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中华文化哲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川大中华文化哲学.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川大中华文化哲学1什么是国学? 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国学指的就是中国古代学说.其中的代表是先秦诸子,国学奠基人孔子像先秦诸子的思想及学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们形成了兵家思想、法家思想、墨家思想、儒家思想及道家思想等。这些思想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论述如何治理国家。对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有很深远的影响,慢慢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
2、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因此,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中国古代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 “国学”,顾名思义,中国之学,中华之学。中华国学其宗旨:乃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国学”应包括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说。其中诸子百家,包括“儒、释、道、刑、名、法、墨”等等各家,乃是“为天地立心”之学;其中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其中五术包括“山、医、卜、命、相”等。 2 文化的两重性的区分,意义何在 文化系统是一个优劣兼具的对立统一体。中国传统文化
3、,既有积极、进步、革新的一面,又有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既有民主性、科学性的精华,又有等级意识、特权思想、官本位等封建糟粕。文化的优劣部分往往是混合在一起,呈现出良莠混杂、瑕瑜互见的复杂性。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儒家文化来看,其中的中和、忠孝、节义等观念就表现出明显的两重性特征。 (一)中和。儒家特别重视中和,讲究中庸之道,主张贵和、“致中和”,倡导“执而两中”,反对走极端。中和的行为规范有忍辱负重、不偏不倚、谨小慎微、知足安分、清心自省、一团和气、诚则得中、明哲保身和随时合俗等。中和一方面它培养了中华民族不狂暴、重和谐、不偏激、爱好和平的优秀品质,另一方面它也带来害怕冒险、轻视创新、不思进
4、取、抹杀斗争的负面影响。1 (二)忠孝。“忠”指个人尽自己的一切能力为君主、国家、上级、朋友效力。“孝”指的是做子女的要关心、照顾、体贴父母,不仅要做到“有敬”,同时还要做到“无违”,即不违背父母的意愿、命令。在封建时代,“朕即国家”,爱国必须忠君,忠君即是爱国,两者密不可分。忠孝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与国家统一,同时“臣事君以忠”、“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等忠孝文化思想也演生出来尽力效忠封建君主的愚忠,以及由对父母的绝对服从的父为子纲带来家长制、服长丧、讲求继嗣等愚孝,这些都给民族品性、国民心理造成了消极影响。(三)节义。“节”既表示对儒家道德理想坚定不移、始终不渝的信仰,也表示为了信仰,不屈服
5、、不畏惧、不怕牺牲的精神。儒家十分重节操、气节等人格修养,主张“舍生取义”和“杀身成仁”。“义”指依据羞恶之心,不去做不符合儒家标准和要求的事。节义具有引导人们为了民族大义,为了祖国和集体的尊严、荣誉和利益,为了个人的理想信仰,为了他人的安危,无私无畏,毫不妥协,勇于牺牲,舍己为人,舍生取生,宁死不屈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发展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忽视妇女权利的贞节观,并带来了义务本位的流弊。儒家文化的伦理本位、关系本位的道德价值观重视人伦关系,重视血缘亲情,重视人情交往,讲究人际关系的和谐,有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但也带来了任人唯亲、徇私舞弊、裙带风盛行。表现在政治上,就是儒家文化血缘亲情的
