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可行性调查报告.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505718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可行性调查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可行性调查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可行性调查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可行性调查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可行性调查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可行性调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可行性调查报告.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可行性调查报告*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可行性调查报告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和人才流动频率的加快,相当数量的流动党员成为新兴的群体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成为基层党组织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难题,也给新时期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考验。 一、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现状 所谓流动党员,最初是指流动就业人口中的党员。但随着对流动党员研究的深入,流动党员一词已有了特定的内涵。今天所谓流动党员,指的是这样一种党员群体:他们由于自身原因或外部原因,已与原所在地区或所在单位党组织主动或被动地失去了正常的组织联系,其组织身份事实上处于流出、流入两个地区、原单位党组织已无法行使

2、有效管理状态下的这样一类党员群体。他们一般由四部分人构成。其一,是随着城乡壁垒的打破,为改善生活境遇,人户分离,进城打工的农村党员。这是流动党员群体的主体部分。其二,是随着原单位被改制、破产、重组,或下岗在家或打零工的原国有、集体企业党员。这是流动党员群体的第二大部类。其三,是近年来分配在非公企业、或自主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及柔性流动人才中的部分党员。其四,是一些派驻在外地或设分支机构在外地,但其管辖关系仍在其原籍的“办事处、分厂”工作人员中的党员。 与传统体制中的非流动党员相比,流动党员群体是中共党员群体中一个非常特殊的党员群体。 首先,流动党员群体内部的个体差异较大。具体表现在个人素质上,既

3、有文化水平较低的流动民工党员,也有高水平的柔性流动人才党员;在从事行业上,既有文教卫部门,也有厂矿业、商业;在对党的感情上,既有游离组织管理的,也有有心纳入新的党组织管理却又苦于无路的。 其次,流动党员群体的稳定性较差。有的是因为他们所从事的一般是一些流动性十分强的工作,有的是因为他们所在的企业不愿稳定地雇用人。所以一地的流动党员群体在数目上、分布上常常不断地在发生变化,流动党员的组织关系变动十分频繁。再次,流动党员群体对组织生活的参与主动性相对比较欠缺。他们中有些人是因为面临生活焦虑,没心思参与组织生活,有些人是觉得已离开体制内单位组织,再参加组织活动已没有实际意义,有些人是因为对近年来当地

4、的一些改革措施有成见,不愿再参与党组织的相关活动,还有一些则是感觉自己与暂居地、现工作单位各方面都很隔膜,无法融合,故有“做客意识”,既是做客,自然认为也无必要在组织上密切联系了。 最后,流动党员群体对党组织之教育和管理的认同感较少。这一方面是因为流动党员走南闯北,接受新鲜事物多,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较快,务实、效率观念的提高使他们不愿在党组织活动上花费时间。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目前传统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所呈现出来的单一性和机械性,确实也已不能适应流动党员群体的需要。 二、*流动党员管理的措施及面临的问题 随着*近几年经济的不断发展,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流动党员人数也不断增多,做好流动党员的

5、管理工作,是*党委*工作的重点之一。 *目前对流动党员的管理主要有以下措施:一是切实做好流动党员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发放工作。*组织办根据区委组织部的通知,要求各党支部负责人切实掌握本社区外出流动党员和流入党员的情况,采取上门、电话、邮件等一切方式与流动党员进行联系,详细了解流动党员的情况,并登记在册,根据信息分别发放流出党员活动证和流入党员活动证。二是采取“一包一”的定责联系方法,由各党支负责人负责与流动党员的沟通和联系,全面负责流动党员活动资料的邮寄和信息反馈工作,及时掌握和了解流动党员的信息。三是积极走访慰问流出党员家属及流入党员,协调有关方面,解决流动党员老人赡养、子女入学等问题,解决流动

