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医处方集.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488269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65.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中医处方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常用中医处方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常用中医处方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常用中医处方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常用中医处方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常用中医处方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中医处方集.docx(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常用中医处方集常用中医处方集 1、麻黄汤 组成:麻黄9g 桂枝6g 杏仁6g 炙甘草3g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2、麻黄加术汤 组成:麻黄汤原方加白术12g,白朮: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苍朮:燥湿健脾,祛风湿 功用:发汗解表,散寒祛湿。 主治:风寒湿痹,身体烦疼,无汗等。 3、麻杏苡甘汤 组成:麻黄6g,杏仁6g,甘草3g,薏苡仁12g。 功用:解表祛湿。 主治:风湿一身尽痛,发热,日哺所剧者。 4、大青龙汤 组成:麻黄6g,桂枝6g,甘草6g,杏仁6g,石膏18g,生姜9g,大枣3g。服后,取微似汗,汗出多者

2、,用温粉扑之。温粉:龙骨、牡蛎、黄芪、麻黄根,共研细末。 功用:发汗解表,清热除烦。 主治:外感风寒,不汗出而烦躁,身疼痛,脉浮紧。用大青龙汤治之,中病即止。 5、三拗汤 组成:麻黄,杏仁,甘草。 功用:宣肺解表。 主治:感冒风邪,鼻塞声重,语音不出,咳嗽胸闷。 6、华盖散 组成:麻黄、桑白皮、紫苏子、杏仁、赤茯苓、陈皮,甘草。 功用:宣肺解表,祛痰止咳。 主治:肺感风寒,咳嗽上气,痰气不利,脉浮者。 7、桂枝汤 组成:桂枝9g 芍药9g 甘草6g 生姜9g 大枣3枚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者。 8、九味羌活汤 组

3、成:羌活 防风 苍术各9g 细辛2g 川芎 白芷 生地黄黄芩 甘草各3g 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证者。恶寒发热,肌表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脉浮。 9、羌活胜湿汤 组成:羌活、独活各6g,藁本、防风、甘草炙、川芎各3g,蔓荆子2g。功用:祛风胜湿止痛。主治:风湿在表,肩背疼痛不可回顾,头痛身重,或腰脊疼痛难以转侧,苔白脉浮者。 10、香薷饮 组成:香薷9g 白扁豆微炒 厚朴姜制各6g 功用:祛暑解表,化湿和中。 主治:阴暑。恶寒发热,腹痛吐泻,头重身痛,无汗,胸闷,舌苔白腻,脉浮。 11、新加香薷饮 组成:香薷6g,银花9g,鲜扁

4、豆花9g,厚朴6g,连翘9g。 功用:祛暑解表,清热化湿。 主治:暑温。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口渴面赤,胸闷不舒,舌苔白腻,脉浮而数者。 12、小青龙汤 组成:麻黄去节9g 芍药9g 细辛6g 干姜6g 甘草炙6g 桂枝去皮9g 半夏9g 五味子6g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寒内饮证。恶寒发热,无汗此为必备症状,胸痞喘咳,痰多而稀;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痛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者。 13、射干麻黄汤 组成:射干9g,麻黄9g,生姜9g,细辛3g,紫菀6g,款冬花6g,大枣3枚,半夏9g,五味子3g。 功用:宣肺祛痰,下气止咳。 主治:咳而上气,喉中有水鸡声音。 14、

5、止嗽散 组成:桔梗炒 荆芥 紫菀 百部 白前各9g 甘草炒3g 陈皮去白6g 功用: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主治:风邪犯肺证。咳嗽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15、金沸草散 组成:旋覆花、麻黄、前胡各9g,荆芥穗12g、甘草、半夏、赤芍各3g,外加生姜三片,枣一枚。 功用:发散风寒,降气化痰。 主治:伤风咳嗽,恶寒发热,咳嗽痰多,鼻塞流涕,舌苔白腻,脉浮者。 16、银翘散 组成:连翘15g 银花15g 苦桔梗6g 薄荷6g 竹叶4g 生甘草5g 荆芥穗4g 淡豆豉5g 牛蒡子6g,鲜苇根汤煎。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

6、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17、桑菊饮 组成:桑叶7.5g 菊花3g 杏仁6g 连翘5g 薄荷2.5g 桔梗6g生甘草2.5g 芦根6g 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风温初起。但咳,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 18、麻杏石甘汤 组成:麻黄9g 杏仁9g 甘草6g 石膏18g 功用:辛凉宣肺,清热平喘。 主治:表邪未解,肺热咳喘证。身热不解,咳逆气急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浮而数者。 19、越婢汤 组成:麻黄9g,石膏18g,生姜9g,甘草5g,大枣5枚。 功用:发汗利水。 主治:风水。一身悉肿,恶风,脉浮,不渴,自汗,无大热者。 20、柴葛解肌汤

