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复习题完全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复习题完全总结.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复习题完全总结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试卷 一、填空题 1、天然地震主要有与。 2、地震波传播速度以最快,次之,最慢。 3、地震动的三要素:;。 4、多层土的地震效应主要取决于三个基本因素:。 5、结构的三个动力特性是:。 6、4.求结构基本周期的近似方法有。 7、框架按破坏机制可分为:。 8、柱轴压比的定义公式为:。 二、判断题 1、非结构构件的存在,不会影响主体结构的动力特性。 2、场地类比是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综合确定。 3、一般工程结构均为欠阻尼状态。 4、地震动振幅越大,地震反应谱值越大。 5、当结构周期较长时,结构的高阶振型地震作用影响不能忽略。 6、多遇
2、地震下的强度验算,以防止结构倒塌。 7、砌体房屋震害,刚性屋盖是上层破坏轻,下层破坏重。 8、柱的轴力越大,柱的延性越差。 9、抗震墙的约束边缘构件包括暗柱、端柱和暗梁。 10、排架结构按底部剪力法计算,单质点体系取全部重力荷载代表值。 三、简答题 1、 影响土层液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什么是地震反应谱?什么是设计反应谱?它们有何关系? 3、什么是时程分析?时程分析怎么选用地震波? 4、在多层砌体结构中设置圈梁的作用是什么? 5、抗震设计为什么要尽量满足“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的原则?如何满足这些原则? 四、问答题 1.“抗震规范”中,“三水准、两阶段的设计方法”是什么
3、? 2.多层砌体房屋在抗震设计中,结构的选型与布置宜遵守哪些原则?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试卷标准答案 一、填空题 1、构造地震、火山地震 2、纵波、横波、面波 3、峰值、频谱、持续时间 4、覆盖土层厚度、剪切波速、阻尼比 5、自振周期、振型、岩土阻抗比 6、顶点位移法、能量法、等效质量法 7、梁铰机制、柱铰机制 8、n=N/(fcAc)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简答题 1、答案:影响土层液化的主要因素有:地质年代,土层中土的粘性颗粒含量,上方覆盖的非液化土层的厚度,地下水位深度,土的密实度,地震震级和烈度。土层液化的三要素是:粉砂土,饱和水,振
4、动强度。因此,土层中粘粒度愈细、愈深,地下水位愈高,地震烈度愈高,土层越容易液化。 2、答案: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地震最大加速度反应与其自振周期的关系曲线叫地震反应谱,以Sa表示。设计反应谱:考虑了不同结构阻尼、各类场地等因素对地震反应谱的影响,而专门研究可供结构抗震设计的反应谱,常以,两者的关系为 = Sa/g 3、答案:选用地震加速度记录曲线,直接输入到设计的结构,然后对结构的运动平衡方程进行数值积分,求得结构在整个时程范围内的地震反应。应选择与计算结构场地相一致、地震烈度相一致的地震动记录或人工波,至少2条实际强震记录和一条人工模拟的加速度时程曲线。 4、答案:设置圈梁作用:加强纵横墙的连
5、接,增加楼盖的整体性,增加墙体的稳定性,与构造柱一起有效约束墙体裂缝的开展,提高墙体的抗震能力,有效抵抗由于地震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地基均匀沉降对房屋的破坏作用。 5、答案:“强柱弱梁”可有效的防止柱铰破坏机制的出现,保证结构在强震作用下不会整体倒塌;“强剪弱弯”可有效防止脆性破坏的发生,使结构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强节点弱构件”,节点是梁与柱构成整体结构的基础,在任何情况下都应使节点的刚度和强度大于构件的刚度和强度。 四、问答题 1、三水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到 两阶段: 第一阶段设计方法:在多遇地震 第二阶段设计方法:在罕遇地震作用下,验算结构薄弱层的弹塑性变形,以满足第三水准要求。
6、 2、注意建筑平面及结构布置;多层砌体房屋应满足抗震规范规定的总高度和总层数限值;抗震横墙间距应满足抗震规范的限值;房屋的局部尺寸应满足抗震规范的要求。 7、地震波包括在地球内部传播的体波和只限于在地球表面传播的面波,其中体波包括 纵波波和 横 波,而面波分为 瑞利 波和 勒夫 波,对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以 面 波为主。 8、场地类别根据 等效剪切波波速 和 场地覆土层厚度划分为IV类。 13.用于计算框架结构水平地震作用的手算方法一般有 反弯点法 和 D值法 。 15.为了减少判别场地土液化的勘察工作量,饱和沙土液化的判别可分为两步进行,即 初步判别 和 标准贯入试验 判别。 16.工程结
7、构的抗震设计一般包括 结构抗震计算 、抗震概念设计 和抗震构造措施三个方面的内容。 18.一般情况下,场地的覆盖层厚度可取地面至土层的剪切波速大于 500m/s 的坚硬土层或岩石顶面的距离。 26.根据土层剪切波速的范围把土划分为坚硬土、中硬土、中软土、软弱土四类。 1、天然地震主要有与。 2、地震波传播速度以最快,次之,最慢。 3、地震动的三要素:;。 4、多层土的地震效应主要取决于三个基本因素:。 5、结构的三个动力特性是:。 7、框架按破坏机制可分为:。 8、柱轴压比的定义公式为:。 1、震源在地表的投影位置称为 震中 ,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 震源深度 。 2、某一场地土的覆盖层厚度
