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健康教案.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475551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6.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健康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班健康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班健康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小班健康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小班健康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班健康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健康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班健康教案小班生活活动 我爱洗澡 1、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扭动肢体,感受洗澡后的快感。 2、产生喜欢洗澡的情绪。 活动准备 1、我爱洗澡音乐,幻灯片。 2、布娃娃一个,脸盆一个,香皂一块,毛巾一块。 活动过程 1、娃娃洗澡,引起幼儿兴趣。 出示布娃娃。布娃娃伤心地说:“小朋友们每天都和我玩,把我弄得很脏。现在我是个脏娃娃了,没有人和我玩了!”“布娃娃你别哭,我们来帮助你吧!” 教师扮演妈妈,给娃娃洗澡。哗啦啦,哗啦啦,水龙头快活地唱起歌。妈妈说:“宝宝,宝宝,该洗澡了!”妈妈把宝宝放进浴缸里,先洗干净头发,然后洗身体。搓上香皂“嚓嚓,嚓嚓嚓。搓搓脖子搓搓背,滑溜溜的泡泡满身跑。嚓嚓,嚓嚓。搓搓胳

2、膊搓搓脚,亮晶晶的泡泡满屋飞。宝宝乐得哈哈笑。” 2、大家来洗澡。 娃娃是怎样洗澡的?请幼儿用语言或动作来表达。 娃娃洗澡都用到了什么东西?我们洗澡的时候都用到了哪些东西,用来干什么? 在前奏部分教师边喊:“宝宝们,洗澡啦”,边做拧水龙头的动作,然后给每个幼儿“抹香皂”,带领幼儿跟随音乐有节奏地扭动。 请幼儿跟着音乐来洗澡,教师观察幼儿的舞动情况,及时表扬表现得逼真、有趣的幼儿。引导幼儿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扭动。 3、香宝宝来了。 在家里洗完澡会抹一点什么? 表演结束,给幼儿“抹香粉”,教师闻一闻幼儿,欣喜地告诉幼儿“香极了”。 小班生活活动 不怕黑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鼓励幼儿

3、不怕黑。 2、帮助幼儿初步建立独立、自主的意识,并初步培养幼儿勇敢、乐观的个性品质。 活动准备: 带门帘的房子一座,蛋糕模型一只,狗、兔、猫、熊毛绒玩具各一。 活动过程: 一、引入情境,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二、教师操作教具,师生共同探索故事情节。 1、幼儿猜想小动物在黑房子里发现了什么。 2、引导幼儿探索黑房子里有什么。 3、鼓励幼儿不怕黑,积极设法解救小熊。 4、揭密黑房子里究竟有什么。 三、教师再次讲述故事,揭示小熊在黑房子里吃蛋糕的秘密。 四、游戏:寻宝 1、怎样不怕黑 1)幼儿讨论交流如何不怕黑 2)电话连线慰问汶川小朋友,并请他们说说如何消除当时周围黑暗环境的恐惧。 3)小结:在黑

4、暗的环境中或突变黑暗的情况下,不要慌张,动脑筋想一些便利、安全的办法环境变亮,或通过唱歌、自言自语等发出声音先将心中的胆小与害怕赶走。 2、玩游戏“寻宝” 评 析:该活动选材独到合理、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抓住其胆小怕黑的心理为着陆点,设计新颖、富有童趣,以故事的形式层层递进,由始至终将幼儿的注意力紧紧 围绕主题,并积极开动脑筋、大胆踊跃发言;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能随机应变,巧妙应答,特别是结合当前“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对幼儿进行适时的勇敢乐观教育,效 果突出。 小班生活活动 我是小主人 、 活动目标: 1、学习待客礼节,会使用礼貌用语。 2、培养小主人的意识。 3、初步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

