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湖北城市文化特色的保护与发展浅论.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473656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湖北城市文化特色的保护与发展浅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于湖北城市文化特色的保护与发展浅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于湖北城市文化特色的保护与发展浅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湖北城市文化特色的保护与发展浅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湖北城市文化特色的保护与发展浅论.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湖北城市文化特色的保护与发展浅论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论文关键词:湖北; 城市特色; 保护; 发展 论文摘要:文化特色是一个城市形象、品位的重要体现,更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城市记忆消失、城市形象低俗、城市恶化和城市错位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城区、传统街区不断消失,文化特色逐渐隐退,城市面貌日益趋同。保护城市的文化特色,保持历史的延续性,保留文明发展的脉络,已经成为城市文化建设中的迫切问题。 21世纪是城市世纪,城市在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进入新世纪以来,和全国一样,湖北省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建设以空前的规模展开。与此同时,城市文化特色的保护、发展也面临前所未有

2、的机遇与挑战。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如何结合湖北省每个城市的功能和定位,高起点统筹规划城市文化建设,塑造鲜明的城市文化形象;如何将城市文化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之中;如何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与保护自然人文景观和历史文物古迹的关系、老城改造和新区建设的关系。上述问题是当前湖北省城市发展中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湖北省城市文化特色保护与发展中首当其冲的问题。 一、 文化特色是城市的根与脉,是宝贵的无形资产 城市是一定地域、经济、文化的中心,在社会及经济发展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主导作用。文化,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既有具体的物质文化,又有抽象的精神文化,就一般意义而言,就是指“人化”,指人类的实践行为与结果。城

3、市文化是在城市化过程中形成的以人为价值核心的文明结晶与追求目标,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群体习俗与器物、制度,还包括知识基础设施、文化基础设施、生态基础设施、媒介基础设施、符号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的文化含量、文化承载、文化传载与文化容量。 城市的魅力在于特色,而特色的基础又在于文化。所谓特色,就是个性。城市特色,是指一座城市的内涵和外在表现明显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个性特征。城市的危机在于趋同化,失去个性。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特色内涵的重要集中表现。它可以表现独特的城市民俗风情,传统的文化痕迹,富有创造性的个性特征。它是超越国界和的,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具有普遍的吸引力。城市文化特色就是城市的个性,是

4、城市的文化品格,是城市在形成发展中所具有的自然风貌、形态结构、文化格调、历史底蕴、景观形象、产业结构和功能特征的总和,是城市文化、历史、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是城市形象的客观展示与城市的魅力所在。不同的城市文化特色所具有的城市辐射力、知名度与吸引力形成了一个城市的品牌,在一定的空间范围产生不同的品牌效应。 1 追求特色是城市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现代化程度越高,人们对精神、文化方面的要求就越高,对城市个性化的认知程度和精神需求就越高。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单纯的现代城市物质生活不是城市现代化的全部内涵,它应涵盖完善的基础设施、现代化的城市布局和载体、高度发达的产业体系和强大的综合服务功能、高

5、质量的生态环境,还要有深厚的人文土壤和精神环境。 2 城市文化特色是现代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核心竞争力是泛指集聚城市社会与经济发展主要动量(硬、软兼蓄)并在竞争力中起主导作用,且体现软竞争力各项特征的定性概念。它主要反映如下四层含义:第一,特色与个性;第二,不可替代或模仿;第三,有竞争优势,入围的较高;第四,与周边城市的共生性与协作性,形成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基本格局,即处理好分工与协作,错位经营与发展,消除或避免恶性竞争。其最重要的衡量指标就是特色和个性。城市文化就是一种最不可替代和模仿的特色、个性。 3 城市文化特色是促进城市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手段。塑造城市文化特色是对城市无形

6、资产的开发与利用。城市富有特色,就会拥有点石成金的赞誉,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影响力,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创造出城市良好的商务环境和经济秩序,使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种资源加速良性循环,从而对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产生强大的推动力。城市文化特色本身就是一种环境。良好的城市文化与人才、资金的引进之间,必然存在着内在良性循环过程。城市文化特色有利于开展对外交流。良好的城市文化特色有助于城市建设与国际接轨,还是实现城市国际化的必要条件。城市文化特色的建立有利于城市业的迅速发展。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旅游业发展的潮流,所以,在城市旅游的发展中,城市文化特色将担当极为重要的角色。 总之,城市文化的存

7、在昭示着这个城市的生命力与发展前景,城市文化特色将使城市具有强大的集聚力和辐射功能。城市文化特色越强,越鲜明,城市本体集聚、辐射功能就会越大,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也由此越来越快。 二、 湖北城市文化特色塑造喜忧参半 我们选取湖北省13个市州和三个直管市、神农架林区的首府作为典型样本,来分析湖北的城市文化,13个市州的首府是大中城市的代表,三个直管市和神农架林区的首府是中小城市的代表。 由于自然环境、历史传统、人文景观和经济条件等因素的交互作用,湖北省不同的城市在自觉不自觉地走着不同的特色之路,大致形成了2种不同类型的特色城市:一是占主要成分的历史、政治、经济综合型,如武汉、宜昌、荆州、襄樊等;二是

