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古诗教.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475507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0.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古诗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小班古诗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小班古诗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小班古诗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小班古诗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班古诗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古诗教.docx(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班古诗教1、静夜思 活动名称:静夜思 活动目标: 1、能理解图片的内容,学会背古诗:静夜诗。 2、体验诗中离开家乡的人的思乡之情。 3、鼓励幼儿大胆地念古诗,培养他们专心学习的习惯。 活动准备:静夜思图片、大挂图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片 师:小朋友看一看,图片中的诗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幼:自由回答 师:这是一个离开家乡的人,当天黑下来的时候,他就特别的想自己的家,想家里的 亲人。是不是啊? 幼:是 二、展开: 1、朗诵古诗: 师:老师这有一首古诗,看看他想家乡的时候是什么样做的?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理解字词。 师:疑:怀疑,误认为

2、的意思。举头:抬起头,举是抬的意思。思:思念,想念、 3、讲解古诗含义。 师:那我们在来看一下这首古诗的意思。 床前明月光:明亮的月光从窗户外照进来。 疑是地上霜:把床前的地映得一片银白,以为是一层白白的霜。 举头望明月:抬头仰望天空,一轮又圆又亮的明月高高悬挂着。 低头思故乡: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了心中怀念的故乡! 4、为古诗创编动作,帮助幼儿进一步的掌握。 师:老师给古诗编上动作,我们加上动作来念古诗。 4、利用多种形式反复练习诵读。 三、结束: 师:“我是小诗人”诵读比赛,鼓励幼儿积极上台表现。教师讲评,为幼儿颁发奖品。 2、静夜思 活动名称:静夜思 活动目标: 1、能理解图片的内容,学

3、会念古诗:静夜诗。 2、认识字卡:“床、霜、故、望” 3、鼓励幼儿大胆地念古诗,培养他们专心学习的习惯。 活动准备:课件:字卡:“床、霜、故、望”、床、霜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复习古诗 师:上节课我们学了古诗静夜思,你们能够背下来吗? 幼:能 二、展开 1、教师朗诵古诗,认识字卡: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这首诗的第一句是什么?第一个字又是什么? 幼:床前明月光 ,“床” 师:对,第一个字是床,小朋友看这个字宝宝就是床、 幼:跟读“床”2-3遍 师:第二句是什么?最后一个字是什么? 幼:疑是地上霜,“霜” 师:你们真棒,这个字宝宝是霜 幼:跟读

4、“霜”2-3遍 师:第三句是什么呢? 幼:举头望明月。 师:这句诗里有一个字宝宝,你们看字宝宝来了,它是望 幼:跟读“望”2-3遍 师:还有一句诗,你们告诉我好吗? 幼:低头思故乡 师:哦,最后一个字宝宝也来了,它是故 幼:跟读:“故”2-3遍 2、游戏巩固字卡: 师:老师这有两张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是什么? 幼:“床” 师:好,这张图片呢? 幼:自由回答 师:有的小朋友回答对了。它是“霜” 幼:幼儿跟读“霜” 师:你们看老师在干什么? 幼:“望” 师:古诗里说望什么? 幼:举头望明月 师:低头思什么? 幼:思“故乡” 三、结束 师:这首古诗的字宝宝你们都记住了吗? 幼:记住了。 师:请

5、小朋友们加上动作来给老师背一下吧! 3、绝句 教学名称:绝句 教学目标: 1、激发幼儿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在给诗配画的基础上理解古诗的内容,学会整首吟诵。 教学准备:课件、挂图、画有古诗内容的小图片、白鹭、黄鹂鸟图片各一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黄鹂鸟、白鹭吗? 幼:自由回答 师:今天老师这有两张图片,我们看一下。 二、展开 1、认识飞禽: 师:我们先来看一下这张图片是什么? 幼:自由回答 师:这个是黄鹂鸟,黄鹂:羽毛的颜色非常好看,经常站在树枝上展示它动听的歌喉。 它的羽毛漂不漂亮? 幼:漂亮 师:我们再来看一下,这张图片是什么鸟? 幼:自由回答 师:有的小朋友