6、宗法制度与专制制度相结合,给人民带来温情的同时也带来了的压迫。中国传统文化的双重性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也是双重的。中国传统文化对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平宽容、聪慧灵巧、勤俭耐劳、淳朴务实、爱国爱民等因素的颂扬,塑造了中华民族正直、清廉、勇敢、勤奋,贬斥奸邪、贪婪、怯懦、懒散积极品格;这些文化品格教益和启迪着历代中华儿女追求社会进步和国家统一。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特权崇拜、家长专制、狭隘自私、因循守旧、自卑自贱、不思进取等许多消极的因素,贯穿整个封建社会,支配着人们的观念和行为,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阻碍着个性的完善和社会的进步。 中国传统文化“两重性”的难以分割性。中国传统文化本身作为矛盾的对立统
7、一体,其精华与糟粕是对立统一的。唯物辩证法指出,“所有的两极对立,都以对立的两极的相互作用为条件;这两极的分离和对立,是存在于它们的相互依存和联结之中,反过来说,它们的联结,只存在于它们的分离之中,它们的相互依存,只存在于它们的对立之中。”1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在进行较精确的考察时,我们也发现,某种对立的两极,例如正和负,是彼此不可分离的,正如它们是彼此对立的一样,而且不管它们如何对立,它们总是互相渗透的。”2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劣两重性之间既相互冲突,又紧密关联,两者不可能完全分离。人的认知的局限性。由于“人的思维是在完全有限地思维着的个人中实现的,因此人的认识能力相对于个人或一个时代来说是有限
8、的”3文化的系统结构和影响错综复杂,盘根错节,文化结构中的某些优劣因素微妙地结合在一起,直观显露的一面容易辨认,而隐匿遮蔽的一面却难以清晰区分。直观显露的一面虽容易被人感知,但有时由于历史的原因及思维习惯,也会导致先入为主,形成定见,以致把消极的因素当成正常合理的因素。文化情感的纠缠。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千百年的积淀,它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心理积淀等,通过各种机制渗透到人们的思想观念、习俗行为、情感信仰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人们处理各种事务、关系和生活的指导原则和基本方针。5。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进行现代转化时,必然引起文化民族情感意义上的巨大痛苦。6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使中国传统
9、文化在现代化的进程上迈出了一大步。五四新文化运动高扬“科学”和“民主”两面大旗,针对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糟粕。 3与文学,历史相比较,哲学需要干什么 文学可以通情,文学除了拥有外在的、实用的、功利的价值以外,更为重要的是它还拥有内在的、看似无用的、超越功利的价值,既精神性价值。 历史可以明故, 哲学可以达理,哲学传统包括了形而上学、知识论、伦理学的研究。在西方,哲学一词通常用来说明一个人对生活的某种看法和基本原则。在学术上的哲学,则是对这些基本原则的理性根据的质疑、反思,并试图对这些基本原则进行理性的重建。哲学是人类了解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哲学不具有或很少具有“现世”用途。知识多被视为经
10、验以及方法的整合;而知识论关注的是知识自身是否可以获得、是否可以划界以及是否具有意义。哲学之应当学习并不在于它能对于所提出的问题提供任何确定的答案,而是在于这些问题本身;原因是,这些问题可以扩充我们对于一切可能事物的概念,丰富我们心灵方面的想象力,并且减低2 教条式的自信,这些都可能禁锢心灵的思考作用。此外,尤其在于通过哲学冥想中的宇宙之大,心灵会变得伟大起来,因而就能够和那成其为至善的宇宙结合在一起。 哲学也可以说是理性对于信仰的研究,同时还有理性对人与自然规律的总结。 哲学是对世界的关于终极意义的解释,它在解释中使我们了解世界,使世界在我们的意识中合理化,从而为我们提供心灵的慰藉。 哲学还
