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创新型人才.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519038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培养创新型人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怎样培养创新型人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怎样培养创新型人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怎样培养创新型人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怎样培养创新型人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怎样培养创新型人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培养创新型人才.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怎样培养创新型人才注重创新人格的培养 纪宝成 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性思维、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人才。创新人格是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方法论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等众多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是创新型人才表现出的整体精神面貌。没有创新人格,人的创新潜能很难充分发挥。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不能只注重知识、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创新人格的养成。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追求科学、追求真理的激情。崇尚科学、热爱真理、追求进步的品质是创新的根本动力,是创新人格的核心要素,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动力、目标与价值导向。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对于一个纯粹的科学家来说,对

2、人类自身命运的关注,从来都必须成为一切基础工作的目的。这句话不仅对科学家适用,对创新型人才同样适用。学校要教育、引导学生把服务于民族的进步、国家的发展,服务于人类社会的整体利益作为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持久热情。 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前沿的学术品格。学习与研究要站在科学的前沿,体验实践的呼唤,感知时代的脉搏,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有价值、有意义的课题与项目。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培养有问题意识和综合素质的学生。有问题意识就是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有综合素质是指既有科学精神,又有人文素养,能够从科

3、学与人文两个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广泛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信心对于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一些人的成功往往不是因为他们有高于常人的天分,而是他们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果断性、自制力、独立性。创新是一种探索,面临失败的可能性很大,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具备不怕挫折、不惧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能够坚持探索。 培养学生“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科学怀疑、理性批判的精神。缺乏独立思考,只知道人云亦云,就不可能见他人之所未见;缺乏“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不敢超越常规,不敢坚持自己的独特见解,就不可能发他人之所未

4、发。要创新,就必须不唯上,不唯书,不唯权威,不唯潮流。爱因斯坦曾精辟地指出,学校应当始终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取得专门知识放在首位。因而,大学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鼓励学生对现有知识进行科学的怀疑和理性的批判,并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培养学生开放的心态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知识量在成倍地增加,个人不可能知晓一切。只有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善于学习,积极吸纳今人、前人、国人、洋人以及不同学派、流派的知识成果,在实践中善于同他人团结协作,才能避免因个人知识和能力的不足所造成的局限性。兼收并蓄,集思广益,

5、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例如,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方面,我校提出了“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社团活动、校园文化等多种途径,着重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勇于担纲的意识,希望学生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一个有创意的公民、一个在道德和才艺等方面堪为典范的公民、一个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一定贡献的公民。对于博士研究生,我校还提出了“行为精英、心为平民”的期望。“行为精英”是希望他们在学习以及今后的工作中,能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和热情,勇于面对挑战,敢于拼搏,追求卓越。“心为平民”是希望他们在

6、生活中、在思想上,始终保持平民意识,不仅生活上不追求奢华,而且能够心系大众、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生活。 轻功利 重学术 引导学生探究创新 王生洪 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中,高校承担着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的今天,就业对大学的导向性作用更强劲,学生的个人化成才意识和竞争意识更强烈。这些因素客观上滋养了一种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不相适应的力量,功利性的学习动力正在冲击着高等教育,大学的培养观念和能力面临着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注意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爱才有道,营造符合成才规律的环境。大学不仅要充分理解创

7、新型人才培养的迫切性,更要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避免急功近利或形式主义的追求。 教育的基本意义在于激发人的自觉意识。大学应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思想活力发挥在对世界、社会与自己的探究中,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途径。每个优秀人才的成长经历各不相同,而持久的求知热情是其共同的特征,个性和兴趣是这种热情的原动力,知识或教育环境则是热情燃烧的燃料。从教育的意义上,我们相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创新或创造的潜能,但许多现实的因素削弱和制约了他们的发展愿望。因此,大学要特别注意为学生成长营造宽松、开放的制度和文化环境,让大学真正成为个性发展和想象力飞翔的家园,成为人才成长的助推器。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有一个过程,而且

