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教案第七单元 生命的演化 第一部分 生命的发生和发展 复习内容:生命的发生和发展 教学目标:了解地球上生命的发生和发展历程;理解生物进化的历程,生物进化的证据和生物进化的原因;了解人类起源与发展。 复习重点:生命起源的观点,生物进化的历程、证据和原因,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知识考点:1.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2. 生物进化的历程,3. 生物进化的原因, 4. 生物进化的证据,5.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复习课时: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 推测: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前形成的,原始大气层无氧气。 模拟原始地球条件和大气成分,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陨石上有并
2、非地球上的氨基酸,在星际中发现数十种有机物。 2. 观点:神创论地球上所有物种都是上帝创造的,是一成不变的。 自然发生论 化学进化论 宇宙生命论 3. 证据:自然生蛆,推测:生物是从非生命物质中自发产生的。 斯巴兰让尼的实验,推测:生物不能自发产生。 巴斯德实验,推测:生物不是自发产生的。 生物进化的历程 1. 证据:比较不同地层中的生物化石。 比较始祖鸟像爬行动物和鸟类的特征。 比较生物细胞色素C的差异。 2. 比较法:纵向比较不同年代的化石。 横向比较生物种类。 3生物进化的历程: 植物进化的历程 动物进化的历程 4. 生物进化的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生物进化的
3、原因 1. 分析原因:生物结合的基础遗传和变异, 生物结合的条件生存和繁衍, 生物结合的动力环境的改变。 2. 通过保护色的形成过程,从感性上认识生物进化的过程和原因。 3. 自然选择: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 第 2 课时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森林古猿树栖生活。 “露西”时代古人类开始下地生活,向自立行走方向发展,使用天然工具获取食物,防御敌害。 东非时代古人类制造和使用简单的工具,提高了工具的效能。 若干万年后的古人类能够制造越来越复杂的工具,能够用火,大脑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 现代人类能够制造和使用复杂精巧的工具,大脑高度发达,相
4、互之间能够很好的交流与合作,强大到能够影响生物圈的面貌。 例题 例题1 :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 A. 产生了有利变异 B. 产生了可遗传的变异 C. 产生了不利变异 D. 产生了不遗传的变异 例题2 人类起源于 A. 类人猿 B. 猕猴 C. 森林古猿 D. 长臂猿 例题3:一只雌蛙能产4000粒 5000粒卵,卵受精后只有不足10%能发育成为成蛙,按照达尔文的观点解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过度繁殖 B. 生存斗争 C. 适者生存 D. 遗传和变异 例题4:如果一物种缺乏适应变化着的环境所需要的变异,则它可能 A. 进化为另一物种 B. 进化到更高等的形状 C. 退化到低级物种 D.
