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初期诗歌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514089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6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期初期诗歌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新时期初期诗歌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新时期初期诗歌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新时期初期诗歌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新时期初期诗歌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时期初期诗歌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期初期诗歌课件.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一、新时期诗歌的主题1、政治抒情诗:天安门诗歌2、“伤痕”范畴:悲歌与欢歌3、反思基调:历史沉思的主题4、同时奏响的走向新世纪的主题5、多元化的主题和主题的多义性,二、多种风格流派的交响(一)归来者的歌1、艾青白桦公刘邵燕祥流沙河蔡其矫2、“七月”诗派3、“九叶”诗派(二)新崛起的中青年诗人现实主义深化诗群;西部边塞诗群;朦胧诗群(三)后现代主义诗群,新时期诗歌主题演进的轨迹(一),2,新时期诗歌主题演进的轨迹(二),三、新时期诗坛“三步走”1、现实主义回归2、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并存的美学景观3、后现代诗学,3,新时期诗歌创作队伍的构成,复兴期(19761983):饱经离乱的“归来的”诗人

2、七月派诗人;所谓右派诗人;九叶派;还有在五六十年代屡受批判,60年代初已不能公开发表作品的诗人。以雷抒雁、熊召政、叶文福、张学梦、傅天琳、叶延滨等另一部分青年诗人为主体的现实主义诗歌创作队伍。北岛、芒克、顾城、舒婷、江河、杨炼、多多等青年诗人为主体的“朦胧诗人群”,4,新时期诗歌创作队伍的构成,探索期(19831989):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新生代诗群”,有的称作“第三代诗”、“后朦胧诗”、“后现代诗”、“后朦胧诗”、“后崛起”、“当代实验诗”等。自由而寂寞的舞蹈(90年代至今),5,新时期诗歌多元化美学形态的历史进程与重大成就,对当代诗歌的进程重新进行历史的审视,接续和重建了“五四”时期新诗的

3、传统。首先,呼唤诗歌直面现实的人生,努力恢复“真诚”这一诗歌的内在生命。其次,诗人的个体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张扬,在新诗对于现实拥有的个性化的体验、思考和发现的权利上,诗人们争取自身独立的文化存在的价值。再次,在对人所生活的世界和对人的心灵的探索上,在诗歌的审美追求上,呈示了多元发展的艺术指向。,6,“归来诗人”,指的是五十年代中期以后因政治运动和意识形态一些原因而被迫中止创作或根本不能公开发表作品,到七十年代末即粉碎“四人帮”后才陆续回到诗坛的诗人。1980年,艾青出版了他复出诗坛以后的第一部诗集归来的歌,此后,流沙河创作了归来,梁南创作了归来的时刻等作品,“归来”的诗歌主题就成了八十年代

4、蔚为大观的诗人创作现象。,7,“归来诗人”,主要包括这样三个群体:1957年反右运动中错划为右派的“右派”诗人,如艾青、穆旦、唐祈、唐湜、吕剑、蔡其矫、公木、公刘、流沙河、昌耀、白桦、邵燕祥、孙静轩、胡昭、苏金伞、梁南、孔孚等;1955年因“胡风反革命集团”受到牵连的“七月”派诗人,如绿原、牛汉、曾卓、罗洛、冀汸、彭燕郊、鲁藜等;面对褊狭的艺术观念而“自觉”从诗坛消失的“九叶”派诗人,如郑敏、辛笛、陈敬容、杜运燮、袁可嘉等。大多继承了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并在融合中外诗歌精粹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变化。他们的诗风大多由过去的单纯、明朗转向深沉、凝重、雄健,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源流与文化心理,具有浓郁