8、难以预见。一所好的大学,总是把各种教育资源开放给学生,所有学生都能自由地选择课程、专业和各种学习的机会,这也是复旦近年来教学改革的意图。那些用特殊政策急于培养尖子的做法,不仅脱离现实,而且不利于激励大多数学生的发展。育人最忌功利,平等才是博爱。复旦在今年实行的自主招生选拔中,主动采取公开申请和不分专业等办法,尽管带来工作上的许多麻烦,其意在倡导这种理念。 创新能力以独立和批判精神为前提,大学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积极营造一种多样包容的文化。大学在招生选拔时要注意发现学生的不同特质,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的不同观点和思维方式。尽管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很难充分地关注个体,但我们应该坚持这样

9、的教育理念。 二是育才有方,在学术活动中培养探究能力。当前,一些高年级大学生的学术兴趣有减退的趋向,而作为学术机构的大学本身也受到功利需求的影响,这是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的。 我们要重新认识本科教育的目标与要求,把创新作为教育的内涵,使探究成为教学的动力。学术的本质是探究创新,学术训练是大学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最重要的途径。研究型大学更应当强调学术为本的教育思想,把教学与研究融为一体。复旦正在实施本科探究性教育计划,开设研讨型课程,完善助教制度,让学生有更多与教师研讨交流的机会,在教师的带动和指导下,通过有深度的阅读、写作与讨论,拓宽知识面,激发探究兴趣,提高思辨能力。 创新素质需要及早培养,大学要为

10、本科生提供更多的学术研究机会,尤其要让低年级本科生尽早地接触和参与科学研究活动,让他们在了解学术前沿动态、体验学术研究甘苦的过程中,激发学术兴趣和创新潜能。复旦设立了“大学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资助计划”等创新计划,开放性地为学生提供学术研究项目申请机会。事实证明,本科生也可以创造出很有价值的学术成果,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执著的探索热情足以与专业人员相媲美。 我国大学注重专业教育,而且课程量很大,但学生的知识面和眼界不够宽广,实践体验更少。因此,大学应该在课程与专业活动以外努力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活动的机会,使他们在广泛深入地接触大量不同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学会观察与分析,形成有独

11、创性的对策。复旦积极发掘各种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海外交流计划”、“西部支教计划”、“暑期社会实践计划”等机会,使学生将个人体验、社会认识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在实践中思索问题和对策。 修正评价体系 倡导主动实践 李培根 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有许多,如文化的、体制的、观念的、管理的等等,我们应该从何做起?我认为最重要、最现实的,应从两方面着手。 一是大学应该修正自己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是导向,是指挥棒。对目前大学的现状略作分析,不难发现其评价体系中存在一些阻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 录取学生的标准单一。不管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录取基本上是看分数。而考试分数仅表现了学生学习基础或专业知识的一种

12、能力,无法体现其创新能力或者潜在的创新能力。在高考中,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许有难度,但在研究生招生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或潜在创新能力的检测,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过分看重考试成绩。我们对学生学业的判断主要依据他们的考试成绩,这其实是很片面的。在一些发达国家,学生的课程作业占很大分量。好的课程作业需要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学生经常在这种环境中进行学习和思考,其创新能力自然容易得到锻炼。我们的大学则很少布置这种与小课题类似的课程作业。 过分看重文章的数量。对博士生和硕士生,多数学校都规定了他们必须发表几篇文章。让学生把过多精力花在“制造”文章上,而不是致力于研究的质量,实在无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不

13、重视技术创新。在一些工程领域,很多技术创新在理论上并没有多大贡献,只是技术上新的综合,但这类创新仍然有很大的实际意义。然而,我们的评价体系对这一点并不看重。学校可以把文章作为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而专利等形式的创新却不算作什么硬条件。 让研究生跟随着导师成为研究经费的“奴隶”。目前我国一些大学过分重视科研经费的数量,使得一些教师盲目追求课题数量和经费数量,结果教师和学生都很难专注于真正属于自己的兴趣点上。如此,自然难以获得真正有创新的研究成果。 由此可见,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大学需要修正现有的评价体系。 二是大学应该让学生进行主动实践。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践,工科、医科如此,文、理等