7、组成:柴胡6g 葛根9g 甘草3g 黄芩6g 羌活3g 白芷3g 芍药6g 桔梗3g 功用:解肌清热。 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恶寒渐轻,身热增盛略有寒热往来之意,无汗头痛,目疼鼻干,心烦不眠,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 21、升麻葛根汤 组成:升麻10g 葛根10g 芍药6g 炙甘草3g 功用:解肌透疹。 主治:麻疹初起。疹出不透,身热头痛,咳嗽,目赤流泪,口渴,舌红,脉数。 22、竹叶柳蒡汤 组成:西河柳6g,荆芥穗4g,葛根5g,蝉蜕3g,炒牛蒡4.5g,知母3g,薄荷叶3g,玄参6g,甘草3g,麦冬9g,淡竹叶1.5g。 功用:透疹解表,清泻肺胃。 主治:疹出不透,喘咳,烦闷躁

8、乱,咽喉肿痛。 23、败毒散 组成:柴胡 前胡 川芎 枳壳 羌活 独活 茯苓 桔梗 人参各9g 甘草5g 功用: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主治:气虚外感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淡苔白,脉浮而按之无力。 24、荆防败毒散 组成:羌活、柴胡、前胡、枳壳、茯苓、荆芥、防风、桔梗、川芎各5g,甘草3g。 功用:发汗解表,散风祛湿。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以及时疫疟疾、痢疾、疮疡具有风寒湿表证者。 25、参苏饮 组成:人参 紫苏叶 葛根 半夏 前胡 茯苓各6g 木香 枳壳 桔梗 陈皮 炙甘草各4g 功用: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主治:虚人外感风寒,内有痰饮证。恶寒

9、发热,无汗,头痛,鼻塞,咳嗽痰白,胸膈满闷,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舌苔白,脉弱。 26、再造散 组成:黄芪6g 人参3g 桂枝3g 甘草1.5g 熟附子3g 细辛2g羌活3g 防风3g 川芎3g 煨生姜3g。另枣二枚,加赤芍共煮。 功用:助阳益气,解表散寒。 主治:阳气虚弱,外感风寒。恶寒发热,热轻寒重,无汗肢冷,倦怠嗜卧,面色苍白,语言低微,舌淡苔白,脉沉无力,或浮大无力。 27、麻黄附子细辛汤 组成:麻黄6g,附子9g,细辛3g。 功用:助阳解表。 主治:少阴病始得,反发热,脉沉者。 28、加减葳蕤汤 组成:生葳蕤9g 生葱白6g 桔梗5g 东白薇3g 淡豆豉9g 苏薄荷5g 炙甘草1.5g

10、 红枣二枚 功用:滋阴解表。 主治:阴虚外感风热证。头痛身痛,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多,咳嗽,心烦,口渴,咽干,舌红脉数。 29、葱白七味饮 组成:葱白9g,葛根9g,新豆豉6g,生姜6g,生麦冬9g,干地黄9g。 功用:养血解表。 主治:病后阴血亏虚,调摄不慎,感受外邪。或失血之后,感受风寒,头痛发热,微寒无汗。 30、大承气汤 组成:大黄12g 芒硝6g 厚朴炙24g 枳实12g 先煮枳实、厚朴,在下大黄,芒硝冲服。 功用:峻下热结。 主治: 1、阳明腑实证胃、大肠。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则硬,日晡潮热,神昏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 2、热

11、结旁流。 3、里实热证治热厥因热引起的四肢厥冷、痉病或发狂。 31、小承气汤 组成:大黄、厚朴、枳实。 功用:轻下热结。 主治:阳明腑实证之轻者。大便不通,谵语潮热,脘腹痞满,舌苔老黄,脉滑而疾;痢疾初起,腹中胀痛,里急后重者。 32、调胃承气汤 组成:大黄、芒硝、甘草。 功用:缓下热结。 主治:阳明腑实证。大便不通,恶热口渴,舌苔正黄,脉滑数;以及胃肠积热引起的发斑,口齿咽痛等症。 33、大黄牡丹汤 组成:大黄12g 牡丹9g 桃仁12g 冬瓜子30g 芒硝9g 功用: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主治:肠痈初起。右下腹疼痛拒按,牵拉试验阳性,时时发热,自汗恶寒,舌苔薄腻而黄,脉滑数。 34、温脾汤