5、的思辨色彩。,8,“归来诗人”,既然历史在这里沉思,我怎能不沉思这一段历史。公刘沉思,9,“归来诗人诗歌特点”,呼唤真实,恢复诗歌的真实性传统:打破“瞒”“与骗”歌咏“归来”,诉说冤情,袒露心志的总主题将鲜明的艺术形象和强烈的批判精神、理性思辨融为一体。哲理性强艺术风格以现实主义为主,融合中外诗歌精粹。,10,“归来诗人”艾青(1),中国新诗史上有两次创作高潮的诗人:30-40年代;70-80年代。当代诗歌创作分为二个阶段:1957年以前,颂歌;1978年后,坚持现实主义精神,以自我主题精神为核心,在对历史社会、人类命运全面而深刻的反思中,显示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11,“归来诗人”

6、艾青(2),批判封建专制主义,讴歌科学、民主、自由、友谊、和平,构成了艾青“归来”诗歌的主旋律。有两种形式:一是取材于当下社会政治现实,具有明显现实针对性的作品,如在浪尖上、迎接一个迷人的春天等。二是有着开阔视野或浓郁哲思的诗作,如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以及鱼化石、镜子等。这些诗作的共同特点是以富有启示性的形象拓展读者的想象空间,对苦难的关注,对政治的热情是通过一种“距离”、一种“从现象的表述到意象的呈示、从事实的层次到哲思的层次的间隔”呈现出来的,托物寓意,畅述心志。,12,光的赞歌,光的赞歌写于1978年,被人们誉为诗人创作道路上的“又一座里程碑”。全诗九章近300行,以“光”为中心意

7、象,一方面赞美了“光”之与人和人类社会的价值,另一方面赞美了人类自身所具有的“智慧之光”。同时,诗人也诅咒了人类社会中代表“黑暗”和“愚昧”的专制统治者,歌颂了为争取光明、理想而勇敢斗争的勇土,最后诗人以浪漫主义的理想作结,用“或许”一词将对“光”的最高期待指向未来的时空:“或许有一天,总有一天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我们最勇敢的阶级将接受光的邀请去叩开那些紧闭的大门访问我们所有的芳邻”。光的赞歌在艺术上有独特的创造。它成功地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光这个具体可感同时又凝聚哲思的亮丽雄奇的形象,诗化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广博深思,对人类文明发展历史的精微观察透视,对现实社会的富有胆识的剖析。思想性和形象性相

8、交融,现实性和象征性相结合,哲理性和抒情性相统一,弹奏出真理、生命、理想、追求的高亢乐章,鲜明而深刻地揭示出二重主题:第一,光就是历史。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就是光明与黑暗决战、科学与愚昧交锋、正义与邪恶搏斗的历史,光的胜利是人类历史在前进。第二,光就是理想、信念。,13,古罗马的大斗技场,古罗马的大斗技场写于1979年7月,是艾青出访西欧之后而写的。它首先是针对世界局势而写的,其针对性与暗示性的社会意义与历史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但同时,它也是对“文化大革命”中流血的派性斗争的有感而发。在古罗马的大斗技场中,诗人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纵横古今,把无法亲临目睹的业已逝去的旧时代角斗的残酷画面,跃然呈现在

9、我们面前。作者用类比、描述、烘托的手法,对那些寻欢作乐、人面兽性的奴隶主和贵族作了深刻的揭露,诗人竟向“神”、“宙斯”、“丘比特”、“耶和华”和一切所谓的“万能的主”呼唤,向“风”、“雨”、“雷霆”提出质问。诗人把想象的火炬带到远古年代的黑暗中去,完全是为了照见现在,诗的结尾写道:“在当今的世界上/依然有人保留了奴隶主的思想/他们把全人类都看作奴役的对象/整个地球是一个最大的斗技场。”深刻的揭示,谆谆的告诫正是全诗的旨意所在。古罗马的大斗技场并不停留在对某一具体事件的判断上,而是对奴隶主驱使奴隶进行惊心动魄的搏斗以供人取乐的场景描绘中,融入了诗人对于民族、人类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历时性思考,借