8、有因行政设置需要而形成的荆门市东宝、随州市曾都、神农架松柏等。 湖北人杰地灵,文华昌盛,文化资源丰富。光辉灿烂的楚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以炎帝神农文化、三国文化等为特色的历史文化,以辛亥首义和一批老区、苏区为代表的革命文化,以三峡、神农架等为亮点的山水文化,以巴土、江汉平原风情为特点的民族民俗文化,以屈原、毕昇、陆羽、李时珍、张之洞、闻一多等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三峡工程等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文化,异彩纷呈,影响广泛。在优秀、先进的地域文化的滋润下,湖北城市文化也是底蕴深厚,丰富多彩。 湖北省会武汉市九省通衢,得中独厚,南腔与北调并存,时尚与传统同行,是中国最市民化的城市,市井气息浓郁,市民生活极

9、具特色。此外,武汉两江三镇,湖在城中,城在林中,滨江园林特色明显。武汉还是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是伯牙摔琴谢知音的地方。因此,武汉市的城市文化定位应该是首义文化、知音文化、码头文化和山水园林文化。宜昌市集历史文化与现代工程、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体,是中国著名的水电之都、旅游之城。襄樊市人杰地灵,三国演义120回中,有32回发生在襄樊。襄樊还是早期楚文化重要的发源地,因此,襄樊市城市文化特色应该是三国文化与楚文化。荆州是中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三国文化的中心区,荆州市百里洪湖还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红色文化。十堰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水源区,境内武当山是道教名山和世界文化遗

10、产,十堰市的城市文化当以名山、名水为特色。黄冈市是中共早期建党活动的重要驻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红安被誉为“将军县”;这里诞生了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毕昇,医圣李时珍,学泰斗李四光,中共一大代表陈潭秋,共和国主席董必武和李先念等著名人物,蕲春被誉为“教授县”;这里孕育了中国佛教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黄冈还是中国著名的诗词之乡、楹联之乡、武术之乡、农民绘画之乡。因此,黄冈市的城市文化应该定位于红色文化、名人文化和宗教文化。黄石矿冶文化底蕴深厚,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大兴炉冶,留下了闻名中外的铜绿山矿冶遗址,使黄石成为华夏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19世纪末,湖广

11、总督张之洞创办汉冶萍公司,黄石成为近代中国民族的摇篮。咸宁市生态文化特色明显,咸宁桂花甲冠全国,楠竹闻名神州,苎麻饮誉荆楚,茶叶畅销欧美,享有“桂花之乡”、“楠竹之乡”、“苎麻之乡”、“茶叶之乡”、“温泉之乡”等美誉。恩施民族民间文化富集,巴文化独具特色,巴、渝文化、巴、楚文化交融混杂,土家、苗、侗等各族文化各放异彩,摆手舞、龙船调、土家织锦西兰卡普、土家吊脚楼享誉中外。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中,有三个就流传于湖北省孝感市,它们分别是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温席和孟宗哭竹,孝感市孝文化特色浓郁,影响久远。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随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秀美,是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天门是著名的侨

12、乡,现有8万余人旅居海外,是全国内地华侨人数最多的县市之一。“茶圣”陆羽也诞生在天门。仙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文化之乡,湖北省第二大侨乡,也是全国唯一的体操之乡,从仙桃走出了李小双、李大双、杨威、郑李辉等4位世界冠军,夺取了4块奥运金牌。曹禺、花鼓戏和章华台遗址,是潜江文化的三块金字招牌,潜江还有以江汉油田为代表的现代工业文明。神农架是原始古朴,野趣横生,是原始生态文化富集之地,旅游休闲度假圣地。 尽管湖北省的城市文化积淀深厚,异彩纷呈,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湖北城市文化特色的保护与发展态势不容乐观,可以说是喜忧参半。首先,湖北城市文化建设日益受到重视,建设步伐日益加快。当前,湖北省各地的城市化进

13、程,正由单一的经济目标指向,走向生态化、非物质化、知识化、服务化的阶段,走上一条科学、协调、和谐的发展道路。湖北省城市“文化定位”正在成为许多城市关注的课题,以文化为轴心的城市,成为越来越多城市的共同选择。人们逐渐认识到,城市现代化不应该只体现在的叠加与罗列,道路的延伸与交叉,而应该体现出城市的经济建设、自然环境、建筑、市民素质等诸多要素的和谐统一,应该体现出城市的传统风情、现实生活和文化创造的和谐共生。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湖北省城市文化的发展都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地方政府十分重视城市文化的发掘、保护与发展,并且取得了成效。例如,武汉市着力挖掘历史文化名城的丰厚底蕴,整体规划和保护开发中共

14、五大会址、盘龙城遗址、首义文化区、昙华林街区等历史文化遗址,城市发展总体目标是把武汉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科技基地、枢纽,中部地区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中心,成为适宜居住和创业的现代滨水生态城市,为建设国际性城市奠定坚实基础。荆州市的发展战略是“三个走向”:靠“工业荆州”走向中部,成为中部崛起的战略要地;靠“粮食荆州”走向全国,争取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支持;靠“文化荆州”走向世界,努力扩大国际影响。为提高中心城区综合实力,荆州还进一步明确了“四个荆州”的城市建设目标,提出用五到十年时间,把荆州建成一个以为基础、新型工业化为支撑的现代工业城市“新荆州”,以文化旅游产业和现代教育为支撑的历史文化名城“古荆州”,以优良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为支撑的水乡园林城市“美荆州”,以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人才基础为支撑的江汉平原中心城市“大荆州”。“清水之都、文化之都”成为古城的战略定位。宜昌市着眼于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突出滨江和山水园林特色,加强城市生态建设,推进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实现山、水、城、坝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潜江市响亮提出张扬文化优势,创建“文化名市”,举办“曹禺文化周”,并以此为契机,为打造“文化名市”奠定良好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