11、是对人的自我一种定位的工具。 4论语总章 四二分析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孔子说:“觚不像个觚了,这也算是觚吗?这也算是觚吗?” 觚,中国古代盛行于商代和西周的一种酒器,用青铜制成,口作喇叭形,细腰,高足,腹部和足部各有四条棱角,容量3升,一说是2升) 觚不觚:觚不成其为觚。形容似像而又不像的意思。 早在孔子之前,以礼乐为核心的文化符号体系就已存在,只是由于缺少伦理价值观念的支撑,使得这一体系十分松散、很不牢固。而儒家的所谓“建构”,就是要以“仁学”的价值观念来支撑“礼乐”的符号体系,以克服“礼崩乐坏”的局面。针对当时文化符号体系混乱的现状,孔子曾发出“觚不觚,觚哉!觚哉!”的慨叹。在他看来,
12、“觚不觚”这类表层符号的混乱,意味着“君不君”、“臣不臣”等等深层价值观念的动摇。因此,他竭力主张以“正名”的方式来重新整顿价值观念和符号体系,并理顺二者之间的表里关系:“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5 比较“行而后知有道”和“道行之而成”的不同含义 行而后知有道:船山说:“行而后知有道,道犹路也,” “道”即道理、规律,人们只有通过行,才能认识事物的规律,犹如走路,只有行才能知道路。 道行之而成:“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意为道路是人们行走以后而形成的,
13、万物是人们 给它起了名字后才这样的。 6谈谈你对“天不变,道亦不变”的理解 解释:道:道理,规律。天是不变的,道也是不变的。 出处:汉书董仲舒传:“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中国西汉董仲舒的一个哲学命题。出于董仲舒举贤良对策三:“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道”是封建社会据以存在的根本原理,其核心是三纲五常。“天”主要是指自然界的最高主宰或天意。董仲舒认为,封建社会的最高原则是由天决定的,天是永恒不变的,因而按天意建立的封建社会之“道”,也是永恒不变的。一个新朝代的君王,受天命统治人民,必须改制,徙居处,更称号,改正朔,易服色,就起居饮食等制度的具体形式作一些改变,但治理
14、封建社会所必须遵循的根本大道,是不能改变的。在董仲舒看来,“王道之三纲”取诸阴阳之道。阳为主,阴为从,“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臣、子、妻受君、父、夫的统治之道也是不能变的。董仲舒以“天不变道亦不变”来论证封建制度和君主统治的合理性和稳定性,后来成了束缚人们的精神枷锁。 违背了过程论,用静止的眼光分析看待问题,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 7解释“七经” 1.汉以来历代封建王朝所推崇的七部儒家经典。七经名目,历来说法不一。东汉一字石经作易诗书仪礼春秋公羊论语;后汉书张纯传唐李贤注作诗书礼乐易春秋论语;宋刘敞七经小传作书诗周礼仪礼礼记公羊论语;清康熙御纂七经作易书诗春秋周礼仪礼
15、礼记。 2.道家七类经书。即仁经礼经信经义经智经德经道经。3.佛家净土宗的七种经典。即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大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称赞净土佛摄授经鼓音声王陀罗尼经。 8 孔子对于六经分别做了哪些工作 9分析“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 离娄下第二十一章 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楚之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 孟子说:“圣王采集歌谣的做法废止后,诗就没有了;诗没有之后,就出现了春秋一类史书。晋国的乘,楚国的梼杌,鲁国的春秋,都是一样的:上面记载的是齐桓公、晋文公之类的事,上面的文字,都
16、是由史官记录而成。孔子说:各国史书的原则,我私下里取来了。” 10 谈谈你对 “历史地言之,孔子之前,中国有历史,哲学地言之,孔子之前,中国无历史”的理解 11 玄学的三大辨析 有无之辩,借助道家玄理來挽救經學;“聖人體無”的思想直接啟發了宋明理學。,有和无,谁在前? 言意之辨:语言能真实传达我们的意思吗?,于是圣人就用卦象的符号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易传中这个“立象以尽意”的说法对汉代经学的影响很大。到了汉魏之际,烦琐的经学随着汉王朝的覆灭而衰败,人们不再用教条主义的态度和烦琐哲学的方法对待儒家经典,而是要求突破经典中文字章句的限制,把握经典的言外之意,亦即把握经典的精神实质。经学的学术变迁
