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大班语言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500158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6.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大班语言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幼儿大班语言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幼儿大班语言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幼儿大班语言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幼儿大班语言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大班语言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大班语言教学设计.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幼儿大班语言教学设计 篇一:幼儿园语言教学设计 幼儿园语言教学设计 1 猴子捞月亮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的寓意,知道遇事多动脑筋。 2、通过故事及小实验,深入理解故事情节。 3、和同伴玩水中成像的游戏,激发其探索科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配乐故事猴子捞月亮。 2、每桌一盆水,一只手电筒。 活动流程: 1、以猜迷语的方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有时挂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2、教师讲述故事猴子捞月亮。 当讲到“老猴子说:“快想办法把月亮捞上来”时,停止讲述并让幼儿讨论: 猜猜他们是怎样捞月亮的? 月亮捞上来了吗?为什么捞不上来? 3、接着欣赏故事,教师进行提问

2、: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小猴子在井里发现了什么?它怎么叫的? 大猴子跑来一看什么反应?老猴子呢? 它们用什么方法捞月亮?捞到了没有?为什么捞不到? 最后老猴子一抬头,看见了什么?它对小猴子说了什么? 听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4、分小组进行小实验水中成像。 用手电筒当月亮,水盆当井,并让幼儿观察:“水中月亮的影子是什么样的?用手去捞,月亮变得怎么样了?”使幼儿感知水面很平时,“月亮”是圆圆的,用手一抓,水面有了波纹,影子就碎了。 5、教师小结:我们在生活中遇事应该多动脑筋、认真思考。 6、完整欣赏配乐故事猴子捞月亮。 活动延伸:让幼儿阅读用书,进一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2 神奇的玻璃

3、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中小白兔战胜大灰狼的办法,知道神奇玻璃的含义。 2、让幼儿了解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3、体验哈哈镜成像的滑稽和有趣,感受人在哈哈镜里的不同变化。 活动准备:放大镜一个、凸透镜一个、神奇的玻璃挂图,故事磁带。 活动流程: 1、师生谈话: 小朋友你见过什么样的玻璃? 小白兔也有一块神奇的玻璃,你想知道吗? 2、出示神奇的玻璃挂图请幼儿欣赏,老师讲述故事并提出问题: 小白兔在玩时捡到了什么? 他有什么惊奇的发现? 猜想小白兔想出了一个什么好办法。 3、出示放大镜。 请幼儿摸一摸,看一看,从而感知“玻璃”的神奇之处,知道放大镜能将物体放大,然后启发幼儿讨论:怎样利

4、用这块“神奇的玻璃”战胜大灰狼。 4、看图书听故事。 老师播放故事磁带请幼儿边看图画边听故事神奇的玻璃,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然后提出问题: 小兔子是利用什么办法吓跑大灰狼的? 如果是你会用什么办法来打败大灰狼? 5、引导幼儿发现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启发幼儿继续探索“玻璃”的神奇之处:看近的物体时,物体变大,离得远就会变小,而且物体是倒立的。这种“玻璃”就是凸透镜。 组织幼儿进行生活经验讲述:小朋友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这样的镜子,请幼儿讨论;然后交流凸透镜在生活中的用途。 6、师生进行讨论: 小朋友知道了凸透镜的模样和用处,想一想你们还见过其他什么样的镜子?然后老师总结:平面镜、凹透镜、哈哈镜等

5、。 活动延伸: 小朋友你知道哈哈镜的用处吗?那我们去三楼的哈哈镜那里认识一下它吧,巩固对哈哈镜知识的掌握。 3 醒来后的惊喜 活动目标: 1、能细致地观察人物动作、神态、表情特征,大胆想象讲述画面内容。 2、体验作品中父亲对儿子默默的爱。 活动准备: 1、让家长帮助幼儿回忆与父亲在一起的趣事。 2、父亲、儿子的图片各一副 3、教学挂图、幼儿用书第3册的第29页。 活动流程: 一、开始部分: 分别出示图片“父亲”与“儿子”,鼓励幼儿大胆猜想父与子之间发生的事情。 二、基本部分: 教师分别出示挂图或幼儿用书,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根据需要进行提问: 图1 假日的第一天早晨,儿子在做什么?爸爸和叔叔

