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480257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4.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大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山大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山大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山大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山大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大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大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山大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全面提升学生的古典文化素养,初步了解古代大诗人的生平行迹。 2.通过诗词教学进行阅读积累,培育审美情感,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以古代诗歌,辞赋为主,从唐诗宋诗及清诗中选择一些著名诗人的作品,集中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道德品质,体现各个时代的不同社会风貌。如杜甫的心忧国家,李白的豪迈不羁,白居易的流畅明晓,苏东坡的诙谐豁达等等。 教学内容分成不同的专题,并不局限体裁,表现形式。每周围绕一个专题来进行教学,如父母亲情,真挚友情,怀古等,大力鼓励学生在课外查找资料,对课堂学习进行补充,进一步讨论交流,甚至可以视具体情况开展延

2、伸活动。 三、教学重点 诗词教学的重点在于反复诵读,苏东坡说过:“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因此教学中对所学诗词要求学生背诵。我们将帮助学生用各种方法进行记忆,进行朗诵比赛,鼓励学生多背,打造一个善于记忆的头脑。同时,对诗词的朗读也进行专门指导。 四、教学措施: 1、诵读,记背。再慢慢品尝,感悟。 2、对其中感兴趣的话题,展开研究。 3、将这本书扩展出去,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对我们的民族文化有更深的了解。 第一单元 经典驿站 诗 经 硕鼠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硕鼠的意义及要表达的中心。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硕鼠原文。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反复

3、读译文。 三、温馨点击。 介绍诗经及魏风硕鼠。 四、活动广角。 1、背诵硕鼠这首诗。 2、说一说你对诗经了解多少。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同桌交流。 教学反思: 1 黄鸟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黄鸟的原文及译文。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了解这是一首挽歌,描写的是什么。 四、活动广角。 1、用这样的句式来写首小诗。 2、古代人奉行“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你认为这处观点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五、成长阶梯。 做好自我评价和组内评价。 教学反思: 韩非子 买椟还珠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买

4、椟还珠的原文及译文。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1、了解韩非子这部书的作者及内容。 2、体会书中故事的教育意义。 四、活动广角。 1、读了这个故事,你一定有许多话想说吧?请把你最想说的一句话写下来。 2、和你的朋友一起把这个故事演一演吧! 五、成长阶梯。 做好自我评价。 教学反思: 曾子杀猪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曾子杀猪的原文及译文。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2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了解这个故事告诉

5、我们的道理。 四、活动广角。 1、展开你想像的翅膀,把这个故事讲给你周围的人听吧。 2、读读方框中的文字,从中受教育。 五、成长阶梯。 填写好三个项目。 教学反思: 淮南子 秦西巴纵霓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秦西巴纵霓的原文及译文。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谈谈你取得好成绩时或得到老师的表扬时是怎么做的?遇到困难或失败时呢?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教学反思: 后羿射日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后羿射日的原文及译文。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

6、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我们的祖先真是了不起!你若喜欢这个故事,就把它讲给你的家人听。 3 2、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读后有什么感想?与同学交流一下。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教学反思: 战 国 策 千金求马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千金求马的原文及译文。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在小组里谈一谈,你如何评价这

7、位内侍的做法? 2、想一想,如果你是这位国君,你还有什么办法得到千里马? 3、把你知道的益智故事讲给大家听。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教学反思: 赵威后问齐使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赵威后问齐使的原文及译文。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查阅资料,思考一下,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君王与人民谁的作用大?是谁创造了人类灿烂的文化? 2、与你的小伙伴一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救助周围有困难的人。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名人长廊 姜

8、尚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姜尚的生平及主要事迹。 教学过程: 一、阅读人物剪影。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4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姜尚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与同组的同学说说姜太公是怎样出山的? 2、让我们再去读一读有关姜太公的书,领略他的远见卓识吧! 3、在班上开个故事会,讲讲自己所知道的姜太公的故事。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教学反思: 管仲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管仲的生平及主要事迹。 教学过程:一、阅读人物剪影。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温馨点击。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管仲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

