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训练种类.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504930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4.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康复训练种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康复训练种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康复训练种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康复训练种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康复训练种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康复训练种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复训练种类.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康复训练种类关节活动度训练 1、定义:关节活动度训练是指运用多种康复训练的方法增加或维持关节活动范围,提高肢体运动能力;根据患者肌力情况分为主动、被动、主动辅助关节活动训练三种。 2、适应症:患者不能主动活动,如昏迷、完全卧床等;为避免关节挛缩、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和心肺功能降低等并发症需进行被动训练;主动关节活动导致明显疼痛的患者也需进行被动活动。患者能够主动收缩肌肉,但因各种原因所致的关节粘连或肌张力增高而使关节活动受限,可进行主动训练;肌力较弱者采用主动-辅助关节活动度训练;有氧训练时,多次重复的主动或主动-辅助关节活动度训练可改善心肺功能。肌力3级或3级以上患者,但存在关节肌肉的挛缩粘连

2、需进行主动关节活动训练。 3、禁忌症:各种原因所致关节不稳、骨折未愈合又未做内固定、骨关节肿瘤、全身情况极差、病情不稳定等。 连续被动关节活动(CPM) 1、定义:是利用专用器械使关节进行持续较长时间的缓慢被动运动的一种训练方法。训练前可根据患者情况预先设定关节活动范围、运动速度、及持续被动运动时间等指标,使关节在一定活动范围内进行缓慢被动运动,以防止关节粘连和挛缩。 2、适应症:四肢骨折,特别是关节内或干髓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韧带重建术后;创伤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切除术后,化脓性关节炎引流术后;关节挛缩、粘连松解术后,关节镜术后等。 3、禁忌症:连续被动运动如

3、对正在愈合组织产生过度紧张时应慎用或推迟应用。 4、仪器设备:对不同关节进行连续被动运动训练,可选用各关节专用的连续被动运动训练器械。训练器械是由活动关节的托架和控制运动的机械组成,包括针对下肢、上肢、甚至手指等外周关节的专门训练设备。 5、注意事项:、手术切口如与肢体长轴垂直时,早期不宜采用CPM 训练,以免影响伤口愈合;、训练中如同时使用抗凝治疗,应适当减少训练时间,以免出现局部血肿;、训练程序的设定应根据外科手术方式、患者反应及身体情况加以调整。 牵张训练 1、定义:牵张训练是通过治疗师被动牵张患者的肌肉和肌腱,或患者通过自身的姿势改变进行主动牵张训练,使肌肉、肌腱和韧带恢复长度,肌张力

4、降低,关节活动度增加的一种训练方法。 2、适应症:由于各种原因所致肌肉、肌腱等软组织挛缩,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影响患者日常功能活动或护理的肌挛缩等。 3、禁忌症:骨性关节活动障碍、新近的骨折又未做内固定、局部组织有血肿或急性炎症、神经损伤或吻合术后l 个月内、严重的骨质疏松等。 4、原则:、牵张训练前的评定,明确功能障碍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训练方式。、患者处于舒适体位,必要时在牵张前应用放松技术、热疗和热身训练。、牵张训练时,牵张力量应轻柔、缓慢、持续,达到一定力量,持续一定时间,逐渐放松力量,休息片刻后再重复。、牵张后,可应用冷疗或冷敷,以减少牵张所致的肌肉酸痛,冷疗时仍应将关节处于牵张位。、在

5、获得进展的活动范围内进行主动训练,可增加肌肉功能;同时加强肌肉之间的平衡能力训练。 5、注意事项:、患者应在舒适的体位下进行,并尽量放松,必要时脱去妨碍治疗的衣物或固定物;、应在无痛或轻微疼痛、患者能忍受的范围内进行训练,避免使用暴力,以免发生组织损伤;、如感觉功能障碍者需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时,应在有经验的治疗师指导下进行;、同一肢体数个关节均需关节活动度训练时,可依次从远端向近端的顺序逐个关节或数个关节一起进行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中如配合药物和理疗等镇痛或热疗措施,可增加疗效。 肌力训练 1、定义:各种肌肉骨骼系统病损、脑血管意外、以及周围神经病损、常导致患者的肌力减弱、肌肉功能障碍并由此

6、影响肢体运动功能。肌力训练的目的是运用各种康复训练的方法逐步增强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同时肌力训练具有预防各种骨关节疾病及术后患者的肌肉萎缩、促进肌肉功能恢复有作用。 2、适应症:失用性肌萎缩、肌源性肌萎缩 、神经源性肌萎缩、关节源性肌无力以及各种原因导致的肌肉功能减退。 3、禁忌症:各种原因所致关节不稳、骨折未愈合又未做内固定、骨关节肿瘤、全身情况较差、病情不稳定者、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等。 4、仪器设备:肌力训练方法有徒手训练和器械训练。徒手肌力训练时一般不需要仪器设备。器械训练时,有哑铃、沙袋、实心球;弹性阻力装置;滑轮系统;等张力矩臂组件,如股四头肌训练器等;可变阻力装置

