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导入.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500157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导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幼儿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导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幼儿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导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幼儿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导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导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导入.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幼儿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导入幼儿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导入 桂载秀 小班幼儿的思维活跃具体,充满各种声音、颜色与物体的具体形象,小班幼儿的美术活动恰恰符合幼儿的思维特征,所以幼儿对美术活动较感兴趣。但是,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如果平淡无奇地“导入”,幼儿就不大感兴趣,以至于幼儿在整个美术教学活动中都处于被动地位,而不是主动地去学习。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设计好其“导入”是关键。 一、利用故事的形式导入美术活动 利用幼儿爱听故事的特点,采用故事形式导入活动,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培养其观察、想象、创造的能力。例如:在教幼儿粘贴小鸡时,可以给小朋友讲一个小故事:有一天,鸡妈妈带一群小鸡到草地上去捉虫

2、,可是有一只小鸡走着走着不见了,鸡妈妈到处找都找不到,我们帮鸡妈妈把小鸡找回来,好不好?”这样,幼儿的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粘贴小鸡时就特别用心和仔细。加上小班幼儿的想象力比较丰富更加调动了他们活动的积极性。 二、以游戏的口吻导入,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特别是小班幼儿,更离不开游戏。因此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儿童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主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获得心理上的发展。”而凡是新奇的事物,奇特的东西都会使幼儿产生好奇心。幼儿受好奇心的驱使就会通过游戏活动来学习、成长。小班幼儿好动、好模仿,行为受情绪的支配。因此在

3、活动中我首先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赋予幼儿适当的角色,即运用游戏形式导题,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比如在折纸“小青蛙”的开始部分,我给幼儿讲了一个“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故事一下子就吸引了每一个幼儿。这时教师就可以教幼儿用正方形的纸用折双三角的方法折青蛙,并添画花纹。还有在纸画活动“帮妈妈绕绒线”中,我在活动的开始,就和幼儿一起玩绕绒线的模仿游戏,在体验绕绒线的手臂绕环动作后,再让幼儿在纸上为妈妈“绕绒线”,学习画圆圈线。教师利用小班幼儿强烈的好奇心来设计生动有趣的开场白,把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引过来,为接下来的活动打下了良好的情绪基础。 三、在指导活动时应注意语言的导入 小班幼儿的思维属于直

4、觉行动性思维,因此他们在美术活动中,不可能象中、大班的幼儿一样会先想好了再画,而是画到哪里算哪里,甚至有时画上几笔就不愿意动手了。这时,老师可以用生动有趣的游戏化语言提示、指导或鼓励幼儿。比如练习画直线教师可以说“开火车”,让幼儿用画笔在纸上开火车。有一次在“涂小花伞”这一美术活动中,能力比较弱的李佳淼小朋友画了几笔便拿着画纸跑上来说:“老师,我不画了!”对此我没有用强硬的口气让她下去继续作画,而是对她说:“淼淼,你看你的伞有这么大的洞洞,会漏雨的!快把雨伞的颜色涂均匀了就不会有漏洞啊。”李佳淼听了赶紧下去又认真地画了起来。有趣的美术活动和美妙的语言导入相结合,幼儿对美术活动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5、。 四、利用儿歌和歌曲的形式导入主题 儿歌生动形象,顺口好记。用儿歌导入可引起幼儿学画的兴趣,使幼儿的记忆力和想象力得到发展。例如:在教幼儿绘画吹泡泡时,我们可以先让幼儿学习儿歌吹泡泡:吹泡泡,吹泡泡,吹出一大串,五颜六色真好看,小朋友们拍手笑。这样就引起幼儿想画泡泡的兴趣。提高了幼儿画画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进行歌曲导入小班幼儿大多都是喜欢唱歌的,而且歌曲旋律优美,歌词生动形象,对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有很大的作用。 五、创设宽松、童趣的学习环境进行有效的导入 小班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和转移,宽松、富有童趣的学习环境能促进幼儿的活动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熟悉的、生活化的情景会使幼儿感到亲切和好奇,

6、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绘画的动机。平时,我们组织孩子参与环境布置,活动室的环境氛围有很浓的意识气息。通过一些优美的绘画作品,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对于刚进园的小班孩子,他们喜欢随意涂画,画出的往往是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他们的绘画活动主要以画线为主,为了激发幼儿感知曲线和直线的兴趣,我找来了一团旧毛线,活动前和孩子们一起玩绕毛线的游戏,让幼儿观察旧毛线是弯弯曲曲的,拉直了便成了直线,在玩中孩子们发现了秘密,良好的学习环境更增添了孩子们画画的乐趣。 六、利用有效的开放性提问进行导入 幼儿绘画是童心的反映,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是教学的重要目的,因此,教师的提问要具有启发性、开放性,以刺激幼儿感知、操作、思考、

7、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如:小扇子活动中,课前我有意识的让幼儿观察各种扇子的图案,在课堂上我没有直接出示扇子的范例,而是通过启发提问:“小朋友家里的扇子是什么养的?”让幼儿互相讨论回忆扇子的图案,初步了解了扇面的特征。接着,我又提问,“你们喜欢什么样的扇子?”这样幼儿就能更大胆地想像、创造,有画条纹的,有画圆点的,有画线条的等等,画法各种各样。通过设计开放性提问,并进行启发,幼儿装饰的图案各不相同,而且在其它的绘画内容中也会举一反三创造出极其丰富的画面。 总之,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导入方式是多总多样的,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恰当运用,能提高幼儿画画的兴趣,创造出一种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气氛和情景。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做到寓教于乐。我们老师与幼儿心理期待存在着差异,幼儿只对绘画过程本身感兴趣,而对绘画结果则兴趣不大,美术活动对幼儿来说仅仅是一种游戏或者是娱乐。而老师往往把兴趣指向作品本身。了解了这一点,我们教师就应该从孩子观念出发,从组织活动中的导入下功夫,创造条件使孩子体验绘画的乐趣,真正做到师幼互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