6、回答对了。这是白鹭,白鹭是一种水鸟,会用嘴捉鱼,当它们成群的飞 上天空的时候,经常是排成一行。 2、讲解古诗意思 师: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就是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叫,白鹭排成 行,飞上晴朗的蓝色的天空。 “窗含西岭千秋雪”。西岭:是一个地方的名字;千秋雪:一年又一年,几千年都化 不了的雪;窗含:从窗户里向外望去,这些景色好像含在窗户里一样。幼儿用手势 当作“小窗户”,看一看西岭的千秋雪是不是含在你的“小窗户”里了。 “门泊东吴万里船”。东吴:是一个地方的名字,离这里有几万里路,这些船有将要 驶向东吴的,也有从东吴来的,都停在这里;停也叫停泊,或者直接叫一个字“泊”; 门外停着将

7、要驶向几万里外东吴的船和从万里东吴驶来的船。 3、师幼一起朗诵绝句。 师:现在我来领读一句,小朋友跟读一句,好不好? 幼:好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4、幼儿反复朗读 三、结束 师:今天我们见过两种飞禽,是什么? 幼:黄鹂、白鹭 师:节假日的时候小朋友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动物园去看一下这两种飞禽好吗? 幼:好 4、绝句 教学名称:绝句 教学目标: 1、激发幼儿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在给诗配画的基础上理解古诗的内容,学会整首吟诵。 3、采用字图搭配的方法理解动词“柳”、“行”、“门”、“岭”的含义。 教学准备:大挂图、的图片各一张、

8、字卡:柳、行、门、 岭。小锤子一把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古诗 师:上节课我们学了古诗绝句,小朋友我们来读一下。绝句1、2 幼:幼儿齐声朗读 师:你们读的真好,那你们能背下来吗? 幼:自由回答 师:好,我们来试一下?绝句1、2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二 、展开 1、认识字卡: 师:“两个黄鹂鸣翠柳”,这个字宝宝就是“柳” 幼:跟读“柳”2-3遍 师:“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个字宝宝就是“行”。 幼:跟读“行”2-3遍 师:“窗含西岭千秋雪”这个字宝宝是“岭” 幼:跟读“岭”2-3遍 师:“门泊东吴万里船”这个字宝宝是“门” 幼:跟读”

9、门“2-3遍 2、游戏巩固字卡 师:老师把这几个字宝宝拍了照片,你们能找出照片相对应的字卡吗?我们来试一下? 幼:能 师:出示柳树的照片,幼儿找来相对应的字卡,放在图片下面。 游戏继续进行 3、打地鼠游戏,巩固字卡 师:打地鼠的游戏你们玩过吗? 幼:自由回答 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打地鼠的游戏好不好啊? 幼:好 师:我请几位小朋友上来,老师朗读古诗,当读到有字宝宝的地方,小朋友用小锤子敲 一下。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游戏继续进行 三、结束 师:游戏好玩吗? 幼:好玩 师:今天我们都学了哪些字宝宝? 幼:一一回答 5、风(阅读) 教学名称:

10、风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感受王维田园诗歌的诗情画意。 2、理解诗歌语言,把握诗歌主旨。 教学准备:古诗挂图一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老师这有一张漂亮的图片。你们想不想看? 幼:想看 二、展开: 1、朗读古诗: 师:老师先来给你们读一首古诗。 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2、讲解古诗意思: 师:这首诗能让人看到风的力量.我们在来理解一下每句古诗都是什么意思? “解落三秋叶”就是:风能使傍晚的树叶脱落 “能开二月花”就是:风能崔凯早春二月的鲜花。 “过江千尺浪”就是:它经过江浪时能掀起千尺巨浪。 “入竹万竿斜”就是: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11、3、师幼一起朗读古诗风 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4、反复读古诗。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的古诗风景漂亮吗? 幼:漂亮 师:晚上回家背给爸爸、妈妈听好不好? 幼:好 6、风(认字) 教学名称:风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感受王维田园诗歌的诗情画意。 2、理解诗歌语言,把握诗歌主旨。 3、能够背诵古诗并认识字卡:“叶、月、尺、万” 教学准备:古诗挂图一张,字卡:“叶、月、尺、万”、实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了一首风景特别漂亮的古诗,你们还记得吗? 幼:记得 师:我们来背下。 二、展开: 1、背诵古诗: 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