14、学科亦概莫能外。这一点,我们多数高教工作者都能意识到。然而,如何加强实践环节,如何真正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很多人缺乏思考,观念依然陈旧落后。我认为,必须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实践,这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 不妨稍稍审视一下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实践环节。我国的大学尤其是重点大学,从来没有真正缺少过实践环节,但是若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生相比较,就能明显感到我们的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创新能力方面的不足。产生这个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被动实践”应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被动实践是指实践的对象、方法、程序等关键要素都是由老师制定的,学生在老师规定的框架中,沿着老师制定的路线去完成实践任务。在这样的框架中,学

15、生的创新思想如何能自由驰骋?在基本规定的路径中,为了达到目标,他们如何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看一看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实践环节,不难发现,绝大多数是被动实践。从严格意义上讲,被动实践只类似于做习题。 主动实践是让学生尽可能真正作为主体参与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对象的确定、方法的制定、程序的设计以及问题质疑、分析总结等。在主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的质疑力、观察力、协同力等素质都能得到培养。主动实践能力的培养并非只是在课程实习、毕业设计这样的典型实践环节中,即使是在非典型的实践环节中,甚至在基础科目的学习环节中,其理念也是相通的。以工科学生为例,在学习优化原理时,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一个优化问题

16、,并独立构思目标函数、约束条件,直到最终把问题解出来。 坚持以学生为本和个性化的培养原则 朱崇实 如何构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体系,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大课题。世界研究型大学发展的成功经验启示我们,坚持以学生为本和个性化的原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行之有效的途径。 就思想渊源而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其核心是充分尊重学生在个性、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等方面的差异,因人施教。从历史上看,凡是世界著名的研究型大学,无不在学生的自由学习上下功夫。19世纪中叶,哈佛大学成功地把学习自由的思想转化为可操作的选课制度,从制度层面为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选修制的倡导者看来

17、,学校提供自由选择的机会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他们步入社会后会将这种责任感发展成为对社会的责任感,这才是高等教育的真正目的所在。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从规模扩张转向提高质量的关键时期。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生群体出现多样化的趋势,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需求的差异性日显突出。如何适应不同学生群体的需要,不仅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突破口。但是,在以往的教学改革中,偏重以学科为中心,对学生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考虑不足,这使得我们的教育缺少特色和个性,造成所谓的“千校一面”、“千人一面”。国外有学者认为,在精英高等教育阶段,各高校具有共同和相对

18、较高的学术标准,而在大众高等教育阶段,学术标准则趋向多样化。这一观点对于我国研究型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我们的研究型大学在坚持精英教育办学层次的基础上,应突破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学科发展、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出发,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应突破传统单一的学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形成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等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类型;应突破以学科为中心的模式,根据学生的能力、个性、兴趣和爱好,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应突破过去那种较为僵化、刚性的教学管理形式,设计弹性化的教学运作机制。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推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厦门大学素有传统。早在抗战期间,学校就在

19、基础课中推行以文入理、以理入文、文理渗透,选修课数量之多,教学质量之高,当时在全国也是少有的。近年来,厦门大学以建设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目标,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坚持以学生为本和个性化的培养原则,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一是实行大类招生,分类培养。学生进校后一、二年级不分专业,共同学习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三、四年级根据社会需求、学生兴趣、特长和个人倾向确定专业方向。二是实行双学位制及转专业制度。允许学生在主修专业之外,辅修一个本科专业;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通过考核实现转专业的目标。三是推行“三学期制”。在第三学期,可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性

20、差异,组织较为个性化的教学活动,包括允许学生进一步修读提高性课程。四是公共课实行分级分类教学,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释放空间。公共外语、公共计算机等课程采用分级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行长短课程制。五是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学校在较大幅度压缩课时的前提下,开出了文史政法艺术类、理工类和经济管理类等七大类的通识教育课程供学生选修,要求所有学生跨类选修课程3门以上,计12个学分。六是重视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学校明确规定55周岁以下的教授、副教授必须为本科生上课,并在全校范围内实行3+1本科生导师制,前三年以指导学科基础为主,第四年以论文指导为主。 浅谈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重庆市老干部休养所 作者