10、古谕今,从而大大拓展了诗的容量。,14,鱼化石,艾青的鱼化石是一首哲理诗。艾青从鱼化石中获得了从亲历的特殊体验中所总结的惨痛的人生教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并且通过象征手法,用鲜明生动的意象、朴素平凡的语言,道出了最普通、最基本的人生哲理。全诗共七节,在诗意上可分四层。第一层(第1节)写鱼的生命之舞,第二层(2节)写鱼生命毁灭的悲剧。第三层(3、4、5节)写鱼化石的形态。第四层(6、7节)写诗人从鱼化石获得的领悟并提示的人生的哲理。本诗是用哲理性的诗句统领全篇,使象征性更加明朗;同时又用富于启示性和暗示性的生动意象和鲜明形象,拓展读者的思维空间,引导人们探索生命的意义、人生的真谛。首先诗歌描绘

11、了象征物鱼化石的鲜明形象。它曾经是一个动作活泼、精力旺盛,在大海里自由自在跳跃、浮沉的生命存在,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灾难火山爆发或地震,把它埋进灰尘,变成了生物化石。多少年以后,它重见天日。此时,尽管作为物质生灵形体是完整的,它“栩栩如生”,“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连一丝叹息也没有,有的只是沉默,它的生命已宣告终结。至此“火山”、“地震”、“鱼化石”的暗示性、象征性已十分鲜明。在“文革”时代许多人包括诗人在内不是都有过类似的梦魇般的遭遇吗?但诗人并未仅仅停留在对历史的苦涩咀嚼上,而是在历史的教训中揭示出启迪现实,昭示未来的客观真理“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抒发了“活着就要斗争,在斗

12、争中前进,即使死亡,能量也要发挥干净”的胸襟。总之,本诗以“其力大,其思雄”,被誉为“少有的佳作”。,15,艾青诗歌艺术风格,既保留了50年代明朗朴素的特点,又30年代的现代派手法,形成机制精巧和朴素自然相交织的艺术风格。善于凭借敏捷的艺术感觉力不着意象,抒情言志。把象征性的抒情与哲理性思辨结合,抒发对时代、社会、人生的真知灼见。把诗情合画意,抒情和哲理细腻甜美的柔情和鞭辟入里的揭露,恢宏豪放的气势和优美精致的格调融为一体,形成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风格。,16,“归来”的七月派诗人,1955年因“胡风集团”事件而陷落的七月派诗人(曾卓、绿原、牛汉、鲁藜、冀汸、彭燕郊、罗洛等)曾卓、绿原、牛

13、汉,17,曾卓,曾卓十七岁开始写诗,抗战时期是活跃在诗坛上的“七月派”诗人之一。解放前出版了诗集门和长诗母亲,真实地记录了抗战时期大后方知识青年追求光明的艰辛历程。他1955年因“胡风事件”的株连被迫搁笔,在新时期终于又恢复了政治生命,重新拿了诗笔为新时代歌唱。诗歌主要特点:倾吐情感,袒露心胸,感情真挚,形象鲜明。具有自传特点:负伤心灵的不屈歌唱,两类:政治抒情诗和爱情诗。,18,悬崖边的树,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 将一棵树吹到那边-平原的尽头 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 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它孤独的站在那里 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的弯曲的身体 留下了风的形状 它似乎即将跌进深谷里 却

14、又像要展翅飞翔.,“悬崖边的树”“孤独地站在那里”,“显得寂寞而又倔强”,这一孤绝的形象首先进入读者的头脑,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和广阔的想象。这首诗通过“弯曲”的树的形象,联系到意欲“展翅飞翔”的鹰,恰切地描绘了一位身处逆境而又昂扬奋进的战士形象,既描写了其惨遭厄运仍保持着对生活的坚强信念,对美好未来的热烈憧憬,又以冷峻的语言,画出了一代人被扭曲的生活形态与执着追求的人格精神,融合了一代人灵魂的精神结构,表现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理想追求。那棵“孤独地站在那里/显得寂寞而又倔强”的悬崖边的树不仅是无辜遭难的革命者的身影,更是诗人曾卓孤傲而火热的品格与风骨的图像。这首诗既是曾卓的代表作,也是新时期诗坛上