12、浪,入竹万竿斜。 2、认识字卡: 师:听了这首古诗,小朋友你们是不是觉的很美。 幼:是 师:今天我们认识一下字卡,你们看这个是什么? 幼:幼儿跟读“叶”2-3遍 师:这个字宝宝是“月” 幼:跟读“月”2-3遍 师:这个字宝宝是什么呢?我来告诉你们这个是“尺” 幼:跟读“尺”2-3遍 师:还有一个字宝宝是“万” 幼:跟读“万”2-3遍 3、游戏巩固字卡: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 幼:树叶 师:这个呢? 幼:尺子 师:老师拿这些干什么呢?我来做一下,你们就明白了。这个是什么? 幼:日历 师:日历上最大的数字是几啊? 幼:“3” 师:它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呢? 幼:自由回答 师:哦,原来是月份的代

13、表啊!这个是什么? 幼:书 师:我们看一下,这本书里有多少字啊? 幼:自由回答 师:对,有好多的字,我们也可以说是千万个字。 幼:千万 4、实物找字卡: 师:我们刚才学的字宝宝都是? 幼:根据实物说字 师:小朋友都认识字宝宝了,现在我请小朋友把字宝宝放在实物的地方, 游戏继续进行 三、小结。 师:这首古诗和字宝宝小朋友都认识了吗? 幼:认识了 师:好,回家的时候和爷爷、奶奶来比赛,看谁认识的字宝宝多。 7、山居秋暝 教学名称:山居秋暝 教学目标: 1、在给诗配画的基础上理解古诗的内容。 2、学会整首吟诵。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都去过五龙潭吗? 幼:去过 师:

14、今天我们来看一下,老师这也有一座泉水,但是这个泉水是从哪里流出来的呢? 二、展开: 1、朗读古诗: 师:老师先来给你们读一首古诗。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讲解古诗内容: 师:这首古诗是什么意思?老师先讲一下: “空山新雨后”就是: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清朗。 “天气晚来秋”就是: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 “明月松间照”就是: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 “清泉石上流”就是:清泉轻轻地在大石上叮咚流淌。 3、 游戏巩固诗句: 师: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老师说古诗翻译后的意思,小朋友根据翻译后的意思,来说 出相应的诗句,好不好? 幼:好 师:一场雨下过

15、后,青山显得特别的清朗。古诗的哪一句? 幼:“空山新雨后”。 师:下过雨后,秋天的傍晚,格外的凉爽。是哪句? 幼:“天气晚来秋” 师: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是哪句呢? 幼:“明月松间照” 师:清泉轻轻地在大石上叮咚流淌,这句话又是哪句? 幼:“清泉石上流” 4、师幼一起朗读风 师:小朋友都知道故事的意思了,我们现在一起来读: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5、分组朗读 三、小结 师:我们五龙潭也有一个清泉石上流的风景,小朋友可以在爸爸妈妈有时间的时候带着 你们去参观! 8、山居秋暝 教学名称:山居秋暝 教学目标: 1、在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学会背诵。 2、采用

16、字图搭配的方法认识字卡“后”、“秋”、“间”、“泉”的含义。 教学准备:字卡“后、秋、间、泉”、教学挂图、 图片各一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古诗: 师: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学的古诗是什么? 幼:山居秋暝 师:好,我们来复习,哪位小朋友能够背下来举手? 2、巩固复习古诗: 师:这位小朋友背的很棒!我们全班一起来用最好听的声音背一遍。 二、展开: 1、认识字卡: 师:根据背诵,表扬幼儿。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字卡,你们看这个字卡是前后的“后” 幼:幼儿跟读“后”2-4遍 师:这个字宝宝是“秋” 幼:跟读“秋”2-4遍 师:这个字宝宝是什么呢?我来告诉你们这个是时间的“间” 幼:跟读“间”2-4

