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练习题(2).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515791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76 大小:83.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练习题(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心理学练习题(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心理学练习题(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心理学练习题(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心理学练习题(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亲,该文档总共7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理学练习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练习题(2).docx(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心理学练习题心理学练习题 第一章 绪论 一、填空题 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_年,其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_ 2、人的心理现象十分复杂,归纳起来可分为_和_两大部分。前者包括_._.和_.后者包括_._-和_。 3、大脑皮层分四个叶:_ _._.和_。 4、心理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客观是就其反映的_而言;主观是就其反映的_而言的。 5、儿童心理研究的常用方法有_ _._。 6、个性形成有赖于个人心理的_和个人所处的_。 7、人的心理的实质在于它是_。 8、人脑最发达的部分是_。它是整个有机体活动的_。 9、大脑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_。它分为_和_。 10、_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11、个性形成的主

2、要标志在于一个人有能力根据_形成自己的态度系统,并根据这一态度系统采取_。 12、_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心理是_的机能心理在_中发展。 13、心理的主观能力性表现在:因受个人的_和_的影响而使反映带有个人的特点;能_和_人的行为,反作用于客观现实。 14、个性的基本性质是_,_和_。 15、对小学儿童而言,_活动和_活动对他们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16、条件反射是大脑皮层的_活动,它也是心理活动的_。 二、选择题 1. 个性最基本的特征是。 A 独特性 B 稳定性 C 社会性 D、整体性 2.大脑皮层四个叶中对于心理生活其有特殊的意义是。 A 额叶 B 顶叶 C 枕叶 3.条件反射受

3、控制。 A 皮下中枢 B 皮层 C 皮层和皮下中枢共间 4.心理发生、发展的基础是。 A 脑 B 客观现实 C 实践活动 5.“谈虎色变” 属于发射。 A无条件 B 条件 C 既是无条件反射又是条件 6.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A 思维 B 情感 C 认识 D 意志 7.在人的心理形成中,环境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A 物理 B 心理 C 社会 D 家庭 1 8.以下反射属于无条件反射的是。 A 学生以铃声为号作息 B 司机遇红灯停车 C 手触电缩回和膝跳反射 9.人的喜怒哀乐属于的心理过程。 A 认识 B 情感 C 意志 10.从学生试卷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这方法属于。 A 问卷法 B 活

4、动产品分析法 C 测验法 三、判断题 1.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人有了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心理。 2. 心理的产生只与脑与客观现实有关。 3. 个性就是人的心理的个别性。 4. 大脑左半球是抽象思维和音语优势的半球,而大脑的右半球则是形成思维和空间知觉优势的半球。 5. 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它说明只要有外界刺激,人就会作出一定的反应。 6. 如果将新生儿置于一个完全缺乏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影响的环境中喂养长大,他就不会有人的心理。 7. 只要有正常的人脑,就能够产生人的心理。 8. 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就其本质来说都是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形式。 9. 人的心理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是客观

5、与主观的统一。 10. 大脑皮层的绝大部分不承担具体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因而可以集中勇于高级的心理过程,如思维。 四、解析概念 1、心理学 2、反射 3、无条件反射 4、条件反射 五、简答题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 3、简要说明心理学的研究目标。 第二章 小学儿童的注意和感觉知觉 一、解析概念 1、注意 2、无意注意 3、有意注意 4、注意的分配 5、感觉 6、知觉 7、错觉 8、观察 2 二、选择题 1、在小学阶段发展速度最快超过幼儿期和中学阶段。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分配 2、小学儿童玩游戏机的水平不亚于成人,这是因

6、为他们的注意的能力已有较好的发展。 A、广度 B、稳定性 C、转移 D、分配 3、当你中途离开电影院,在强阳光下,反而什么也看不清,这是因为感觉有的特性。 A、对比 B、暗适应 C、明适应 D、疲劳 4、当收音机里播出唱只山歌給党听时,无论时男高音独唱,抑或是女高音独唱,或者是童声独唱,你都能辨认出来。这是因为人的知觉有。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5、在儿童的感觉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A、视觉 B、听觉 C、肤觉 D、运动觉 6、小学儿童纯音听觉的敏感度成人。 A、不如 B、接近 C、已达 D、超过 7、根据我国学者对儿童观察力发展阶段的研究,小学中年级儿童大部分属于