7、;等长肌力训练装置;等速肌力训练装置等。通常可根据患者不同肌肉功能障碍情况选用不同训练方法和训练仪器。 5、注意事项:、正确掌握运动量与训练节奏,每次肌肉训练应引起一定的肌肉疲劳,同时应有一定休息,根据患者训练情况及时调整运动量;、由于神经系统疾病的早期,肌痉挛同时伴有肌力下降,此时主要解决的是肌痉挛问题,不应强调单个肌肉的肌力训练,以免加重肌痉挛;在疾病的恢复期或后遗症期,则需同时重视肌力的训练,以多肌肉运动或闭链运动方式为主;、应在无痛和轻度疼痛范围内进行训练,如果最初训练引起肌肉的轻微酸痛,则属正常反应,一般次日即可自行恢复。如肌力训练引起患者训练肌肉的明显疼痛,则应减少运动量或暂停。疼

8、痛不仅增加患者不适,而且也难达到预期训练效果。待查明原因后,进行临床治疗后再进行训练、各种训练方法相结合,灵活运用各种不同训练方法进行训练,以提高训练效果、抗阻训练时,阻力应从小到大,在活动范围的起始和终末施加最小的阻力,中间最大;要有足够的阻力,但不要大到阻止患者完成活动、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因为肌力训练的效果与患者的主观努力程度关系密切。训练前应使患者了解训练的作用和意义,训练中经常给予语言鼓励并显示训练的效果,以提高患者的信心和积极性、掌握肌力训练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尤其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体弱者等高危人群应在治疗师指导下训练,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严防意外发生。 有氧训练 1、定义

9、:有氧训练是指采用中等运动强度、大肌群、动力性、周期性运动,以提高机体氧 化代谢运动能力的锻炼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种心血管疾病康复、各种功能障碍者和 慢性病患者的全身活动能力训练以及中老年人的健身锻炼。 2、适应症:、心血管疾病,如陈旧性心肌梗死、稳定型心绞痛、隐性冠心病、轻度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轻症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移植术后、冠状动脉腔内扩张成型术后、冠状动脉分流术后等;、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单纯性肥胖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非发作状态)、肺结核恢复期、胸腔手术后恢复期;、其他慢性疾病状态,如慢性肾功能衰竭稳定期、慢性疼痛综合征、慢性疲劳

10、综合征、长期缺乏体力活动及长期卧床恢复期;、中老年人的健身锻炼。 3、禁忌症:、各种疾病急性发作期或进展期;、心血管功能不稳定,包括:未控制的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衰、严重的左心功能障碍、血流动力学不稳的严重心律失常(室性或室上性心动过速,多源性室性早搏,快速型房颤、度房室传导阻滞等)、不稳定型心绞痛、增重型心绞痛,近期心肌梗死后非稳定期、急性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严重而未控制的高血压、急性肺动脉栓塞或梗死、确诊或怀疑主动脉瘤、严重主动脉瓣狭窄、血栓性脉管炎或心脏血栓;严重骨质疏松,活动时有骨折的危险;、肢体功能障碍而不能完成预定运动强度和运动量;、主观不合作或不能理解运动,精神疾病发作期间或严

11、重神经症;、感知认知功能障碍。 4、仪器设备:有氧训练可不依赖任何设备,但是下列设备有助于提高训练效果和安全性;如:活动平板、功率自行车、心电图监测和心电图遥测。 5、注意事项:、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近年来慢跑逐渐减少以减少运动损伤和锻炼意外。采用快走的方式逐渐增加,游泳、登山、骑车等方式的应用也在增多;、注意心血管反应。锻炼者应该首先确定自己的心血管状态40岁以上者特别需要进行心电图运动试验等检查,以保证运动时不超过心血管系统的承受能力;、保证充分的准备和结束活动,防止发生运动损伤和心血管意外;、注意心血管用药与运动反应之间的关系。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要注意对靶心率的影响。 平衡功能训练 1、

12、定义:以恢复和改善平衡功能为目的的一种训练方法。 2、适应症:中枢性瘫痪或其他神经疾患所致感觉、运动功能受损或前庭器官病变引起的平衡功能障碍;下肢骨折、软组织损伤或手术后有平衡功能障碍的患者等。 3、禁忌症:严重认知损害不能理解训练目的和技能者;骨折、关节脱位未愈者;严重疼痛或肌力、肌张力异常而不能维持特定级别平衡者。 4、仪器设备:、提供支持面不稳定的设备,如治疗球、泡沫筒等;、提供坐位平衡训练的设备,如坐椅、治疗台和治疗球等;、提供站立位及行走平衡训练的设备,如平行杠、平衡板、体重秤等;、提供视觉反馈改变的设备,如面罩、眼镜和镜子等;、提供较大难度的平衡训练设备,如滑板、踩踏板、水疗泳池等