5、动准备: 1、到小朋友家做客的经验。 2、与小龙鱼幼儿园陈芸老师相互熟悉、交流,看客人朋友的照片,激发幼儿邀请小龙鱼幼儿园小一班小朋友来做客的愿望。 活动一、电话邀请。 1、设疑:如何邀请?邀请时说些什么?客人朋友什么时候来?怎么来?怎样打电话? 2、幼儿电话邀请。教师提供小龙鱼幼儿园的电话号码。幼儿通电话。 通话过程中引导幼儿大胆交流。在交流中鼓励幼儿和小龙鱼幼儿园小朋友讨论“怎样才能很快的找到我们的幼儿园?” 活动二、设计路标图。 1、路标图上画些什么?让客人朋友很快地找到我们的幼儿园、找到我们的教室? 2、引导幼儿找我们幼儿园的标记。 3、教师指导幼儿画园标、路标图。 4、路标图贴在什么

6、地方让客人朋友看得见? 5、幼儿贴路标图。 活动三、逛超市。 1、激发幼儿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客人来,我们怎么招待客人?我们用什么来招待客人? 2、逛超市。 引导幼儿观察超市,超市里有什么?物品放在哪里?怎么放的?这样放能给客人带来什么方便? 引导幼儿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东西选好后做什么?收银员阿姨是怎么做的? 活动四、招待客人。 1、师生共同布置教室。 2、招待客人时说些什么?怎么招待客人?除了给客人喝水,吃好吃的东西,还可以做些什么事情让客人高兴? 3、你的客人朋友叫什么名字?长的什么样?你想了解客人朋友哪些有趣的事情? 4、找朋友。 5、幼儿相互交流。在活动中激发幼儿热情招待客人朋友的情

7、感,鼓励幼儿大胆交流、表现。 小班生活活动 他怎么啦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关心同伴,帮助他人。 2初步培养幼儿的观察、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要求幼儿在家里或公共场合,注意观察成人的面部表情,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2.准备一个可以活动的大脸谱,喜、怒、哀、惧脸谱各一张,四个脸谱都画在同一张纸上的图片四张。 3.环境布置:四面墙上分别挂有喜、怒、哀、惧脸谱。 活动过程 1.出示活动脸谱,引起兴趣。 教师操作,幼儿观察。 自由议论、模仿。 2.游戏“他怎么啦” 教师做表情动作,请幼儿来猜。 请幼儿做表情动作,教师和幼儿一起猜,并问表演幼儿猜得对不对。 3.教师说词或句子,幼儿体验、

8、感受。 说高兴词。 说害怕词。 说痛苦词。 说生气词。 幼儿表演、体验、感受后,教师启发幼儿用语言表述出来。 小结:教育幼儿要关心别人,学会观察,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 4.分组表演。 分成四组,给每组小朋友一张画有喜、怒、哀、惧的图片,每组请出一位小朋友,拿着这张图片,随便指脸谱喜、怒、哀、惧中的一个,其他小朋友看后,马上用表情、姿势表演出来,并说明自己“怎么啦”。 活动延伸 自由表演。室内四面墙上分别挂有喜、怒、哀、惧四个脸谱,幼儿自由选择。如愿意表演高兴的站到喜的脸谱下面,愿意表演怒、哀、惧的分别站在对应脸谱下面。 小班生活活动 果皮箱 、 设计意图: 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需

9、要我们注意观察,随时教育。我们班里有几个小朋友非常的不爱干净,整天拖着鼻涕,身上也是脏兮兮的。为使幼儿逐步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的良好习惯,我设计了这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爱清洁,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2、让幼儿学会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 活动准备: 图片2张 活动过程: 1、欣赏儿歌果皮箱后提问:儿歌中说了什么内容?果皮箱有什么作用?你在哪里见过它? 小结:小朋友在大街上,在公署里,在幼儿园都见到过许多果皮箱,这些箱子的作用可大了,它能保护环境的卫生。 2、出示图片,启发幼儿认真思考。这些地方怎么会变得这么脏?怎样才能使这些地方变干净?我们应该怎么做? 3、出示幼儿读物,让幼儿分辨对错一