5、 灭绝消失 例题5:下列动物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 黑猩猩 B. 金丝猴 C. 大猩猩 D. 长臂猿 作业:相关内容的复习题。 第二部分 物种的多样性 复习内容:物种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掌握植物各个类群的主要特征和动物各个类群的主要特征,了解生物的结构特点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了解分类的单位和方法。理解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复习重点:生物的分类;植物的主要类群和动物的主要类群;细菌、真菌和病毒。 知识考点:1、生物的分类,2、藻类植物,3、苔藓植物,4、蕨类植物,5、种子植物,6、无脊椎动物,7、脊椎动物,8、细菌,9、真菌,10、病毒。 复习课时:8课时 教学过程
6、: 第 1 课时 一、植物的分类: 植物的主要类群: 孢子植物: 1、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 2、苔藓植物:有茎、叶,无根。 3、蕨类植物:有根、茎、叶。 种子植物: 1、裸子植物:种子无果皮包被。 2、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 二、动物的主要类群: 无脊椎动物 1、原生动物 2、腔肠动物 3、环节动物 4、软体动物 5、节肢动物 昆虫纲 甲壳纲 蛛形纲 多足纲 脊椎动物 1、鱼类 2、两栖类 3、爬行类 4、鸟类 5、哺乳类 第 2-3 课时 一、藻类植物 1、生活环境:绝大多数生活在水中。 2、结构特点:有的为单细胞,有的为多细胞,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孢子生殖。 3、价值
7、: 释放氧气 食用 鱼类饵料 药用 二、苔藓植物 1、生活环境:阴湿的陆地环境。 2、结构特点:具有茎和叶,无根、无疏导组织。孢子生殖。 3、作用:监测大气污染 三、蕨类植物 1、生活环境:阴湿的陆地环境。 2、结构特点:具有根、茎、叶的分化,出现了输导组织。孢子生殖。 3、利用: 食用 药用 观赏 作绿肥和饲料 与煤的形成有关 四、种子植物 概念:能结出种子,并且靠种子繁殖的植物。 种子的结构 1、大豆种子的结构 种皮 胚 胚芽 胚轴 胚根 子叶 2、玉米种子的结构 种皮 胚 胚芽 胚轴 胚根 子叶 种子植物的分类 特征:根、茎、叶发达,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 代表植物:松、杉、柏、银杏
8、2、被子植物 特征: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种子被果皮包被形成果实。 第4-6课时 一、无脊椎动物 1、原生动物: 代表动物:草履虫、变形虫、疟原虫等。 与人类的关系:有利-鱼饵、净化水质。 有害-致病、赤潮等。 2、腔肠动物 原 生 动 物 腔 肠 动 物 细 胞 数 目 单 细 胞 多 细 胞 胚 层 无 内 外 两 个 胚 层 消 化 方 式 细 胞 内 消 化 细胞外消化和细胞内消化 生 殖 分 裂 生 殖 出 芽 生 殖 和 有 性 生 殖 3、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 比 较 扁 形 动 物 线 形 动 物 生 活 习 性 寄生;寄主-人和猪 寄生;寄主-人和猪 背腹扁平,分头节
9、、颈部、节片, 头节上有小鈎、吸盘,颈部能不断体表有角质层,消化管结形 态 结 构 地分裂产生新节片,没有专门的消构简单,生殖器官发达 化器官、运动器官,感觉器官退化,生殖器官发达 营养不良、贫血、消化不良、抽筋,引起人精神不振,阻塞肠危害和预防 搞好饮食卫生,生食与熟食分开,道,引起胆道蛔虫,阑尾避免人类污染猪饲料。 炎;搞好个人卫生,管理好粪便。 4、环节动物和软体动物 比 较 环 节 动 物 软 体 动 物 生 活 习 性 土中穴居,昼伏夜出 淡 水 中 生 活 形 态 结 构 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有环带,依靠有贝壳、外套膜和斧足,体表呼吸 用鰓呼吸 与人类的关系 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10、,是优良的 蛋白质饲料和食品,可以处理有机废食用、药用,可做工艺品 物 5、节肢动物 昆虫纲 蝗虫 形态结构:体表有外骨骼,有体节,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 发育:不完全变态 蜜蜂 蜂群组织:蜂王,雄峰,工蜂 三种峰的形态结构 发育:完全变态发育。 甲壳纲:河蟹 蛛形纲:园蛛 多足纲:蜈蚣 二、脊椎动物 1、鱼类 代表动物:鲫鱼 鱼类的主要特征:身体呈流线型,用鰓呼吸,用鳍游泳,卵生。 我国的鱼类资源 淡水鱼类: 海洋鱼类: 2、两栖动物 代表动物:青蛙 生殖:有性生殖,体外受精,水中进行。 发育:幼体在水中生活,成体水陆两栖。 两栖动物 生殖发
11、育: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经变态发育才能上陆地生活。 环境:环境变迁导致繁衍后代的能力下降,种群的数量和种类减少。 3、爬行动物 代表动物:蜥蜴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被甲,用肺呼吸,卵生,体温不恒定。 古代爬行动物的繁盛和灭绝 4、鸟类 代表动物:家鸽 鸟类的主要特征:身体呈流线型,背覆羽毛,用翼飞行,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 鸟类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5、哺乳类 代表动物:家兔 外部形态 体腔:有膈,参与呼吸运动 摄食与消化 血液循环 生殖和发育:胎生、哺乳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体内有膈,胎生、哺乳,体温恒定。 哺乳动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7-