7、认识阶段。 A、个别对象 B、空间联系 C、因果关系 D、对象总体 8、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知,把直观教具中的重点部分做成活动的,这是根据知觉性。 A、选择 B、整体 C、理解 D、恒常 9、某学生在课堂上能边听、边思考、边做笔记,说明其注意的品质有了较好发展。 A、转移 B、稳定性 C、广度 D、分配 10、某学生在做作业时,一会儿翻阅课本,一会儿思考,一会儿书写直到下课都没有分心,说明其注意的品质有了较好发展。 A、转移 B、稳定性 C、广度 D、分配 11、教师指导小学生观察教具时,总是要有目的地用言语启发学生,唤起已有才知识经验,这是根据知觉的性。 A、整体 B、选择 C、理解 D、恒常

8、 12、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左顾右盼”,对老师讲课的内容全然不知,或者只一鳞半爪,这是注意的造成的。 A、广度 B、分配 C、转移 D、分散 13、胖人宜穿竖条的衣服,瘦人宜穿横条的衣服,是为了利用改变其在他人心目中的印象。 A、适应 B、错觉 C、知觉的选择性 D、知觉的理解性 14、“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进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的表现。 A、感觉的适应 B、感觉的对比 C、错觉 D、知觉的理解性 15、小学低年级儿童写字时,容易把“武”写成“ ”,把“饶”写成“ ”。这是由于其观察品质较差的表现。 A、目的性 B、精确性 C、顺序性 D、深刻性 三、判断题 1、 小学儿童男生注

9、意转移能力发展快过女生,但女生注意稳定性却高于男生。 2、 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离不开注意,注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过程。 3、 为组织学生的注意,必须向其提出具体的目的、要求、其心理学依据是有意注意规律。 4、 要求教师讲课的声音有高低变化,抑扬顿挫,其依据是无意注意规律。 3 5、 在课堂上若发现学生注意分散了,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最好是点他的名。 6、 观察就是直觉过程。 7、 感觉的适应和相互作用使感受性的变化是暂时的,实践和训练使感受性的提高是持久的。 8、 小学儿童握笔写字还不够灵便,是因为其小肌肉运动觉发展较迟的缘故。 9、 一个人只要有健全的大脑和感官,就能有感知觉。 10、 人的

10、感觉能力的高低是天赋的,训练是无济于事的。 11、 感觉的相互作用可以发生在不同感觉之间,也可发生在同一感觉之间。 12、 错觉是一种不正确的、歪曲的知觉,在现实生活中必须避免。 13、 近视眼的人,视敏度比正常人低。 14、 人有适应能力,因此视力差的人若经常在暗淡的光线下长时间地注视,有助于视敏度的提高。 15、 小学生时间知觉水平的提高,与他们掌握和运用数概念、计时工具等有关。记忆。 A瞬时 B短时 C 长时 D 运动 2、识记的材料在保持中会发生的变化。 A 量 B 质 C质和量 D 以上都不是 4 )3、考试中因没有复习到而答不出、想不起来的问题,叫性的遗忘。 A暂时 B永久 C一般

11、 D特殊 4、小学儿童在自然状态下,对词的记忆优于中性词的记忆。 A积极 B消极 C熟悉 D情绪 5、当我们在阅读祥林嫂时,头脑中出现的祥林嫂的形象是想象的形象。 A 有意 B无意 C再造 D创造 6、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A经验 B知识 C客体 D表象 7、从爱听童话神话故事发展到爱听英雄模范故事,这是想象发展的表现。 A有意性 B现实性 C创造性 D概括性 8、小学生从“习作例文”到“命题作文”,这是想象的发展的表现。 A有意性 B现实性 C创造性 D概括性 9、在整个小学时期,儿童对通过接受信息的保持量为最高。 A听觉 B视觉 C视听同时 D视听交叉 10、