6、在干嘛?你从哪看出来的? 图2 爸爸和叔叔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图3 画面上都有谁?儿子、爸爸、警察的表情、动作时什么样的?代表什么意思?爸爸究竟要把儿子抬到哪儿呢? 图4 设置悬念 a出示没有背景的第四幅画,请幼儿说说;如果自己是故事中的儿子,醒来后会有什么感觉?鼓励幼儿将自己“惊奇、大胆、浪漫”的情景讲给同伴听。 b出示有背景的挂图,请幼儿讲述:这是什么地方,景色怎么样?儿 子心里怎么想?爸爸为什么躲到树后面? c教师看图完整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轻手轻脚”,并用动作模仿。知道假期到森林里玩正是儿子的心愿,这幅漫画体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深地爱,可以鼓励幼儿做个相亲相爱的动作。 三、结

7、束部分: 结合自己生活经验,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与爸爸之间的趣事,感受父亲对自己的关爱。 活动延伸: 怎样对父亲表达自己的爱 4 快乐的小公主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给予也是一种快乐。 2、了解让自己快乐的方法,生活中保持快乐的心情。 活动准备:呼啦圈、快乐的小公主故事磁带、教学挂图快乐的小公主 活动流程: 一、开始部分: 1、出示“呼啦圈”引入课题 提问:小朋友有没有玩过呼啦圈?玩呼啦圈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开不开心、快不快乐?想不想把这份快乐分享给我们的好伙伴呢? 2、总结:每个人都有自己开心和不开心的时候,不开心会对身体不好,家人和好朋友也会担心,所以我们要让自己开心快乐,并把这

8、份快乐分享给我们身边的人。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播放录音机,让幼儿听故事快乐的小公主,并提出以下问题: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小公主住在哪里?她为什么不开心?故事里都有哪些小动物啊? 2)小公主后来找到快乐了吗?她是怎么找到快乐的?真正的快乐在哪里呢? 2、教师再次播放录音机让幼儿听故事快乐的小公主,借以加深幼儿的记忆。 3、教师出示挂图快乐的小公主,引导幼儿看图讲述故事内容,让幼儿了解让自己快乐的方法。 三、结束部分: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果我们不开心的时候,可以用什么方法让自己快乐呢?如果自己的小伙伴和家人不开心,我们要用什么方法让他们快乐起来呢? 活动延伸:幼儿回家与爸爸妈妈讨论快乐的方

9、法,帮助自己和他人,让所有人都获得快乐,在快乐中生活。 5 猴子学样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理解图意,乐意表达自己的理解感觉。 2.了解猴子爱模仿的特点。 3.通过老公公动作及表情进行故事表演,激发表演兴趣,提高表演能 力。 4.学会遇事多动脑筋,多想办法。 活动准备: 图四幅,道具:草帽若干,扁担一根,猴子学样的伴奏磁带,树,猴子面具 活动流程: 1.出示猴子面具,它是谁?现在将有一群猴子在树上玩耍,它们发生了一些很有趣的事,到底是什么事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2.出示图一:你看到了什么,老公公在干什么?老公公挑着一担帽子到城里去卖,坐在大树下面睡觉发生了什么事? 3.出示图片二:猴子