17、和鉴识人物风气的3 流行,直接促进了魏晋时期言意之辨的兴起。 魏晋时期,对于言意关系的问题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意见:一是以荀粲为代表的言不尽意说,二是以欧阳建为代表的言尽意说,三是以王弼为代表的得意忘象说。 贵无论,贵无派主张“以无为本”,认为万有统一于一个共同的本体“道”或“无”,世界万物之所以能够存在,就是因为有这个本体,形形色色的宇宙万物,都是这个本体的表现,即所谓“天地万物皆以无为为本”。 魏晋人注重老子 、庄子和易经,称之为“三玄”。魏晋玄学指魏晋时期以老庄思想为骨架,从两汉繁琐的经学解放出来,企图调和“自然”与“名教”的一种特定的哲学思潮。它讨论的中心问题是“本末有无”问题,即用思辨的
18、方法讨论关于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的问题,也就是说它一种远离“事物”与“事务”的形式来讨论事务存在根据的本体论形而上学的问题。崇有派主张“自生而必体有”,反对贵无派“以无为本”的说法,认为“有”之所以发生,并非另外有一个东西使之成为“有”,而是万物“自生”、“自有”,把宇宙的全体看成是由万物自身所构成的,即所谓“始生者自生也”,“总混群本终极之道也”。辩证“有无”问题为中心。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玄学贵无派把“无”作为世界的根本和世界统一性的基础;崇有论者裴頠则认为有是自生的,自生之物以有为体。 探究世界本体为其哲学的基本内容。贵无派把“无”当作“有”的存在根据,提出了“以无为本”的本体论思想 ;郭
19、象则主张独化说,认为“有”是独自存在的,不需要“无”作为自己的本体。 12中国佛教的五大宗派 又称贤首宗、法界宗、圆明具德宗。本宗依大方广佛华严经立法界缘起、事事无碍之妙旨,以唐代杜顺禅师为初祖。本宗依华严经立名,故称华严宗。华严经系如来成道第二七日,于菩提树下为文殊、普贤等上位菩萨所宣说之自内证法门。佛陀入灭后七百年顷,龙树于龙宫中见此经有三本,以上、中二本非凡力所能持,乃诵下本十万偈四十八品,流传印度民间,且作4 大不思议论十万偈以释其文义;复作十住毗婆沙论,以注释华严经十地品之一部分,此即华严释论之滥觞。至佛陀灭度后九百年顷,世亲作十地经论,解释十地品;金刚军、坚慧等诸论师亦先后作十地品
20、之释论。 又作法华宗、天台法华宗、台宗、圆宗、台家。六朝时,智顗大师栖止天台山,倡立一宗之教观,世称天台大师,遂以所立之宗称为天台宗,或台教。天台宗之僧徒,即被称为台徒;天台宗之道法,称为台道。又此宗依法华经以判一代时教,且最尊崇法华经,故又称法华宗。本宗即是以天台智者大师为开祖,以法华经教旨为基础判立五时八教之教相,提倡三谛圆融之理,依观心之法以期速疾顿成之大乘宗派。 又称佛心宗、达摩宗、无门宗。指以菩提达摩为初祖,探究心性本源,以期见性成佛之大乘宗派。中国自古以专意坐禅者之系统为禅宗,兼含天台、三论二系,而不限于达摩宗;唐中叶以降,达摩宗兴盛,禅宗遂专指达摩宗而言。 依摄大乘论,主张无尘唯
21、识之义,兼立九识义,倡对治阿梨耶识,证入阿摩罗无垢识之宗派。又取弘通摄论之义,称为通论家;宣扬此宗之诸师,称为摄论师、摄大乘师。以陈代真谛为开祖。摄大乘论前后有北魏佛陀扇多、陈代真谛、唐代玄奘等三译,又别有隋代达摩笈多、行矩等共译之摄大乘论释论中所揭之论文及西藏译本,此宗惟以真谛所译为正所依。 又作空宗、无相宗、中观宗、无相大乘宗、无得正观宗、嘉祥宗、提婆宗、般若宗、破相宗。系以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三论为所依,宣扬空、无相、八不中道等义理之宗派。以着重阐扬诸法性空,故又称法性宗。 13 为什么不可以仅仅把诗经当成一种诗集,尚书当成一种书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
22、经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孔子说:诗经一共有三百零五篇,每一篇讲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有一个道理,可以说相当多了,然而用其中的一句话就可以涵盖诗经中所有的义理而没有丝毫遗漏,这就是鲁颂 駉中说的:思无邪。它的意思是,人的思想念头,都是由天理中生来的,而不是由私欲所扭曲的,这一句话,就把诗经的思想、道理完全概括了。诗人的言语有赞美的,有讽刺的,对善良的人和事,就用美好的语言来赞美它,以感发人的善心,对丑恶的人和事,就用尖刻的言语来讽刺它,以惩罚人的恶念。都是要提起人们善良的念头,除去人们丑恶的思想,使得人们的性情温和纯正。如果人心的每个念
