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语文下诗五首练习.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492600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0.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级语文下诗五首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年级语文下诗五首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年级语文下诗五首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年级语文下诗五首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年级语文下诗五首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年级语文下诗五首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级语文下诗五首练习.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年级语文下诗五首练习30 诗五首练习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点的字注音。 金樽投箸突兀大庇狐袭 布衾 无可奈何的情状。 C当秋雨来临,诗人不再关心自己的茅屋,而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关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上。 D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连续、频繁的韵角体现“歌”的特点。 二、阅读理解: 2、解释加点的词语。 结庐在人境 _ 问君何能尔 _ 直挂云帆济沧海 _秋天漠漠向昏黑 _ 瀚海阑干百丈冰 _落红不是无情物 _ 3、下面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B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C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D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2、 4、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B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渗淡万里凝。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对偶修辞的一项是 A欲渡黄河冰塞州,将登太行雪满山。B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C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D瀚海阑千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6、下列句子使用典故的一项是 A闲来垂钓碧溪上。 B将登太行雪满山。 C心远地自偏。 D中军置酒饮归客。 7、下面对句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D长风破浪会有时,

3、直挂云帆济沧海。 8、下面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自己的茅屋被秋风摧残后的窘况,同时表现了诗人为天下“寒士”着想的高尚情操。 B诗歌以描述开篇,用写实的手法,写了秋风的威力,声势和战绩,也写了诗人1、饮酒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原因是: 。 表现陶渊明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 ,此句被王国维誉为“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 2、行路难中表现诗人内心愁苦、无所适从的诗句是:;表现诗人不怕困难,充满信心,有远大抱负和坚定信念的名句是: ,诗中以两句诗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忧国忧民博大宽广胸襟的诗句是

4、:。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诗: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本诗中写北方边地风狂雪早的句子是: 。以春花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 。起承上启下过度作用的诗句是:。 格调高昂,把送别的思念延伸向远方,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诗句是: 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5、己亥杂诗写诗人辞官还乡后,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 三、诗歌赏析: 饮酒陶渊明 1找出下列句中加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结庐在人境 问君何能尔 B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C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D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2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第一、二句以平易的语言直接道出作者对幽美平静的

5、田园的喜爱,对车马喧嚣的官场的厌倦。 B三、四句采用问话的形式,借饮酒人之间的对话来表现作者对超尘脱俗境界的追求。 C五至八句描写田园的美好景色,用菊花、南山、山中晚景、归林飞鸟构成一幅大自然的美丽画面,表现出作者陶醉于其中的悠闲自得的心情。 D这首诗是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全诗景、情、理融为一体,意境深远含蓄,语言朴素自然。 3陶渊明是_时代的山水田园诗人。这首诗写作者隐退后_、_的心情。 4.这首诗的诗眼是_。心远地自偏 5、如何理解“真”? “真”即自然本性,陶渊明在田园中保全了一分质性自然的“真我”,“任真”使他能够独立于虚伪、污浊的社会之外。“真”是他人生的理想。 行路难 诗人、面对

6、华美的酒席,却用_、_、_、_四个连续的动词,形象地表现了自己_的心情。 诗人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中,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形象地表明了_。 诗人在第7句和第8句中用了两个典故,诗人用典的作用是什么? 答:_ _ 最后两句诗,诗人的感情陡起,请说说诗人表达了什么感情,应该如何理解这种感情? 答: _ _ _ 5、这首诗中诗人以“行路难”比喻 。诗中具体体现“行路难”的诗句是 。 6、“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 7、这首诗反映出诗人当时怎样的矛盾心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这首诗中作者描写风的威势的动词有 、 、 、 、 、 、 2、

7、把这首诗分为二层,并概括层意: 3、诗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 4、诗人的人生理想是什么? _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这首诗 与 巧妙结合,将塞外雪景写得千姿百态,气象壮阔,衬托了 之情。 2、巧用对偶,侧面烘托大雪寒威,极写边塞苦寒的句子是 。3、“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_ _ 6、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的句子是 。 7、赏析千古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_ _ 6.怎样描写雪后军营的苦寒生活?这样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_ _ 7、“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这两句在全诗结构

8、中起什么作用? _ _ 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它译成现代汉语。 _ _ 9、本诗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_,_。” 10、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1、请描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在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 _ _ 参考答案: 停 投 拔 顾;内心的苦闷、抑郁 比喻 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自己的政治出路被权贵堵塞 诗人暗用姜太公和伊尹终得任用的故事,表示自己对重回朝廷仍然抱有希望 在经过前面感情的反复回旋之后,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他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 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9、,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5、世道艰险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6、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7、反映出诗人既苦闷、迷惘、愤慨又积极、乐观、执着的复杂心理。 1、咏雪 送别 惜别 2、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3、从视觉角度看,红白相衬,互相映衬,色彩鲜明。 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5、以春景写冬景,运用比喻、联想,既写出诗人的欣喜之情,又表现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 6.诗人写雪后苦寒,主要从侧面抓住典型事物,而且不断变换角度。由夜晚帐内“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到白天帐外“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一直到“瀚海阑干百丈冰”,最后又写到辕门外“风掣红旗冻不翻”。作用:写军营将士的苦寒生活,反映了战争的艰苦及其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同时为送行场面渲染了悲凉气氛。 7、过渡。第一句承接上文,把笔触由军营转移到冰雪覆盖的大漠;第二句“愁云惨淡万里凝”,为下文送别渲染了悲凉压抑的气氛。 10、抒发了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的感情。在诗人笔下,冰天雪地的边塞,奇寒难忍,愁云惨淡,令人怨怅。 11、山路盘旋曲折,已看不见友人离去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串马蹄的足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