17、遍 师:还有一个字宝宝是泉 幼:跟读“泉”2-4遍 2、游戏巩固字卡: 师:今天,老师带着你们到五龙潭公园去。去公园我们要排队,排队的时候小朋友要怎 样站? 幼:前后 师:排好队我们要出发了,你们看这是哪个季节的图片 幼:秋天 师:我们看一下这是什么? 幼:钟表 师:钟表能看什么? 幼:时间 师:好,我们到了五龙潭公园了,公园里你们看到最多的是什么啊? 幼:泉水 3、师幼互动,巩固字卡: 师:我们游玩五龙潭之后,在玩一个小蜻蜓的游戏。当老师的手指到哪个字时,你们要 说出这个字,现在你们要和老师一起来说:“小蜻蜓,飞啊飞,飞到东,飞到西,飞 到哪里停一停?飞到这里停一停? 幼:幼儿说出“秋” 游

18、戏继续进行。 五、小结 师:今天我们去了五龙潭公园,小朋友也认识了好多的字宝宝。如果小朋友们在家和出 去玩的时候,见到这些字,你们还能认识吗? 幼:自由回答 师:所以要求你们在家要经常和爸爸、妈妈复习字宝宝,要不字宝宝就会忘记你们,好 吗? 幼:好 复 习 9、一字诗 教学名称:一字诗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古诗,了解古诗大意,并背诵古诗 2、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景色,感受诗的意境美。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及对 祖国悠久诗词文化的热爱。 教学准备:挂图1、挂图2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挂图1 师:小朋友你们能用一句话或几句话来描绘看到的图片吗? 幼:能 师:老师请一位小朋友说一下。 幼:

19、点名回答 二、展开 1、阅读古诗: 师:现在老师朗读古诗,小朋友认真听: 一字诗 一帆一桨一渔舟, 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 一江明月一江秋。 2、讲解古诗内容: 师:这首古诗里有好多的“一”,我们一起数一下有几个? 幼:跟数“十” 师:因为有这么多的“一”所以它才叫“一字诗” “一帆一桨一渔舟”就是:一张帆一只桨一条渔舟 “一个渔翁一钓钩”就是:一个渔翁一枚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就是:一会儿弯腰一会儿抬头一会儿笑 “一江明月一江秋”就是:满江的月光 、浓浓的夏夜却犹如一江的秋水。 3、阅读古诗: 师:古诗的意思小朋友明白了吗? 幼:自由回答 师:我们一起朗读古诗 一字诗 一帆一

20、桨一渔舟, 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 一江明月一江秋。 幼:幼儿跟读 4、游戏巩固诗句: 师:小朋友都会读了吗? 幼:自由回答会 师:现在老师给你们分成4组,每组读一句古诗,我们先来示范一下。,1组读“一帆一桨一渔舟、”2组“一个渔翁一钓钩”、游戏继续进行。你 们知道了吗? 幼:知道了。 师:好,现在请1组来,“一帆一桨一渔舟” 参照以上,游戏继续进行。 4、反复读古诗。 三、结束 师:这首古诗里这么多的“一”,回家的时候背给爸爸、妈妈听,好不好? 幼:好 10、一字诗 教学名称:一字诗 教学目标 1、采用字图搭配的方法认识4个字卡“渔”、“钩”、“俯”、“翁” 2、了解古诗所描绘的

21、景色,感受诗的意境美。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及对 祖国悠久诗词文化的热爱。 教学准备:字卡“渔、钩、俯、翁”、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古诗 师:“一帆一桨一渔舟”这句话是哪首古诗里的? 幼:一字诗 师:下面几句小朋友能背出吗? 幼:幼儿接下面几句古诗。 二、展开 1、背诵古诗: 一字诗 一帆一桨一渔舟, 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 一江明月一江秋。 2、认识字卡: 师:这首古诗里有好多的“一”字,还有什么字宝宝呢?我们看看。这个字宝宝是“渔” 幼:幼儿跟读“渔”2-3遍 师:这个字宝宝是“翁” 幼:跟读“翁:2-3遍 师:又来了一位字宝宝它是“钩” 幼:幼儿跟读“钩”2-