23、头都是纯正的,没有被私欲邪念扭曲的,那他的所作所为,自然是充满了善行,而没有恶行,充满了被赞美的行为,而没有被讽刺的行为。诗人的赞美和讽刺,也不过是为了劝善惩恶而已,因此由思无邪三个字,足以概括诗经的精神了。想要修身的学人务必了解,应该将功夫下在“慎思”之上。 尚书又称书、书经,为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尚书的文字内容特点:尚书所记基本是誓、命、训、诰一类的言辞。文字古奥迂涩,所谓“周诰殷盘,诘屈聱牙”,就是指这个特点。但也有少数文字比较形象、朗畅。 尚书 主要记录虞夏商周各代一部分帝王的言行。它最引人注目的思想倾向,是以天命观念解释历史兴亡,以为
24、现实提供借鉴。这种天命观念具有理性的内核:一是敬德,二是重民。尚书的文字诘屈艰深,晦涩难懂,但它标志着史官记事散文的进步:第一,有些篇章 注重人物的声气口吻;第二,有些篇章 注重语言的形象化以及语言表达的意趣;第三,有些篇章 注重对场面的具体描写。 14解释“四大学,宋五子”。宋五子: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邵雍; “气学”、“数学”、“理学”、“心学”,此四也逻辑地再现了宋明理学逐步深入的发展过程。 “理学”和“心学”是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流派。 15理解的四个阶段 16谈谈你对天理的理解 天理 1、指自然的法则。庄子.天运:“夫至乐者,先应之以人事,顺之以天理,以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然后调
25、理四时,太和万物。”韩非子.大体:“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属轻重于权衡;不逆天理,不伤情性。” 2、犹言天道。迷信者谓天能主持公道。南朝梁江淹知己赋:“谈天理之开基,辩人道之始终。”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今日天理昭然,一一是他亲口招承,伏乞相公高抬明镜,昭雪前冤。” 3、儒家把天理看作本然之性。程朱理学将“天理”引申为“天理之性”,是“仁、义、礼、智”的总和,即封建的伦理纲常。他们还把“天理”与“人欲”相对立,成为一种禁欲主义的压抑人性的主张。在明、清时,受到李贽、戴震等进步思想家的有力批判。礼记.乐记:“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处,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夫物之惑人无穷.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
26、。”孔颖达疏:“理,性也,是天之所生本性灭绝矣。” 4、天理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法门。天理作为自然的法则,人类的智慧可以根据其动态规律来主导事物向更高层面上发展,因此,天理的动态结果是可以由人类智慧主导的,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法门。比如我们的优生学,就是由人类智慧来改变或诱导自然发展状态的科学,可以通过计算人体生物钟等等方法,来获得精子与卵子的优越状态,从而达到优生后代的目的。 17解释“君子必辩”“辩必胜”“辩无胜” 君子必言:语言是富有乐趣的事情 辩必胜:依赖辩论做人生所有的事 辩无胜:真理与辩论无关 18 解释“点拨语” 1.点拔语:就是关键的语言2.发露语:给你提供线索,引起你思考的语,3.哲
27、学上来说,我只能从佛学的角度给你解释:点拔语相当于“当头棒喝”发露语相当于“渐悟”范畴 5 19 解释“彼辞”“淫辞”“邪辞”“盾辞” 彼辞:被蒙蔽之后带偏见的话 淫辞:失了分寸的话 邪辞:不合正道的话 遁辞:遮遮掩掩的话 20 对“以仁心说,以学心听,以公心辩”的理解 用仁义的心来说服世人,用学习的心来听取别人的意见,用公正的心来辨别是非 21比较“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于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和“有诸己不非诸人,无诸己不求诸人”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于人;有诸己,自己具备某种美德。诸,“之于”的合音词。己,自己。求诸人,求之于人,要求别人也具备这种美德。无诸己,自己没有某种恶习。非,非难、批