12、 组成:大黄15g 当归 生姜各9g 附子 人参 芒硝 甘草各6g 功用:攻下寒积,温补脾阳。 主治:寒积腹痛。便秘腹痛,脐下绞结,绕脐不止,手足欠温,苔白不渴,脉沉弦而迟。 35、大黄附子汤 组成:大黄9g 附子9g 细辛3g 功用:攻逐寒积。 主治:寒实腹痛。猝然心腹胀痛,痛如锥刺,气急,大便不通。 36、五仁丸 组成:桃仁15g 杏仁15g 柏子仁9g 松子仁5g 郁李仁5g 陈皮15g 功用:润肠通便。 主治:津枯便秘。大便干燥,坚涩难出,以及年老或产后血虚便秘。 37、济川煎景岳全书 组成:当归915g 牛膝6g 肉苁蓉69g 泽泻5g 升麻3g 枳壳3g 功用: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13、 主治:肾虚便秘。大便秘结,小便清长,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迟。 38、麻子仁丸 组成:麻子仁20g 白芍9g 枳实9g 大黄12g 厚朴9g 杏仁10g 功用:润肠泻热,行气通便。 主治:脾约证由于肠胃燥热,脾津不足所致;脾为胃行其津液,胃中燥热,脾受约束,津液不能四布,但输膀胱故小便频数;燥热伤津,肠失濡润,则大便秘结。肠胃燥热,脾津不足,大便秘结,小便频数。 39、黄龙汤 组成:大黄9g 芒硝6g 枳实9g 厚朴9g 甘草3g 人参6g 当归9g 外加姜三片,枣二枚,再入桔梗一撮。 功用:攻下热结,益气养血。 主治:阳明腑实,气血不足证。自利清水,色纯青,或大便秘结,脘腹胀满,腹痛拒按

14、,身热口渴,神倦少气,谵语甚或循衣撮空,神昏肢厥,舌苔焦黄或焦黑,脉虚。 40、新加黄龙汤 组成:细生地15g,生甘草6g,人参5g,生大黄9g,芒硝3g,玄参15g,麦冬15g,当归5g,海参质润多脂,滋阴益气2条,姜汁6匙。 功用:泻热通便,滋阴益气。 主治:热结里实,气阴不足证。 41、增液承气汤 组成:玄参30g 麦冬25g 生地25g 大黄9g 芒硝4.5g 功用:滋阴增液,泻热通便。 主治:热结阴亏证。燥屎不行,下之不通,脘腹胀满,口干唇燥,舌红苔黄,脉细数。 42、十枣汤 组成:甘遂 大戟 芫花各等分,分别捣为散,煮大枣十枚,纳药末。强人服2g,羸人服1g,温服,平旦服。得快下利

15、后,糜粥自养。 功用:攻逐水饮。 主治: 1、悬饮。咳唾胸胁引痛,心下痞硬,干呕短气,头痛目眩,或胸背掣痛不得息,舌苔滑,脉沉弦。 2、水肿。一身悉肿,尤以下半身为重,腹胀喘满,二便不利。 43、禹功散 组成:黑牵牛 茴香 上为细末,以生姜汁调服,临卧服。 功用:逐水通便,行气消肿。 主治:阳水。遍身水肿,腹胀喘满,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脉沉有力。 44、小柴胡汤 组成:柴胡24g 黄芩9g 人参9g 甘草炙6g 半夏9g 生姜9g 大枣4枚 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 1、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恶寒发热交替进行,胸胁苦满为胸胁满而苦,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呕后觉舒,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

16、者。 2、妇人热入血室胞宫。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以及疟疾、黄疸等病而见少阳证者。 45、蒿芩清胆汤 组成:青蒿4.5-6g 淡竹茹9g 半夏4.5 赤茯苓9g 青子芩4.5g生枳壳4.5g 陈皮4.5g 碧玉散9g 功用: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主治:少阳湿热证。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粘,甚则干呕呃逆,胸胁胀疼,小便黄少,舌红苔白腻,间现杂色,脉数而右滑左弦者。 46、四逆散 组成:甘草6g 枳实6g 柴胡6g 白芍药6g 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气。 主治: 1、阳郁厥逆证略有气闭之意。手足不温,或身微热,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痛,或泄利,脉弦。 2、肝脾不

17、和证。胁肋胀满,脘腹疼痛,脉弦等。 47、逍遥散 组成:甘草4.5g 当归 茯苓 芍药 白术 柴胡各9g 烧生姜一块 薄荷少许 功用: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主治:肝郁脾弱血虚证。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往来寒热,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者。 48、加味逍遥散 组成:当归、芍药、茯苓、白术、柴胡各6g,牡丹皮、山栀子、甘草各3g。 功用:养血健脾,疏肝清热。 主治:肝郁血虚生热证。或烦躁易怒,或自汗盗汗,或头痛目涩,或颊赤口干,或月经不调,少腹胀痛,或小便涩痛,舌红苔薄黄,脉弦虚数。 49、痛泻要方 组成:白术6g 陈皮4.5g 白芍6g 防风3g 白术、陈皮治泻;而白芍

18、、防风治痛也。 功用: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主治:痛泻。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泻后痛不减或减不足言,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弦而缓者。 50、半夏泻心汤 组成:半夏12g 黄芩 干姜 人参各9g 黄连3g 大枣4枚 炙甘草9g 功用:寒热平调,散结除痞。 主治:寒热互结之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不利,舌苔腻而微黄。 51、生姜泻心汤 组成:生姜12g,甘草9g,人参9g,干姜3g,黄芩9g,半夏9g,黄连3g,大枣4枚。 功用:和胃消痞,宣散水气。 主治:水热互结痞证。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等。 52、甘草泻心汤 组成:甘草12g,黄芩、人参、干姜各9g,黄连3g