12、学生对学习过的理论知识的记忆是记忆。 A形象 B情绪 C动作 D语词逻辑 11、老师用教鞭指着黑板上已教过的生字,叫学生读出来,这是。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再现 12、遗忘的规律是。 A不均衡的,先慢后快 B不均衡的,先快后慢 C均衡的,先后一样 13、看小说时根据小说内容在头脑中形成的形象是。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幻想 14、古人的“千里眼”、“顺风耳”是。 A再造想象 B幻想 C记忆表象 15、人做梦是。 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幻想 三、判断题 1、天生盲人可以有视觉表象。 2、凡识记的活动成为活动的对象或活动的结果时,识记效果就好。 3、遗忘是识记的相反过程。

13、 4、小学低年级儿童机械识记的效果要高于意义识记。 5、小学低年级儿童无意识记的效果要优于有意识记。 6、采用尝试回忆法进行识记是一种耗时较多,极不经济的方法。 7、想象和感知觉最大的不同,在于想象的形象非来源于客观现实。 8、梦中出现的形象离现实很远是一种创造想象。 9、创造想象与再造想象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有无创造性。 10、幻想中的新形象是人们所向往、所期望的,因此幻想总是积极的。 11、在回忆中,再现比再认的水平低。 12、人由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要依赖于表象。 13、增强识记的目的性是因为识记的目的明确,效果就会越好。 5 14、表扬奖励会提高小学儿童的识记效果,批评又会降低其识记效果

14、。 15、不管创造性想象的水平多高,都要以再造想象为基础。 16、创造想象中的很多新形象是在现实中尚未有过的,所以创造想象与客观现实无关。 17、无意识记是没有意义的识记。 18、有意识记是在理解基础上的识记。 19、机械识记是有害无益的。 20、有意识记可以是机械识记,也可以是意义识记。 21、在街上见到一个人,面很熟,但叫不出名字了,回家后,终于想起来了。这是识记。 22、复习的效果与复习时间的多少成正比。 23、上课刚结束,记忆犹新,复习不必马上进行。 24、小学低年级儿童是以无意识记为主。 25、想象对实践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实践又是想象发展的基础。 四、填空 1画家擅长于 记忆,数学家

15、擅长 记忆。 2 性和 性是表是表的特征。 3记忆过程包括 、 和 。 4 曲线说明遗忘的过程是 的,呈现 的趋势。 5回忆有两种水平 和 。 比 水平更高。 6初入学儿童既不会用重复,练习来 信息,又不会用系统 和 去 信息。 7在发展儿童想象力时,丰富儿童的 和 是有效的途径。 8容易被无意识记的是与人的 和人的 , , 相联系着的事物。 9需“搜肠刮肚”地作出较大意志努力才能实现的再现叫 。 10小学儿童在自然状态下,对 词的记忆优于 词的记忆;情绪状态下,对 词的记忆作用明显。 11创造想象具有_性_性_性等特点。 12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想像往往具有_性和_性,创造成分不多。 13儿童在

16、_年级间,有意识记的效果迅速提高,并开始占用优势地位。 14整个小学阶段,儿童对信息的保持量以_接受的为最高,以_接受的次之,以_接受的最低。 15外加动机对识记效果的影响,_年级最大,_年级最小。物质奖励对_年级识记效果最好,精神奖励对_年级识记效果最好。 16从信息加工论的观点看,记忆就是信息的_和_,_以及_的过程。 17表象是认识过程的_环节,是_过渡到_的桥梁。 18随时间的推移,识记过的东西会因遗忘而发生_的变化,因内容的加工改造而发生_变化。 19遗忘可分为_遗忘和_遗忘。排列在_位置的材料易被遗忘。 20梦是_的极端形式,幻想是_的一种特殊形式。 21意义识记的效果总是_机械识