10、在树上为什么又蹦又跳,它在干什么?老公公看到了,老公公怎么说,为什么那么急,老公公会对猴子说些什么?猴子有没有把帽子给老公公? 4.出示图三:老公公急得那样后怎么做的,猴子看见了会怎么做?猴子为什么看见老公公这样做它也这样做?老公公开始想办法了,结果如何? 5.出示图四:老公公又想出更好的办法使得帽子得以回返,什么办法呢? 6、通过音乐欣赏故事:将每幅图中的关键词语“抬头、伸手、搔脑袋、扔”贴到相应的画面中。讨论:老爷爷想出的最后一个方法管用吗? 7.看图讲述:鼓励幼儿完整讲述故事内容,并引导幼儿说说:这是一群怎么样的小猴子?这是一个怎样的老爷爷? 8.表演故事:让幼儿用动作来表现某图片中发生

11、的一件事。用帽子等道具引导幼儿分角色表演。 活动延伸:将教具放到表演区,供幼儿分角色表演该故事。 5 小桃仁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了解小桃仁发芽的条件和过程。 2、尝试用适当的语气表现出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3、知道谁帮助了小桃仁,理解小桃仁成长的快乐心情。 活动准备: 1、有一定的植物发芽的知识经验。 2、故事磁带、挂图、幼儿用书 活动流程: 一、谜语导入: 1、谜语引出,幼儿猜出谜底“桃子”。“小朋友,你们吃过桃子吗,桃子吃完剩下什么?小桃仁怎么才能长成一棵小桃树?”引导幼儿讨论。听完了故事你就明白了。 二、老师向幼儿讲述故事,帮助幼儿分析理解故事内容。 2、教师用不同的语气,有表情的

12、讲述故事。并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小桃仁最后变成了什么? 3、结合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引导幼儿体验春风、春雨、太阳光,老桃树对小桃仁的爱以及它们的不同对话。 (1)观察小桃仁,让幼儿萌发对小桃仁的喜爱之情。“突然有一道暖洋洋的亮光从泥土缝里射进来,这亮光是谁?”“太阳光照在身上感觉怎么样?”“太阳光又是怎么说的?”“啊,外面多么美,小桃仁又使劲挺了挺身子,出来了,它只觉得眼睛前面一亮,它看到了什么?:秋天的雨 活动目标: 1、认真聆听雨的声音,比较不同雨声的特点,用_的的表达方式描述不同季节雨的特点。 2、主动讲述自己观察到的“秋天到来”的各种变化,描绘秋天的故事。 3、倾听散文的配乐

13、朗诵,跟随音乐感受散文中秋天的美。 4、跟读散文,理解并感知散文的语言美、内容美以及情境美,学习有感情的朗读散文,激发阅读散文作品的兴趣,体验散文学习的快乐,培养阅读的积极性。 5、尝试并运用散文中的句子表述和表达金秋的美丽,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分组为散文创编动作,学会合作,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和记录到的秋天的美。 活动重点:理解并感知散文的语言美、内容美以及情境美。 活动难点:为散文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 1、不同大小、不同季节的雨声录音。 2、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秋天图景。 3、秋天的叶子、果实等的实物若干。 活动过程: 结合幼儿实际生活经验,并抓住幼儿爱玩的天性,以闯关游戏的方式完成此次活动。 动

14、物王国最近要招募一批英勇能干的小动物来保卫他们的森林,报名的小动物要经历听、说、仿、编、演等五关层层选拔,最后挑选最勇敢、最能吃苦、最爱动脑 筋的小动物来保护他们共同的家,小朋友们想不想参加啊? 1、第一关:听雨辨不同 听 放音乐,先放不同大小的下雨声,再不同季节的雨声,引导小朋友去感受雨声的变化与不同之处,使用_的的形式描述雨的特点。 小结:教师要帮助小朋友丰富和补充语言以及纠正不正确用词,启发他们去感受音乐中雨声的细微变化,为他们打开一个新的观察视角。 2、第二关:说说我与秋天的故事 说 2.1请小朋友举手发言,说一说我看到的、闻到的、听到的秋天。 教师小结,引导幼儿用“_的”的表达方式叙

