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谣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474990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1.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树谣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树谣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树谣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树谣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树谣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树谣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树谣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树谣教学设计 篇一:小树谣教案 小树谣 教学目标: 1.认识文中 12 个生字:“谣、摇、芽、召、唤、唱、歌、等、狂、倒、温、暖”;会写 6 个生字:“成、对、叶、红、它、间”,学习新部首“绞丝旁”、“又字旁”、“门字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背诵儿歌; 3.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小树在春天里茁壮成长。 重点、难点分析: 1. 图文结合,以读为主,从读中感受小树的成长,体会小树的可爱与坚强。 2. 识字,写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x月x日是什么节日吗?,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会选择空旷的地方种树,哪位小朋友能说说树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指名回答,总结:?它让我们

2、生活的更好,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一棵棵可爱的小树吧!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一起读题。 认识“谣”字,理解题意:“谣”是儿歌、歌谣的意思,“小树谣”就是写小树的歌谣。 二、初读全文 播放全诗录音,学生边听边注意不认识的字如何发音,检查自己的拼读是否准确。 自己读读课文,我们来比比哪位同学认字认的最准。体会“摇”,就是摆动的意思。与“谣”进行辨析:二者读音相同、字形相近,是同音字。 同学们认的真好,不知道这些生字宝宝藏到课文里,你们还认识它们吗?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想想小树在春风里有什么变化? 三、学习儿歌第一节 看老师把小树带进了教室,春天像慈爱的母亲,用自己温暖的双手拂过大地。在春风的吹拂下,说说

3、小树有什么变化?指名反馈。 点击出现文本,看课文第一节也是这个意思,学生自由朗读。 指导朗读:原本光秃秃的小树披上了绿色的新装,显得那么生机。当你玩耍的满头大汗的时候,走在树荫下,突然吹来一阵阵风,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指名读。读的时候哪个字最能体现你的高兴?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后齐读。 四、学习儿歌第二节 看,春天又像一个魔术师,小树在春风里又有了什么变化?指名汇报。 看看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找出相关小节,指名朗读。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想走在一片桃林,春风呼呼一吹,突然花开了,传来阵阵花香,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么样?指名回答这种兴奋的心情是通过读体现出来的,指名读,根据第二小节,你觉得这小

4、节哪个字应该重读?“红”。再次齐读课文。 这一小节咱们要学习一个会写的字“红”。它是左右结构“绞丝旁”:这个偏旁的笔顺是“撇折、撇折、提”,书写时要注意写紧凑些,并将它安排在田字格的左半格;观察字的占格和笔顺,书空写。指名给生字组词造句。 五、品读儿歌第三节 小树绿了嫩芽,绿了树梢,红了花蕊,红了花苞,是谁帮助它的?小树也是歌热心肠的孩子,它帮助了谁?你从第几个小节发现的?这个小节有两个它,谁能告诉我“它”分别指的是谁? 小树召唤来了小鸟,谁知道召唤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小树找来小鸟对它说了什么呢?轻声读,用横线画出来。指名回答。 温暖的同义词?指名回答。 小鸟在温暖的家,它会对小树说什么?小

5、树为什么能给小鸟一个温暖的家,因为小树长得很浓密,能遮风挡雨。如果你是那只会唱歌的小鸟,我是那片浓密的森林,你会对我怎么样?带着这种感情来读出小树对小鸟的话,齐读,逐步高涨学生的情感。 学习会写生字“它”:上下结构,“宝盖头”:点、点、横撇;观察字的占格和笔顺,书空写。指名给生字组词造句。 六、小结作业 小树能够给小鸟一个温暖的家,我们也可以给小树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想一想要怎样保护小树,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大家!课下要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把它背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小树谣 绿 嫩芽 树梢 红 花蕊 花苞 召唤 筑巢 篇二:小树谣 教学设计 小 树 谣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语文s版一年级