17、记。 22通常考试的判断题与选择题主要是通过_来解答,问答题与填空题主要是通过_来解答。 23小学儿童识记的特点:_ 24小学儿童保持策略发展的特点是:_ 25小学儿童记忆效果明显手主体的_和外加_的影响 6 五、简答题 1、简要说明记忆的基本过程 2、简要分析复习在记忆中的作用。 3、简要分析遗忘规律。 4、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有哪些? 5、简要分析记忆系统的编码方式与存储特点。 6、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 六、论述题 如何灵活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巩固? 第四章 小学儿童的思维 一、解释概念 1、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2、抽象思维抽象思维是以概念、判断

18、、推理等形式反映事物本质特性和内在联系的思维。 3、集中思维集中思维是把有关信息集中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或最佳的解决方案的思维 4、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寻求多样答案的思维 5、分析分析是在头脑里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方面或不同特征,分别加以思考的过程。 6、综合综合是在头脑里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和不同特征结合起来组成整体来加以思考的过程。 7、抽象抽象是在头脑中抽出一些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舍弃其非本质属性的过程。 8、概括概括是在头脑中把从同类事物中抽取出来的的共同本质属性结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其他事物的思维过程 9、概念概念是人脑反映事物

19、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10、创造思维创造思维也可以叫做创造性的问题解决 11、变式变式就是将概念的正例加以变化,它有助于排除无关特征,突出有关特征。 二、填空 1、言语是个体在_、_和理解_过程中发生的_现象。 2、思维的基本特性是_ 、 _。 3、从个体发展看,思维可分为_ 、_和_三种。 4、从思维探索问题的方向,思维可分为_ 、_和_,其中前者的主要功能是_,后者的功能是_。 5、思维过程的基本操作是_和_。其具体运用又表现_、 _ 、_ 、_等。 6、思维的基本形式是_ _和_ 7、儿童掌握概念的途径主要有_和_ 8、儿童概念形成要具备两个条件_ 9、创造性思维有四个阶段,分别是_、 _

20、、 _和_。 10、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是_,吉尔福特认为这一特征表现为_ 、_、 _ 。 11.小学儿童的概括水平发展大体经历了 、 和 三级水平。 7 12.小学儿童概念的掌握可分为:第一级水平以 和 来解释概念,第二级水平以 和 解释概念,第三级水平以 和 来解释概念。 13.小学儿童理解力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 14.教师从学生的现实表现而分析其心理状态 这是思维的 性的表现。 15.某小学生在加减计算时,还是要在头脑里呈现一支支铅笔或其他物品的形象,并逐一计算。这种思维是 思维。说明该思维发展处于 水平。 16.某教师经常指导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这有助于发展学生的 思维。 17

21、.小学儿童的思维是以 为主逐步向以 为主过渡,其转折的关键期在 年级。 18.小学儿童低年级时只能在 条件下进行分析综合,中高年级已能在 和 的基础上进行 的分析综合。 19.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 。 20.思维品质的判断指标有五个 (3) (4) 。11.直观形象水平的概括、形象抽象水平的概括、初步的本质抽象水平的概括。 三、选择题 1、小学儿童运用学习过的原理,解答教师布置的作业或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思维过程是。 A具体化 B抽象 C概括 D综合 2、“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反映了。 A思维的概括性 B思维的灵活性 C思维的间接性 D思维的独立性 3、“灯饰照明的工具”这种认识

22、反映了思维的性。 A概括 B灵活 C间接 D独立 4、小学儿童的思维有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时期,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在阶段。 A 6、7岁 B7、8岁 C8、9岁 D10、11岁 5、教师把某个学生的言行、成绩、态度、性格爱好、健康等方面组成总体面貌加以思考,这是思维的过程。 A 分析 B 综合 C 具体化 D 概括 6、有个小学儿童说:“车是在路上跑的,是用来载人拉货的”,说明其掌握概念处于以来解释概念的水平。 A具体实例和直观特征 B重要属性和实际功用 C种属关系和正确义 D本质抽象 7、思维能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不能直接感知的对象,这是思维的。 A概括性 B间接性 C