15、述。 2.2 秋天和其他的季节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知道的或是发现的? 天气、穿的衣服厚薄、树叶的颜色、开的花儿、成熟的果实、粮食等等,春夏秋冬各举一到二个例子。 2.3 秋天的树木和花草有什么变化? 2.4秋天成熟的果实和丰收的粮食都有哪些?举例说明。 2.5 秋天的小动物在干什么? 小结:本阶段既是对已有经验的再感知,又是为学习散文作铺垫,教师在本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小朋友用散文中的话将自己的故事,初步接触散文的语言。 3、第三关:学我说话 仿 3.1放配乐散文,跟随音乐一同走进秋天,感受来自散文的美。 师:散文听完了,小朋友感觉秋天的雨美不美?美在哪里?我们共同来学习一下。 3.2结合画

16、面,分段理解散文。 1)欣赏下雨前后的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导幼儿把雨比作一把钥匙。可对幼儿进行反问,进而帮助他们理解雨的清凉和温柔。 师:为什么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打开了秋天的门? 师:秋天的雨下过后,自然界就有了很多的变化,就好象一把钥匙轻轻地把门打开,让我们看到了秋天的一切。 2)下雨后的画面: 在画面中感受色彩的美。引导幼儿用散文中的句子回答问题。重点指导幼儿说出各种植物、花卉的色彩变化。 师:秋天到了,各种植物都有了变化。银杏树的叶子变黄了,水稻成熟变得金黄,各种颜色的菊花都开了,有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所以美丽的秋天有一盒 五彩缤纷的颜料。 3)呈现果实画面,引导幼儿从气味上说

17、出秋天的雨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 师:小朋友从图上看到了什么?这些水果有什么味道?把准备好的水果篮拿到幼儿面前,让他们闻一闻,并用“_的”说出自己闻到的味道。 师,秋天的雨有非常好闻的气味,这气味是从哪里来的? 师:秋天来了,水果成熟了,都发出很多好闻的香味。而且在秋天远远都能闻到糖炒栗子、烤山芋的香味。 4)喇叭画面:引导幼儿感受动、植物的过冬方法。 师:画面上的是什么?是谁的喇叭?怎么听听他要告诉小朋友什么?教师朗读喇叭的话。 师: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落叶树的树叶纷纷飘下来,工人叔叔也开始为小树过冬作好准备,冬眠的小动物忙着造房子、储藏食物、挖洞,大家都在准备过 冬了。 显示小动物过冬的画面

18、。 5)水果和粮食成熟的画面,引导幼儿感受秋天的丰收景象。 教师小结,秋天的雨给大地、小朋友带来的是丰收、快乐的歌。 3.3有目的的再次欣赏一遍,并学习运用散文诗中的句子来讲述。 师:这次请小朋友一边听,一边把你最喜欢的、写秋天最美的句子记在心里,等会儿告诉大家。 4、第四关:视频观赏 编 4.1在欣赏过程中,教师再次利用图片帮助幼儿说出散文中的句子。 4.2 认真看视频 4.3 边听边做 跟着音乐自由创编动作 给幼儿充分的自由,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散文内容进行动作创编,教师适时介入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本部分创编动作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属于最近发展区,但要对接触较少的散文进行动作创编就具有一定

19、的挑战性,因此在活动中可采取合作创编与自由创编两 种方式。以合作创编为主,鼓励独自创编。一方面可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为幼儿在独立创编时积累一定的创编经验。创编动作的过程中,是一个发 挥幼儿想象力和创造性的一个极好的机会,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次机会,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创造性。 4.4分组表演与展示创编成果,引导小朋友互相学习 阶段小结:教师对本阶段小朋友的表现要更进一步的进行指导和肯定,在跳一跳就够得着的学习阶段,幼儿通过不断的尝试与试误,自身内部的评价系统会给 以反馈,小朋友相互之间的评价也会给以反馈,在幼儿的评价系统还未发展完善的时候,对自己的评价往往不太客观,最容易受挫,所以