9、动广角。 1、管仲的话既精彩又好记,试着背一背。 2、你对“终身之计,莫若树人”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在小组内谈一谈你的看法。 3、再去找一找资料,谈一谈你对管仲的了解。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教学反思: 孙武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孙武的生平及主要事迹。 教学过程: 一、阅读人物剪影。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温馨点击。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孙武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搜集孙武生平资料,在小组内开个交流会。 2、孙子兵法有十三篇,你最喜欢哪一篇? 3、从孙子兵法中选取一段,同学们合作演一演,重现孙武精神。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

10、学交流。 教学反思: 司马迁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司马迁的生平及主要事迹。 教学过程:一、阅读人物剪影。 5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司马迁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司马迁受了这么大的磨难,还写出了史记,对此,你有什么感受? 2、你对司马迁还有哪些了解?在小组里交流交流吧!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教学反思: 苏武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苏武的生平及主要事迹。 教学过程: 一、阅读人物剪影。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苏武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1、 1、你还想了解苏武在北海的情况吗?那就赶快读读苏武传吧! 2、把你知道的苏武的故事讲给同学和家长听。 3、你还知道哪些有气节的英雄人物的故事? 四、成长阶梯。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教学反思: 第三四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在“名胜佳境”里,我们会欣赏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每一处风景,都有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在“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聆听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了解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国人的大气、自尊、圣洁和人格的高尚。 通过阅读,使学生欣赏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和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领略千百年来中国的民族,逐步了

12、解和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能够熟练地背诵经典古诗文,并能初步理解其意思,同时能够尝试表达个人学习经典古诗文的感受和见解。 通过传统文化学习,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与同学合作,尝试进行文化名胜游览和当地传统文化考察活动。 教学重点: 6 能够熟练地背诵经典古诗文,并能初步理解其意思,同时能够尝试表达个人学习经典古诗文的感受和见解。 教学难点: 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了解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国人大气、自尊、圣洁和人格的高尚。 教学措施 1、 教学形式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等。 2、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

13、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课时安排 第三单元 名胜佳境 济南 泉城济南 1课时 佛教名山千佛山 1课时 名泉之冠趵突泉 1课时 泉城明珠大明湖 1课时 崂山 海上名山 1课时 崂山名瀑龙潭瀑 1课时 第四单元 艺术乐园 对联 妙联集锦 1课时 读书名联 1课时 成语 成语探源 1课时 成语诗画 1课时 第三单元 名胜佳境 泉城济南 教学目标: 1、 把文章读通顺。 2、想一想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 3、通过阅读,使学生欣赏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和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领略千百年来中国的民族艺术,逐步了解和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增强学生阅读积累,

14、陶冶学生的品德修养。 教学过程:一、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你们都到过哪些地方旅游?你知道哪些旅游城市?听说过济南吗?你对济南有哪些了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济南,看看济南有多美,看看济南有哪些旅游景点。板书:泉城济南 二、指导学生自学 1、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说一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7 2、试分析一下每一句话的含义。 三、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小组交流上述两个问题。 四、全班交流、拓展 1、集体交流,教师适时订正,指导。 2、活动广角:你知道哪些著名的景点呢?小组内交流。 五、成长阶梯: 1、尝试背诵这首诗,可以同桌背,也可以小组背。 2、学习了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济南

15、落日天边见二峰, 平临湖上出芙蓉。 西来水竇缘王屋, 南去山根接岱宗。 教学反思: 佛教名山千佛山 教学目标 1、能背诵这首诗。 2、通过阅读,使学生欣赏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和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领略千百年来中国的民族艺术,逐步了解和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听说过千佛山吗?你对千佛山有哪些了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千佛山,看看千佛山有多美。板书:佛教名山千佛山 二、指导学生自学 1、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说一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试分析一下每一句话的含义。 3、读一读:温馨点

16、击:简介千佛山。 三、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小组交流上述三个问题。 四、全班交流、拓展 1、集体交流,教师适时订正,指导。 活动广角:千佛山历史文化悠久,把你知道的有关千佛山的传说、诗句、对联等讲给同学听。 请听这幅对联:“秋水一湖,满贮五三烈士血;佛山万仞,可作国耻纪念碑。” 理解这幅对联的含义。 五、成长阶梯 8 1、学了这篇课文,你对千佛山有哪些了解? 2、你还能说出千佛山的哪一些著名景点? 3、有机会亲自去爬一爬千佛山,并把历代名士的题词、题句抄录下来 。 4、尝试背诵这首诗,可以同桌背,也可以小组背。 板书设计: 千佛山 山对济南城, 人言帝舜耕。 登临记晚秋, 几案与云平。 教学反思