28、评。无诸己而后非诸人首先应该让自己具备某种美德,然后才有资格去要求别人也具备这种美德;自己没有某种恶习,然后才有资格去批评别人的某种恶习。儒家认为,人必先治好其家,然后才能治好一国,所以自己有善行,才能要求别人也有善行;自己有仁爱谦让的美德,然后才能要求别人也有仁爱、谦让的美德;自己没有贪婪腐败的而行,然后才有资格去批判别人贪婪腐败的恶行。总而言之,修身要从自己做起。有诸己不非诸人,无诸己不求诸人:自己有美德却不去批评别人,自己没有美德也不要求别人有美德 22 理解“名不正则言不顺”“名知不可不慎”“为君慎器与名,不可以假人” 名不正则言不顺:原指在名分上用词不当,言语就不能顺理成章。后多指说
29、话要与自己的地位相称,否则道理上就讲不通。 出处: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名知不可不慎 为君慎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名,爵号。”商周之际尚无爵称,此爵号当即氏族之名号,而非“名贤人”之意。“登”字本意指升,含有“定”、“成”之意 23 分析 王弼那一大段话 王弼 周易略例 明象 第一层:墨家乐观:言 象是最牢靠的工具 第二层:儒家:不妨过河拆桥,只要的了意,就不要再迷恋言6 和象 第三层:道家 肯过河拆桥才算是过了河,当忘记了言和象,就超越了意, 强调王弼对语言的态度 矛盾和复杂的心态 第一讲周易的创作过程,顺序是:意象言。按系辞的观点应当是:物象圣意易象系辞。纳入文学创
30、作过程,则是:生活情意意象语词化。第二层讲周易的接受过程,顺序是;言象意,这个顺序完全符合文学鉴赏过程,即通过语言把握形象进而领略意蕴。第三层进一步阐明了言的媒介意义,象的承载意义,意的核心意义,包含着形象大于思想,接受超越文本等丰富的美学思想 24 解释“妄言之沉默”与“超言之沉默” 道家的“口不妄言”是不想多造孽,关系到个人修行。 儒家的“超言绝象”是有些事理不可说,说了也说不清楚。 25 品评 饮酒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其中蕴含着人生真义,欲要辨明,却忘记了怎样用语言表达 26 解释 “大冶铸金” 大冶铸金 出处:大宗师以义名篇。“大宗师”的“大”就是老子的“强为之名曰大”的“大”
31、。大在这里指道。“宗”就是老子说的“为万物之宗”的“宗”,即是万物的主宰。“师”是天地万物所效法。所以,大宗师是庄子对老子道的思想的发挥,其主旨是讲道是世界万物的主宰,这是庄子的本体论。今之大冶铸金,金诵跃曰:我且必为莫邪(43)!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今一犯人之形,而曰:人耳人耳,夫造化者必以为不祥之人。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治,恶乎往而不可哉!”成然寐,蘧然觉。现在有一个铁匠铸造一个金属器物,金属跳起来说:一定要把我铸成莫邪宝剑,铁匠必定以为是不吉祥的金属。现在一旦成了人的形状,就说:成人了!成人了!造物者必定以为是不吉祥的人。现在如果把天地当作大熔炉,把造化当作大铁匠,往哪里去不可呢
32、!”子来既是安祥地睡去,又是自得地醒来。 27 比较“闻一知十”和“闻一知二” 闻一知十: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论语公冶长:“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闻一知二: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 虽然子贡这么能干,但孔子还是认为他比颜回要差一些。 有一天,孔子故意问子贡:“你和颜回相比,到底哪个强一些呢?”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他比呢”他闻一知十,我呢,闻一知二。”孔子点头说:“是不如他,我同意。”这段话在论语公冶长中有记载。 知道了一件,就能由此推论而知道十件,叫做“闻一知十”。 28论述 孟子讲 “犬之性” 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
33、曰:“然。”“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 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曰:“然。”“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 孟子强调了“人之性”与“犬之性”、“牛之性”的区别。又强调人与人是同类。他说: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将人之性与动物之性区别开来。因为孟子与告子所论之性是不同的,告子之性为事物之性,而孟子之性则专指人性。告子并没有把人与动物区分开来,他所谓性,并非专指人性。这也正是孟子论人性较告子高出一筹之所在。 29 阴阳的关系 阴阳的对立制约 宇宙中的万事万物,包括天体运动、气候变化,乃至人类社会、人体自身,都普遍存在着两两对应的“两端现象”阴阳的互根依存
