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门诊医生为何只开药不做心理疏导?.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516026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7.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门诊医生为何只开药不做心理疏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心理门诊医生为何只开药不做心理疏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理门诊医生为何只开药不做心理疏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门诊医生为何只开药不做心理疏导?.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心理门诊医生为何只开药不做心理疏导?心理门诊医生为何只开药不做心理疏导? 心理疏导对治疗心理疾病的作用占到50%。然而,去大医院的心理门诊看病,大夫更倾向于直接给患者开药,很少跟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社会上的心理俱乐部却包管心理疏通。这究竟是什么缘故?业内心理医生分析说,患者多,诊费低,直接开药比较方便划算,而且很多医生更愿意去社会上的心理诊所做兼职。 一名情绪低落的患者到大医院心理科就诊,医生在听完患者的口述病情后,便开单子让她做一系列检查,随后开药治疗。几个月过去了,病情稍微控制了一点,但没有根治。后来,经人推荐,该患者去某家社会上的心理俱乐部,俱乐部的负责人正是给她在医院神经科看病的医生。

2、这个医生给她持续进行了21次心理咨询,每次1小时左右,效果还不错。 对于患有心理疾病的患者,一般药物治疗能起到60%的作用,而心理疏导的作用可以占到40%至50%,甚至更多。一般来讲,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的时间至少为1个小时,通常要3个小时左右,并且大多数患者需要多次疏导。但是,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医生只开药不咨询几乎成为常态。 对此,业内的心理医生说,医生也知道跟病人聊天更能解决问题,但是不是不愿意跟病人聊,的却是患者较多。一家大医院咨询台的工作人员称,只有每周五会有专家出诊心理咨询,“早上8点开始,半天能看十多个患者吧。”据此推算,每名患者获得的咨询时间仅20分钟左右。这还算轻松的,忙的医生每天

3、需要接待的患者数量多达80至100人,因此,留给每名患者的问诊时间非常短暂,这是客观存在的问题。 此外,医院的心理医生待遇较低,而社会上心理咨询机构比医院咨询费高出10倍。这是部分医院的心理科医生利用业余时间到社会机构兼职做心理咨询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另外,一些医生反映,如果医生只和患者认真聊天,却不开药,很多患者会产生不理解,认为“医生说几句话就能收钱,是对患者的不负责任”。另外,一些医生开药暗中有提成,“接待患者的时间长,创收反而低,哪儿来的动力与患者好好聊天呢?” 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闵宝权认为,目前心理疾病患者面临着到医院就诊得不到有效心理治疗,而社会心理咨询机构既缺乏患者,水平又良莠不齐的现实困境。国家应该考虑深入医改,加大投入,提高医生的待遇,调动医生的积极性,心理科医生不要单纯依靠药物治疗心理疾病,应该回归到心理疏导、咨询的本质。医院与社会心理机构也应该加强合作,使患者得到更专业的医疗与心理卫生服务。 此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心理咨询科主任医师李占江提醒广大心理医生,在面临多点执业的选择时,如果是在正规的医疗机构里,就不存在什么矛盾和冲突了,反之,则是违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