8、为80米,场地土的等效剪切波速为200m/s,则该场地的场地类别为 类场地 。 3、丙类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 房屋高度 和 结构类型 查表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 4、某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则其多遇地震烈度为 6.45 度 ,罕遇地震烈度为 9度 。 5、框架结构防震缝的宽度不小于 70 mm。 6、7度区一多层砌体房屋,采用普通粘土砖砌筑,则其房屋的总高度不宜超过 21 米,层数不宜超过 7 层。 填空题 地震按其成因可划分为、和四种类型。 地震按震源深浅不同可分为、。 地震波可分为和。 体波包括和。 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的传播速度。 造成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以为主。 地震
9、强度通常用和等反映。 震级相差一级,能量就要相差倍之多。 一般来说,离震中愈近,地震影响愈,地震烈度愈。 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应根据其所在地的和来确定。 设计地震分组共分组,用以体现和的影响。 抗震设防的依据是。 地震现象表明,纵波使建筑物产生,剪切波使建筑物产生,而面波使建筑物既产生又产生。 面波分为和。 规范按场地上建筑物的震害轻重程度把建筑场地划分为对建筑抗震、和的地段。 我国抗震规范指出建筑场地类别应根据和划分为四类。 饱和砂土液化的判别分为两步进行,即和。 场地的液化等级根据来划分。 目前,工程中求解结构地震反应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种,即和。 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按其受地震破坏时产
10、生的后果,将建筑分为、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建筑结构抗震验算包括和。 结构的变形验算包括和。 选择结构体系,要考虑和的关系。 选择结构体系时,要注意选择合理的及。 地震区的框架结构,应设计成延性框架,遵守、等设计原则。 在工程手算方法中,常采用和进行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的分析。 竖向荷载下框架内力近似计算可采用和。 框架结构最佳的抗震机制是。 框架体系的节点常采用节点。 结构的变形缝有、和。 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及等结构体系。 是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的重要问题。 高层钢结构的结构体系主要有、或。 框架-支撑体系的支撑类型有和。 防止板件失稳的有效方法是限制它的。 屋盖体系中,应尽
11、可能选用屋盖。 1. 地震现象表明,纵波使建筑物产生,剪切波使建筑物产生,而面波则使建筑物既产生又产生。 2. 一般来讲,震级大,断层错位的冲击时间长,震中距离远,场地土层松软、厚度大的地方,其地面运动加速度反应谱的主要峰点偏于;相反,震级小,断层错位的冲击时间短,震中距离近,场地土层坚硬、厚度薄的地方,其地面运动加速度反应谱的主要峰点则一般偏于。 3. 地震的不平稳性取决于、和等因素。 4. 就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而言,地震地面运动的一般特征可用、和三个参数来描述。 5. 一般认为,加速度反应谱曲线最高峰点所对应的周期为。 6. 抗震规范规定建筑设计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
12、设计方案。不规则主要有不规则和不规则。 7. 抗震规范 要求,钢筋混凝土结构必须设计成。只有结构具有合理的、以及,才能真正实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 8. 由于面波的能量比体波要,所以造成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时以为主。 9. 地震按震源的深浅,可分为、和地震。 10. 地震宏观调查告诉我们:地质年代愈古老久远,地层的、也就愈好,抗的能力也就愈强。 11. 房屋在地震波的作用下既颠簸,又摇晃,这时房屋既受到垂直方向的地震作用,又受到水平方向的地震所用,我们分别称之为和。 12. 地震时,严重不均匀地基容易产生、等地基失效现象,从而使房屋开裂,变形或倾倒。 13.地震波包括
13、在地球内部传播的体波和只限于在地球表面传播的面波,其中体波包括波和波,而面波分为 波和波,对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以波为主。 14. 由于同一次地震对不同地点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因此,烈度就会随震中距的远近而有所不同。一般情况是离震中越,地震烈度越。 15. 国内外的地震经验教训表明,搞好新建工程的,对原有未经抗震设防的工程进行等,是减轻地震灾害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16. 抗震规范 规定,抗震设防烈度为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17. 地震地面运动的周期特性对结构地震反应具有重要的影响。人类已经知道任何建筑物都有其自振周期,假若地震地面运动周期以长周期为主,则它将引起的强烈地震