13、;、提供专门平衡训练的设备,如静态、动态平衡训练仪等。 5、注意事项:、平衡训练前,要求患者学会放松,减少紧张或恐惧心理;若存在肌肉痉挛问题,应先设法缓解肌肉痉挛;、加强安全措施。应选择与患者平衡功能水平相当的训练,一般初始时应选择相对较低水平的训练,逐渐从简单向复杂过渡。训练环境中应去除障碍物和提供附加稳定的措施。加强患者安全教育,特别要注意患者穿软底、平跟、合脚的鞋;、对于由于肌肉骨骼损害或神经肌肉损害所致的平衡功能障碍,应注意加强损害水平的康复治疗。如肌肉骨骼损害应采用温热疗法、超声波、按摩、生物反馈、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等方法改善关节活动度和肌肉柔韧性。神经肌肉损害应采用渐进抗阻训练、等

14、速训练、PNF 技术等增强肌力;感觉刺激技术、按摩颤震器、PNF 技术等改善肌张力。结合这些治疗,才可能获得真正的平衡功能效果;、有认知损害的患者应对平衡训练方法进行改良。具体是将训练目的改变为患者可以理解的,调整训练方法使之更符合患者现状,且治疗更具目的性;鼓励患者完成连续的训练;应用简洁的、清晰的指导提示;改善患者注意力,减少周围环境的非相关刺激,尽量使患者注意力集中;加强训练中的安全防护和监督,尤其在训练的早期;训练难度的进展宜慢,并在进展过程中逐渐增强患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平衡训练首先应保持头和躯干的稳定;、动态平衡训练时,他人施加的外力不应过强,仅需诱发姿势反射即可;、若训练中发生头

15、晕、头痛或恶心症状时,应减少运动量或暂停训练。 协调训练 1、定义:协调训练是指恢复平稳、准确、高效的运动能力的锻炼方法,即利用残存部分的感觉系统以及视觉、听觉和触觉来促进随意运动的控制能力。 2、适应症:深部感觉障碍;脑血管意外;帕金森;小脑性、前庭迷路性和大脑性运动失调、震颤性麻痹;因不随意运动所致的一系列协调运动障碍。 3、禁忌症:严重认知损害不能理解训练目的和技能者;骨折、脱位未愈者;严重疼痛或肌力、肌张力异常者。 4、注意事项:、训练完成后要用与训练相等的时间进行休息;、所有训练要在可动范围内进行,并应注意保护。 步行训练 1、定义:针对各种原因导致的步行功能障碍进行训练的一种治疗方

16、法,其目的是恢复或改善患者步行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适应症: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影响行走功能的患者。骨骼运动系统的病变或损伤影响行走功能的患者。 3、禁忌症:站立平衡功能障碍者;下肢骨折未愈合者;各种原因所致的关节不稳。 4、辅助器械:起立床、平行杠、助行器、拐杖、轮椅等。 5、注意事项:、注意安全。行走训练时,要提供安全、无障碍的环境及减少不必要的困扰;衣着长度不可及地,以防绊倒;穿着合适的鞋及袜,鞋带须系紧,不可赤足进行行走训练;、需要借助于辅助具行走时,要选择适当的行走辅助具和行走步态;、为患者具体选择高度和长度适合的助行架、腋杖或手杖;、如使用腋杖,嘱患者不可将双腋架在腋杖的腋垫上

17、,应使腋前下胸侧壁抵在腋垫上,通过手握把手,用于支撑负重,以防臂丛神经麻痹而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感知、认知训练 1、定义: 2、适应症:脑萎缩、脑部炎症、早老性退行性、缺氧性脑损害、中毒性脑病、脑性瘫痪、老年变性脑病、脑血管性疾病、脑血管意外、脑外伤等脑部伤病引起感知、认知功能障碍。 3、禁忌症:、全身状态不佳、病情进展期或体力差难于耐受训练者;、意识丧失或障碍者;、拒绝训练或完全无训练动机及要求者。 4、仪器设备:尺子、笔、纸、照片、图片、火柴、积木、掷骰、短篇文章、拼板、牙刷、茶杯等。 5、注意事项:、训练场所可选择安静的房间,避免干扰;、训练前准备。每次训练前应根据对患者的评定及上次训练