10、幼儿把香蕉皮扔在盯皮箱里。一幼儿在大街上随地吐痰。一幼儿把冰棒纸扔在地上。一幼 儿将痰吐到痰盂里。哪个小朋友做得对?哪个小朋友不对?你要向谁学习?小朋友在幼儿园里吃的果壳呀、塑料袋呀应该扔到哪里? 附: 儿 歌果皮箱 马路旁,谁站岗 不怕雨淋晒太阳 张着嘴,把话讲 小朋友 可别忘果皮箱屑 交给我 不要扔在大街上 小班生活活动 大家一起玩 活动目标: 1、愿意将自己喜欢的玩具和大家一起玩、不独占、争夺玩具。 2、在玩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轮流、一起玩、交流玩的方法。 体验与同伴玩玩具的快乐和情趣。 活动准备:好玩的新玩具、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使幼儿知道玩具大家玩,不独占、不争夺。 出

11、示新玩具,引起幼儿兴趣,并让幼儿玩玩具,教师观察。 针对活动中幼儿出现的矛盾,引导幼儿讨论、感受到独占、争夺玩具会带来不愉快。 2、鼓励幼儿与他人一起玩玩具,共同分享,并探索一起玩的方法。 启发幼儿想办法:一种玩具大家都想玩,又要玩得高兴,可以怎样玩? 轮流玩:你先玩,他再玩,我后玩 交流玩 听故事,进一步感受轮流玩,能让大家都快乐的情绪体验。 教师提问:小龙开始怎么做的?和;后来又是怎么做的?小龙为什么玩的特别高兴? 小姐:好玩的玩具大家都爱玩,你玩玩、我玩玩,不争也不抢,大家都开心。 3、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说说:换面上的小朋友是怎么样玩玩具的?你喜欢谁?为什么?请你在圆圈里给会与大家一

12、起玩玩具的小朋友打 幼儿玩玩具,鼓励幼儿积极常识轮流玩、交换玩的方法,体会一个人玩和大家玩的不同感受。 小班生活活动 睡觉 活动目标 1、在睡午觉时,能把脱下的衣 裤 鞋子,较整齐地放在固定处。并学习何钻被窝入睡,加强保暖。 2、逐步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 活动准备: 1 、寝室环境布置“怎样午睡好” 2 、布娃娃一个。 活动过程: 一、情景感知: 1、情景表演,让幼儿形象地感知怎样午睡好。 (演示娃娃的午睡) 让幼儿在感知“娃娃”的午睡过程中,形象地理解以下两点: 为了避免起床时不受冻,能赶快穿上自己的衣、裤、鞋、袜,就应该把这些东西整齐地放在固定处。 为使在睡觉时不受凉,就要盖好小棉被,学习

13、钻被窝入睡。 二、方法传受 1、边表演边念儿歌午睡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提高幼儿练习的兴趣,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方法。 让幼儿边听边做,将脱下的衣物等放在固定处。 脱下鞋子和外衣,端端正正放整齐。 铺好被子上床去,小被暖和盖身体。 闭上眼睛手放好,不吵不闹睡午觉。 房间里面静悄悄,一觉醒来精神好。 2、教幼儿把小鞋子放整齐。教师边念儿歌小船靠岸边引导幼儿把鞋子放整齐。 小鞋小鞋像小船,离开小脚要靠岸。 快快划呀快快划,谁的小船先靠岸? 谁的小船靠得好。 3、启发幼儿将脱下来的衣服叠整齐 , 教师边念儿歌折叠衣边教孩子叠衣服。 放平衣服对整齐,先将“两袖”向前抱, 再把“腰儿”弯一弯,看看是否叠好

