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人缺失的道德品质.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510715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中国人缺失的道德品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当代中国人缺失的道德品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当代中国人缺失的道德品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当代中国人缺失的道德品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中国人缺失的道德品质.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当代中国人缺失的道德品质论当代中国人最缺失的道德品质:不懂满足,一味索取 中国人秉承五千年辉煌的文化,经过时间的浸润平添更多当代可贵精神。然而,当物质的充分满足,生活被大量便捷科学技术替代时,人们在安逸中愈求安逸,在索取中愈加索取,把“知足常乐”的古训也抛之脑外。任何肆意的索取无节制的发展下去,都必将从道德走向法律的临界点。面对这样严重的道德品质缺失,值得我们进行理性的探讨,通过多种途径弥补缺失。 不懂满足便成了贪婪。 鲁迅揭示中国人的劣根,柏杨痛骂中国人的丑陋,李敖戏谑中国人的道德,然而这些真实的话说多了,中国人不再痛定思痛,反而变得百毒不侵。毕竟人们多爱赞美而不喜批评。千与千寻用温婉的故事

2、直击人们的痛点,以发人深思。这部动画片的主人公千与千寻,她的父母看到美食便肆无忌惮的享用,美食的诱惑让他们迟迟放不下筷子,直到天都黑时他们变成了猪,也没有觉得满足。对美食的不满足激发了他们邪恶的贪念,如果不加以自省和及时的控制的话,一旦变成“猪”,后悔已经来不及。这在动画片里只是一个假想的故事情节,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多少人不知道满足,对自己的欲望不加以控制,最后由于贪念做出令自己终身后悔的事情。因此,我们只有在道德观念上就时刻提醒自己,才能使自己不至于落得后悔的境地。 只会索取终将用之枯竭。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句话大概就是人们的终极理想。但是通过理性的分析我们知道,这只是个美好的愿望。人

3、与自然的平衡在于互相的给与。但是当今的我们,为了让自己的更多愿望得到满足,常常忘记“予”,在享受被“给”的乐趣中,失去自省。我们不断的问大自然索要资源,慷慨的自然给了我们森林让我们造屋舍,给了我们水让我们维持生命,给了我们干净的氧气让我们舒畅的呼吸。可是我们觉得不满足,我们还要要昂贵的金子,要绚丽的霓虹灯,要遍地的工厂,要舒适的汽车豪华的房子。于是我们用尽了土地,在这片人造的家园里发电造厂。浓烟排进干净的空气里,污水流进清澈的河流里,最后雾霾也吸进了自己的肺里。 “给”永远比“拿”快乐。 我们从别人那里拿到了太多恩惠,在社会中得到太多保障,在国家里得到更多扶持,在自然中我们拿走太多资源。索取了

4、这么多,总要知恩图报才得以安心的。我们回报的最好方式就是建立自己的道德品质,用高尚的道德报答身边的人,报答社会,报答这个国家。 如何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弥补道德品质的缺失正是我们需要进行探讨的。 济全球化下多元价值观念的渗透和多元经济成分并存情况下价值观念的复杂性,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宣传和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在教育目标上要增加国际竞争和国际理解的内容,高度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注重教育方式的多样化,变课堂灌输为专题讲授、要切实围绕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寻找贴近学生实际的、能为学生接受的方式。同时要不断加强实践,社会实

5、践把课堂教学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将书本知识与社会现实有机结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续,社会实践可以很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另外还需要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以防止一些人利用网络传播错误的思想和信息,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非常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渠道和新手段。科技是把双刃剑,网络是现代科技的衍生物。互联网广泛而深刻的渗透并影响教育和文化领域,作为高校应因势利导,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抢占网上宣传思想政治教育的制高点,占领思想舆论和阵地和国际舆论斗争这一新的领域,适应网络传播和网络教育的新方式,重视网络工作的有效方式;建立好专职的网络宣传队伍,负责维护和及时更新网站、网页宣传内容,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加强高校校园网建设,建立正确导向的网络阵地。 当代中国人在成长环境、学习和生活的方式、接受信息的形式、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发生和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要根据这些新的变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从教育入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从而弥补当代国人道德品质缺失,重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