20、教师要通过不断地观察, 适时介入孩子们的活动中,引导和激励他们克服困难,并通过总结帮助小朋友更加客观的评价自己和其他小朋友。 5、第五关:表现散文 演 5.1本阶段是一个融合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儿童运用普通话有感情的跟读散文, 体验散文的内容,感受散文的语言美,内容美,情境美,从而喜欢散 文,喜欢阅读活动,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5.2播放音乐视频,有感情的朗诵散文并结合本组小朋友创编的动作进行表演,在愉快的情境中慢慢结束本次活动。 活动延伸: 1.联想诗歌的内容自由画画,设置展示栏,让小朋友相互交流与学习。 2.家园合作,家长在平时要注重帮助孩子收集与丰富该季节的知识。 设计思路:

21、高老鼠和矮老鼠这则故事内容生动,其中选取了司空见惯的日常情形与事物组成故事情节,让幼儿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感悟到:哦,只有仔细的看,我的身边、我的生活中的事物会更加精彩:往高处看是一个样子、往低处看又是另一个样子?只有用心的去看,平常生活之中,处处有意义,事事显新奇。 因此,我在活动中设计一起去尝试各种各样的“看”,一起去体验看到的映象,一起去表达看到现象。并且在活动中将语言、游戏以及科学整合在一起, 让幼儿通过共同经历有目的、有意识的的视觉认知过程,使得他们的认知能力及其他相应的能力就会有所发展、有所提升,从而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一个非常必要的基础。当然,观察能力从来不可能通过传授而获得,只有

22、在充满兴趣的、积极自觉的观察之中才能逐渐地发展起来,这也是我在活动中设计延伸活动观察记录表的初衷所在。 活动目标: 、理解故事内容,产生有意识的变换角度去观察事物的兴趣。 、积极参与表演游戏,从中去体验、探索和发现。 、发挥想象力,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表述。 活动准备: 、故事操作图片若干。 、幼儿身着红色或蓝色的衣服。 、高老鼠、矮老鼠图片各一张。 、录音机,游戏音乐一段。 活动过程: 一、导入。 组织幼儿学习高人走、矮人走。 二、欣赏故事。 、那么,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两只老鼠,它们也是一个高,一个矮。小朋友先听听它们的自我介绍。,你们好!我今天穿了一件红衣服,我的名字叫高老鼠。,你们好!我今

23、天穿的是蓝衣服,我就是矮老鼠。 、教师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提问:高老鼠和矮老鼠看到的东西一样吗?为什么? 高老鼠看到了哪些东西?矮老鼠看到了哪些东西? 、教师利用教具分段讲述故事。 第一、二段 提问:“高老鼠和矮老鼠是怎么打招呼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第三段第六段。 提问:高老鼠看到了哪些东西?也就是说,高老鼠看到的都是什么地方的东西?教师边指教具边将教具摆放到教室的四周。 矮老鼠看到了哪些东西?也就是说,高老鼠看到的都是什么地方的东西?教师边指教具边将教具摆放到教室的四周。 三、游戏表演。 、幼儿游戏第一遍。 “好,现在,我的手上有一根魔棒,待会儿只要我念起魔咒:“魔棒魔棒,变,变,变!那

24、么,我们穿红颜色衣服的小朋友就要变成高老鼠,而穿蓝颜色衣服的小朋友就要变成矮老鼠。然后呢,我会放起一段非常好听的音乐,高老鼠和矮老鼠就可以到这边来走一走,看一看”。 、幼儿游戏第二遍。 “好,现在我的魔棒又要开始变了,这一次,魔棒就要把红颜色衣服的小朋友变成矮老鼠,蓝颜色衣服的小朋友变成高老鼠了,变好了之后呢,也请你们去看一看,走一走,和你们看到的东西打打招呼”! 四、扩展谈话:“变矮和变高”。 、 “小朋友们,你们变高了和变矮了之后,看到的东西一样吗?”噢,你们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了。 、“变矮”。 “那么,如果你是个矮人,你还能变得更矮吗?谁来变变看?” “请问你,变这么矮之后,你在眼前看到