14、反应;反之,若地震地面运动周期特性以短周期为主,则它对的危害就比较大。这就是的结果。 18. 饱和砂土或饱和粉土在静载作用下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但是,在强烈的地震作用下容易产生现象。其抗剪强度几乎等于,地基承载能力完全,建筑物如同处于液体之上,往往造成下陷、浮起、倾倒、开裂等难以修复的破坏。 19. 各类建筑场地都有自己的卓越周期,如果地震波中某个分量的与场地的接近或相等,则地震波中这个分量的振动将被放大而形成现象。如果建筑物的自振周期有和场地的卓越周期相接近,又会引起与的类共振现象,这就形成了双共振现象。 20. 历次震害表明,地震时多层混合结构故房屋的破坏,随着房屋、的增加而加重,房屋几乎
15、与房屋高度、层数成正比。 21. 地震地面运动的周期特性对结构地震反应具有重要的影响。人类已经知道任何建筑物都有其自振周期,假若地震地面运动周期以长周期为主,则它将引起的强烈地震反应;反之,若地震地面运动周期特性以短周期为主,则它对的危害就比较大。这就是的结果。 22. 一般情况下,应在结构的方向上分别考虑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并进行抗震验算;各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主要有该方向上的来分担。 23. 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无疑与震害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值增大,则地面建筑震害。 24. 抗震规范规定建筑设计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不规则主要有不规则和不规则
16、。 25.地震波包括在地球内部传播的体波和只限于在地球表面传播的面波,其中体波包括波和波,而面波分为 波和波,对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以波为主。 26. 场地土是指场地范围的地基土,一般情况下是由多种性质不同的土层组成。场地土的刚性一般用土的表示。 27. 建筑的场地类别,根据土层和分类。 28. 根据场地土的性质和厚度不同,其卓越周期也不相同。坚硬场地土的卓越周期比软弱场地土的卓越周期;基岩以上的土层越厚,场地土的卓越周期越。 29. 目前,确定地震作用的方法有、和等方法。 30. 天然地基上类场地的抗震承载力验算采用。此法假定地震作用如同作用,然后在静力作用条件下验算地基及基础的和地基的。
17、 31. 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无疑与震害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值增大,则地面建筑震害。 1地震震级:衡量一次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尺度。 2地震烈度:地震对地表和工程结构影响的强弱程度,是衡量地震引起后果的一种尺度。 3震中烈度:震中去的地震烈度最大,称之为震中烈度。 4特大地震:地震等级M8的地震。 5震中烈度:震中去的地震烈度最大,称之为震中烈度。 6地震作用:地震时作用在房屋上的惯性力,称为地震作用,也称为地震力。 7抗震概念设计:基于震害经验建立的抗震基本设计原则和思想,包括工程结构总体布置和细部构造。 8场地覆盖层厚度:由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规定值的土层或坚硬土顶面的距离。
18、 9场地土的卓越周期:地震波的某个分量在穿过场地土时被放大的最多,这个行波分量的周期称为场地土的卓越周期。 10“三水准” :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12抗震构造措施:根据抗震概念设计原则,一般不需计算,为提高工程结构抗震性能而必须采取的细部构造措施。 12双共振现象:在建筑物的自振周期与建筑场地的卓越周期接近时,地震波中周期与场地卓越周期接近的行波分量被放大二次的现象。 13隔震设计:进行隔震的建筑结构设计称为隔震设计。 14消能减震设计:在建筑物的抗侧力结构中设置消能部件,通过消能元件局部变形提供附加阻尼,吸收与消耗地震能量。 1震源到震中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距 2建筑场地类别主要
19、是根据场地土的等效剪切波速和覆盖厚度来确定的 3地震基本烈度是指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值 4结构的刚心就是地震惯性力合力作用点的位置 5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的高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6受压构件的位移延性将随轴压比的增加而减小 7砌体房屋中,满足一定高宽比要求的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 8多层砌体房屋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时,可直接取a1=0.65amax 9、为防止地基失效,提高安全度,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应在地基土静承载力的基础上乘以小于1的调整系数 10、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 1、非结构构件的存在,不会影响主体