6、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 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课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的诗歌。课文共有三节,第一节讲的是春天小树发芽了, 第二节讲的是小树开花了,第三节讲的是小树对小鸟唱的歌。课文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小树在春风里长大,希望自己长成大树后让小鸟在枝叶间筑巢。课文以朴实的语言,简明的节奏向我们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美丽景色,同时,结构的反复,叠词叠句的运用,让孩子们读起来琅琅上口。 设计理念: 以读促悟,重在体会,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得到了落实。对学生的想象和体会训练扎实。 教学目标: 1、会认“谣、摇、芽、召”等12个生字。会写“成,对”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7、内容。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引导学生爱惜树木、保护环境。 教学重难点: 1、识字是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感受课文的韵味,激发学生对春天和大自然的喜爱、对树木的保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难点。 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教学挂图、引导学生收集描写春天的词语、古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说起春天,我们就会想起无数优美的词语和诗句去赞美它,你能说说描写春 天的诗句或词语吗? 2、谁来说说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3、出示挂图:春天来了,沉睡了一冬的小树发芽了,它在高兴地唱着歌呢。小树在唱什么歌呢?这节课就来学习第2课小树谣。 二、初读课文 1、初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拼音宝

8、宝帮忙,多读几遍读准确。 2、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3、同桌互相认读画出来的字,认真听对方读,互相纠正错音。 字词。齐读,开火车读。出示字词卡片,去掉拼音认读生字词。 5 、再读课文,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6、师读每节第一句,同学们接后边的句子。 7、玩点名游戏,点到哪位同学就请他读一小节。 8、男孩读一小节,女孩读二小节,合读三小节。 三、再读感悟 1、理解一、二小节。春天来了,小树有什么变化?小树心情怎么样?边读课文边看图,找找小树的变化。指导朗读,体会小树的喜悦心情。 2、重点学习第三小节。指名读这一节,思考这小节讲的是什么? 3、画出小树对小鸟说的话,反复读一读。 4、

9、小树长成大树,会是什么样子?会有什么用处?抓住“召唤”一词,理解小树愿意为小鸟遮风挡雨的思想。 5、小鸟听了小树的话会说些什么呢?展开想象说一说。 6、小树不仅能为小鸟遮风挡雨,它还有很多用处,谁来告诉大家? 7、树有这么多的用处,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引导学生爱惜树木,保护环境。 8、多可爱的小树啊!它不仅关心、爱护着小鸟,还让我们呼吸着新鲜空气,我们更要好好地爱护小树 9、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四、回归整体 学了课文,你懂了什么? 板书设计: 2、小树谣 绿 红 嫩芽 树梢 花蕊 花苞 长成大树小鸟筑巢4、指名读生 篇三:2_小树谣_教学设计_教案 语文教学设计 教 材: 语文一年级下册 课

10、文: 2 小树谣 板 块: 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1. 基于诗歌前两节结构相同的现状,让学生从学习第一节的方法中总结规律, 从而学会自学,体现出从扶到放的动态学习过程。 2. 充分朗读,以读代讲,帮助学生感受小树在春天里茁壮成长。 3. 运用换词法让学生感受到小树充满信心,了解小树的蓬勃生长以及对小鸟的 情意,体会小 树的可爱、坚强。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认识文中 12 个生字:“谣、摇、芽、召、唤、唱、歌、等、狂、倒、温、 暖”;会写 6 个生字:“成、对、叶、红、它、间”,学习新部首“绞丝旁”、“又字旁”、“门字框”;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背诵儿歌; 理解儿歌内

11、容,感受小树在春天里茁壮成长。 2. 过程与方法: 图文结合,朗读感悟,培养语感; 参与角色,引导想象,抒发感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小树的蓬勃生长以及对小鸟的情意; 教育学生要爱护小树。 重点、难点分析: 1. 图文结合,以读为主,从读中感受小树的成长,体会小树的可爱与坚强。 2. 识字、写字。 课前准备: 1. 生字词卡片。 2. 多媒体课件。 3. 投影仪。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 展示两棵树的图片,教师结合图片旁白导入:春天 到了,山青了、水绿了,小树也抽出了嫩芽,多么让人喜爱呀!今天,就让我们 来认识这样一棵棵可爱的小树吧! 教师板书课题