25、的是什么?”“还有呢”? 以此类推。 、“变高”。 幼儿园教案网 “那如果你是高人,你有什么办法能让自己变得更高?” “请问你,在这么高的地方,你在眼前会看到的是什么?” “那还有谁能想得比他还要高”? 以此类推。 、变换角度。 幼儿园教案网 “其实呀,刚才故事中的高老鼠和矮老鼠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第七、八段 提问:“咦?为什么最后两只老鼠会一起看到了彩虹呢? “那你们有什么办法让高老鼠看到矮的东西”? 游戏“变换角度的高矮老鼠”“。 “那我们下面就做一个让高老鼠低下头走路和矮老鼠抬起头走路的游戏,看看会不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 “矮老鼠们,这一次你看到了什

26、么?高老鼠们呢?” 小结:其实,就像高老鼠和矮老鼠一样,只要我们变换了一下角度、改变一下视线,就不仅仅只看见眼前的东西,还可以看到更多的东西。 五、延伸活动:“观察记录表”。 、“好的,小朋友们看,我这里有两张照片,请大家看一看它们是同一棵树吗?为 什么?” 小结:小朋友,其实这两张照片上的是同一棵树,只是一张是我从下往上拍的,就是这一张,而这一张是我从上往下拍。 、分发观察记录表,讲解记录方法。 六、活动结束。 “好,那现在,我的魔棒又要变了,这次请你们自由选择变成高老鼠和矮老鼠,我们带高老鼠和矮老鼠去看看我们的幼儿园吧”! 附: 故事:高老鼠和矮老鼠 高老鼠和矮老鼠是一对好朋友。 一天,他

27、俩在小路上碰见了,高老鼠说:“你好,矮老鼠!”“你好,高老鼠!”矮老鼠也向他打招呼。于是,两个朋友在一起散步。 天气有点闷热,小鸟停在树上叫着,小狗趴在树下休息。高老鼠说:“你好,小鸟!”矮老鼠说:“你好,小狗!” 他们路过一座美丽的花园。高老鼠说:“你好,大树!”矮老鼠说:“你好,小花!”他们经过一座房子。高老鼠说:“你好,屋顶!”矮老鼠说:“你好,地板!” 过了一会儿,天变了,下起了大雨。高老鼠说:“你好,雨点!”矮老鼠说:“你好,水洼!”说着,他俩赶紧跑进一间屋子去躲雨。高老鼠说:“你好,大门!”矮老鼠说:“你好,门槛!” 渐渐的,雨停了。他俩跑到外面一看,啊,多美的彩虹! 两个好朋友一

28、起大喊:“你好,彩虹!” 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体会母子间的亲情。 2、初步理解事物的简单配对关系,发展幼儿的想象力与表现力。 3、初步学习运用句式“如果?就?”。 教学准备: 1、欢快的乐曲;兔子舞曲; 2、兔子胸贴人手一个; 幼儿园教案网 3、 鲤鱼、捕鱼人、大石头、爬山的人、小花、园丁、小鸟、大树、小帆船、风、小 男孩贴绒图片组成的图谱。 教学过程: 幼儿贴好小兔胸贴与师随音乐做兔跳动作进场。 1、师:“今天老师请你们来当小兔和兔妈妈,愿意当小兔的小朋友到这边位置坐好,愿意当兔妈妈的小朋友到这边位置坐好。” 。 2、教师讲述故事一次后,告诉幼儿故事题目。 提问:“故事中的小兔想干什么?” “兔妈妈会怎么做?为什么?” “你是小兔、兔妈妈的话,你会变什么东西来?为什么?” 两组幼儿进行角色表演,说配对物,师根据内容出示图谱底纸并逐步完成图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