21、:陈胜豪 创新是时代的精神,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和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掌握知识、有创新能力的人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理念,其实质是遵循人的创新活动规律及创新素质培养规律,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发展个性是教育长期追求的目标。培养人的丰富多彩的个性,促进个性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是当代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 所谓创新即是通过创造性的劳动产生新的、有价值的东西。对于学校培养的创新人才,我们可以把其创新能力构成要素简要概括为知识、能力、素质这三大要素,那么,如何培养现代教育中,学校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呢?我认为,创新型人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以

22、培养。 首先,学识广博。从创新的概念我们可以发现,创新是在前人或他人已有发现或发明的基础上进行的,也就是说,知识是创新的重要基础,学校培养创新人才首先要培养掌握丰富知识的人,包括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而且是掌握的知识越多越好,但学校在有限的时间内又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所以这就有一个优化知识结构的问题,尤其是要突出教会学生具备学习能力、树立终身学习意识的问题。 其次,能力卓然。能力的范畴是很广泛的,对于创新人才,首先是掌握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并且会运用知识是创新的基础条件,当然,这还不够,还要具备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进行创造性劳动的能力,有创造性思维才能创造新思想,有创造性的脑

23、力或体力劳动才会出现创造性的成果,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创新能力的核心环节,这就要求学校培养的创新人才要注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创造性工作能力的培养,一句话,要培养有能力的人。 第三,素质全面。创新需要创造性工作,创造性的工作需要一个人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需要具备艰苦顽强的工作作风、有时还要富有灵感和灵活性、要有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通过实践我们也发现,在构成创新人才的要素中,还有比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东西存在,它对于人才接受和获取知识、提高和发挥能力有决定性影响,这就是“素质”,包括思想道德、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诸多方面,有丰富知识和较强能力的人,不一定就是具备较高

24、素质的人,而这样的人才也是不健全的。而素质不高的人必然影响其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影响其能力的正常发挥,所以,学校培养创新人才必须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在基础教育阶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任务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性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发展学生的探究、发现和初步的创造能力。围绕以上基本思想,应从以下两方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理论认识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促进人的发展。发展大学生的主体性是大学生主动获得发展的根本保证。创新精神的培育离不开主体性的发展,创新能力的形成是主体性发挥的必然。 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

25、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是教学。要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真正让大学生成为学习与发展的主体而不是书本和考试的奴隶,需转变教学模式,将单一的继承型、维持型、守成型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开拓型、发展型、创造型的多种教学模式。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营造一个开放的大环境,就是要给学校尤其是大学生自主的空间,给学校自主权,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建立一套适合的教育机制。当前有三个基本问题制约着我们的教育,即课程、考试制度和劳动人事制度,这些方面也要创新。对大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只是学校的任务,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 一定要转变教育观念。目前教育观念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把人培养成依附人的人、现实的

26、守成者;一类是把人培养成有独立人格的人、历史的创造者。教育观念的转变关键在于从培养依附人格转变为培养独立人格,从培养现实的守成者转变为培养历史的创造者。影响观念转变的原因除了社会历史原因外,还有我们自身的文化心理原因。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应关注测量和评价的研究,编制出一套符合我国大学生特点的测量工具。通过有效的测量来验证大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性个性品质的发展水平,是开发创新性教育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它有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步入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定要即以“三个面向”为指导,开展和深化教育改革;处理好人、社会、教育三者的可持续发

27、展的辩证关系;变封闭教育为开放教育。不要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诸如创造与创新、创造教育与创新教育等概念的争论上。 二、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性的教师。经过调查研究提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教师素质有以下要求: 教师要有爱生敬业的职业道德。 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性的教育观。 教师必须具有多元、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完善的认识结构。 教师要有特殊的能力素质,包括:以整体观点科学设计教育活动的能力,筛选、获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熟练使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能力,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组织、指导实践的能力,自身创新能力和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能力。 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教师本身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呼唤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根据时代和大学生对创新性教师的要求,提出要构建以创新能力为中心、以满足教师职业需要为主线的培养创新性教师的课程结构,以便快速地培养出更多的创新性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