14、了。 裤腰对裤腰,裤脚对裤脚, 中间折一折,裤子就折好。 找呀找,找呀找,袜头、袜口找朋友,找到朋友反跟斗。 4、学钻被,盖被。 可让个别幼儿示范正确方法:掀开一侧被子,躺下后双脚伸直,将掀起的被子盖在身上,盖好被边、被角。 教师念儿歌幼儿跟儿歌钻被窝做动作。 先开一扇门,躺下把脚伸, 小门关关紧,闭上小眼睛。 。 三、巩固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开展“赛一赛”的游戏。并进行鼓励和表扬。 在活动之余继续进行练习,让幼儿逐渐熟悉并巩固这些方法。 小班生活活动 给娃娃穿衣服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习扣纽扣的方法。 2、在操作过程中发展幼儿手指肌肉活动,使幼儿两手互相配合协调。 一、活动准备: 大娃

15、娃若干,每个娃娃穿一件背心,在幼儿学解纽扣的基础上进行。 二、活动过程: 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带娃娃到公园去玩玩,但是带娃娃到公园去先要帮他把衣服穿好。 教幼儿帮娃娃穿衣服: 1、老师讲解示范: 先给娃娃穿上衣服然后把衣服对整齐。一只手的食拇指那着纽扣,另一只手的大拇指伸进纽扣洞,由食指帮忙,将纽扣塞进纽洞。这样一个纽扣便扣好了。 2、幼儿操作: 让幼儿学习先扣最下面的一粒纽扣,再找旁边的纽洞。 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重点指导能力弱的幼儿。 3、老师检查娃娃衣服上的纽扣是否都扣整齐了。 带娃娃外出散步。 小班生活活动 我要上厕所 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在活动中能够大胆向老师

16、表达自己有便意的需求。 2、知道有便意时及时入厕,养成不憋屎、憋尿、不尿湿裤子、不随地大小便的习惯。 活动准备:1、故事挂图、课间、图片。 2、表格、哭脸笑脸标志。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讲述故事小刚的裤子湿了。 2、集体讨论:、故事里的小刚怎么啦?他为什么会尿湿裤子? 、你尿过裤子吗?尿在裤子里会有什么感觉? 3、引导幼儿体验尿湿裤子的感受:、出示体验。 、请幼儿谈自己的感受。 小结:现在是冬天,天气很冷,有了大小便不及时告诉老师尿在裤子里,就会像刚才毛巾放在胳膊上那样,冰冰凉凉、不舒服,而且如果是拉到裤子里会很脏、很臭。 4、引导幼儿说说有了大小便该怎么做。 二、引导幼儿观看课件,

17、激发幼儿在活动中能大胆表达自己有便意的需求。 1、课件一:蒙氏自主活动中 提问:小朋友们在干什么?他怎么啦?他是怎么做的? 2、课件二:集体活动中 提问:小朋友们在干什么?他怎么啦?他是怎么做的? 3、课件三:做操时 提问:小朋友们在干什么?他怎么啦?他是怎么做的? 4、课件四:户外活动时 提问:小朋友们在干什么?他怎么啦?他是怎么做的? 小结:你喜欢刚才的小朋友吗?为什么? 三、熟悉幼儿入厕环境,培养幼儿不随地大小便的习惯。 1、图片一:厕所里外环境简单介绍入厕方法 2、图片二:厕所男女标志区分男女厕所 3、图片三:男、女孩入厕正确入厕 4、图片四:清洁员清理厕所提醒幼儿要将大小便便到便槽里

18、。 四、判断对错 1、介绍表格及哭脸笑脸标志 2、引导幼儿根据图中幼儿表现判断对错,并贴到表格中合适的位置。 五、组织幼儿集体入厕 活动延伸: 1、学习正确大小便方法。便后整理衣服。 2、生活中,加强幼儿入厕能力的培养 分析和反思: 小班部分孩子由于环境的改变,心情变得焦虑、紧张,有了便意时憋着,不敢上厕所、不敢向老师寻求帮助,以至于尿拉裤子现象时有发生,根据这一情况我设计了“我要上厕所”这一活动。目的是通过这次活动激发幼儿能大胆的表达有便意时的需求,养成不憋屎、憋尿、不尿湿裤子的好习惯。 通过活动,我发现设计的活动存在三个大问题:首先从目标上分析,定的有些不合理,涉及的范围较广,突不出活动重