12、,学生一起读题。 认识“谣”字,理解题意:“谣”是儿歌、歌谣的意思,“小树谣”就 是写小树的歌谣。 二、 初读全文 学生自由朗读儿歌,给不认识的字做标记,并借助汉语拼音读准这些 字的字音。 出示儿歌全文,并同时播放全诗录音,学生边听边 注意不认识的字如何发音,检查自己的拼读是否准确。 教师带读,学生跟读儿歌,要求学生模仿教师的语气和感情,读出欣 喜与热爱的感情。 数一数,这首诗歌一共有几节? 指名分节读诗歌,全班评议朗读情况。教师引导学生主要从正面评价。 三、学习儿歌第一节 出示相应界面,学生观察插图,认识“嫩芽”、“树 梢”。 点击出现文本,学生自由朗读。 体会“摇”字,就是摆动的意思。 与

13、“谣”字进行辨析:二者读音相 同、字形相近、意思不同。 指导朗读:沉睡了整整一个冬天, 小树终于迎来了充满生机的春天! 在春风里,它抽出了嫩芽,呵,树梢返青了,它的心里多么激动呀!如果我们就 是一株这样的小树,心里会有什么样的感情?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指名朗读,教师相机评价。 四、学习儿歌第二节 学生自由朗读,比较第二节与第一节结构上的异同。 指名汇报,全班评价。 刚才学习诗歌的第一节,我们了解到在春风里,小树有怎样的变 化,心情怎样,接下来,我们用学习第一节的方法学习本节。在春风里,它不仅 长叶了,而且它的心情更加怎样读?生机勃勃。 学习生字 “红” : 1. “绞丝旁”:这个偏旁的笔顺

14、是“撇折、撇折、提”,书写时要注意写紧 凑些,并将它安排在田字格的左半格; 2. 学生给“红”字组词并选词造句。 五、 读、背诗歌的第一节和第二节。 第二课时 一、品读儿歌第三节 出示第三节文本,教师带读,学生跟读。 进入超级链接,学习生字“对”、“成”、“叶”、“间”: 1. “又字旁”:第二笔是点不是捺。 2. “对”:右边是“寸”不是“才”。 3. “成”:这是一个独体字,它的笔顺是“横、撇、横折钩、斜钩、撇、点”, 斜钩要写长一些,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撇,也不要漏写。 4. “叶”:可用拆字法记忆,即“口”“十”“叶”。 5. “门字框”:这个偏旁的笔顺是“点、竖、横折钩”,第二笔竖要写直

15、写 长。 6. “间”:也可用拆字法记忆,即“门”“日”“间”。 学生自由读文,思考:“召唤”是什么意思? 1. 换词读:“引来”可以替换“召唤来”吗?为什么? 2.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点评。 3. 教师小结:“引来”是小鸟自己飞过来的,而“召唤来”是小树叫小鸟过 来,说明小树充满信心,十分热情。不可以换。 区别儿歌中两个“它”,分别指的是什么? 1. 学习生字“它”:这个字在百花园一中刚刚学过用法,在此可以引导学生 复习一下,注意笔顺,最后一笔是竖弯钩,不要错写成捺。 2. 学生思考后全班讨论,集体评议。 3. 教师小结:前一个“它”指的是小树,后一个“它”指的是小鸟。 思考:儿歌中的“我”、“你”分别指的是谁? 1. 学生汇报,并说清楚原因。 2. 教师小结:“我”指的是小树自己,因为这是小树说的话;“你”指的是 小鸟,因为这是小树对小鸟说的话。 学生齐读,体会“狂风来了/也吹不倒”表现了小树怎样的特点? 指名读,说一说“你就在/我的枝叶间/筑温暖的巢”表现了小树对小 鸟怎样的情意? 二、图文结合,拓展练习 出示练习一:“小树对小鸟说了什么?小鸟听了 小树的话,会说什么呢?”四人学习小组交流讨论,选择回答较好的参加全班讨 论,并进行集体评议。 出示词语卡片:“长成”、“红花”、“召唤”、“它们”、“爱护”、“人间”, 学生开火车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