23、社会性 D独立性 8、小孩掰手指计算属于。验证几何题目属于。 A动作思维 B 形象思维 C 抽象思维 D直觉思维 9、思维在人的认识过程中占地位。 A一般 B 被动 C主动 D核心 10、作为人类交际工具的一种社会现象是。 A记忆 B 思维 C言语 D 语言 11、从已知判断,即大前提,小前提,推出新的判断即结论,这是。 A 概念 B判断 C 推理 D 动作思维 四、判断题 1、语言与言语是密不可分的、没有区别的概念。 2、小学儿童只有具体形象思维,成人只有抽象思维。 8 3、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发散性,可见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没有集中思维。 4、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就是要找出事物的差异。 5

24、、小学儿童掌握概念的特点及理解力发展都与其概念水平相适应。 6、“鲸不是鱼”这是思维形式“推理”的表现。( ) 7、概念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形成的。 8、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以一贯十”,是思维发散性的表现。 五、简答题 1、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哪些环节? 2、思维的基本形式是什么? 3、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是什么? 4、良好的思维品质有哪些特性? 六、论述题 1、如何促进学生有效掌握科学概念? 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3.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七、分析题 1、一位小学教师帮助小学儿童形成和掌握“动物”的初级概念的教学过程是: 教师:大家看这几张图画上的动物,它们的形状相同吗

25、? 学生:不相同。鸡、鸭有两只脚,猫和猪都有四只脚。 教师:它们的颜色都一样吗? 学生:不一样。猫有白的、花的;公鸡是红的;那个大猪是黑猪。 教师:大家再仔细看看,这些动物还有些什么不相 同的地方? 学生:鸡子是尖嘴,鸭子扁嘴,猪的嘴象个“防毒面具”,猫的嘴上还长有胡子哩! 学生:鸡的脚有爪;鸭子脚上有“薄肉”,猪有蹄子。 教师:那为什么把它们都叫做动物呢? 学生:因为他们都会叫唤! 教师:对吗?蚂蚁不会叫唤,可它也是动物呀! 学生:蚂蚁会爬。会爬会走的生物叫动物。 教师:鱼不会爬,不会走,只会在水里游泳;鸟会飞,它们不都是动物吗? 学生:它们都是动物, 因为它们都会活动,能活动的生物都叫动物

26、。 教师:对了,能活动的生物叫动物。可是飞机也会飞,也会动,是不是动物? 学生:飞机是人造的,它没有生命,不是动物。 又:飞机自己会飞,是人开动的。 教师:对了,凡是有生命,能生长,自己又能活动的生物,都叫做动物。大家拿出笔记本来,记下这个结论。 教师:现在我来看看大家会不会应用这个结论:公园里猴山上很多小猴子,是不是动物?回答时还要说出为什么。 学生:是动物,因为它们有生命,能自己活动。 教师:百货商店里摆的那些小熊猫是不是动物? 9 学生:不是动物,那是人作的,没有生命,公园里喂的熊猫才是动物。 教师:对了,大家学得很好!知道了凡是有生命,会成长,又能自己活动的都叫动物。不合这个条件的都不

27、是动物。将来大家上中学学习动物学时,还会有更新奇的内容哩! 请运用思维过程,概念掌握等理论知识评析这位教师的教学过程。 2、一位教师在对一年级的小学生进行应用题启蒙教育时,制作了插入式活动卡片: 他先用四开大小铅画纸画上河,岸各半的彩色图景,再用刀划出若干道小口;然后又用 硬纸剪若干张小鸭子图案,正反而涂上颜色;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题意将小鸭子插在背景 图上,成为一道三情景习题。 岸上原有5只鸭子,又游来3只,共几只? 岸上有8只鸭子,游去3只。还有几只? 岸上有5只鸭子,河里还有3只。共有几只? 岸上有5只鸭子,河里有3只。河里鸭子比岸上少几只? 岸上有6只鸭子,游去1只,又游去2只。岸上有几只