19、,大枣4枚,半夏9g。 功用:和胃补中,降逆消痞。 主治:胃气虚弱痞证。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 53、黄连汤 组成:黄连、炙甘草、干姜、桂枝各9g,人参6g,半夏9g,大枣4枚。 功用:寒热并用,和胃降逆。 主治:上热下寒证。胃中有热,肠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 54、大柴胡汤 组成:柴胡12g 黄芩9g 芍药9g 半夏9g 生姜15g 枳实9g 大枣4枚 大黄6g 功用: 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主治:少阳阳明合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 55、防风通圣散 组成:防风 川芎

20、当归 芍药 大黄 薄荷叶 麻黄 连翘 芒硝各6g 石膏 黄芩 桔梗各12g 滑石20g 甘草10g 荆芥 白术 栀子各3g 功用:疏风解表,清热通便。 主治:风热壅盛,表里俱实证。憎寒壮热无汗,头目昏眩,目赤睛痛,口苦舌干,咽喉不利,涕唾稠粘,大便秘结,小便赤涩,舌苔黄腻,脉数有力。并治疮疡肿毒,肠风痔漏,鼻赤瘾疹等证。 56、葛根黄芩黄连汤 组成:葛根15g 甘草6g 黄芩9g 黄连9g 功用:解表清里。 主治:协热下利。身热下利,胸脘烦热,口中作渴,喘而汗出,舌红苔黄,脉数或促。 57、疏凿饮子 组成:泽泻12g 赤小豆15g 商陆6g 羌活9g 大腹皮12g 椒目6g 木通6g 秦艽9g

21、 槟榔9g 茯苓皮15g 功用:泻下逐水,疏风发表。 主治:阳水实证。遍身水肿,气喘,口渴,二便不利。 58、白虎汤 组成:石膏50g 知母18g 甘草6g 粳米9g 功用:清热生津。 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 60、白虎加人参汤 组成:知母18g,石膏50g,甘草炙6g,粳米9g,人参10g。 功用:清热、益气、生津。 主治:汗吐下后,里热炽盛,而见四大症者;白虎汤正见有背微恶寒,或饮不解渴,或脉浮大而芤,以及暑热病见有身大热属气津两伤者。 61、白虎加桂枝汤 组成:知母18g,石膏50g,甘草炙6g,粳米6g,桂枝59g。 功用:清热、通络、和营卫。

22、 主治:温疟,其脉入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以及风湿热痹,症见壮热,气粗烦躁,关节肿痛,口渴苔白,脉弦数。 62、白虎加苍术汤 组成:知母18g,石膏50g,甘草炙6g,粳米9g,苍术9g。 功用:清热祛湿。 主治:湿温病。身热胸痞,汗多,舌红苔白腻等。以及风湿热痹,症见身大热,关节肿痛等。 63、竹叶石膏汤 组成:竹叶6g 石膏50g 半夏9g 麦冬20g 人参6g 甘草6g粳米10g 功用: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主治: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身热汗多,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或虚烦不寐,舌红苔少,脉虚数。 64、清营汤 组成:水牛角30g 生地15g 玄参9g

23、竹叶心3g 麦冬9g 丹参6g 银花9g 连翘6g 功用: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主治:热入营分证。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目常喜开或喜闭,口渴或不渴,斑疹隐隐,脉数,舌绛而干。 65、犀角地黄汤 组成:水牛角30g 地黄24g 赤芍药12g 牡丹皮9g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主治: 1、热入血分证。身热谵语,斑色紫黑,舌绛起刺,脉细数,或喜忘如狂,漱水不欲咽,大便色黑易解等。 2、热伤血络证。高热,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舌红绛,脉数。 本方以各种失血,斑色紫黑,神昏谵语,身热舌绛为证治要点。 66、清瘟败毒散 组成:生石膏180240g;60120g;2436g、生地1830g

24、;915g;612g、水牛角180240g;90150g;60120g、真川连1218g;612g;34.5g、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甘草、丹皮、鲜竹叶。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泻火。 主治:温疫热毒,气血两燔证。大热渴饮,头痛如劈,干呕狂躁,神昏谵语,或发斑,或吐血,衄血,四肢或抽搐,或厥逆,脉沉细而数,或沉数,或浮大而数,舌绛唇焦。 67、神犀丹 组成:水牛角1600g,石菖蒲、黄芩、怀生地、银花、金汁、连翘、板蓝根、淡豆豉、玄参、天花粉、紫草。 功用:清热开窍,凉血解毒。 主治:温热暑疫,邪入营分证。症见高热神昏谵语,斑疹色紫,口咽糜烂,目赤烦躁,舌紫绛。 此处水牛角之