15、的重要收获。一个腾飞的形象,不是心中满怀憧憬与希翼,对前途忠贞而信任的人,是怎么也不会想象得到的。,19,有赠(写于60年代),我是从感情的沙漠上来的旅客,我饥渴,劳累,困顿。我远远地就看到你窗前的光亮,它在招引我我的生命的灯。我轻轻地叩门,如同心跳。你为我开门。你默默地凝望我,那闪耀的是泪光么?你为我引路,掌灯。我怀不安的心情走进你洁净的小屋,我赤脚,走得很慢,很轻,但每一步还是留下了灰土和血印。你让我在舒适的靠椅上坐下,你微现慌张地为我倒茶、送水。我眯眼因为不能习惯光亮,也不能习惯你母亲般温存的眼睛。我的行囊很小,但我背负的东西却很重,很重,你看我的头发斑白了,我的背脊佝偻了,虽然我还年青

16、。,一捧水就可以解救我的口渴,一口酒就使我醉了,一点温暖就使我全身灼热,那么,我有力量承担你如此的好意和温情么?我全身战栗,当你的手轻轻地握我的,我忍不住啜泣,当你的眼泪滴在我的手背。你愿这样握我的手走向人生的长途么?你敢这样握我的手穿过蔑视的人群么?在一瞬间闪过了我的一生,这神圣的时刻是结束也是开始,一切过去的已经过去,终于过去了,你给了我力量、勇气和信心。你的含泪微笑的眼睛是一座炼狱,你的晶莹的泪光焚冶我的灵魂,我将在彩云般的烈焰中飞腾,口中喷出痛苦而又欢乐的歌声,20,表现的是一个受凌辱的勇士得到亲人的爱抚、鼓励时内心泛起的微妙的感情波澜:既有期待的痛苦,也有重逢的喜悦;既有默默无言的感

17、激,也有铭心刻骨的誓言。这是诗人献给妻子的一首首情深意笃的心曲,也是对那些蒙冤者的忠贞的伴侣由衷的赞美。,21,曾卓诗歌特色,曾卓对古典诗词和外国文学有较深的素养,其诗作深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和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启迪。他善于从个人的体验中提炼出使人警醒、启人睿智的思想,让浓郁的诗情在饱和情感的思想中油然而生。格调清新,语言凝练,富于哲理,耐人寻味。,22,牛汉,1980年以前的诗大多写于“五七”干校。牛汉在沉重的体力劳动和精神重负之下,从“大自然的创伤与痛苦”中引起他“心灵”的“共鸣”。其作品几乎全都是托草木以言志,借鸟兽以抒情,抒发“自我”的变异,显示了诗人坚强的性格和不屈的意志,是诗

18、人“自我”的物化。,23,华南虎,华南虎中的虎的形象,虽被囚禁,趾爪被铰,牙齿被锯,但仍渴求自由,向往“苍苍莽莽的山林”,还用尾巴鞭击那些“可怜而又可笑的观众”,发出石破天惊的咆哮声。这些描写,燃烧着诗人火热的感情与鲜明的爱憎。,你的健壮的腿 直挺挺地向四方伸开,我看见你的每个趾爪全都是破碎的,凝结着浓浓的鲜血!你的趾爪 是被人捆绑着 活活地铰掉的吗?还是由于悲愤你用同样破碎的牙齿(听说你的牙齿是被钢锯锯掉的)把它们和着热血咬掉 我看见铁笼里 灰灰的水泥墙壁上 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像闪电那般耀眼刺目!,我终于明白 我羞愧地离开了动物园,恍惚之中听见一声 石破天惊的咆哮,有一个不羁的灵魂 掠

