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笛子社团校本教材.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468180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0.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笛子社团校本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笛子社团校本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笛子社团校本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笛子社团校本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笛子社团校本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笛子社团校本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笛子社团校本教材.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笛子社团校本教材卢龙县蛤泊镇蛤泊小学丝竹之韵笛子校本教材 学 前 篇 一、 竹笛简介 竹笛的材质一般为竹子。 二、 竹笛的保养方法 注意笛子的温度差和湿度不要有大起大落的现象,笛子的自然裂损大多数是这两点引起来的,如果您用的是插口笛,请注意在调插口调率时双手要靠近接铜处慢慢拧调,千万不要握笛头和笛尾拧调,这样会拧裂接铜 - 1 - 卢龙县蛤泊镇蛤泊小学丝竹之韵笛子校本教材 周围的竹子,很多笛子的裂缝都在膜孔和吹孔处就是这个原因!接铜用时间长了会出现发紧发涩现象,要将铜套内的污垢和铜锈擦掉后上润滑油,以免加速铜套磨损和拧调时用力过大拧裂笛子,冬季用后笛内会产生水气必须使用笛刷将笛子管内的水气

2、擦净,而后将笛子挂起,让其自然风干后在装套装盒,笛子要保持干燥!如果受潮会出现:发霉现象、开裂现象,掉漆现象,裂损现象,甚至影响其音准。铜套要定期上油,最好用干油。笛子最怕摔、怕晒、怕虫蛀、怕长霉,所以要好好爱惜使用。在一年四季中因温度的差别和吹奏的自然影响,笛子的音准也会产生影响,如某个音不准,音偏高的时候,可以在该音的出音孔,从上往下使用适当材料填补起来,直至音准为止。音偏低的时候,位置亦同,从下往上使用刀具去挖,直至音准为止。高八度音全部偏低的时候,将笛塞往吹孔方向推进,直至音准.高八度全部音偏高的时候,笛塞 往吹孔反方向调整,直至音准。高音 不好吹时,可调整后出音孔, 或修改笛尾管内径

3、大小。 - 2 - 卢龙县蛤泊镇蛤泊小学丝竹之韵笛子校本教材 基 础 篇 第一节:基本持笛及演奏姿势 吹笛要讲究姿势,这不仅仅是演奏形象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了适应演奏者的生理特点,充分发挥技巧,更好地表现音乐内容。 吹笛子的姿势,分立式和坐式两种。 立式就是站着吹奏的姿势,一般在独奏、重奏、齐奏时采用这种姿势。要求是当身体站定后,两腿直立,两脚分开呈八字形。一般情况下,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之间,必要时才向左右移位。腰部要直,胸部自然张开,头正,肩平,眼前视。双手举起笛管,两肘自然下垂,将吹孔向上置于口唇中央处,笛管与双唇平行、与鼻梁垂直,或笛身和头部略向笛尾方向倾斜,笛头笛尾前后一致。 在合奏或伴奏

4、时,一般采用坐式。 坐式上身与立式相同。坐位高低要适当,凳子太高、太低都会妨碍正常呼吸。坐式最好不要架腿,两脚分立才坐得稳定。 持笛的方向,即向右方还是向左方持笛的问题,可以根据个人习惯决定。这对演奏来说毫无妨害。但从笛子改革,从演卖者兼学多种笛,从参加合奏时求得统一等的角度来考虑,还是以向右方持笛为宜。这不是说要把已经习惯于左方持笛的都改过来,而是建议初学者从开始学吹起便形成 - 3 - 卢龙县蛤泊镇蛤泊小学丝竹之韵笛子校本教材 右方持笛的习惯。本书是按右方持笛讲述,若属左方持笛者,做反向理解。 按笛孔时以右手无名指、申指、食指的第一节指肚,分别依次开闭第一、二、三孔;右手大拇指第一节指肚,

5、托于笛身下方,小指指尖随附笛侧,与其它手指相配合,时起时落。左手无名指、中指、食指的第一节指肚,分别依次开闭第四、五、六孔,左手大拇指第一节指肚托于笛身下方第六孔与膜孔之间稍偏外侧,距第六孔约一公分左右,小指指尖同样附于笛侧,与其它手指相配合,时起时落。 吹奏中拇指、小指与下腭相配合,起着一种保持笛身稳定的作用。 第二节:如何贴笛膜 首先用刀将膜对裁开,剪长方形的小块,再用两手拇、食四指轻轻地向左右拉出细细的皱纹。然后用阿胶沾点水,擦在模孔的周围,将膜贴在笛膜孔上即可。 贴笛膜时要注意,笛膜在未拉出皱纹前,原来也是有条纹的,拉出的纹最好与原来的纹统一起来。贴时要注意膜纹的方向不能和笛身一致,笛

6、子竖立着,笛膜的纹要横着。 另外,膜上皱纹不要过大,若过大,吹出来的声音会发沙。膜也不要贴得太紧或太松,太紧了声音发闷,太松了声音发嘶。解决办法:过松时,可用大拇指指肚按住向两边轻轻拉一拉;过紧时,可用指肚轻轻按笛膜的中间,但不要弄脏了笛膜,更不能沾上水。笛膜沾上了水会变老,声音就 - 4 - 卢龙县蛤泊镇蛤泊小学丝竹之韵笛子校本教材 不好听了。总之,贴膜是一项非常细致耐心的工作。高质量的笛膜,如果贴膜技术不佳,也不可能取得理想的共鸣效果。因此,掌握好贴膜技术是初学者学吹笛的必修课程。 第三节:呼吸训练 1、吸气:全身心放松,打哈欠似的张口吸气。可双手插腰练习,吸气是腰带一圈要有明显向外张开的