6、党员的后顾之忧。 通过以上措施,切实解决了流动党员管理的部分问题,推动了*工作的开展,但仍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流动党员管理的对象发现难。这首先,是由于流动党员自身的原因。即在道理上不少流动党员也知道自己的组织关系不该一直处在流动之中,不能游离于党的日常管理之外,但他们有的根本就没有想过办理组织关系的转接。有的想过要重新纳入党组织的管理,但因为怕麻烦而把这问题搁置了。有的是不知道流出、流入地党组织在召唤自己;有的是甚至知道却故意装作不知道,刻意回避管理。二是因为传统的党员管理体制的束缚。传统的党员管理体制是根据单位制社会结构、根据人户结合的行政区域设置的。用这套依户籍、依行政控制的党员教育管理

7、模式对待人户已分离、已摆脱单位行政控制成为社会人的流动党员,无法查清流动党员的底帐。最后,也有我们部分党组织主观努力不足的原因。他们有的没把流动党员纳入自己的*工作范畴,对流动党员想起来管一管,或忙起来便搁置了。有的虽也有心对流动党员进行管理,但又不愿作艰苦的实践探索工作,最终往往以列举若干个“难搞”为借口,放弃对流动党员的寻找。二是流动党员管理的组织架构设置难。这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一是教育管理的权责不清。一般来说,户籍所在地党组织、工作所在单位党组织、生活居住区党组织都有责任替流动党员建构组织,但到底以谁为主,现有*制度无法给出一个肯定的回答,最终只能是谁主动,谁架构组织,如果谁也不主动,

8、那只能让流动党员继续“流动了”。二是客观条件的制约。有的流动党员在*滞留的时间短,来不及为他们建构组织;有的流动党员所在单位小党员不足三人,无法单独组建党组织;有的则是因为所在企业主不配合党的组织构架。三是受传统*的思维习惯束缚。一般认为只有把组织关系转接过来,才能为其组建党的组织;只有达到一定的党员数量,才能建立党支部;认为组织架构只能依行政区划或单位组成,不能混淆。这种种传统思想事实上制约了流动党员的组织架构。 三、完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措施 建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长效机制,必须实事求是,从*工作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破解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首先,针对流动党员

9、教育管理对象发现难的问题,我们因该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号召力,调动流动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主动出击,化被动为主动。各党支应该积极发动党员主动寻找流动党员,改变以往等待党员自己寻求被教育、被管理的做法。二是要强化责任感,从全局出发找党员。各党支不能再有“谁的孩子谁找”的思想,应该以党的大业为重,发动各方共同参与寻找流动党员,使流动党员尽早纳入党组织的教育管理。三是要加强宣传,广而告之,挨厂、挨地排查、咨询,以情动人,争取流动党员主动亮出身份,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 其次,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做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组织架构。对于流出党员,我们应该加强与流入地党组织的联系,争取帮组,共同教育管理好

10、流出党员,确保流出党员过上组织生活。对于流入党员,在满三人的公司、工厂或者项目工地成立独立党支部,不满三人的,联合其他单位,建立联合党支部。 最后,规范流动党支部工作,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党支部的积极作用。一、流动党支部要经常与流出党员保持联系,及时掌握流出党员在外工作、学习、生活和流动地点变更情况,随时与流出党员流动所在地党组织保持联系。二、负责办理流动党员活动证,指导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使用情况,利用敦化*网站的网上党支部开展工作信息交流,宣传典型事迹,建立健全流动党员党支部各项工作记录。三、负责办理流出党员组织关系接转手续。凡流动时间半年以上的流出党员、出国出境党员的组织关系统一划转到流动党员

11、党支部集中管理。并负责在党员结束流动时,收回流动党员活动证,认真查验合格后,再把组织关系转回原所在党支部或转入其他党支部参加组织生活。四、负责组织流入党员开展组织生活,统一管理和认真填写流入党员的流动党员活动证,为流入党员能正常参加组织生活,接受教育创造便利条件。五、负责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召开流动党员座谈会,交流思想,征求意见,了解动态,提供信息,为流动党员提供工作、学习和生活所需的服务,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有利于调动流动党员创先争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利于保障流动党员组织活动的开展,提高组织生活质量;有利于提高流动党员各种手续证件办理的效率;有利于提高流动党员的组织向心力,增强党员的组织荣誉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是解决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问题、推进*工作开展的重要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