19、过我的头顶 腾空而去,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 和火焰似的眼睛,24,半棵树,“被二月的一次雷电/从树尖到树根/齐楂楂劈掉了半边”的半棵树,尽管只剩下半棵树了,却“仍然直直地挺立着/长满了青青的枝叶”,“还是一棵树那样高/还是一棵树那样伟岸”,这种不屈的顽强的战斗精神其象征性是异常鲜明的。,25,牛汉,80年代以后的诗作,向着两个方向突进:一是继续沿着毛竹的根、华南虎等诗作向深层拓展,将痛苦的磨炼与意志的坚韧,灾难的深重与理性的企求,巨大的挫折与矢志不渝的精神铸成鲜明形象。二是显示了诗人“站在自然与社会之间,力求向人世艰难与人生艰难与人生忧患的深处探寻,把自己的痛苦与欢乐”,“溶入由坚韧行进而萌生

20、的幻景与欲望之中”,爆发出诗的光彩。诗歌特色:牛汉以浸润着诗人人生体验的真情和深刻的思想意蕴结合,艺术上追求力与美的结合,粗犷与豪放交融。他后期的诗比前期的诗凝重深沉,更多了一些苦涩。,26,绿原,归来后,出版有诗集人之诗、人之诗续集、另一只歌、诗论集葱与蜜等。另一支歌获全国优秀新诗(诗集)奖,1998年获37届马其顿斯特鲁加国际诗歌节“金杯奖”。,27,又一名哥伦布,又一名哥伦布中,他仍以二十世纪的哥伦布自况,尽管他不像当年的哥伦布是自愿的而是被迫的,没有“圣玛丽娅”号船和众多的水手,而只有孤身一人和“四堵苍黄的粉墙”,却在巨大的寂寞和忧伤中思索着,于无边的险浪和痛苦中追求着,他“坚信前边就

21、是印度/即使终于达不到了印度/他一定也会发现一个新大陆”,即坚信“时间老人”的公正判决。,28,绿原,对祖国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始终是他诗歌的一个鲜明主题。具有冷峻的思辨色彩和浓郁的理性成分。绿原又是一位感情沸点很高的诗人,他的感情的高温可以熔化理性的岩石,使诗作达到理与情的结合。有新鲜、明晰、深刻的思想,能动人以情,晓人以理。他的诗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有血有肉有思想。语言朴素、明朗隽永,以现代口语和内在韵律来表现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力求人和诗、政治和艺术、哲理和感情、经验和才华结合。,29,“十七年”成名的“归来”诗人,公刘、邵燕祥、白桦、流沙河是伴随着共和国的旗帜冉冉升起而走上诗坛的,不幸

22、的风暴使其卷入社会的底层,领略了人民的疾苦与祖国的苦难。新时期以来,他们重返诗坛,以充沛的激情唱出了既悲怆又奋进的“归来之歌”。,30,公刘,50年代的诗闪耀着青春而奇幻的浪漫色彩,新时期的诗则是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焰,熔化着坚冰,给人以温暖。,31,说真话,直面现实,袒露胸襟,抒情志言,是公刘新时期诗歌的血肉和灵魂。对现实的强烈关注、对历史的深沉反思和浓郁的思辨色彩融于一体,是公刘新时期诗歌的另一重要特色。“既然历史在这儿沉思,我怎能不沉思这段历史?”(沉思)公刘善于从历史的沉痛教训和现实的复杂生活中发现诗意,发现哲理,并寓理于形象,托物于情思,使所言之理具有不可驳倒的慑服力量。他的诗内涵丰富,

23、气势宏大,语言泼辣,冷峻浑厚,饱和着时代的忧患与人民的真情,闪耀着理性的光芒。,32,沉思,既然历史在这儿沉思,我怎能不沉思这段历史?凝望着敬爱的人呵 想起您弥留的日子。,既然历史在这儿沉思,我怎能不沉思这段历史?玩火者!休得放肆!十年,百年,莫妄动一根手指!1978年7月29日于山西忻县,33,邵燕祥,犀利的思想锋芒、鲜明的政治色彩与浓烈的真情实感融为一体,是邵燕祥“归来”后诗作的显著特征。“让每一寸国土/不再出现历史的废墟/让每一寸心灵/不再出现精神的废墟”(不要废墟),34,白桦,歌颂祖国和人民仍是他的诗歌的主要内容。反思历史,关注现实,反映人民锐意改革的心声,是白桦新时期诗歌的另一特点