28、鸭子? 教师在使用时根据题意,将鸭子只数和方向加以变换,学生学得趣味盎然。请根据知识掌握的过程有关理论来分析这一教学活动卡片的设计。 第五章 小学儿童的情感与意志 一、填空题 1.情感和情绪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 、 和 而产生的 ,它依赖于 ,但它又反作用 ,既可以 ,又可以 ,又可以阻碍 的发展。2.情感有 和 两种功能。 3.表情指伴随着情感而产生的 、 和 。 4.情感按状态分类有 、 和 ,按社会性内容分类有 、 和 。 5.移情是指人们在他人情绪反应时所体验到的与 的情绪反应。 6.意志是指人在行动中自觉地 以实现 的心理过程。意志和行动不可分,意志 行动,同时也在 中得以表现。人

29、的意志有三个特征: 、 和 。 7.意志行动可划分为 和 两个阶段,在意志行动过程中,主要的心理成分有 、 、和 。 8.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的 ,目的是一个期望在其行动中 。 9.对若干个准备行动的方案进行选择,以其最佳地实现,称之为 。在意志行动选择中,主体的 、 、 等因素起着重要作用。 10.人在确定目的,解决动机冲突,制定计划,进行决策以及 的过程中,克服 ,把意志行动贯彻到底的心理力量,称为 。 11.小学儿童意志自制性品质的发展是 , , , 的状态。 12.小学儿童坚持性品质的发展呈 , , 的状态。 和 。果断性指一个人是否能 事物真相,迅速而合理地做出决定,并采取 的意志品质

30、。缺乏果断性的人常表现为 或 。 14.养成教育就是通过培养儿童 和 的常规训练,使儿童形成 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选择题 1.“手舞足蹈、摩拳擦掌”属于 。 A、言语表情 B、肢体表情C、面部表情 D、言调表情 10 13.自觉性是指一个人 自己行动目的并 和 行为的意志品质,与自觉性相反的不良品质是 2.“手舞足蹈、摩拳擦掌”属于 。 A、 心境 B、应激 C、 激情 D、道德感 3.“爱国主义情感、集体荣誉感、同志友谊感”属于 。 A、美感 B、心境 C、道德感 D、理智感 4.“人逢喜事精神爽”属于情感。 A、心境 B、美感 C、激情 D、应激 5.小明解决了道数学难题,心中感到无比的欢

31、乐,这种情感表现为 。 A、美感 B、心境 C、激情 D、理智感 6.、随知识经验积累,儿童情感的分化逐渐精细、准确,以笑为例,小学儿童会微笑、大笑外,还会羞涩地笑、偷笑、嘲笑、苦笑、狂笑等。这一表现说明了小学儿童情感 。 A、丰富性发展 B、深刻性发展 C、可控性发展 D、稳定性发展 7.小红在小学二年级时,常因小事与同学吵架,升入三年级后,这种现象便逐渐减少了,这说明小红的情感 得到发展。 A、丰富性 B、深刻性 C、可控性 D、 稳定性 8.小学低年级儿童常常以某同学是否跟自己一起玩,来确定是否喜欢他,而中高年级儿童则从他学习是否好,是否遵守纪律为集体做好事来确定是否喜欢他,这说明儿童情

32、感的 在逐步发展。 A、丰富性 B、深刻性 C、可控性 D、 稳定性 9.“化悲痛为力量”,“不要意气用事”,这是 。 A、意志对认识的影响 B、 情感对认识的依赖 C、意志对情感的作用 D、情感对意志的影响 10.“前怕虎,后怕狼”,顾虑重重,这是意志品质的 差的表现。 A、自觉性 B、 果断性 C、 自制性 D、 坚持性 11.小学低年级儿童长常常在家长、教师的督促下完成作业或活动任务,这体现了低年级儿童意志的 水平比较低。 A、 自觉性 B、果断性 C、自制性 D、坚持性 三、判断题 1.“知之深,则爱之切”,这说明情感依赖于认识过程。( ) 2.情感的信号交际功能是通过表情实现的。(