25、量宜较清营汤中大,如60g、120g。 68、黄连解毒汤 组成:黄连9g 黄芩 黄柏各6g 栀子9g 功用:泻火解毒。 主治:三焦火毒热盛证。大热烦躁,口燥咽干,错语不眠;或热病吐血,衄血;或热甚发斑,身热下利,湿热黄疸;外科痈疡疔毒,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69、普济消毒饮 组成:黄芩酒炒 黄连酒炒各15g 陈皮 生甘草 玄参 柴胡 桔梗各6g 连翘 板蓝根 马勃 牛蒡子 薄荷各3g 僵蚕 升麻各2g 功用: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主治:大头瘟。恶寒发热,头面红肿焮痛,目不能开,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红苔白兼黄,脉浮数有力。 70、凉膈散 组成:川大黄 朴硝 甘草各9g 栀子 薄荷 黄

26、芩各5g 连翘18g 功用:泻火通便,清上泻下。 主治:上中二焦火热证。胸膈烦热,烦躁口渴,面赤唇焦,口舌生疮,或咽痛吐衄,便秘溲赤,或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脉滑数。 71、仙方活命饮 组成:白芷 贝母 防风 赤芍 当归尾 甘草 皂角刺 穿山甲 天花粉 乳香 没药各6g 金银花25g 陈皮9g 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主治:痈疡肿毒初起。红肿焮痛,或身热凛寒,苔薄白或黄,脉数有力。 72、五味消毒饮: 组成:金银花20g,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各15g。花花公子背天地。 功用:清热解毒,消散疔疮。 主治:疔疮初起,发热恶寒,疮形如粟,坚硬根深,状如铁钉,以及痈疡疖肿,

27、红肿热痛,舌红苔黄,脉数。 73、四妙勇安汤: 组成:金银花、玄参各90g,当归30g,甘草15g。 功用: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治:脱疽。热毒炽盛,患肢黯红微肿灼热,溃烂腐臭,疼痛剧烈,或见发热口渴,舌红脉数。减量则无效!本方治疗的是血管闭塞性脉管炎,其初期症状是脚趾发热,黯红,趺阳脉弱。 74、导赤散 组成:生地 木通 生甘草各6g,入竹叶共煎。 功用:清心利水养阴。 主治:心经火热证。心胸烦热,口渴面赤,意欲饮冷,以及口舌生疮;或心热移于小肠,症见溲赤涩刺痛,舌红,脉数。 75、清心莲子饮 组成:黄芩、麦冬、地骨皮、车前子、炙甘草各10g,石莲肉、白茯苓、炙黄芪、人参各15g。 功用:清

28、心火,益气阴,止淋浊。 主治:心火偏旺,气阴两虚,湿热下注证。症见遗精淋浊,血崩带下,遇劳则发;或肾阴不足,口舌干燥,烦躁发热等。 76、龙胆泻肝汤 组成:龙胆草6g 黄芩9g 栀子9g 柴胡6g 泽泻9g 木通6g 当归3g 生地6g 生甘草6g 车前子6g 功用: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 主治: 1、肝胆实火上炎证。症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等,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2、肝胆湿热下注证。症见阴肿,阴痒,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 77、左金丸 组成:黄连9g 吴茱萸1.5g 比例为6:1 功用:清泻肝火,降逆止呕。 主治:肝火犯胃证。症见胁肋疼痛,

29、嘈杂吞酸,呕吐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78、泻白散 组成:地骨皮 桑白皮各15g 炙甘草3g,入粳米一撮共煎服。 功用:清泻肺热,平喘止咳。 主治:肺热咳喘证。气喘咳嗽,皮肤蒸热,日晡尤甚,舌红苔黄,脉细数。 79、苇茎汤 组成:苇茎60g 薏苡仁30g 冬瓜仁24g 桃仁9g 功用:清肺化痰,逐瘀排脓。 主治:肺痈。身有微热,咳嗽痰多,甚则咳吐腥臭脓血,胸中隐隐作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80、清胃散 组成:生地10g 当归6g 牡丹皮9g 黄连6g 升麻9g 功用:清胃凉血。 主治:胃火牙痛。牙痛牵引头痛,面颊发热,其齿喜冷恶热;或牙宣出血;或牙龈红肿溃烂;或唇舌颊腮肿痛;口气热臭,口干

30、舌燥,舌红苔黄,脉滑数。 81、玉女煎 组成:石膏1530g 熟地930g 麦冬6g 知母 牛膝各5g 功用:清胃热,滋肾阴。 主治:胃热阴虚证。头痛,牙痛,齿松牙衄,烦热口渴,舌红苔黄而干。亦治消渴,消谷善饥等。 82、芍药汤 组成:芍药1520g 当归9g 黄连59g 槟榔 木香 甘草炒各5g大黄6g 黄芩9g 官桂25g 功用:清热燥湿,调气和血。 主治:湿热痢疾。腹痛,便脓血,赤白相兼,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弦数。 83、黄芩汤 组成:黄芩9g,芍药9g,甘草炙3g,大枣4枚。 功用:清热止利,和中止痛。 主治:热泻热痢。身热口苦,腹痛下利,舌红苔黄,脉数。 84、