24、。白桦的诗感情真挚深沉,常常因题材和描写对象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色彩,50年代多呈现清新明丽的色彩,“归来”之后,更为关注现实,不少诗作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严峻而尖锐地揭示现实生活的弊端,热情而真忱地展望未来前景。他的诗语言明快,形象鲜明,有动人心魄的激情和启人心扉的哲理。,35,流沙河,情真意挚,老道凝重。诗作大都是他个人悲剧命运与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故园六咏中的哄小凡写诗人给幼子当马骑,这原本是天伦之乐,但此时诗人是“牛鬼蛇神”,“连累”幼子也受人歧视,于是从赎罪的心理出发作马让儿骑,并连声说:“乖乖儿,快用鞭子打!”尽管当时乌云浓重,诗人不堪重负,但家中毕竟还有一片温馨:“小小屋中有自由,

25、/门一关,便是家天下”。这种含着眼泪苦中求乐,悲里寻欢的自嘲,是对十年动乱剥夺人生自由的悖谬年代的极左思潮的有力控诉。诗情、哲理、学识巧妙融于一体,是流沙河诗歌的又一特点。流沙河善于吸收古典诗词、民歌和新诗之长,融会贯通,自创一格。他的诗无一定之规,富于变化。既有长诗,又有短章;有的整齐,有的参差;有的有民歌的风味,有的有古典词曲的色彩,更多的是自由诗的神韵。语言朴实,幽默风趣,自然流畅。,36,现实主义诗歌,1.现实主义诗歌发展概貌现实主义传统的恢复期(1976年到1978年)反思期(1978年到80年代中期)多样化发展期(80年代中期以后),37,现实主义传统的恢复期(1976-1978年

26、),1976年清明前后的天安门诗歌运动,有力地批判了文化专制主义,拉开了新时期现实主义诗歌复甦的序幕。粉碎“四人帮”后,在时代的召唤下,出现了一批以揭露和批判“四人帮”、缅怀和歌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主要内容的现实主义诗作。如贺敬之的中国的十月、艾青的在浪尖上、李瑛的一月的哀思、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38,反思期(1978年到8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的诗歌逐步摆脱单纯解释生活的旧有套式,开始寻求对社会生活感受、思考的自觉。一批“归来”诗人以特有的情感方式和思想穿透力,丰富和深化了现实主义诗歌的反思主题。他们或表达在历史错位时期人们的复杂感受,或对历史进行双重反思,或在对现实进行批判思考的同

27、时,对民族文化及社会发展进程进行解剖。,39,多样化发展期(80年代中期以后),1985年以来,文学理论界空前活跃,各种西方现代文艺理论和创作技巧对诗歌创作带来不同程度的冲击。中国当代诗坛出现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三大潮流共分天下的局面,现实主义在诗坛中的统治地位被打破,诗人之间的分化现象加剧,即使原先艺术追求相近的人,也开始强调各举各的旗、各走各的路,从而形成了美学追求的执着与艺术吸收的宽泛的多样化的局面。,40,新时期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现实主义诗歌在复兴过程中,首先恢复和加强了诗歌同现实生活及人民情感的密切联系。诗歌在批判与反思的同时,也体现出强烈的当代意识。从创作方法上讲,现实

