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应不应该提倡中庸之道.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510554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今中国应不应该提倡中庸之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当今中国应不应该提倡中庸之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当今中国应不应该提倡中庸之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当今中国应不应该提倡中庸之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今中国应不应该提倡中庸之道.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当今中国应不应该提倡中庸之道中国古代社会封建体制下的产物 维护统治阶级 不能赋予中庸之道无限的创新性 应不应该提倡 慎独自修 过于理想化 中庸的解释: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中庸是道德的最高层次 中庸不能包括整个儒家传统文化,更不能兼容中华传统文化 处理人际关系,不偏不倚 当今中国应不应该提倡中庸之道 我们的定义: 什么是中庸?-由孔子及其后人提出并发展而来,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一种 一般解释有,道德准则,天人合一,适度原则等,亦可解释为平庸,不作为等. 什么是当今中国?- 社会转型期,谋求竞争,创新,个人需要个性的展示;社会需要不断的调和发展;信仰的迷失,多元文化。 我们的逻辑: 中庸好吗?-

2、好的话怎么会有那么多误解? 承认好的前提下,怎样提倡?-*提倡吗?还是民间提倡?*有资格限制公民的意识形态吗?民间提倡又如何监管,确保效果? 提倡不好怎么办?-成为不作为,昏庸 价值: 提倡带来的影响将会怎样? -不适应当代社会,多元价值观下对任何思想的非理性褒扬都有可能造成其他思想价值观的限制打压。请给我们自由选择的空间 多元价值观 社会转型期的摸索,沿袭传统是否必然需要大力提倡 中庸: 论语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可见,孔子视中庸为一种德行,且是至高的德行,不过民众很久未曾拥有了。 朱熹在中庸章句开篇,就作了定义:“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者,平常也。” 中,就是

3、不要偏激,不要走极端,不要不及,也不要过头。 中,就是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 中,就是既不纵欲,也不禁欲;既不愚忠,也不奸诈;既不轻生厌世,也不贪生失节。 朱熹后面引用了程子的解释,就要完整得多:“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鲁迅嘲讽的“中庸”之道,其实也是儒家所反对的。中庸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孔子把这种“反中庸”的人称为“乡愿”,就是永远抱骑墙态度和走中间道路的老好人。 中庸充当了“卑怯”的遮羞布。鲁迅说中庸行为其实就是一种卑怯行为。“遇见强者,不敢反抗,便以中庸这些话来粉饰,聊以自慰”. 中庸成了虚伪言行的漂亮包装。中庸由于主张“和为贵

4、”,因此具有很强的亲和力,为一般人所乐于接受。正是由于这一点,中庸就很容易被一些伪君子利用来欺世盗名。像鲁迅所指出的,有的人“自在黑幕中,偏说不知道;替暴君奔走,却以局外人自居;满肚子怀着鬼胎,而装出公允的笑脸”等等,鲁迅称这是“丑态而蒙着公正的皮”。 盲人歌手周云蓬所说,我们缺少的不是信仰,而是底线,底线比信仰更重要。 确信自己有信仰的中国人占: 49%宣称确信自己有某种信仰的中国人有49%。但与此同时,信奉民间信仰或巫术的人数在中国明显庞大。比起对人在精神和生理上有严格约束和底线要求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相比、神医、风水、财神似乎更容易惹人喜爱。 过去一年中,算过命的中国人有: 3.62亿在我们评价社会集体缺失信仰时,却发现过去12个月中约四分之一的中国人看过相或算过命。更多人有意或无意地选择游离在制度型宗教信仰之外,但热衷将有超自然意味的行为引入生活,如求签、祷告、看相、算命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