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培训材料.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476757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组合作学习培训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组合作学习培训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组合作学习培训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组合作学习培训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组合作学习培训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组合作学习培训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组合作学习培训材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组合作学习培训材料 “大姚教学范示-标杆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培训材料 一、 理论依据 学习型金字塔 全脑偏好图 二、 学习小组组建 组建原则:同组异质 异组同质 合理搭配 4人一组。 分组依据 1、全脑偏好图 2、学生成绩 3、男女搭配 组建步骤 1、以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总分为根据,按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分成三个大组。前八名为第一组,最后八名为第三组,第九名到第二十四名为第二组。 2、分别从第一组(前八名)和第三组(最后八名)中各抽出一位出来并在一起(注意并不一定是最高分和最低分的组合,而是尽可能把不同性别、性格、兴趣和爱好、文理课还好不同)。 3、从中间组的16位学生中以2人一组分配到已搭配

2、好的八个二人组中,组成四人小组。各有不同的强项和弱项的四位同学放在一起。这两位同学也应当是尽可能不同性别、性格、兴趣和爱好。组成后一定计算每个四人小组的总分,应当八个组都基本一样,总分只相差5分。就是说,要让8个小组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 4、指导全班32位同学画出“全脑偏好图”,把每个四人小组的四张“全脑偏好图”放在一起,如果有两张基本一样,就需要调走一位。 5、调整到4人小组内4人的“全脑偏好图”不相同,必须要有一位8个最高分之一,一位8个最低分之一,有男有女,若出现全女组,则要让其中有像男孩子性格的女孩。 6、在总分基本相同之后,就指定成绩最好的学生当四人小组的带头人。 7、四人小组确定后

3、,请各小组自行选出一位组长,小组选出谁就是谁,老师不要干预,一般情况下,小组长都不会是老师指定的带头人(发言人),而是一位比较活跃、比较有组织能力的学生。 8、分好组后教师要在全班正式宣读各个四人小组组长与带头人的名字,并且要郑重其事地逐个送给每位小组长一本小组记录本,拜托他们记录小组活动情况。并在以后的学习活动中加以指导和批阅。 9、各小组讨论订出自己小组的下一阶段的目标,并且提出主要措施,然后教师以合同形式印发给全班每个小组一份。 10、根据成绩、性格、爱好的不同,每个小组中的四位同学,要分别结成二个帮扶对子,开展组内帮扶活动。 、全脑偏好图 1、理论基础: 赫曼HBDL全脑模型剖面棋格图

4、 2、具体功能: 用这一棋格图对学生进行调查描出来的思维偏好图,客观的反映了每位学生的偏好和自我评量,当然这只是一种心智偏好,而不是天资或能力。但是偏好和能力之间有很大的关联。如果我们能正确了解学生的心智偏好,我们就能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并且他们每一个人制定自己的全脑动员表,以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3、实际操作: 、首先请学生填“偏好指标图”,分别在以下三个图每个图中圈出8个你最偏好的元素。 (2)、然后将每一幅指标图中的A、B、C、D四大象限里的元素数目,填入图四中各自所属的空格里面,然后算出每一象限的总和,便可看出你是以哪一象限为最大优势。 ()、有了以上的数据以后,就可以请每位同学按数据在

5、图五中描绘出自己的“全脑偏好图”。 4、用途说明: ()、“偏好指标图”是以一个四象限的棋格图来表现,模拟的是人脑的四大思维构造。东西对分的这两部分,一般称做“左脑右脑思维模式”;南北对分的这两部分,则是称做“北南边缘系统”。大脑模式包含的是“认知和理解”的思维,边缘模式包含的是“本能的、组织的、直觉式思维。 ()、之所以要为每一位同学描出“全脑偏好图”并且作为编组的依据,是因为根据赫曼的研究,全脑偏好图图形相同或相近的人,心智偏好也差不多,这类学生,可以称做为“同质”生。 图一 学习方式 图二 学习条件 图三 学习状态 图四 偏好指标图 全脑偏好图 、小组重组 学习小组一般要求按以上步骤每学

6、期开学时进行重新组合,并对上学期学习小组的工作进行总结和表彰,提出新成立小组的奋斗目标和措施,给成绩后进学生以清零的机会。 三、学习小组的任务 制订目标措施 1、学习小组一经成立,则要求各组在最短的时间内,制订好本组的目标和措施并张贴在教室指定位置。 2、目标要具体、恰当、有激励性,经过全组学生的共同努力可能达到。设计学科成绩期望表,每学期两张,如小组人数不同,则可算出小组平均成绩进行比较。 XX年级XX班学习小组奋斗目标及措施 科目 成绩 期中考总评 奋斗目标 个人成绩 及 奋斗目标 基础分 数 目标 分 数 基础分 数 目标 分 数 基础分 数 目标 分 数 基础分 数 目标 分 数 语文