31、香连丸: 组成:黄连二十两,用吴茱萸十两,同炒令赤,去吴茱萸不用,木香四两八钱八分。 功用:清热燥湿,行气化滞。 主治:湿热痢疾,脓血相兼,腹痛,里急后重等。 85、白头翁汤 组成:白头翁15g 黄柏12g 黄连6g 秦皮12g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主治:热毒痢疾。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下痢脓血,赤多白少,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 86、六一散 组成:滑石18g 甘草3g 功用:清暑利湿。 主治:暑湿证。身热烦渴,小便不利,或泄泻。 87、碧玉散 组成:六一散加青黛 功用:清解暑热。 主治:暑湿证兼有肝胆郁热者。 88、鸡苏散 组成:六一散加薄荷 功用:疏风解暑。 主治:暑湿证

32、兼微恶风寒,头痛头胀,咳嗽不爽者。 89、桂苓甘露饮 组成:茯苓15g 甘草6g 白术12g 泽泻15g 官桂3g 石膏30g寒水石30g 滑石30g 猪苓15g 功用:清暑解热,化气利湿。 主治:暑湿证。发热头痛,烦渴引饮,小便不利,及霍乱1吐下。 90、清暑益气汤 组成:西洋参5g 石斛15g 麦冬9g 黄连3g 竹叶6g 荷梗6g知母6g 甘草3g 粳米15g 西瓜翠衣30g 功用: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主治:暑热气津两伤。身热汗多,口渴心烦,小便短赤,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数。 91、清暑益气汤 组成:黄芪、苍术、升麻各6g,人参、炒神曲、橘皮、白术各3g,麦冬、当归身、炙甘草各2g

33、,青皮1.5g,黄柏2g。 功用:清暑益气,除湿健脾。 主治:平素气虚,又受暑湿,身热头痛,口渴自汗,四肢困倦,不思饮食,胸满身重,大便溏薄,小便短赤,苔腻,脉虚者。 92、青蒿鳖甲汤 组成:青蒿6g 鳖甲15g 生地12g 知母6g 丹皮9g 功用:养阴透热。 主治: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苔少,脉细数。 93、清骨散 组成:银柴胡5g 胡黄连 秦艽 鳖甲 地骨皮 青蒿 知母各3g甘草2g 功用:清虚热,退骨蒸。 主治:虚劳发热。骨蒸潮热,或低热日久不退,形体消瘦,唇红颧赤,困倦盗汗,或口渴心烦,舌红少苔,脉细数。 94、当归六黄汤 组成:当归 生地 熟地 黄芩 黄连

34、黄柏各6g 黄芪12g 功用:滋阴泻火,固表止汗。 主治:阴虚火旺盗汗。发热盗汗,面赤心烦,口干唇燥,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 95、小建中汤 组成:芍药酒炒18g 桂枝9g 炙甘草6g 生姜9g 大枣4枚 饴糖30g 功用: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主治:虚劳里急证。腹中时痛,喜温喜按,舌淡苔白,脉细弦;或虚劳而心悸,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手足烦热,咽干口燥等。 96、黄芪建中汤 组成:小建中加黄芪9g 功用:温中补气,和里缓急。 主治:虚劳里急,诸不足。 97、当归建中汤 组成:小建中加当归12g 功用:温补气血,缓急止痛。 主治:产后腹痛。产后虚羸,腹中疼痛不止,吸吸少气,或小腹

35、拘急,痛引腹背,不能饮食。 98、大建中汤 组成:蜀椒6g,干姜12g,人参6g。 功用:温中补虚,降逆止痛。 主治:虚寒腹痛。心胸中大寒,呕不能食,腹中寒上冲皮起,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舌苔白滑,脉细紧,甚则肢厥脉伏,或腹中漉漉有声。 99、理中丸 组成:人参 干姜 甘草炙 白术各9g 功用:温中散寒,补气健脾。 主治:脾胃虚寒证。脘腹疼痛,喜得温按,自利不渴,畏寒肢冷,呕吐,不欲饮食,舌淡苔白,脉沉细;或阳虚失血;或小儿慢惊;或病后喜唾涎沫,或霍乱吐泻,以及胸痹等中焦虚寒所致者。 100、附子理中丸 组成:人参、白术、干姜、甘草、附子各9g。 功用:温阳祛寒,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虚

36、寒,风冷相乘,脘腹疼痛,霍乱吐利转筋等。此方脾肾双补,通过附子补肾阳来补脾之阳。 101、桂枝人参汤 组成:桂枝12g,甘草炙9g,人参9g,干姜9g。 功用:温里解表,益气健脾。 主治: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下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 102、吴茱萸汤 组成:吴茱萸9g 人参9g 大枣4枚 生姜18g 功用: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主治:虚寒呕吐。食谷欲呕,畏寒喜热,或胃脘痛,吞酸嘈杂;或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或少阴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 103、小半夏汤 组成:半夏15g,生姜10g。 功用:和胃止呕,散饮降逆。 主治:呕反不渴,心下有支饮者,以及诸呕吐谷不得下者。