17、: 名泉之冠趵突泉 教学目标 1、能背诵这首诗。 2、通过阅读,使学生欣赏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和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领略千百年来中国的民族艺术,逐步了解和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听说过吗趵突泉?你对趵突泉有哪些了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趵突泉,看看趵突泉有多美。板书:名泉之冠趵突泉 二、指导学生自学 1、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说一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试分析一下每一句话的含义。 3、读一读:温馨点击:简介千名泉之冠趵突泉。 三、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小组交流上述三个问题。 四、全

18、班交流、拓展 1、集体交流,教师适时订正,指导。 活动广角:趵突泉历史文化悠久,把你知道的有关的趵突泉传说、诗句、对联等讲给同学听。 五、成长阶梯 1、学了这篇课文,你对趵突泉有哪些了解? 2、你还能说出趵突泉的哪一些著名景点? 3、有机会亲自去趵突泉看一看,并把历代名士的题词、题句抄录下来 。 4、尝试背诵这首诗,可以同桌背,也可以小组背。 教学反思: 9 泉城明珠大明湖 教学目标: 1、能背诵这首诗。 2、通过阅读,使学生欣赏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和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领略千百年来中国的民族艺术,逐步了解和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

19、言的魅力。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 教学过程: 泉城明珠大明湖介绍; 位于济南市中心偏东北处,公园面积八十六公顷(1290亩),其中湖面四十六公顷,约占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三。湖水来源于城内的珍珠泉、濯缨泉、王府池等诸泉,水源充足,有“众泉汇流”之说,平均水深两米,最深处约四米,是繁华都市中一处难得的天然湖泊。大明湖历史悠久,见诸文字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早在北魏年间,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记载:“泺水北流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寺东北两面则湖。”其位置在今五龙潭一带。另有史料记载,那时的大明湖称历下波或历水波,南至濯缨湖,北至鹊山和华不注山,也就是说现在的大明湖、五龙潭和北

20、园是相连的一个大湖,湖阔数十里,平吞济泺。六朝时,因湖内多生莲荷,曾名“莲子湖”;唐时又名“历水波”,宋代称“西湖”。宋时著名文学家曾巩曾有诗道:“问吾何处避炎蒸,十顷西湖照眼明”。可知当时此处已是消暑游憩之地。北宋熙宁五年(公元XX年),曾巩任齐州 (今济南)知州时,为防御水患,修建了北水门,引湖水入小清河,使得湖水经年水位恒定,并在沿湖修建了亭、台、堤、桥,使之渐成游览景观。至金代,诗人元好问在中始称大明湖。明代重修城墙,大明湖遂初成今日形貌。 二、指导学生自学 1、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说一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试分析一下每一句话的含义。 3、读一读:温馨点击。 三、小组合作学习

21、、交流 小组交流上述三个问题。 四、全班交流、拓展 1、集体交流,教师适时订正,指导。 活动广角:大明湖历史文化悠久,把你知道的有关的大明湖传说、诗句、对联等讲给同学听。 五、成长阶梯 1、学了这篇课文,你对大明湖有哪些了解? 2、你还能说出大明湖的哪一些著名景点? 3、尝试背诵这首诗,可以同桌背,也可以小组背 教学反思 海上名山 教学目标: 1、能背诵这首诗。 10 2、通过阅读,使学生欣赏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和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领略千百年来中国的民族艺术,逐步了解和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使学生

22、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 二、指导学生自学 1、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说一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试分析一下每一句话的含义。 3、读一读:温馨点击:素有“海上名山第一”的崂山位于黄海之滨,主峰1133米,它拔海而立,山海相连,雄山险峡,水秀云奇,自古被称为“神仙窟宅”“灵异之府”。齐记中亦有“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的记载。昔日秦皇汉武帝登临此山寻仙,唐明皇也曾派人进山炼药,历代文人名士都在此留下游踪,号称“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崂山道士更是闻名遐迩。山上奇石怪洞,清泉流瀑,峰回路转。人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的崂山,XX年被国