7、 数学 总 分 小组优点: 小组不足: 改进措施: 开展帮扶活动 1、开展组内帮扶,实行两两结对。帮扶内容应含盖思想、品德、纪律和学习等各个方面,互帮互学,互相促进,相互提高。 2、设计结对帮扶表,张贴在教室指定位置。由帮扶对子讨论确定帮扶措施。 结对帮扶表 小组序号帮 扶 对 子 名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帮 扶 措 施 帮扶效果 3、制订帮扶效果评定标准,每学期末由班委会对照标准组织评定,最后 由班主任审定。 四、学生培训 组长培训 1、组长职责 2、课堂管理 3、日常管理 发言人培训 1、课堂小组活动信息收集 2、发言 组员培训 1、课堂小组活动 2、日常小组

8、活动 3、自学活动 五、学习小组的激励 课堂激励措施 依据学科特点,制定出本学科学生课堂展示评分标准,每次展示最高分为10分,最低分为0分。按照回答提问、讲解、板演、朗读、听写、默写、实验操作、表演等不同展示方式,制定好评分标准。使每一组和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展示的权利和机会. 表一: XXX班_科课堂展示评比台 科任教师:_组长_ 第_周 分数 组数 得分 总分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六组 七组 八组 使用说明:1、此表由班上离黑板最近的一位比较负责任的学生当堂在某一学科课堂上在黑板上计分。 2、计分办法:(1)全班共四个大组,由15个4人小组组成,将每个大组中3个或4个四人小组的得分

9、之和记为该节课这个大组的得分(星期一到星期五的总分由该科课代表累积在表三中,积分在最后的一个组周末必须整理该科这个星期的知识点或者标杆题); (2)评分办法:根据我班制订的小组课堂展示评分及管理规定:当小组组员代表展示正确时,全组每人得10分;若小组代表同一个学生展示超过两次的,从第三次展示开始,全组学生都减半记分;若代表为小组带头人且展示正确时,则仅是带头人自己得10分,其他小组成员不得分; 3、最后的总积分由班长和副班长在星期五中午向四个大组在黑板上公布,积分在最后的一个组周末必须整理该科这个星期的知识点或者标杆题);星期天下午晚读前由大组长收齐后交科代表交给科任教师检查。 其它激励措施

10、表二: XXX班_科课堂展示评比台 科任教师:_班长:_第_周 得分 大组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附加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使用说明:1、此表由班长和副班长两人在每节课结束时,将黑板上的总分进行当堂记录,星期五中午向各个大组公布积分(积分在最后的一个组周末必须整理该科这个星期的知识点或者标杆题;星期天下午晚读前由大组长收齐后交科代表交给科任教师检查)。 2、附加分: 按课堂、自习整组学生的表现由上课教师综合评价给出优( 10分)、良( 8分)、中(5分)、差( 2分或0分)的等级计分后加入总分。自习课上有人讲话或睡觉的一律不得评优和良(小组也一样)。 表三: XXX班_

11、科小组个人参与课堂活动情况 科任教师:_ 小组长:_ 第_周 项 目 是否按要求自主预习 是否按时完成预习题 自 我 记录 小 组 长 或 教 师 评 价 小组讨论交流是否认真积极 是否参与板演展示 参与板演展示次数 是否参与表演讲解 参与表演讲解次数 总体 表现 是否 进步 等级 使用说明:1、此表由各个四人小组组员自己记录、小组长或上课教师的综合评价给出优( 10分)、良( 8分)、中(5分)、差( 2分或0分)的等级, 2、根据综合等级积分后,以附加分的形式加入表四中,作为小组个人本周的最后得分(积分在最后的一个周末必须整理该科这个星期的知识点或者标杆题;星期天下午晚读前由小组长收齐后交

12、科代表交给科任教师检查)。 表四: XXX班_ 科小组个人评分 科任教师:_ 小组长:_ 第_周 得分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附加分 小组 组长 发言人 组员 组员 使用说明:1、此表小组长在每节课堂上,记录小组四个成员的得分,星期五中午向每个组员公布积分(积分在最后的一个周末必须整理该科这个星期的知识点或者标杆题;星期天下午晚读前由小组长收齐后交科代表交给科任教师检查)。 2、附加分: 按表三中的综合等级计分。 附:1、小组记录本 封面: 小组记录本 20 20 学年度 学期 小组名称 带头人姓名_ 小组长姓名_ 小组成员姓名_ _ 记录内容:由表一、表二、表三、表四反映。 六、操作中注意事项 1、分组过程中班主任与任课教师要密切配合。 2、分组初期对学生的培训过程中班主任与任课教师要密切配合,发现问题应及时沟通,共同协商解决。 3、班主任要加强各小组的管理,随时找小组长了解各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 4、在课堂中应关注后进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随时给予帮助、指导。 5、结对帮扶过程中,若出现不愿意帮扶或不愿意被帮扶的情况时,应及时做学生思想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