28、主义诗歌不再静态发展,而是处于一个动态的发展之中。在创作题材上,新时期诗歌形成了以现实主义精神为主导特征的众多诗歌派别,如政治抒情诗派、军旅诗派、边塞诗派、乡土诗派、山水诗派等。在表现手法上,现实主义诗歌吸收了现代主义和其它表现手法,促成自身的深化与发展。新时期现实主义诗歌在固守传统的同时,又不断吸取新的潮流丰富自我,完善自我,进而超越自我,所以面对新的诗歌潮流的冲击,仍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当然,面对多种艺术潮流的兴趣,现实主义诗歌自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促成现实主义诗歌及其自身的发展,仍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41,张志民,张志民的诗呼唤科学和民主,抒发热爱祖国的赤子之

29、情,增添了对历史、生活、时代的深层思辨与探究,以其思想的深刻与艺术风格的日臻圆熟为人们所称道。张志民是一位坚持新诗民族化、大众化的诗人,他不囿于已有的艺术规范,而是不断勇于探索,突破自己。他在新时期的诗作既保持了白描直叙等手法,又吸取了象征、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既保持了语言明快、朴素、简洁、活泼的特色,又增添了达观与诙谐。在诗的形式上,既写自由体、格律诗,又写长短错落、相对完整的半格律体,但主要还是民歌体或民歌体的变型。他的诗具有朴实清新的韵味,含蓄隽永的诗情,大致整齐而又活泼自如的形式,通俗风趣而文采斐然的语言,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韵律,强烈的音乐感,这些铸就了张志民诗歌俗中寓雅、平中见奇、

30、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42,李瑛,加强了对生活揭示的深刻性与哲理性,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历史感。如一月的哀思。开掘现实生活的丰富内容与蕴含的哲理,表现人民闪光的品质与崇高的精神是李瑛这一时期诗歌的主要特点。如我骄傲,我是一棵树。他的诗,有鲜明的公民意识、使命意识,又有强烈的生命意识与思辨色彩;既有热情的颂扬,又有尖锐的针砭,诚挚的期盼。他善于吸取各种艺术流派之长不断丰富自己,诗作风格多样,形式不拘一格。有的精致,有的明快,有的深厚,有的沉雄。既具有节奏自由如行云流水的散文美,又具有韵律匀称和谐如古典诗词的建筑美与色彩美,他对诗歌美学进行了有成效的艰苦探索,为当代诗歌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31、43,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我是长在黄河岸边的一棵树,我是长在长城脚下的一棵树,我能讲许多许多的故事,我能唱许多许多支歌。山教育我昂首屹立,我便矢志坚强不仆;海教育我坦荡磅礴,我便永远正直的生活;条条光线,棵棵露珠,赋予我美的心灵;熊熊炎阳,茫茫风雪,铸就了我斗争的品格;我拥抱着-自由的大地和自由的风,在我身上,意志、力量和理想,紧紧的、紧紧的融合。,假如有一天,我死去,我便平静得倒在大地上,我的年轮里有我的记忆,我的懊悔,我经受的隆隆的暴风雪的声音,我脚下的小溪宗宗流响的歌;甚至可以发现熄灭的光、熄灭的灯火,和我引为骄傲的幸福和欢乐.那是我对泥土的礼赞,那是我对大地的感谢;

32、如果你俯下身去,会听见我的每一个细胞都在轻轻地说:让我尽快地变成煤炭-沉积在地下的乌黑的煤炭,为的是将来献给人间纯洁的光,炽烈的热!,44,雷抒雁,雄浑苍茫的黄土高原哺育了他襟怀坦荡的个性,奔腾咆哮的黄河水培植了他凛然无畏的胆识。他的诗作讴歌战斗在各条战线上的英雄人物,其中有戎马倥偬的革命先辈,有慷慨赴难的仁人志士,有身残志坚的上进青年,有勇蹈暗礁的改革者,45,小草在歌唱,小草在歌唱是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一首诗,它在某种程度上,酝酿并推动着当代新诗反思的浪潮。诗作以小草为象征,将圣化的英雄还原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命实体,即张志新首先是“一个女儿,一个母亲”,然后才是“为光明而献身的战士”。诗