23、务院确定为全国名胜景区之一。进崂山可分为中、南、东三线,其景色各异。 三、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小组交流上述三个问题。 四、全班交流、拓展 1、集体交流,教师适时订正,指导。 活动广角:把你知道的有关的崂山传说、诗句、对联等讲给同学听。 五、成长阶梯 1、学了这篇课文,你对崂山有哪些了解? 2、你还能说出崂山的哪一些著名景点? 3、有机会亲自去崂山看一看,并把历代名士的题词、题句抄录下来 。 4、尝试背诵这首诗,可以同桌背,也可以小组背。 教学反思 崂山名瀑龙潭瀑 教学目标: 1、能背诵这首诗。 2、通过阅读,使学生欣赏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和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领略千百年来中国的民

24、族艺术,逐步了解和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 二、指导学生自学 1、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说一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试分析一下每一句话的含义。 11 3、读一读:温馨点击: 崂山八水河中游,于百尺悬崖飞流直下,喷珠吐玉,状如龙舞,故名“龙潭瀑”。潭中碧水凝寒,清澈见底。山雨过后,洪涌瀑注,飞腾叫啸,蔚为壮观。 北九水 白沙河上游河流,因山有九折,水有九曲得名。以北九水疗养院“九水界桥”为界分内九水外九水。“九水明漪”为崂山十二胜景之一。源于巨峰北麓

25、之水,流入峡谷,一路群峰竟秀,万木争荣,佳景迭出,美不胜收,故有“九水画廊”之美誉。 三、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小组交流上述三个问题。 四、全班交流、拓展 集体交流,教师适时订正,指导。 五、成长阶梯 1、你还能说出崂山的哪一些著名景点? 2、有机会亲自去崂山看一看,并把历代名士的题词、题句抄录下来 。 3、尝试背诵这首诗,可以同桌背,也可以小组背。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艺术乐园 妙联集锦 教学目的:让学生明白对联的由来及妙趣。 教学过程: 一、学生阅读艺海拾贝,体会对联的妙趣。 交流你喜欢的对联,并说出它妙在什么地方。 二、品读温馨点击,对对联有进一步的了解。 三、活动广角: 1、把这些对联

26、读几遍,同桌试着对一对,一定很有趣。 2、讲出下面对联中包含的七个人物的名字和他们的故事。如果讲不出就去请教别人或查找资料。 四、交流学习心得。 五、教师小结。 教学反思: 读书名联 教学目的:让学生明白古往今来有哪些有关读书的名联。 教学过程: 一、学生阅读艺海拾贝,体会这些读书名联。 交流你喜欢的对联,并说出它妙在什么地方。 二、品读温馨点击,对读书名联的来历有进一步的了解。 12 三、活动广角: 1、同桌比一比,看谁能先把这组名人读书联背下来。 2、自己动手把这些对联做成书签。 3、选自己最喜欢的一副作为座右铭。 4、你能看出以下两副对联是哪种商店的吗?请你也去抄录所在社区、街道商店的对

27、联,和同学们评一评哪副写得最好,也可以试着写一副。 四、交流学习心得。 五、教师小结。 教学反思: 成语探源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成语的各种来源。 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学艺海拾贝,对照书边的注释体会文章的意思。 读后你有何感想?快和同桌交流一下吧! 二、阅读温馨点击,知道什么是成语?它的来源有哪些?阅读成语故事有什么好处? 三、活动广角 1、把“指鹿为马”这个历史故事讲给别人听,并试着用一用这个成语。 2、下面这些成语都来源于史书上有记载的历史故事,你知道这些故事吗?不清楚的你去查阅一下资料。 3、下面这些唐宋诗句,都与成语有关,你能写出这些成语吗? 四、教师小结。 教学反思: 成语诗画 教学目的:让学生学会根据成语故事来为成语配上图画。 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学艺海拾贝,体会书上为成语配画的方法。 看后你有何感想?快和同桌交流一下吧! 二、阅读温馨点击,知道“杞人忧天”这个成语的来源及有关它的知识。 三、活动广角 1、读一读、演一演“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故事,并查阅一下它的来源。 2、你知道下列成语故事吗?能从中选一两个给它配上诗或画吗? 3、搞一个成语大接龙的比赛,看谁的龙最长! 四、教师小结。 教学反思: 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