12、8课时 一、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菌落的特征 比较项目 细 菌 真 菌 大 小 较 小 比细菌大几倍到几十倍 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形 态 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 有时呈现红、褐、绿、黑、黄等不同颜色 2、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分布广泛的生物,在土壤、水里、空气中、极地温泉乃至我们的身体上都有它们的踪迹。 细菌和真菌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和特定的生活条件。 二、细菌 项 目 形 态 结 构 营养方式 生殖方式 三、真菌 项 目 形 态 结 构 内 容 个体:十分微小,形状有球形、杆形螺旋形,均为单细胞个体 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无成形的细胞核,壁外有
13、荚膜、鞭毛 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异养,有些寄生,有的腐生 分裂生殖 营养方式 生殖方式 四、病毒 1、种类: 植物病毒:寄生在植物细胞里。 动物病毒:寄生在动物细胞里。 细菌病毒:寄生在细菌细胞里,又叫噬菌体。 2、结构: 特点:无细胞结构。 结构:外部为蛋白质外壳,内部为遗传物质。 3、生活: 营养方式:不能独立生活,只能生活在活细胞里,即寄生。 繁殖方式:复制 复习小结 第八单元 生物与环境 复习内容: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人与环境 教学目标: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 复习重点: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的稳
14、定性;人口增长与计划生育。 知识考点:1、生态系统的组成,2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4、人口增长与计划生育,5、家居环境与健康 复习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2课时 内 容 单细胞的呈卵圆形,多细胞的由菌丝构成 细胞中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胞内没有叶绿素。 气生菌丝:生于营养物质表面上,上面着生的孢子与繁殖有关 营养菌丝:生于营养物质之中,与吸收营养物质有关 异养,多数腐生,少数寄生 大多数孢子生殖,极少数出芽生殖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 1、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
15、食物网 2、生态系统的功能: 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不循环、逐级递减的特点。 物质循环:非生命物质在生命与环境之间往返循环。 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概念:生物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3、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四、入口增长与计划生育 1、入口的发展趋势 世界人口 中国人口 2、地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 地球的容纳量与人口激增的矛盾 粮食问题 水资源问题 人口带来的其他问题 3、计划生育 概念 重要性 具体要求 我国计划生育对世界的贡献 解决世界人口问题的方法 二、关注农村环境 1、农村环境与农村环境问题 2、发展生态农业是改善农村环境的必
16、由之路 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的特征 三、关注城市环境 1、城市环境 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2、创建良好的社区环境 四、家居环境与健康 1、家居环境存在的问题 厨房内的空气污染 家庭装修污染 居室内绿化部合理 生活垃圾 宠物 2、创建良好的家居环境 复习小结 第九单元 生物技术 复习内容:生物技术 教学目标:了解身边的发酵技术,了解工业的发酵产品,理解现代生物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复习重点:发酵技术;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 知识考点:1、发酵技术,2、现代生物技术 复习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2课时 一、发酵技术 1、身边的发酵技术 发酵食品 沼气发酵 2、工业发酵产品 抗生素、氨基酸等 调查应用 二、转基因技术 1、利用细菌合成胰岛素 2、转基因技术与制药 3、转基因技术与农业 4、转基因技术与环境保护 三、克隆技术 1、多利的诞生 2、克隆技术的意义 四、现代生物技术引发社会问题 1、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2、克隆技术的伦理之争 复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