22、3遍 师:它后面还有一位是“俯” 幼:边读边做动作“俯”2-3遍 师:好,我们今天学的字都是 幼:幼儿跟读1-2遍 3、游戏巩固字卡: 师:今天我们学了4个字卡。都是? 幼:分别说出:“渔”、“钩”、“俯”、“翁” 师:这几个字宝宝在外面玩够了,想要回家,请小朋友把它们送回去,好不好? 参照以上做法,游戏继续进行。 三、结束 师:这首古诗我们学了字宝宝、也学了古诗,你们回家当小老师教给爸爸、妈妈背,可 以吗? 幼:可以 11、江雪 教学名称:江雪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朗诵古诗,理解古诗的意境。 2、通过各种不同方法的学习,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准备:三角形、圆形、长条形各一个,多媒体

23、。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出示一个三角形提问:“小朋友这是什么?” 幼:自由回答 师:出示一个圆形提问:这是什么呢? 幼:自由回答 师:出示一个长方形提问:“这是什么形状? 幼:自由回答 师:老师把它们拼成一幅图猜一猜象什么?(用三角形、圆形、长条形拼成一个人在钓鱼 的图片)老师看了这幅图就想起了唐代大师柳宗元写的一首江雪你们想听吗? 幼:想 二、展开 1、有表情阅读古诗: 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讲解古诗意思: 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绝:绝迹。人踪:人的踪迹。灭:消失,没有了。千 山:虚指所有的山。万径:虚指所有的路。这两行的意

24、思是:所有的山上,都看不到飞 鸟的影子,所有的小路,都没有人的踪影。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孤:孤零零。舟:小船。蓑:蓑衣。笠:斗笠。这两行的 意思是:孤零零的一条小船上,坐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在大雪覆盖 的寒冷江面上独自垂钓。 3、师幼朗读古诗: 师:现在我们朗读这首古诗,老师领读,小朋友跟读: 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4、根据图片,引导幼儿说出诗句 师:在这幅画里你看见了什么?这幅画上是什么季节?冬天会怎么样?山上都是雪,小鸟怎 样了? 幼:“千山鸟飞绝” 师:路上也没有行人,天气寒冷人们怎样了? 幼:“万径人踪灭” 师:江面

25、上有什么?船上有谁呢?他穿着什么?带着什么呢? 幼:“孤舟蓑笠翁” 师:他在干什么? 幼:“独钓寒江雪” 5、游戏巩固诗句: 师:我们来玩个游戏,就是男生、女生比赛,看一下男生读得好,还是女生声音洪亮 好不好? 幼:好 师:现在请女生先来,男生做准备。 女幼齐声朗读 师:女生们读的真棒!有请男生朗读: 男幼齐声朗读 三、结束 师:小朋友们今天学习了什么? 幼:江雪 师:可以把学会的古诗朗诵给爸爸、妈妈听好么? 幼:好 12、江雪 教学名称:江雪 教学目标 1、学会背诵古诗,理解古诗的意境。 2、通过各种不同方法,学习字卡“千、人、笠、江” 教学准备:多媒体。字卡:“千、人、笠、江” 教学过程:

26、 一、导入 1、复习古诗: 师:上节课我们学了古诗江雪,小朋友能够把它朗读给老师听吗? 二、展开 1、有表情阅读古诗: 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出示挂图,认识字卡: 师:读古诗第一句:“千山鸟飞绝”,这里的小动物是鸟,山是什么山? 幼:幼儿自由回答“千山” 师:字宝宝“千”在哪里呢?在这,这个字宝宝是什么? 幼:“千”读2-3遍 师:读第二句“万径人踪灭”,刚才老师说万径什么踪灭? 幼:“人”2-3遍 师:啊?这个字宝宝什么出来了?它是“笠” 幼:跟读“笠”2-3遍 师:还有字宝宝也来了, 幼:跟读“江”2-3遍 3、游戏巩固字卡 师:小朋友你

27、们也玩游戏吗? 幼:想 师:我们来玩“小蜻蜓”的游戏。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说:“小蜻蜓,飞啊飞,飞到东,飞 到西,飞到哪里停一停? 幼:幼儿回答 游戏继续进行。 4、多媒体出示古诗,巩固字卡 师:小朋友,请你找一找在这首古诗中你认识哪个字宝宝? 幼:自由回答 三、结束 师:这首古诗学会了吗? 幼:自由回答 师:小朋友回家要经常复习,老师会经常抽查你们的,背下来的小朋友,老师会给他奖 励,你们想要吗? 幼:想要 13、所见 教学名称:所见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熟悉、理解古诗的内容。 2、学习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牧童骑黄牛图片、大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老师这有一副图片,小朋友看

