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文化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生命力的延伸.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476206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建文化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生命力的延伸.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党建文化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生命力的延伸.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党建文化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生命力的延伸.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党建文化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生命力的延伸.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党建文化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生命力的延伸.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党建文化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生命力的延伸.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建文化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生命力的延伸.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党建文化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生命力的延伸 摘要:党建文化是政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党建文化由党的政权理念、政治心理、价值取向、历史传统、思维方式、情感态度、伦理道德、标识符号等范畴所构成。只有解决党建文化面临的国内外各种挑战,才是加强党建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党建文化;党的建设;生命力;延伸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党建文化的科学内涵和外延 学界为人党建文化有多种不同看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例如:有学者认为:“作为一个新的研究范畴,党建文化可以在广义上看作是由中国共产党引领和建构起来的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现象,也可以狭义地理解为在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中所呈现

2、出来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要素。”有学者则认为:“党建文化是指在党的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全党所认同的政治思想、组织心理、制度规范、行为作风以及由此决定的党的形象。”这些概括虽然对揭示党建文化的内涵有一定的帮助,但前者阐释的党建文化概念,显然比较宽泛,不够具体和“精确”,后者对党建文化概念的界定,则与政党文化的定义没有区别开来。 本着学术研究科学性的要求,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要完整而准确地界定“党建文化”这一概念,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因为“文化”这一概念本身的内涵和外延非常复杂。本文主要是把重点放在对“党建文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包括的基本要素作出明确的概括。“党建文化”是一种由多种文化因子构成的多

3、元复合性文化,在本质上它是一套观念价值体系。 2 党建文化的主要功能与作用 2.1凝聚党内团结和谐 党内团结和谐是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纵观世界政党发展史,许多政党的衰败或消亡都与党内不团结不和谐脱不开干系。一般来说,政党成员在思想觉悟、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心理情感等方面总是存在着各种差异的,这势必对维护党内团结统一提出挑战。而现代政党政治发展趋势表明:仅仅依靠意识形态教育来凝聚党员对党的认同和情感是不够的。在这种情况下,党可以通过加强党建文化来熏陶和塑造个体党员,促使他们积极协调矛盾、化解冲突和达成共识,引导他们走出原有的思想理论的误区和修正价值观念的偏差,促使他们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党保持一致,

4、从而维护党内秩序,实现团结和谐。身处党建文化之中的党员,即使有时对党的某个决策不够认同,但文化所特有的那种“润物细无声”的感染力,也会促使其愿意接受党建文化形成的传统,服从党建文化孕育的原则和制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党建文化是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的黏合剂。 2.2推动政党政治进步 现代政治实际上就是政党政治。政党政治的发展,离不开政党文化的影响和推动。政党文化对政党政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作用主要表现为完善政治体系的设计、改进政党活动的方式等。要推动政党政治发展,必须重视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政党文化。优秀的政党文化能够为政党政治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氛围和条件,而党建文化就是政党文化的重要内容

5、之一。在党建文化要素结构中,政治心理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作为一个拥有8000多万党员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在党内培育出文明健康的政治心理格外重要。良好的政治心理可以使党员积极主动参与到党的事务中来,投身于党的事业。党建文化能够为政党政治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3引领社会文化发展 党建文化的生成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特定时期的社会文化的反映。在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内核是社会主义文化,而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核是党的文化。从总体上来说,党建文化是一种先进的文化。党建文化的先进性,决定了在党建文化与社会文化互动的过程中,党建文化居于主导地位。党建文化的发展能够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其一

6、,党建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社会大众认同和接受程度比较高。其二,党建文化作为主流文化,能够消解各种亚文化的消极影响。其三,党建文化能够为社会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精神资源。 3 党建文化在新时期面临的挑战 3.1西方社会思潮的威胁 我们处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全球化的发展是“一个实践政治话题,也是一个社会经济话题,此外,它还是一个思想话题”。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在不断地加剧不同国家之间文化上的融合和冲突,尤其是各种意识形态的融合和冲突。目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受到来自西方的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终结论和文明冲突论等社会思潮的不断冲击,这些社会思潮在中国也都拥有自己的一批信奉者,他们以不同形式和

7、手段批判甚至诋毁马克思主义。这种情况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党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3.2国内多元文化发展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成分多元化的发展带来了价值观、思想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多元文化给党建文化的发展带来许多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特别是各种非主流文化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严重地冲击着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理念。在负面文化的影响下,也出现了一些共产党员宗旨意识丧失、纪律观念淡薄、伦理道德滑坡以及个人主义突出等问题。 3.3党建文化不良因子的侵蚀 党建文化的本质和主流是健康的、先进的,它体现和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8、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党建文化中也残留着一些旧思想、旧观念和旧作风,如“官场文化”和“潜规则”等。如果不能及时清除这类文化,必将腐蚀那些意志薄弱的党员干部,破坏他们的规范意识和纪律观念,也必将侵蚀党的肌体,影响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党建文化的发展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怎样抵制和铲除这些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对于党建文化的发展也是一个严峻考验。 4 推进党建文化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4.1党建文化发展必须吸收和融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党建文化的发展既离不开党自身的政治文化的发展,更离不开养育党的政治文化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党建文化的文化环境和思想资源,影响

9、着党建文化的生成和发展。在反映党建文化的话语中,我们经常看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影子。例如,党的思想路线中的“实事求是”就是党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有不少值得党建文化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要推进党建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就要善于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吸收和融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也更有利于党建文化影响和推动群众文化的发展。 4.2党建文化发展必须立足于党的实践活动和党的日常生活 一方面,党建文化来自党的实践活动和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党的实践活动和日常生活给党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和源泉。党建文化不是一些空洞的符号或脱离生活的标签

10、,而是在党的长期实践和日常生活中凝练出来的精神产品。党建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党的事业发展息息相关,与党员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要发挥党建文化的重要作用,不能停留在一些虚无缥缈的标语口号或抽象原理上,而要立足于党的实践活动和日常生活,在党的实践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发展党建文化。 4.3党建文化发展还必须有科学的领导体制和足够的经费作保障 党建文化的发展涉及方方面面,其中科学的领导体制和足够的经费是推进党建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的根本保证。党建文化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充分的人力、物力与财力。人力、物力与财力的有效供给与运行,需要一套科学的领导体制。如果没有一套科学的领导体制,党建文化的发展就会失去有效的组织力和影响力;如果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持,党建文化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就得不到有效落实。 结束语 党建文化发展还必须要有科学的领导体制和足够的经费作保障。党建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涉及到方方面面,其中科学的领导体制和足够的经费是推进党建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的根本保证。面对新形势下党建文化的新挑战和新机遇,各级党组织都要自觉担负推动党建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历史使命,以促使党的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马西恒、夏军.党建文化及其社会化中国共产党党建文化初探M.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0(03). 2赵理富.政党的灵魂: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