37、104、四逆汤 组成:附子15g 干姜9g 炙甘草6g 功用:回阳救逆。 主治:少阴病。四肢厥逆,恶寒踡卧,呕吐不渴,腹痛下利,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脉微;或太阳病误汗亡阳。 105、通脉四逆汤 组成:炙甘草6g,附子20g,干姜12g。 功用:回阳通脉。 主治: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利止。脉不出等。 106、四逆加人参汤 组成:四逆汤加人参6g。 功用:回阳益气,救逆固脱。 主治:阴寒内盛四肢厥逆,恶寒踡卧,脉微而复自下利,利虽止而余证仍在者。 107、白通汤 组成:葱白四茎,干姜5g,附子15g。 功用:通阳破阴。 主治:少阴病,下利脉微者

38、。 108、参附汤 组成:人参12g,附子9g。 功用:益气回阳。 主治:阳气暴脱。手足逆冷,头晕气短,汗出脉微。 109、回阳救急汤 组成:熟附子9g 干姜5g 肉桂3g 人参6g 白术9g 茯苓9g 陈皮6g 炙甘草5g 五味子3g 半夏制9g 姜三片 麝香三厘 功用:回阳救急,益气生脉。 主治:寒邪之中三阴,真阳衰微证。恶寒踡卧,四肢厥冷,吐泻腹痛,口不渴,神衰欲寐,或身寒战栗,或指甲口唇青紫,或吐涎沫,舌淡苔白,脉沉微,甚或无脉等。 110、当归四逆汤 组成:当归12g 桂枝9g 芍药9g 细辛3g 炙甘草6g 通草6g大枣8枚 功用: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主治: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

39、口不渴,或腰、股、腿、足疼痛,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 111、黄芪桂枝五物汤 组成:黄芪9g 芍药9g 桂枝9g 生姜18g 大枣4枚 功用:益气温经,和血通痹。 主治:血痹。肌肤麻木不仁,脉微涩而紧。 112、阳和汤 组成:熟地30g 肉桂3g 麻黄2g 鹿角胶9g 白芥子6g 姜炭2g 生甘草3g 功用:温阳补血,散寒通凝。 主治:阴疽。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无热,口中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迟细。或贴骨疽、脱疽、流注、痰核、鹤膝风等属于阴寒者。 113、越鞠丸 组成:香附 川芎 苍术 神曲 栀子各6g 功用:行气解郁。 主治:郁证。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

40、等。 114、柴胡疏肝散 组成:柴胡 陈皮各6g 香附 川芎 枳壳 芍药各5g 炙甘草3g 功用: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主治: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或寒热往来,嗳气太息,脘腹胀满,脉弦。 115、四磨汤 组成:人参6g 槟榔9g 沉香6g 天台乌药6g 功用:行气降逆,宽胸散结。 主治:肝气郁结证。胸膈胀闷,上气喘急,心下痞满,不思饮食。 116、瓜蒌薤白白酒汤 组成:瓜蒌实24g 薤白12g 白酒适量 功用:通阳散结,行气祛痰。 主治:胸痹。胸中闷痛,甚至胸痛彻背,喘息咳唾,短气,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 117、瓜蒌薤白半夏汤 组成:瓜蒌实24g,薤白9g,半夏12g,白酒适量。 功用:通阳

41、散结,祛痰宽胸。 主治:胸痹。胸中满痛彻背,背痛彻胸,不能安卧者。 118、枳实薤白桂枝汤 组成:枳实12g,厚朴12g,薤白9g,桂枝6g,瓜蒌实24g。 功用:通阳散结,下气祛痰。 主治:胸痹。气结在胸,胸满而痛,心中痞气,气从胁下上逆抢心,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 119、半夏厚朴汤 组成:半夏12g 厚朴9g 茯苓12g 生姜9g 苏叶6g 功用: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主治:梅核气。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白腻,脉弦缓或弦滑。 120、枳实消痞丸 组成:干姜3g 炙甘草 麦芽曲 白茯苓 白术各6g 半夏曲 人参各9g 枳实15g 厚朴12g 黄连6

42、g 功用:行气消痞,健脾和胃。 主治:脾虚气滞,寒热互结证。心下痞满,不欲饮食,倦怠乏力,大便失调。 121、厚朴温中汤 组成:厚朴 陈皮各9g 炙甘草 茯苓 草豆蔻仁 木香各5g 干姜2g,水煎服,加生姜三片。 功用:行气温中,燥湿除满。 主治:寒湿气滞证。脘腹胀满或疼痛,不思饮食,舌苔白腻,脉沉弦。 122、良附丸 组成:高良姜 香附子各9g。 功用:行气疏肝,祛寒止痛。 主治:气滞寒凝证。胃脘疼痛,胸闷胁痛,畏寒喜热,以及妇女痛经。 123、金铃子散 组成:金铃子 玄胡索各9g。 功用:疏肝泄热,活血止痛。 主治:肝郁化火证。心胸胁肋诸痛,时发时止,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124、天台