28、一下,这个小牧童在干什么? 幼:自由回答 二、展开: 1、朗读古诗 师:老师读一首古诗,来告诉你们,小牧童在干什么? 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讲解古诗内容: 师:这首古诗的意思老师给小朋友讲解一下 “牧童骑黄牛”就是:牧童骑在黄牛的背上 “歌声振林樾”就是: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意欲捕鸣蝉”就是:忽然想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 “忽然闭口立”就是: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的站立在树下。 3、师幼共同朗读古诗: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4、幼儿分组朗读: 师:把幼儿分成4组,每组朗读一遍。 三、结束:

29、师:这首古诗的名字叫什么呀? 幼:所见 师:这首古诗的名字叫所见,但是诗人只告诉我们牧童去捉蝉了,小朋友你们认为古诗 里的那个牧童他捉到蝉了吗?如果捉到了,他会怎么想怎么做?如果没捉到,他又 会怎么想怎么做呢?想一想,一会告诉老师。 14、所见 教学名称:所见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背诵古诗。 2、学习字卡“牛、林、口、鸣” 教学准备:大挂图、黄牛图片、树林图片、口型图片、蝉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了古诗所见,老师先来检查一下小朋友学的怎么样?我们集体先试 着背一下,好不好?所见1、2 幼:幼儿齐声背诵 二、展开: 1、师: 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

30、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认识字卡: 师:小朋友我们学了古诗,你们认识古诗里的字宝宝吗? 幼:自由回答 师:我们现在来学习字宝宝好不好? 幼:好 师:小牧童骑在什么上面? 幼:牛 师:对,字宝宝牛在这里, 幼:跟读“牛”2-3遍 师:牧童骑着黄牛在哪里啊?在树林里。 幼:跟读“林”2-3遍 师:夏天的时候树上有一种鸣蝉,这个字宝宝就是“鸣” 幼:跟读“鸣”2-3遍 师:古诗最后一句是“忽然闭口立”这个字宝宝就是“口” 幼:跟读“口”2-3遍 3、游戏巩固字卡: 师:好,小朋友都认识字卡了,我们做个游戏,看看哪个小朋友最棒!这是什么啊? 幼:黄牛 师:这张图片是什么啊? 幼:树林 师:老师这还有

31、一张图片,你们看是什么? 幼:口(幼儿说出的同时,师拿出字卡“口”幼儿读1-2遍) 师:小朋友这张图片是什么啊? 幼:鸣蝉 4、游戏字宝宝回家 师:字宝宝你们都认识了吗? 幼:认识了。 师:好,你们看黑板上有4张图片,可是图片相对应的字宝宝在哪里呢?你们能帮助它们 找到自已的家吗? 幼:能 师:现在我先来做一个示范,你们看好。一会就由你们送其它字宝宝回家。 游戏继续进行 四、结束: 师:今天我们学了4个字宝宝都是 幼:“牛、林、口、鸣” 师:晚上回家你们来做小老师,把今天学的字宝宝教给爸爸、妈妈好不好/ 幼:好。 15、夜宿山寺 教学名称:夜宿山寺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诗文,体会诗的意境和

32、诗人的思想感情。 2、理解全诗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大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老师这有一张大挂图,你们看一下图片里都有什么? 幼:自由回答 二、展开: 1、有表情的朗读古诗: 师:这些图片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呢? 幼:自由回答 师:老师现在给小朋友朗读一首古诗,你们听一下。 夜宿山寺 唐 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2、讲解古诗内容: 师:这首古诗里有高楼、有星辰、还有人。他们在一起干什么呢?老师给小朋友讲解一 下: “危楼高百尺”就是:这座高高的寺庙高不可测。 “手可摘星辰”就是:伸出手去就可以摘到天上的星星。 “不敢高声语”就是:

33、在这里不敢大声说话。 “恐惊天上人”就是:害怕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3、师幼共同朗读: 师:小朋友知道古诗的意思了吗? 幼:知道了 师:那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夜宿山寺 唐 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4、幼儿分组朗读: 师;现在我把男生、女生分成两组,每组读一句古诗,我们先来做一下示范: 男生读第一句“夜宿山寺”,女生读“唐李白:男生接着读“危楼高百尺:女生读”手可 摘星辰” 参照以上读法,继续进行 5、填写诗句 师:这首古诗小朋友们都会读了吗? 幼:自由回答:会 师:现在老师来说古诗,但是老师说的不完整,需要你们帮助我,把这首古诗补充完整, 好不好? 幼:好 师:

34、高百尺 幼:危楼髙百尺 师:手可。 幼:手可摘星辰 师:高声语 幼:不敢高声语 师:天上人。 幼:恐惊天上人 三、借宿 2、找一找李白其它的诗,读一读。 板书设计: 夜宿山寺 难字: 宿 危 摘 辰 敢 9月下独酌 教学名称:月下独酌 教学目标: 1、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2、背诵课文,认识字卡“壶、相、举、对”。 教学准备:字卡“壶、相、举、对”图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 相期

35、邈云汉。 佛教中有所谓“立一义”,随即“破一义”,“破”后又“立”,“立”后又“破”,最后得到究竟析方法。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先讲一番道理,经驳斥后又建立新的理论,再驳再建,最后得到正确的结论。关于这样的论证,一般总有双方,相互“破”、“立”。可是李白这首诗,就只一个人,以独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诗情波澜起伏而又纯乎天籁,所以一直为后人传诵。 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脚色只是他自己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来了。这是“立”

36、。 可是,尽管诗人那样盛情,“举杯邀明月”,明月毕竟是“不解饮”的。至于那影子呢?虽则如陶潜所谓“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但毕竟影子也不会喝酒;那么又该怎么办呢?姑且暂将明月和身影作伴,在这春暖花开之时,及时行乐吧!“顾影独尽,忽焉复醉。”这四句又把月和影之情,说得虚无不可测,推翻了前案,这是“破”。 其时诗人已经渐入醉乡了,酒兴一发,既歌且舞。歌时月色徘徊,依依不去,好像在倾听佳音;舞时自己的身影,在月光之下,也转动零乱,似与自己共舞。醒时相互欢欣,直到酩酊大醉,躺在床上时,月光与身影,才无可奈何地分别。“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这四句又把

37、月光和身影,写得对自己一往情深。这又是“立”。 最后二句,诗人真诚地和“月”、“影”相约:“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然而“月”和“影”毕竟还是无情之物,把无情之物,结为交游,主要还是在于自己的有情,“永结无情游”句中的“无情”是破,“永结”和“游”是立,又破又立,构成了最后的结论。 题目是“月下独酌”,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复杂情感。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有无限的凄凉。诗人曾有一首春日醉起言志的诗:“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觉来盼庭前,一鸟花间鸣。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浩歌待明月,

38、曲尽已忘情。”试看其中“一鸟”、“自倾”、“待明月”等字眼,可见诗人是怎样的孤独了。孤独到了邀月与影那还不算,甚至于以后的岁月,也休想找到共饮之人,所以只能与月光身影永远结游,并且相约在那邈远的上天仙境再见。结尾两句,点尽了诗人的踽踽凉凉之感。 作业:背诵课文 10悯农 活动目标: 1、在会朗诵基础上,理解诗的大意和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2、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要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萌发幼儿热爱农民的情感。 3、理解“辛苦”一词,并能用语言表达一句话。 活动准备: 挂图四幅、视频朗读古诗、小孩用餐照片、。 活动过程: 一、幼儿复习古诗引出主题。 师 :我们已经学过好几首古诗了,小朋友还记得吗? 幼:记得。 师:哪我们一起来朗读一遍吧,春晓、咏鹅、七步。 师:小朋友真棒,都已经记得这么多的古诗了,今天啊罗老师还想交小朋友一首古诗你们想不想学啊? 幼:想。 师:好,在我们学古诗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罗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小朋友请看挂在天空中红红的是什么? 幼:太阳。 师:哪小朋友知不知道什么时候的太阳最红、最热呢?比如早晨、中午、还是晚上。中午 师:对了,中午的太阳是最红最热的。晒得禾苗都弯下了腰。 11七步诗 目 的 要 求1、知道古诗的大概意思,并乐意背诵古诗。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