33、) 3.情感和情绪是一致的。( ) 4.人们对英雄人物、模范人物的颂扬,是道德感情的体现。( ) 5.“临危不惧、舍己救人、化险为夷”这种情绪状态称之为道德感。( ) 6.小学低年级儿童常出现由一种表情转向另一种表情,如批评就不高兴,表扬就高兴,这说明他们情感的稳定性较差。( ) 7.在行动过程中,没有困难,该行动不属于意志行动。( ) 8.在教学中,教师富有情绪色彩的,生动形象的讲述,激起儿童相应情感体验的产生。这种情感体验称之为移情。( ) 9.新教师在教育小学生的过程中,遇到棘手的问题所产生的畏难情绪,这便形成了教育过程中的内部困难。( ) 10.受意识支配的那种学熟了的动作叫随意动作,

34、这些随意动作是意志行为的基础。( ) 11.困难越大,越有利于小学儿童的意志培养。( ) 12.教师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做表率,对小学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是有积极影响的。( ) 11 四、简答题 1、简要说明认知、情感和意志三者之间的关系。 2、简要说明意志的基本特征。 3、简要说明意志的品质。 五、论述题 如何培养小学儿童的意志? 第六章 小学儿童的品德 一、解释下列概念 1、品德: 2、仿效法: 3、道德认识: 4、强化法: 5、道德行为: 6、意义障碍: 7、说理法: 二、填充 1、品德是个人依据采取行动时表现出来的 心理特征和倾向。 2、品德是一个整体的结构,包括 、 、 、 等心理

35、成分,其中是品德的形成的基础,且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基础上产生,并可由此引发出一定的 。 调节和控制一个人的道德行为,使之贯彻始终成为 3、小学儿童对道德概念的理解是从 的理解,过渡到比较 的理解。 4、儿童在道德判断上,总的发展趋势是从只注意逐步过渡到比较全面地考虑 和的统一。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规律: 。 5、心理学家对我国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发现情感发展程上升的趋势,其中小学年级到年级的发展速度最快。 6、三年级儿童开始对成年人的不公正惩罚提出了疑问,表明其在道德判断时具有了的特点。 7、小学儿童道德行为的发展与的提高相适应,而其道德行为的发展表现为由向过渡,大约在年级以后小学

36、儿童才逐步养成初步的道德行为习惯。 8、在小学儿童道德行为的发展上,道德行为习惯的发展水平出现了一个和年级高而年级低的“马鞍型”。 9、小学儿童道德意志发展水平从年级以后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 10、儿童品德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等品行障碍。 11、小学品德培养常用的方法有、等。 12、意义障碍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二是。 13、为使榜样教育发挥应有的效果,为儿童提供的榜样要、。 14、应用强化法培养预期的行为,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2 。 15、在品德教育中要坚决反对和。 16、惩罚应少用,慎用的原因有:;当确实需要运用惩罚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三、选择题 1.小学儿童道德判断发生转折的年龄阶段是

37、( )年级。 A二 B三 C四 D五 2.小学儿童道德意志的发展水平,总的来说是属于( )的。 A初步 B较高 C 相当高 D相对成熟 3儿童品德形成的关键是( )。 A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 B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C道德动机与道德行为的稳固联系 4小学阶段,儿童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发展,从总体上说是( )。 A知落后于行 B比较协调 C行落后于知 D完善结合 5.小学低年级儿童常向成人电影中的某个人物是好人好是坏人,这说明他的道德判断是处于( )阶段。 A他律 B自律 C片面 D全面 6.当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从内部去推动人产生道德行为时,它们就成了( )。 A态度定势 B良心 C道德动机 D自尊心 7.道德动机和道德行为方式是品德中两个主要构成部分,是这两者加以沟通并付之实现的是( )。 A道德判断 B道德意志 C道德情感 D道德认识 8.下列哪一种行为不是品行障碍( )。 A攻击 B撒谎 C抄作业 D逃学 9.儿童品德形成的基础是道德( )。 A认识 B情感 C意志 D行为 10.小学儿童在( )年级以后才逐步养成初步的道德行为习惯。 A二 B三 C四 D五 四、判断题 1.品德即道德。( ) 2.在小学儿童品德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转折时期或发展的“关键年龄”,一般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