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论文论大学生的诚信问题.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511305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形势与政策论文论大学生的诚信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形势与政策论文论大学生的诚信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形势与政策论文论大学生的诚信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形势与政策论文论大学生的诚信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形势与政策论文论大学生的诚信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形势与政策论文论大学生的诚信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形势与政策论文论大学生的诚信问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形势与政策论文论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形势与政策论文论大学生的诚信问题 本篇形势与政策论文仅作为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根据这篇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写出自己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诚实就是忠诚老实。它主要是对人处事时的道德准则,这一准则要求人们与人交往时说真话,向别人传递真实信息,不掩盖或歪曲事实真相。只有人与人之间相互诚实,说真话,传递真实信息,不掩盖歪曲真相,人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人类也才能修养生息,繁衍延续。人的这种本真状态的生存需要在长期的人类进化过程中沉淀、积累、经人类的心理,情感和文化的作用,积淀为一种原初的道德规范。人类历史发展到现在,诚实品质从来是对人的最基本的要求和规范。是否具备诚实品质

2、,已经成为道德社会化完成未完成的标志,成为衡量一个社会成员在道德上合不合格的最基本标准。 守信是遵守诺言实践自己的诺言。言必信,行必果是中国传统道德中的精华,守信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所谓信,即诚实无欺。论语中,孔子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鞔,小车无瓤,其何以行之哉?主张与人交往,言而有信。孟子认为:“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为信”,自身确实具有善德的人称为“信”。我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信,把信作为立人之本,立政之基,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立。“信”也就成为儒家着重提倡的道德规范之一。 诚实守信是我国传统道德大厦的根基,诚信铸成中华民族道德之魂。统而言之,诚信包含了几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诚实无

3、欺,主要指人的自我修养以及由此形成的个人内存的道德品质、德性和道德;二是相互信任,主要指信任他人或被他人所信任,这是社会中的一般的道德要求。三是信守承诺,通常指能够履行对他人的承诺,是对特定对象的责任。所以相互信任、信守承诺主要指人们在交往中的行为规范。 是否诚信就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如何的重要标准。 当代的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思想道德品质如何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前途与命运,更关系的社会主义的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儒家的伦理的重要内容,诚信,是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素质。全面建设小康SH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我们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素质培养。而大学

4、生的诚信现状值得关注,大学生要以诚信为学习之根本、人生之根本。诚信应贯穿我们大学生活的始终,涉及到考试、借贷、就业、生活等方方面面。但是,现在大学生的诚信确实成了问题。有部分大学生为走捷径不惜弄虚作假,连需要亲身体验的社会调查报告都东摘西抄,甚至到网上下载一篇,交帐了事。据悉,毕业论文抄来抄去,把现有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的心得,在大学生中也是公开的秘密。同时,也有相当大部分所谓的“贫困生”在轻松拿到贷款的时候拒不交纳每月应付的利息,就更不用说在到期交还贷款了。其实,大学生的诚信问题是在整个国人诚信缺失的背景下出现的。被视为相对纯洁的学术领域尚有“腐败”可言,举轻以明重,其他领域的诚信缺失,自不殆

5、言。而大学生的诚信问题,由于大学生这个群体的特性,其危害性尤其重大。想想吧,大学生是未来的国家栋梁,如果读书期间就缺乏诚信的态度,将来踏上社会,如何以诚待人?诚信的风气,又如何推而广之? 我们大学生的贷款问题也是应该引起大家注意的事,一些贫困生会说:“我的家境很困难,要是没有贷款的资助我是不可能完成学业的”,然而,却有一部分自称贫困的大学生在得到学校的贷款后并不珍惜读书的机会,反而学会如何挥霍得来的贷款,认为贷款还与否是以后的事现在不用考虑。” 的确,有那么一部分大学生拖欠贷款以至于国家曾一度停放高校的贷款,使那些真正想要上完大学的贫困生感到无所适从。曾在网上看到一篇名为高校悲歌父亲卖血,儿子

6、挥霍的文章,它讲述了一位为子求学长期卖血的父亲在看见儿子挥霍大学生活后的泣血故事。这里,我不禁要问,我们的大学生为何要让自己的诚信蒙尘呢?让年老的父母为此伤透了心,操白了一头乌发。 树立诚信,不能只靠个人的道德完善,它还应该形成一种具有约束力的公众舆论,一种体现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完备机制。同样是学生的虚假舞弊行为,但中美的教育方法却相差甚远。有一部美国电影讲述了那里处理这一问题的过程:影片中的女学生为写一篇论文而绞尽脑汁,父亲见了于心不忍,便在电脑上帮她完成了这篇文章。学校发现后,校长亲自与女学生谈话,非常严厉地批评她,并警告,只要有第二次,立即开除,因为这是学校的制度。渗透在西方人生活中的诚信

7、意识,就是这样从小训练出来的。它充分说明诚信意识的树立至关重要,假如诚信的行为得不到鼓励和表彰,不诚信的行为也不受到谴责和制裁,谁诚信谁就吃亏,不诚信反而得益多多,诚信的风气是永远推广不了的。回到大学生抄论文的话题上,能否在制度上与品格操行的记录上挂钩呢?这不仅仅为了评定学习成绩,更关系到人才基本素质的培养。诚信要求发至内心的呼喊。因为在中国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那种形式主义者。 诚信是一个遍及全社会的课题,对大学生更是有着不一般的意义,它代表中国素质教育的程度,诚信问题“何去何从”应引起中国大学生的深思。 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其中把“明礼诚信”作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来要求全

8、体公民,在全社会都在倡导“诚信”的今天,作为接受文明教育最充分的大学生,更应该身体力行,领文明之先风,不做有损个人名誉和国家利益的事情。考试作弊、毕业不还贷等失信行为大大降低了大学生的道德水准,也降低了社会对大学生的信任度。考试作弊危害的不仅是作弊者本人,它使所有学生都面临道德的考验和灵魂的拷问。 危机使人反省,而解决问题的现实需要促使人思考问题形成的原因。在我看来,各行业诚信缺失的表现虽有不同,但形成问题的原因却概出一辙。 首先一个是中国的文化传统。谈到文化传统,人们老是说,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中国人很喜欢“瞒”和“骗”,鲁迅先生也曾撰文揭露过。那么,这种现象又是什么造成的呢?

9、我认为,骨子里是的“成者王侯败者寇”的思想在作祟。对成功者和失败者的态度有天壤之别,这导致了人们拼了老命的去获得成功,拼了老命的去避免失败。从而有些人就会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手段都不加选择了,那么什么“瞒”呀“骗”呀自然也就粉墨登场了。在他们看来,他们是为了成功,一切的“瞒”和“骗”都是正当的,是迫不得已的。 再一个原因是中国人目前信仰缺失。现代社会物欲膨胀,很多人受到社会的冲击,追求所谓的钱、权、地位,所以就成了“有奶就是娘”,一切向“钱”看齐。他们没有什么信仰,只是追求他们所要的物质享受,追求 他们要的东西,正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在他们看来,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所以他们就无视什么诚信了,能有好处就好,一切从“实际”出发,讲求所谓的“现实主义”。现代的大学生就是生活在这种世界里,久而久之,他们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也沾染了这种风气,对他们来说,诚信并不算什么,无畏地“钱”进。 大学生的诚信问题跟社会、跟教育、跟个人等方方面面是脱不了关系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决诚信问题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但我们至少可以做到我们应做的、能做的去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大学生要以身作则,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不要因为是小事,是习惯的东西,就不去注意诚信问题,就可以不讲信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