43、乌药散 组成:天台乌药12g 木香6g 小茴香6g 青皮6g 高良姜9g 槟榔9g 川楝子12g 巴豆12g 功用:行气疏肝,散寒止痛。 主治:小肠疝气。少腹引控睾丸而痛,偏坠肿胀,或少腹疼痛,苔白,脉弦。 125、橘核丸 组成:橘核 海藻 昆布 海带 川楝子 桃仁各9g 木通 厚朴 枳实 木香 延胡索 桂心各6g 功用:行气止痛,软坚散结。 主治:颓疝。睾丸肿胀偏坠,或坚硬如石,或痛引脐腹。 126、暖肝煎 组成:小茴香6g 肉桂36g 当归69g 枸杞子9g 乌药6g 沉香3g 茯苓6g 功用:温补肝肾,行气止痛。 主治:肝肾虚寒证寒疝。睾丸冷痛,或小腹疼痛,畏寒喜暖,舌淡苔白,脉沉迟。

44、127、加味乌药汤 组成:乌药 砂仁 木香 延胡索各10g 香附10g 甘草5g 功用:行气活血,调经止痛。 主治:痛经。月经前或月经初行时,少腹胀痛,胀甚于痛,或连胸胁乳房胀痛,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128、定喘汤 组成:白果9g 麻黄9g 苏子6g 款冬花9g 杏仁9g 桑白皮6g 黄芩6g 半夏9g 甘草3g 功用:宣肺降气,清热化痰。 主治:哮喘。咳嗽痰多气急,痰稠色黄,微恶风寒,舌苔黄腻,脉滑数。 129、旋复代赭汤 组成:旋覆花9g 人参6g 生姜10g 代赭石9g 炙甘草6g 半夏9g 大枣4枚 功用: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主治:胃气虚弱,痰浊内阻证。心下痞硬,噫气不除,或反胃呕

45、逆,吐涎沫,舌淡,苔白滑,脉弦而虚。 130、橘皮竹茹汤 组成:橘皮12g 竹茹12g 生姜9g 甘草6g 人参3g 大枣5枚 功用:降逆止呃,益气清热。 主治:胃虚有热之呃逆。呃逆或干呕,舌红嫩,脉虚数。 131、丁香柿蒂汤 组成:丁香6g 柿蒂9g 人参3g 生姜6g 功用:温中益气,降逆止呃。 主治:虚寒呃逆。呃逆不已,胸脘痞闷,舌淡苔白,脉沉迟。 132、苏子降气汤 组成:紫苏子 半夏各9g 当归6g 炙甘草6g 前胡 厚朴各6g肉桂3g。二片生姜、一个大枣、五片苏叶同煎。 功用:降气平喘,祛痰止咳。 主治:下实上虚之咳喘证。痰涎壅盛,咳喘短气,胸膈满闷,活腰疼脚软,或肢体浮肿,舌苔白

46、滑或白腻,脉弦滑。 133、桃核承气汤 组成:桃仁12g 大黄12g 桂枝6g 炙甘草6g 芒硝6g 功用:破血下瘀。 主治:下焦蓄血证。少腹急结,小便自利1,甚则谵语烦躁,其人如狂,至夜发热。以及血瘀经闭,痛经,脉沉实而涩者。 134、血府逐瘀汤 组成:桃仁12g 红花9g 当归9g 生地9g 川芎5g 赤芍6g 牛膝9g 桔梗5g 柴胡3g 枳壳6g 甘草3g 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血瘀证。胸痛,头痛日久,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内热烦闷,或心悸失眠,急燥易怒,入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暗红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紧。 135、通窍活血汤 组成:赤芍3克 川芎3克

47、桃仁9克(研泥) 红枣7个(去核) 红花9克 老葱3根(切碎) 鲜姜9克(切碎) 麝香0.15克(绢包) 功用:活血通窍。 主治头面瘀阻的头痛昏晕等证。 136、膈下逐瘀汤 组成:灵脂6克(炒) 当归9克 川芎6克 桃仁9克(研泥) 丹皮6克 赤芍6克 乌药6克 玄胡索3克 甘草9克 香附4.5克 红花9克 枳壳4.5克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膈下瘀血,形成积块,或小儿痞块,或肚腹疼痛,痛处不移等证。 137、少腹逐瘀汤 组成:小茴香(炒)7粒 干姜(炒)0.6克 延胡索3克 没药(研)6克 当归9克 川芎6克 官桂3克 赤芍6克 蒲黄9克 五灵脂(炒)6克 功用活血祛瘀,温经止痛。 主治少腹淤积疼痛,经期少腹胀满,或瘀血阻滞久不受孕等。 138、补阳还五汤 组成:黄芪120g 当归尾3g 赤芍5g 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