19、点,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其次,从整个活动设计环节来看,我设计的主要意图是让幼儿学会在活动中大胆表达有便意的需求,这是核心环节。可在活动中只是在第一环节中体现了一下,其它环节如:熟悉厕所环境、区分男女厕所等占了很大的比重,给人以主次不分的感觉。再次,活动内容偏多,在短短一个活动内,既要让幼儿体验尿裤子的感受,又要学习表达有便意的需求及熟悉环境等,不可避免地导致每一个环节都进行的都很匆忙。所以,本次活动在环节上还需梳理,紧紧围绕目标,突出重点要解决的问题,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小班生活活动 鞋子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认识鞋子,初步了解鞋子的特点及用途。 2、鼓励幼儿运用语言方式

20、表达自己对鞋子的认识。 3、教会幼儿正确穿鞋的方法,培养自我服务和帮助别人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 1、事先排练好情境表演。 2、拖鞋、皮鞋、运动鞋、溜冰鞋、雨鞋各一双。 3、拟人化鞋样:高兴、不高兴各一双。 4、大鞋和小鞋音乐。 三、活动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1、找找小糊涂。 师:今天,小糊涂说好要请我们小朋友去他家玩的,人到哪去了? 2、师:为什么会走不快? 小糊涂:我穿了拖鞋。 师:你怎么穿拖鞋啊? 小糊涂:家里鞋子太多了,不知道穿什么好。 师:我们一起去他家里找找合适他的鞋子吧。 认识鞋子,了解其特点及用途。 1、出示鞋柜。 师:看看都有些什么鞋子? 师:想想哪双鞋子适合出

21、门穿?为什么? 2、下雨了,穿什么鞋子? 天气热时适合穿吗?为什么? 在家里,我们穿什么鞋子? 为什么只能在家里穿? 3、师选出皮鞋和运动鞋 小糊涂出去运动,穿什么好? 、学习穿鞋子。 1、师:小糊涂不会穿,怎么办?我们来教教他吧。 2、师一边念儿歌一边示范穿鞋子。 3、小糊涂穿鞋子。幼儿检查,发现小糊涂穿反了。 4、出示拟人化鞋样 师:两双鞋子有什么不一样? 师:为什么一双鞋高兴,一双鞋不高兴? 师:那小糊涂的鞋子穿的对吗?小鞋高兴吗? 怎么做小鞋才会高兴? 5、我们也穿上鞋子和小糊涂一起去外面玩去吧! 延伸活动: 和小糊涂一起游戏。 附儿歌: 穿鞋歌 小脚伸进去,用里往上拔; 鞋子穿穿好,

22、走路不摔跤。 小班生活活动 有趣的手套 设计思路 最近几天气温骤降,幼儿陆陆续续开始戴手套了。来园的时候,我们会在一起谈论手套,幼儿很开心,这给了我教育的灵感。我想:手套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用品,能否利用手套演绎一个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呢?结合托班时我们曾开展过的“袜子找朋友”活动,幼儿已积累了初步的配对经验,我预设了集体教学活动“有趣的手套”。 本次活动凸现一个“趣”字,即各种各样不同手套的“有趣”,让幼儿找找、说说、戴戴手套的“乐趣”,以及在宽松 的环境中快乐学习的“兴趣”,从而挑战并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促进幼儿多向思维的发展。 活动目标 1喜欢各种各样的手套,初步感知其明显不同。 2知道手套可