34、1. “阴”“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独立存在。 “阴阳相倚”,“阴阳互根”。 2. “阴”“阳”双方互以对方为“生”“长”“化”的条件,“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正如地球的生物,既不能缺少阳光,也不能缺少雨水。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3. 阴阳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包容,相互孕育着对方的成分,也就是阴中有阳的“基因”,阳中有阴的“基因”。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之中可以再分阴阳。在统一体中的阴阳之间的依存关系:阴根于阳,阳根于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阴阳相依。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的消长平衡。在统一体中的阴阳双方,始终处于“阳消阴长,阴消阳长”的不断运动之中!阴阳消长的总体规
35、律:当阳盛时,阴始至;阴盛时,阳始至;当阳渐长时,阴渐消;阴渐长时,阳渐消。 阴阳的相互转化。阴阳消长运动到了一定限度,会向对方转化,即“阴转化为阳,阳转化为阴”。阴阳转化的结果,是形成新的阴阳对立统一的和谐关系! 30 五行的关系 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和变化所构成。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如果说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
36、,则五行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数理: 金为七, 木为八, 水为六, 火为九, 土为五。 7 相生与相克。相生,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相克,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相生和相克,在五行学说中认为是自然界的正常现象;对人体生理来说,也是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正因为事物之间存在着相生和相克的联系,才能使自然界维持生态平衡,使人体维持生理平衡,故说“制则生化”。 相乘与相侮。五行的相乘、相侮,是指五行之间正常的生克关系遭遇破坏后所出
37、现的不正常相克现象。 31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和则生物,同则不继”,也就是说,只有在不同中互相促进,才能创造新物,如果全然相同,就不可能继续发展。如此在不同选择、不同条件下创造出来的新物,不再有旧物原来的“纯粹”,但它仍然是从旧物的基因中脱颖而出,仍然具有不同于他物的独特之处,因此全球化和多元化的相互作用,其结果并不是“趋同”乃至“混一”如热学第二定律所规定的,冷热水混同的程度不断加大,终于成为温水而完全停滞不动,而是在新的基础上产生新的不同。当然,这并不排斥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进程中,人们(特别是非政治的普通老百姓)会逐渐形成共同的价值标准,如和平发展、环境保护以及某些普世伦理等,这些共同的认知对于人类和平共处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即使是这些为数不多的共同认知在不同的地区和民族也还有其不同的标准、理解和不同的表现形式。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是西周末年由史伯提出的一种关于世界起源的朴素辩证法观点,意思是指和谐、融合才能产生、发展万物,如悦耳动听的音乐是“和六律”的结果,香甜可口的佳肴是“和五味”的结果。 和谐才是创造事物的原则,同一是不能连续不断永远长有的。把许多不同的东西结合在一起而使它们得到平衡,这叫做和谐,所以能够使物质丰盛而成长起来。 出自: 国语-郑语:“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稗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