成为激励管理者的强大力量。人有最大限度发挥自己潜能的愿望,良好的工作能够充分实现管理者的才能,增强管理者的满足感。 培训与关怀激励。提供教育培训机会,既可起到激励作用,同时使管理者素质逐渐提高;培训激励要作为企业的一项长久制度贯彻。处于创业企业中的员工,往往工作强度、工作压力很大,这时企业要多关心与爱护

39、员工,多倾听员工的声音。工作之余多举办一些娱乐活动,每月目标达到以后可以组织一些团体活动,比如全公司的人一起出去旅行等。 3.产权激励适当的类似模拟股份激励 产权激励,是指从产权角度对管理者进行激励。如果企业管理者本身持有本企业股份,而且他所持有的股份足以唤起他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高度关注,一定意义上可以变“目标不对称”为“利益相关联”。可见,股份激励是激励管理者的一种重要激励手段。股票期权以及模拟股份激励的手段,可以起到和股份激励相似的作用,可将它们共同归类于产权激励模式。这种激励方式应该根据不同的企业员工对公司的贡献适当调整,才能更好地发挥公平激励的作用。员工持股应该本着自愿的原则,不能强迫

40、员工持股。7私营企业要确立和建立一套危机管理制度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诸多因素导致的危机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近年来,人们常常获悉,一些名声赫赫的世界品牌、知名企业,突然间被一连串纠缠不清危机包围,接二连三地掉进了不能自拔的泥潭。更有一些新兴企业,在遭遇一两个似乎不大的危机后,因处理不当,而便导致千辛万苦培植起来的品牌功亏一篑,多年心血付诸东流! 危机的形态可以说是多种多样,既有战略危机、还有人事危机、财务危机和突发危机 那么,有没有一种切实可行,能将危机化解于无形的应对策略呢?企业的危机往往制约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私营企业要正确认识危机和

41、面对危机,企业才能得到良这正如那些好的发展。企业要想发展就要正确的运用危机手段,解决企业面临的危机。这正如那些真正成功的企业家,都走过了从懵懂的自然人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的必由之路,这条路就是他们的修炼之路,在这过程中,惶恐和不安几乎成为他们共同挥之不去的感受,最终惟有战胜困惑的人得以轻松走下去,企业家也必须经受住这种人生于企业的双重逆境,没有被逆境打倒,反而勇敢地站起来了,此后,才会明白强大与渺小,懂得尊重与责任。所以,私营企业要确立和建立一套危机管理制度。在我国,私营企业成功地运用危机管理制度,解决企业出现的危机,并能够得到良好发展的例子有很多。例如: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与美国教育考试中

42、心的危机;雀巢奶粉的抵制事件等。正是他们对危机有着正确的认识,及时地采取有效的危机管理制度,有力地解决了企业面临的危机。私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7.1什么是危机管理在西方国家的教科书中,通常把危机管理(Crisis Management)称之为危机沟通管理(Crisis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原因在于,加强信息的披露与公众的沟通,争取公众的谅解与支持是危机管理的基本对策。 危机管理是企业为应对各种危机情境所进行的规划决策、动态调整、化解处理及员工培训等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消除或降低危机所带来的威胁和损失。通常可将危机管理分为两大部分:危机爆发前的预计,预

43、防管理和危机爆发后的应急善后管理。 危机管理是专门的管理科学,它是为了对应突发的危机事件,抗拒突发的灾难事变,尽量使损害降至最低点而事先建立的防范、处理体系和对应的措施。对一个企业而言,可以称之为企业危机的事项是指当企业面临与社会大众或顾客有密切关系且后果严重的重大事故,而为了应付危机的出现在企业内预先建立防范和处理这些重大事故的体制和措施,则称为企业的危机管理。 根据美国危机管理一书的作者菲克普曾对财富杂志排名前500强的大企业董事长和CEO所作的专项调查表明,80的被调查者认为,现代企业面对危机,就如同人们必然面对死亡一样,已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其中有14的人承认,曾经受到严重危机的挑战。

44、 普林斯顿大学的诺曼R奥古斯丁教授认为,每一次危机本身既包含导致失败的根源,也孕育着成功的种子。发现、培育,以便收获这个潜在的成功机会,就是危机管理的精髓。而习惯于错误地估计形势,并使事态进一步恶化,则是不良的危机管理的典型。简言之,如果处理得当,危机完全可以演变为“契机”。 7.2危机管理的内涵危机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危机监测、危机预警、危机决策和危机处理,达到避免、减少危机产生的危害,总结危机发生、发展的规律,对危机处理科学化、系统化的一种新型管理体系。危机管理的要素有: 1、危机监测。危机管理的首要一环是对危机进行监测,在企业顺利发展时期,企业就应该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危机应变的心理准备,建立

45、一套危机管理机制,对危机进行检测。企业越是风平浪静的时刻越应该重视危机监测,在平静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杀机。 2、危机预警。许多危机在爆发之前都会出现某些征兆,危机管理关注的不仅是危机爆发后各种危害的处理,而且要建立危机警戒线。企业在危机到来之前,把一些可以避免的危机消灭在萌芽之中,对于另一些不可避免的危机通过预警系统能够及时得到解决。这样,企业才能从容不迫地应对危机带来的挑战,把企业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的程度。 3、危机决策。企业在调查的基础上制定正确的危机决策。决策要根据危机产生的来龙去脉,对几种可行方案进行对比较优缺点后,选择出最佳方案。方案定位要准、推行要迅速。 4、危机处理。首先,企业确认危

46、机。确认危机包括将危机归类、收集与危机相关信息确认危机程度以及找出危机产生的原因,辨认危机影响的范围和影响的程度及后果。第二,控制危机。控制危机需要根据确认的某种危机后,遏止危机的扩散使其不影响其他事物,紧急控制如同救火兵刻不容缓。第三,处理危机。在处理危机中,关键的是速度。企业能够及时、有效地将危机决策运用到实际中化解危机,可以避免危机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7.3企业危机管理的基本原则1.制度化原则 危机发生的具体时间、实际规模、具体态势和影响深度,是难以完全预测的。这种突发事件往往在很短时间内对企业或品牌会产生恶劣影响。因此,企业内部应该有制度化、系统化的有关危机管理和灾难恢复方面的业务流程和组织机构。这些流程在业务正常时不起作用,但是危机发生时会及时启动并有效运转,对危机的处理发挥重要作用。国际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