23、以保暖,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创设手套商店场景,其中包括各种不同种类的手套(如五指的、并指的、半指的、能翻盖的、有挂绳的,大人戴的手套和幼儿戴的手套等)。 2事先带领幼儿参观过手套商店。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起兴趣 呈现“手套商店”场景,引起幼儿的活动兴趣。 1这是什么地方?(教师带领幼儿学说“手套商店”。) 2手套商店里有些什么?我们一起进去看看吧! 二、看看说说,感知手套的不同 1参观手套商店,引导幼儿发现手套的不同。 (1)手套商店里有那么多手套,你最喜欢哪一副手套?(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这只手套有什么特别? (3)这两只手套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从手

24、套的颜色、大小、花纹、款式进行感知比较。) 2根据幼儿的描述,教师简单小结手套的不同。 三、找找戴戴,体验手套能保暖 1幼儿自由挑选手套,鼓励他们自己学戴手套。 (1)每个人要选几只手套?为什么要选两只手套?(丰富词汇:一副手套) (2)请你去选一副自己最喜欢的手套,戴在手上。(重点帮助戴“分指手套”的幼儿。) 2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手套是什么样的?戴上手套后有什么感觉? (1)你的手套是什么样子的?(鼓励同伴之间互相交流。) (2)带上手套后你的小手有什么感觉?(丰富词汇:暖和、温暖、舒服) 3教师带领幼儿念儿歌小手套,激发幼儿喜欢自己的小手套。 一副小手套,真呀真漂亮。带上

25、小手套,真呀真暖和。 4幼儿为教师挑选手套。 (1)你们戴上了手套都觉得很暖和,我的手好冷呀。(引发幼儿主动为教师挑选手套的愿望。) (2)今天来了许多客人老师,他们也想戴上暖和的手套,请你们挑选一副手套送给他们。 活动延伸 1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玩”手套商店。 2在区域活动中开设手套商店,并投放手套纸样,供幼儿玩涂色、配对游戏。 3在生活区中让幼儿学戴手套,并创设“小阳台”,鼓励幼儿每天将自己带来的一副手套夹在一起摆放。 反思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本次活动我注重创设“手套商店”的场景,让幼儿在情境中进行操作,以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活动时幼儿在“手套商店”的情境中始终能积极参与,并乐意仔细观

26、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我较好地处理了以下几对关系,并提升了现场教学的灵活调控能力: 1预设问题与生成问题的关系 围绕目标,我预设了“手套商店里有那么多手套,你最喜欢哪一副手套?这只手套有什么特别?”以及“这两只手套有什么不一样?”等比较开放的问题,试图通过这些问题引发幼儿主动地观察与比较。在现场教学中,我能根据幼儿的表达,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说出每副手套的主要特点,如有两个幼儿选择了两副颜色相同、图案不同的手套(一副图案是米奇、另一副图案是米妮),我马上引导幼儿发现其中的不同,自然地将“男孩女孩”的性别概念整合在其中:又如当一个幼儿选择了一副带挂绳的手套时,我通过追问“这根绳子有什么用呀?”引

27、导幼儿发现有挂绳手套的方便之处,并及时地将幼儿的个别经验提升为共同经验。 2个别互动与多向互动的关系 活动中,我进一步认识到教师应该及时将个别幼儿的发现“回归”到集体中,让大家分享经验、拓展思维。如当一个幼儿选择了羊毛手套,并表示“自己最喜欢这副手套”时,我马上就请每个幼儿都通过触摸感受羊毛手套厚、软的特点,同时引起同伴间的经验交流。这不仅加强了师幼间的个别互动,也增进了生生间的同伴互动。 3关注差异和适时指导的关系 现场教学中,我还发现对一些幼儿来说很容易的操作行为对另一些幼儿来说却很难。这就需要教师关注并把握幼儿发展中的差异,因人而异,及时指导。如活动的第三个环节“找找戴戴,体验手套能保暖”,幼儿在戴手套的过程中,同样是一副五指手套,有的幼儿很快就自己戴好了,有的幼儿努力了半天却还是将两只手指伸进了同一个指洞这时教师要及时作出反应,通过语言、动作等辅助,让不同能力的幼儿都能及时戴上手套,获得成功快乐的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