7、感觉。 注意:吸气时如有响声,说明你的口腔的“哈欠”感做的不到位,口腔空间太小,气流不畅通。一定要用“哈欠”感状态进行吸气。腰腹部在吸气时如无完全向外鼓起,请检查双肩是否向上耸。吸气时双肩绝对不能向上提,也不能挺胸,只要你双肩放松不挺,气的感觉就会自然下到腰腹部。 2、保持:吸满后,腰腹部不要马上松掉,要撑住劲,这时口腔仍是吸气时的状态,但不能出气,要靠腹部的支撑来把气撑住,不许用嘴或喉部挡气。 注意:放气时喉部不能有响声,喉部应是畅通的。 3、呼气:呼气一直是在保持的感觉中进行的。也就是说呼气时腰腹部仍要保持撑住的状态,让气息徐徐流出,否则吸足的气就像没有扎好的气球很快就会跑光,吹笛的气力就

8、会不足,音也无法吹长。呼气时也应是“哈欠”的感觉,咽腔和喉部的状态与吸气时一样是打开和畅通的。腰腹部在呼气时一定要先尽量撑住,随着气流的不断输出而慢慢凹下 - 5 - 卢龙县蛤泊镇蛤泊小学丝竹之韵笛子校本教材 去。不要用力吹气而要缓慢呼气,气不是挤出来的,而是徐徐流出来的。用这种感觉呼气,气息才能均匀而悠长。怎么吸气就怎么呼气,吸与呼转换时咽喉状态不变。 注意:吸气时腹部鼓起,停气时状态不变,呼气时腹部要有一个向下再略微撑一下的感觉。无论吸气或呼气,气息的支点都在腹部。 为了使气息更容易沉下去,可平仰在床上练习。平仰后把手放在腹部来体会,吸气时腹部一定会自然鼓起来。为什么躺着气就容易沉下去?因

9、为此时全身肌肉均处于放松状态,如果站立呼吸时有躺在床上呼吸的感觉,那就对了。 第四节:如何吹响笛子 1、嘴唇自然闭合,双手捧着笛子两端,左手握笛头,右手握笛尾,将吹孔置于嘴唇下沿,对准吹孔吹气。 2、当气息自然呼出时,只让出小空隙使气息通过,并使成为一束气柱往吹孔下方斜着吹去。其原理就如同吹响笔套一样。 3、两颊肌肉只需微微用劲,尽量以最轻松、最自然的状态把笛子吹响。 4、吹出来的声音要求纯净,避免夹杂气声。 5、可以对着镜子练,体会如何对准气孔,不断调整位置及角度,找到最佳的位置和及角度,使笛音清脆纯净。 - 6 - 卢龙县蛤泊镇蛤泊小学丝竹之韵笛子校本教材 - 7 - 卢龙县蛤泊镇蛤泊小学

10、丝竹之韵笛子校本教材 - 8 - 卢龙县蛤泊镇蛤泊小学丝竹之韵笛子校本教材 - 9 - 卢龙县蛤泊镇蛤泊小学丝竹之韵笛子校本教材 - 10 - 卢龙县蛤泊镇蛤泊小学丝竹之韵笛子校本教材 - 11 - 卢龙县蛤泊镇蛤泊小学丝竹之韵笛子校本教材 - 12 - 卢龙县蛤泊镇蛤泊小学丝竹之韵笛子校本教材 - 13 - 卢龙县蛤泊镇蛤泊小学丝竹之韵笛子校本教材 - 14 - 卢龙县蛤泊镇蛤泊小学丝竹之韵笛子校本教材 - 15 - 卢龙县蛤泊镇蛤泊小学丝竹之韵笛子校本教材 - 16 - 卢龙县蛤泊镇蛤泊小学丝竹之韵笛子校本教材 - 17 - 卢龙县蛤泊镇蛤泊小学丝竹之韵笛子校本教材 - 18 - 卢龙县蛤

11、泊镇蛤泊小学丝竹之韵笛子校本教材 - 19 - 卢龙县蛤泊镇蛤泊小学丝竹之韵笛子校本教材 - 20 - 卢龙县蛤泊镇蛤泊小学丝竹之韵笛子校本教材 - 21 - 卢龙县蛤泊镇蛤泊小学丝竹之韵笛子校本教材 - 22 - 卢龙县蛤泊镇蛤泊小学丝竹之韵笛子校本教材 - 23 - 卢龙县蛤泊镇蛤泊小学丝竹之韵笛子校本教材 - 24 - 卢龙县蛤泊镇蛤泊小学丝竹之韵笛子校本教材 - 25 - 卢龙县蛤泊镇蛤泊小学丝竹之韵笛子校本教材 - 26 - 卢龙县蛤泊镇蛤泊小学丝竹之韵笛子校本教材 - 27 - 卢龙县蛤泊镇蛤泊小学丝竹之韵笛子校本教材 - 28 - 卢龙县蛤泊镇蛤泊小学丝竹之韵笛子校本教材 - 29 - 卢龙县蛤泊镇蛤泊小学丝竹之韵笛子校本教材 - 30 - 卢龙县蛤泊镇蛤泊小学丝竹之韵笛子校本教材 - 31 - 卢龙县蛤泊镇蛤泊小学丝竹之韵笛子校本教材 - 32 - 卢龙县蛤泊镇蛤泊小学丝竹之韵笛子校本教材 - 33 - 卢龙县蛤泊镇蛤泊小学丝竹之韵笛子校本教材 丝 竹 之 韵 - 3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