33、人在剖析自己时,往往直抒胸臆;咏叹烈士时,运用拟人、象征、幻想等多种手法,移情于物,咏志抒怀。诗的结尾富于想象,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牺牲的烈士从草原上回来,重现了赋得古原草送别中作者对于超强的坚韧生命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惊叹,复活心中的夙愿,淡化沉重悲悼的情绪。,46,思考题,名词解释:“归来诗人”新时期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艾青、曾卓、公刘等诗歌风格。,47,新时期后期诗歌,“朦胧诗”诗群:舒婷、顾城、北岛“新生代”诗群,48,“朦胧诗”诗群,是80年代中国最早的一批“解冻文学”。以长达十年的“文革”动乱为背景,它的诗情凝聚着对于当代社会灾难的严峻反思和批判精神。它的出现宣告了受限定的

34、艺术规范从此被冲破,揭开了多元的个人化抒情的序曲。重要的诗人有舒婷、顾城、北岛、芒克、多多、江河、杨炼、梁小斌、食指。,49,“朦胧诗”诗群,是80年代中国最早的一批“解冻文学”。以长达十年的“文革”动乱为背景,它的诗情凝聚着对于当代社会灾难的严峻反思和批判精神。它的出现宣告了受限定的艺术规范从此被冲破,揭开了多元的个人化抒情的序曲。重要的诗人有舒婷、顾城、北岛、芒克、多多、江河、杨炼、梁小斌、食指。,50,围绕“朦胧诗”展开的争论,“三个崛起”: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1980年5月7日光明日报)、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1981年第3期诗刊)、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1983年第1期当代文艺

35、思潮)。,51,朦胧诗,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一个现代主义诗歌群落。朦胧诗呈现的是反叛传统、个性自由精神和崭新的理想主义的光辉,它显示的是新时期中国人的心灵的苏醒,也是对“五四”新诗的现代传统精神的承继和张扬。在艺术上,选择瞬间闪现的意象和充满隐喻变形的语言构成整体象征,使诗对情绪内涵的表达获得一个充满张力的空间和载体。代表诗人有舒婷、顾城、北岛、江河、杨炼等。,52,“新生代”诗群,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被称为“新生代诗人”的一批诗人取代了朦胧诗人的位置.有些评论家把他们称作“第三代诗人”、“后朦胧诗人”,到90年代他们明显地分化为“民间写作”和“知识分子写作”两种派别.新生代诗人在1

36、986年的诗歌大展中集体亮相,轰动一时,但在这次诗歌运动中出现的许多诗人和诗作很快就被读者抛弃,诗歌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读者锐减,到了90年代,中国诗坛更加萎缩。,53,“新生代诗群”的艺术特征,诗歌总体基调“非文化”1、反英雄、反崇高的价值观念(反崇高更是作为一种美学形态)2、反意象、反优雅的艺术观念 极端的“断裂”的策略,来尽量夸张、突出分歧,遮蔽之间的联系:“pass北岛”(或“打倒北岛”)的口号。,54,精品课件!,55,精品课件!,56,新生代,1984年以后,“第三代诗”的活动和写作,达到一定的规模。实验性的诗歌社团,“自办”的诗歌刊物纷纷出现。当然也有不少并不结社的写作者。比较著名的诗歌社团(或诗群),有南京的“他们”文学社,有上海的“海上”诗群”,有四川的“新传统主义”、“整体主义”、“非非主义”、“莽汉主义”等。另外,在“朦胧诗”后的80年代,大学里的“校园诗歌”也是诗界的重要构成。表达女性性别意识和独特体验的“女性诗歌”,由于题材、意识和表现方式的新异,也引起广泛的关注。在1986年的10月,诗歌报和深圳青年报联合举办了“中国诗坛1986现代诗群体大展”,介绍了“100多名后崛起诗人分别组成的60余家自称诗派”,说是这一大展“汇萃了1986年中国诗坛上的全部主要”的实验诗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