20、结构的动力特性。 2、场地类比是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综合确定。 3、一般工程结构均为欠阻尼状态。 4、地震动振幅越大,地震反应谱值越大。 5、当结构周期较长时,结构的高阶振型地震作用影响不能忽略。 6、多遇地震下的强度验算,以防止结构倒塌。 7、砌体房屋震害,刚性屋盖是上层破坏轻,下层破坏重。 8、柱的轴力越大,柱的延性越差。 9、抗震墙的约束边缘构件包括暗柱、端柱和暗梁。 10、排架结构按底部剪力法计算,单质点体系取全部重力荷载代表值。 1. 构造地震分布最广,危害最大。 2. 体波可以在地球内部和外部传播。 3. 横波向外传播时,其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相垂直。
21、4. 地震现象表明,横波使建筑物产生上下颠簸。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一般来说,离震中愈近,地震影响愈大,地震烈度愈小。 纵波的特点是周期较长,振幅较大。 横波只能在固体内传播。 对应于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烈度也只有一个。 震害表明,坚硬地基上,柔性结构一般表现较好,而刚性结构有的表现较差。 一般来讲,震害随场地覆盖层厚度的增加而减轻。 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小于地基土的静承载力。 结构的自振周期随其质量的增加而减小,随刚度的增加而加大。 一般而言,房屋愈高,所受到的地震力和倾覆力矩愈大,破
22、坏的可能性也愈大。 弯曲构件的延性远远小于剪切构件的延性。 在同等设防烈度和房屋高度的情况下,对于不同的结构类型,其次要抗侧力构件抗震要求可低于主要抗侧力构件。 在进行梁端弯矩调幅时,可先进行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梁端弯矩组合后再进行调幅。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可以先浇柱,后砌墙。 构造柱必须单独设置基础。 地震时内框架房屋的震害要比全框架结构房屋严重,比多层砖房要轻。 中心支撑与偏心支撑相比具有较大的延性。 耗能梁段的屈服强度越高,屈服后的延性越好,耗能能力越大。 1构造地震分布最广,危害最大。 2体波可以在地球内部和外部传播。 3横波向外传播时,其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相垂直。 4地震
23、现象表明,横波使建筑物产生上下颠簸。 5一般来说,离震中愈近,地震影响愈大,地震烈度愈小。 6纵波的特点是周期较长,振幅较大。 7横波只能在固体内传播。 8对应于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烈度也只有一个。 9震害表明,坚硬地基上,柔性结构一般表现较好,而刚性结构有的表现较差。 10一般来讲,震害随场地覆盖层厚度的增加而减轻。 11地震作用对软土的承载力影响较小,土越软,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就越小。 12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小于地基土的静承载力。 13结构的自振周期随其质量的增加而减小,随刚度的增加而加大。 14一般而言,房屋愈高,所受到的地震力和倾覆力矩愈大,破坏的可能性也愈大。 15建筑物的高宽比
24、越大,地震作用下的侧移越大,地震引起的倾覆作用越严重。 16一般而言,在结构抗震设计中,对结构中重要构件的延性要求,低于对结构总体的延性要求;对构件中关键杆件或部位的延性要求,又低于对整个结构的延性要求。 17弯曲构件的延性远远小于剪切构件的延性。 18在同等设防烈度和房屋高度的情况下,对于不同的结构类型,其次要抗侧力构件抗震要求可低于主要抗侧力构件。 19在进行梁端弯矩调幅时,可先进行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梁端弯矩组合后再进行调幅。 20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可以先浇柱,后砌墙。 21构造柱必须单独设置基础。 22地震时内框架房屋的震害要比全框架结构房屋严重,比多层砖房要轻。 23中心支撑与偏心支撑
25、相比具有较大的延性。 24耗能梁段的屈服强度越高,屈服后的延性越好,耗能能力越大。 1质量和刚度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应考虑水平地震作用的扭转影响。 2在计算地震作用时,多质点体系的高阶振型发挥的贡献比低阶振型小。 3坚实地基上的房屋震害重于软弱地基和非均匀地基上的房屋震害。 4多层砌体房屋应优先采用纵墙承重体系。 5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轴压比越大,抗震性能越好。 6一般体系阻尼比越小,体系地震反应谱值越大。 7地基的抗震承载力一定大于静承载力。 8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以横波最快,面波次之,纵波最慢。 9框架抗震墙结构中抗震第一道防线是剪力墙。 10在同等场地、烈度条件下,钢结构房屋的震害较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震害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