18、的反应,制定具体训练计划。预先准备好训练用品,应尽量减少患者视野范围的物品,并避免杂乱摆放及不必要的物品。、治疗师应充分理解患者,尊重患者人格,使患者对自身障碍有正确的认识。注意正面引导,避免直接否定患者,以增强患者的自信心,提高训练欲望。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1、定义:目的是训练和教给患者如何在现有的身体条件下完成各种ADL。患者不仅需要学习和掌握各种ADL的方法,而且必须学会如何发现阻碍完成某一作业活动的问题所在以及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适应症:因发育障碍、疾病或创伤而导致躯体残疾者。 3、禁忌症:严重痴呆患者;疾病处于急性期患者。 4、仪器设备:日常生活用品,如碗、筷子、勺等。 5、注

19、意事项:、ADL训练的效果会受到记忆障碍、严重的感觉性失语、定向障碍、意念性失用以及焦虑等的影响。因此,有上述问题的患者暂时不适合接受ADL训练,待功能改善后再开始进行;、患者接受ADL康复训练的需求程度取决于患者的动机和对于不同独立水平的需要。因此,训练内容应与患者的需要相结合,增加患者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提高疗效;、为了提高患者的独立性,治疗师还需要对环境的适应和改造提出建议。 电动起立床训练 1、定义:通过应用电动起立床设备,对各种原因引起的长期卧床、平衡功能障碍而不能进行站立的患者进行被动的站立训练,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预防并发症为目的的一项早期康复训练。 2、适应症:脑血

20、管意外稳定患者;脊髓损伤患者;及各种其他原因导致的不能站立患者。 3、禁忌症:骨折、关节脱位未愈者;严重疼痛患者。 4、原则:循序渐进,逐步增加站立角度。 5、作用:、站立训练,对刚刚进行站立训练的患者,利用 其倾斜角度做渐进性适应练习;、防止卧床综合征,对长期卧床而不能站立的患者进行起立床站立训练,从而预防并发症,如,骨质疏松、关节挛缩、肢体畸形、深静脉血栓形成、心肺功能低下等。 6、注意事项:逐渐 增加起立角度,注意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及观察面色,防止体位性低血压,站立时间 一般15至30分钟。 蜡疗 1、 定义:是一种利用加热的蜡敷在患部,或将患部浸入蜡液中的理疗方法。 2、适应症:肌肉

21、、韧带、肌腱的扭挫伤,手术后粘连、瘢痕、烧伤、冻伤后遗症、腱鞘炎、滑囊炎、神经痛、肌炎、胃肠炎、各种关节炎、慢性胃肠炎、胃及十二肠溃疡、以及长期伏案工作引起的颈肩腰腿疲劳疼痛、皮肤粗糙、精神萎靡等慢性疲劳综合症等。 3、作用:消除肿胀、加深温热作用、松解粘连,软化瘢痕,刺激组织生长。 4、注意事项:、皮肤有创面或溃疡不可用;、体质衰弱和高热病人,急性化脓性炎症,肿瘤,结核,脑动脉硬化、心肾功能衰竭有出血倾向及出血性疾病,有温热感觉障碍以及婴幼儿童禁用本疗法;、蜡药经反复使用后,如蜡有减少,可按比例加入一定的新蜡。重复使用四次后,需在冷却后刮去旧药 ,重新溶化加入新药物;、治疗结束后,穿衣休息半

22、小时再出门,防敞风受寒。 推拿治疗 1、定义:指医者运用自己的双手作用于病患的体表、受伤的部位、不适的所在、特定的腧穴、疼痛的地方,具体运用推、拿、按、摩、揉、捏、点、拍等形式多样的手法,以期达到疏通经络、推行气血、扶伤止痛、祛邪扶正、调和阴阳的疗效。 2、适应症:适应症:扭伤,关节脱位,腰肌劳损,肌肉萎缩、偏头痛,前头后头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股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腰背神经痛,四肢关节痛关节疼痛)。颜面神经麻痹,颜面肌肉痉挛,腓肠肌痉挛。因风湿而引起的,如肩、背、腰、膝等部的肌肉疼痛。以及急性或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关节滑囊肿痛和关节强直等症。其他如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症,习惯性便秘,胃下垂,慢性胃炎,失眠,遗精,以及妇女痛经与神经官能症等,都可考虑使用或配合使用按摩手法。 3、禁忌症 :各种急性传染病,急性骨髓炎,结核性关节炎,传染性皮肤病,皮肤湿疹,水火烫伤,皮肤溃疡,肿瘤,以及各种疮疡等症。此外,妇女经期,怀孕五个月以上的孕妇,急性腹膜炎、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急性阑尾炎患者。某些久病过分虚弱的、素有严重心血管病的或高龄体弱的患者。 4、作用: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